书城童书感悟母爱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15258800000005

第5章 生命的寄托(1)

这就是母爱

在土耳其旅游途中,巴士行经1999年大地震的地方,导游讲了一个感人而且令人悲伤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地震后的第二天……地震后,许多房子都倒塌了,各国来的救援人员不断搜寻着可能的生还者。

两天后,他们在废墟中看到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画面——一位母亲,用手撑地,背上顶着不知有多重的石块。一看到救援人员,她便拼命哭喊:“快点儿救我的女儿,我已经撑了两天,我快撑不下去了……“她七岁的小女儿,就躺在她用手撑起的安全空间里。

救援人员大惊,他们卖力地搬移周围的石块,希望尽快解救这对母女。但是石块那么多、那么重,他们始终无法快速到达她们身边。

媒体记者到这儿拍下画面,救援人员一边哭、一边挖,辛苦的母亲则苦撑着、等待着……看着电视上的画面和报纸上的图片,土耳其人都心酸得掉下泪来。

更多的人纷纷放下手边的工作投入救援行动。

救援行动从白天进行到深夜。终于,一名高大的救援人员够着了小女孩,将她拉了出来,但是……她已气绝多时。

母亲急切地问:“我的女儿还活着吗?”以为女儿还活着,是她苦撑两天唯一的理由和希望。

这名救援人员终于受不了了,他放声大哭:“对,她还活着,我们现在要把她送到医院急救,然后也要把你送过去!“他知道,如果母亲听到女儿已死去,必定失去求生的意志,松手让土石压死自己,所以骗了她。

母亲疲惫地笑了,随后,她也被救出送到医院,她的双手一直僵直无法弯曲。

第二天,土耳其许多报纸上都有一幅她用手撑地的照片,标题是:《这就是母爱》。

导游说:“我是个不轻易动感情的人,但是看到这篇报道,我哭了。以后每次带团经过这儿,我都会讲这个故事。“其实不只他哭了,在车上的我们,也哭了……读了这个故事,有谁会不为那个伟大的母亲而感动流泪呢?救女儿的信念让她在沉重的石块下苦撑两天,那是怎样的坚定和执著啊!母爱的最强音,就在这样生死的抉择中奏响。直觉那已是六年前的事了。

那一天,是冬季里一个寻常日子,美国费城,一户人家无端起火,瞬间即火光冲天。正所谓水火无情,浓烟滚涌着,嗜血鬼样的火舌贪婪地舔噬着屋檐下的一切,满耳皆是烈焰下不堪忍受的木料发出的噼啪声。

救火车呼啸而来。警戒线外,是一个呼天抢地的母亲,乱发纷飞,不顾一切地要冲进火海。她叫科瑞斯,原来,她刚从外面回来,而家里,有她出生仅十天的宝宝。

本以为不会有事,不过是去附近的超市买一些婴儿的尿片,走时,宝宝刚刚入睡,甜甜的睡态是那样沉醉。哪里想得到,竟会起火。似乎一切的悲剧总是在人们猝不及防的时候造访,否则,又怎称得上意外这场火灾实在太大了,尽管它最终被扑灭了,但是,一切都无可挽回。科瑞斯踩着不甘退却的火苗冲进婴儿室,床上空空如也。小宝宝的尸骸遍寻不见——随之而来的人们残忍地告诉这位母亲,那团粉嫩的生命已经成了灰烬。

你有没有试过,心爱的东西被生生地掠夺?又或者你就是一位母亲,那你就能体会科瑞斯全部的崩溃。我不知道,她最后是如何接受现实的,但,那一定是一场心灵的战争,其中的煎熬与心碎,痛过千百次的烈火焚身。

直到六年后……那是一个朋友的生日派对,科瑞斯看到一个女孩,第一眼,就不由得呆住了:可爱的酒窝、美丽的黑发、似曾相识的眼神。一瞬间,强烈的直觉告诉她:眼前的女孩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也就是六年前在大火中”死去的那个孩子。”

科瑞斯急中生智,佯称小女孩的头发上粘了口香糖,然后借给她整理头发的机会拿到了五根头发。像福尔摩斯所做的那样,她找了一张干净的餐巾纸,小心翼翼地将头发包好,装在一个塑料袋里。因为她知道,做一个DNA检测,五根头发足矣。

六年的时间会怎样?沧海可变桑田,平地会起高楼,而对于一个婴儿,她的脱胎换骨又会是怎样的日新月异。所以,我们不能不惊叹于一个母亲的直觉——DNA测试证明,小女孩果然是科瑞斯的女儿。

警方不得不对当年的那场火灾重新调查推断。曾被认为是电线短路造成的火灾,现在看来,是狡猾的犯罪分子将孩子偷走后故意制造的。案件很快就侦破了,偷走孩子的竟然是科瑞斯的一个远房亲戚。火灾当天,她曾远道来访,并称自己怀孕了,但此后再未上门,直到在那个派对上再次露面。

而科瑞斯也说出了久藏于心中的疑点:当我冲进女儿的房间后,床上什么也没有留下,但我发现,一扇窗户竟然是开着的,而当时是冬季——再狡猾的罪犯也终会留下蛛丝马迹,就算逃得过警探的眼睛,却逃不过一个母亲的直觉。失散六年的女儿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有一种说法,说是只要两个人互相思念,就会有一条看不见的线把他们连在一起,即使战争、疾病、误机、邮路不通……使他们阴差阳错地分离,但,这条线会越收越紧,而他们,终归有一天还会再见。

我知道这不是说男欢女爱,因为看得太多,相爱的人一旦错过了,别说再聚首,就是再见一面也难求,就像茫茫大海中的两粒沙,散了,那便是一生的海。

但我也相信,世间确有一种爱,能创造这样的奇迹。

尽管没有科学证实,但我们仍坚定地相信:母亲和孩子之间是灵犀相通、血脉相连的。即使分开,爱也会存在,因为这份爱是永恒的。一张纸币他是苦孩子,出身穷苦,3岁死了爹,娘给人家洗衣服赚钱。所以,他知道自己应该分外努力。

岁那年,他以优异成绩考上大学。母亲为了给他凑足学费曾去卖过血,他装作不知道,怕刺伤母亲的心。他也瞒着母亲去卖过血,搬过石头磨破了手,卖过报纸喊疼了嗓子,为的是让母亲减轻一些负担。

大二的寒假,他回家,看到母亲正在寒冷的冬天里给人家洗衣服,手都冻裂了。母亲说:“别的工作不好找,只有洗衣服,一件一块钱:那些都是富人家的衣服,怕洗衣机洗坏了。“那天,母亲领到钱,高兴地说:“儿子,妈妈赚了200块钱。“说着就掏口袋,谁知口袋里只剩下一张百元纸币!母亲一下子慌了:“我丢了100块钱。“再也没有说二话,就慌慌张张地跑了出去。

外面夜黑风大下着雪,母亲沿着来的路线去找钱。看得出来,那100块钱对她而言,简直是太重要了!那是母亲一个月的生活费,那是他一个月的菜金啊母亲出去了,他也随着母亲走。外面很黑,母亲打着手电简,一边走一边找。他的眼泪就下来了。是啊,那是母亲洗了100件衣服的报酬啊他在院子里找来找去,没有;去外面的路上找,还是没有。就是有,也早让人捡去了吧母亲在寒风中来来回回地走了三趟。他心疼地说:“妈,别找了,天亮了再找吧。“母亲却执著地找下去,手电筒的光柱晃在黑夜里,刺得他心疼。

他从母亲给的生活费中抽出100元,放在院子里。他认为,’这是让母亲解脱的好办法。

果然,他听到母亲惊喜的声音:“孩子,钱找到了!“他奔出去,配合着母亲的惊喜。母子俩兴高采烈地回到屋子里。母亲说:“就当没找到。来,给你,自己多吃点好的,看你瘦的。“几年之后,他大学毕业,有了一份好工作。他把母亲接到城里,母亲再也不用洗衣服了。那张百元大钞,他没舍得花,还一直留着。那是他和母亲找了半夜的~张百元纸币,是温暖,是踏实。

过了几年,他偶尔提起这事,笑着对母亲说:“妈,那100元是我放在那里的。“让他惊奇的是,母亲说:“我知道。”

倒是他吃了一惊:“你怎么知道?”母亲说:“我领回的钱都有记号,上面写着1、2、3,而那张百元纸币上面没有记号,况且是在院子里捡到的。我知道那是你怕我着急放的。我想,儿子这样心疼我,我不能再找了,既然丢了找不回来,为什么不让儿子放心呢?”他上前抱住母亲,眼睛潮湿了。母子连心啊,他们都想把最温暖的爱留给对方。是啊,虽然贫穷,可是有了爱,他们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那一张百元纸币的寻找,就是母子情深啊一张百元纸币,对有钱人来说可能算不着什么,但是对母亲却意义重大。因为那是母亲洗了一百件衣服赚来的,是母亲为儿子准备的生活费。苦苦寻找而不得,看着母亲焦急的样子,儿子想了个聪明的办法解决了这一难题。母亲也顺水推舟地把那张百元大钞送给了儿子。

多年以后,母子谈论起这件事情仍然显得很默契。那一刹,母亲和儿子达成了一致,那是一次心灵的交流。母子连心,他们都想把最温暖的爱留给对方。那一刻是多么地温暖,多么地让人羡慕。

虽然贫穷,可是因为有了爱,这对母子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因为没有什么比真情更珍贵,没有什么比母子情深更值得珍惜。那张百元纸币,虽然丢了,但是却收获了母亲和儿子之间的最珍贵的亲情,这就足够了。深压在心底曾经有个孩子,看不起自己的父母。因为他的父母都是很平常的工人,没有显赫的地位。小小的孩子总爱做梦,常常会梦见自己的父母是市长或是明星,醒来后孩子就很沮丧,为什么自己会生长在如此平凡的家庭呢?父母哪怕是一家医院的医生或是一所学校的老师也好啊,在这个社会。即使那么小的孩子,也懂得”势利“二字。于是孩子很努力很努力地读书,他知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果然,孩子很有出息,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名牌大学。

孩子的父母很高兴。他们家住的条件并不好,厨房是公用的。孩子早晨醒来,听见母亲和邻居拉家常,嗓门很高很大。充满着喜悦和激动,说孩子如何如何有出息。孩子很烦,他忽然感到这个家的狭窄,还有粗鲁。在纺织厂工作的母亲从来都是大嗓门,在孩子的耳中,却是那样的粗鲁。他火了,冲到厨房,大声对母亲说:“你怎么这么烦?”母亲正在炒菜的手一下子停住僵在了那儿,邻居也杲住了。孩子发过火以后又回到了房里,心里也不是滋味。母亲仍然一如既往地炒菜,但静静的,再没有声音了,每一个动作都好像定格似的,说不出的滞重。这一刻,孩子很后悔自己对母亲的态度,但他是个沉默的孩子,他从来不会说道歉的话。

后来孩子的父母就要送孩子去外地上学了。孩子本来是不要父母送的,他已经和几个同学约好了同去。但或许是因为那一次他对母亲莫名其妙地发火以后,心里总有歉疚,便同意父母和他同去了。

父母好像得到什么恩赐一样,非常高兴。但他们不敢把这种高兴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他们很小心,只在边上听孩子和同学高谈阔论,不插一句嘴,生怕惹笑话,让孩子没面子。父亲承担了泡水的任务,这些同学的茶杯都是他给装满水的。他好像很乐意做这个,一趟趟地跑开水房。儿个同学开始过意不去,后来就无所谓了。孩子本来也无所谓,但他看到他的同学后来以一种略带些轻蔑的口气和父亲说话,就有一种说不清的感觉。有些愤怒,有些心酸,还有一些……大概是来自血缘的亲密,让他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似的。在下一个同学让父亲去开水房时,他很坚决地看着那个同学的眼睛,冷冷地说:“你自己去。“那个同学怔了怔,嘴里咕哝了些什么。父亲看有些僵,就很热情地说:“我来我来。”“不,让他去,他有手有脚,为什么不去?”孩子一点儿都不让步。那个同学便自己去了。在后来的旅程中,孩子还和同学一起打牌吹牛,他父亲还为同学打来开水,但这些同学变得很客气了。孩子好像第一次开窍似的明白:同学对父亲的尊重来自他对父亲的尊重。望着相依相守的父母,他心里涌起了一股怜悯和抱歉的感情,这种感情使他在深夜掉下了眼泪。

到了学校,父母很起劲儿地帮他报名找宿舍。他又觉得他们烦了,说了他们几旬。他们也不回嘴,但还是很起劲儿地跑前跑后。到了宿舍,父亲为他挂帐子,把那张床量了又量,孩子觉得烦,还有些害羞,好像他是不懂事的小孩子似的。

母亲说:“这床没有护栏,你晚上会不会摔下来啊?”他觉得这个问题很可笑,便不回答。母亲又说”你翻身小心些啊,你小时候曾经从床上滚下来过,把我吓死了。但你是个馋嘴的孩子,看见手里还捏着吃的,便哭都不哭了。你看,你小时候多馋。“说着,母亲笑了,好像孩子还是一个婴儿,一个自自胖胖馋嘴的婴儿。孩子那一刻心变得很软。他想,在他那样小的时候,必定很依恋父母,会笑着往父母怀里钻,而不是像现在嫌弃他们。他的父母那时必定还很年轻,有乌黑的头发和活泼的笑,他看了看他母亲掺着银丝的头发,心更加软了,便说:“我会当心的,我不会掉下来的。“母亲好像就等他这句话似的,神情一下子放松了。其实孩子不过是个敷衍的承诺,可见父母亲有时也像孩子一样。

孩子让他父母去招待所住。父母嫌贵,说不远的一个地下室很便宜,才4块钱一张床。孩子不让他们去,一定要他们去住招待所。最后孩子发了火,他们才很不情愿地去住了。

第二天母亲告诉孩子,那个招待所里有热水洗澡,无限量供应。”我和你爸都洗得很舒服。好久没洗过这么舒服的澡了。“母亲的表情很舒畅,父亲却很紧张地告诉孩子说:“听同住的其他学生家长说了,食堂平常饭菜很差的。你千万不要省啊!“父亲说,”人是铁饭是钢,你吃不惯就到外面去吃,不要心疼钱,知道吗?”孩子答应了,父母就有些放心有些不放心地乘火车回去了。

晚上新生们闹了一阵儿便睡了。孩子却无论如何睡不着。他想洗了一个热水澡便如此快活的母亲,想殷殷关照他的父亲。孩子的家庭条件不太好,孩子的身体也不太好。父母平时都很节俭,父亲还时不时去外地的乡办厂帮着做一些技术指导什么的,他们是那样平常,但是这世上最爱他的就是这两个人。他是他们的骨中骨,肉中肉,这世上还有谁会这样贴心贴肺地爱他呢?甚至忍受他的不耐烦、冷淡。而全心全意地爱他孩子又哭了,哭得好伤心,泪水甚至濡湿了半个枕头。

后来这个孩子长大了。这个孩子表面上对父母还是淡淡的,偶尔的关心也是粗着嗓门的。但这个孩子心里很爱很爱他的父母,那种爱,或许与生俱来藏在心底,只是那个夏日方才浮出水面,至少,他自己心里明白了。

世上至亲,唯有父母。不管他们是普通工人,还是地位显赫的要员,他们对孩子的爱都是一样地伟大。这份爱不会因为他们身份的不同而改变。

年少的我们或许只会注意到父母的粗鲁,没有留意他们为我们的成长进步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没有看到父母承受的巨大的生活压力。孩子是他们的一切,他们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即使在旁人看来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只要关乎孩子,父母就认为是远胜于一切。

在孩子面前,父母总是那么地卑微,只是因为在他们的心中孩子最为珍贵。生活艰难,他们会勇敢面对;孩子的冷漠,却会让他们战战兢兢。只因舒舒服服洗了个热水澡,父母就高兴得不得了,临走叮嘱孩子最多的是别委屈了自己,其实他们已经很久没有享受过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