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感动中学生的300个心灵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15259600000019

第19章 宽容别人主宰自己(4)

小松鼠那条蓬松而美丽的大尾巴,已经被炙热的树枝烙印出三条黑色的焦痕,但它仍是卖力地用身体沾水,试图灭火。百忙中,它还对天神化身的老者说道:“也许以我的力量不足以灭火,但我相信凭着我的努力,至少可以减少森林中几只小动物的丧生啊!而且,或许因为我的执著,还有可能感动天神,让它降下甘霖,灭了这场要命的大火也说不定”

只听得老者哈哈一声大笑,小松鼠的周遭突然变得清凉无比,大火在一瞬间消失无踪;天神接着伸出手来,在小松鼠烧伤的尾巴上轻抚了一下,顿时焦痕变成了三道奇幻瑰丽的花纹,这就是印度最美的三纹松鼠神奇而美丽的由来。

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没有必要为了得到什么而过分在意,而应该去想想我们做过什么。很多事情不管最终的结果怎样。只要在这个过程当中自己尽心、尽力地去做了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呢?我是最好的假如你始终保持“我是最好的”感觉,你会觉得自己就是快乐的。

你觉得自己的身材、容貌怎么样?浴室的镜子、街头的商店橱窗、公司的隔间镜墙,想想看,上次你瞥见自己时,感觉如何?你注意到什么“缺点”吗?当你止步细看镜中自己的身影时,你是否会微笑地说:“嘿!你看上去挺不赖的!”还是会立刻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个不太对劲的地方?我们为自己的外表耗费了过大的精神,并因此埋伏下这个最耗元气的祸根。有这么一段话说:“我们每个人都携带着一面变形镜,只要一抬眼,便会看见自己个子太小或太大了,身材太胖或太瘦了,包括平常自认逍遥自在、无疮无疤的你也不例外。一旦你能将这面镜子粉碎,自我的完整、生命的喜悦便都成为可能。”

只要我们冷静想想,就不难领悟,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在于他看起来有多吸引人。然而,尽管我们尽量要把自我的价值和外表两件事情分开,偏偏又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和别人做比较,尤其是电影和广告中那些有着完美无瑕的皮肤、诱人的身材及古典的五官的俊男美女。很多时候我们用来评定自己的价值标准还是初中时代学来的那一套“这个人长得漂亮,人缘很好:那个人傻里傻气,毫无吸引力”之类。你可能没有忘记当别人取笑你的牙齿矫正器、眼镜、衣服、雀斑、体型或运动上的笨拙迟钝时的滋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可能逐渐摆脱青少年时代那种不够雅观的体态,然而你曾经被形容过的“大板牙”“四眼鸡”“小肥猪”等等字眼,似乎就像烙印一样永远留在心头,挥之不去。

时间一年年的过去,衰老的恐惧让我们又陷入另一个困境。男人开始恐惧日渐后退的额头发线、圆鼓鼓的肚皮或无法勃起的阴茎。女人最感觉到受威胁的似乎是皱纹、毛孔、白发。在岁月中不断变化的面貌没有人去尊重,人们都活在不切实际的“非此即彼”的价值标准中。我们要不是看起来很年轻,那就是“老”了:我们要不是瘦得可怜兮兮的,那就是太胖了;我们要不是肌肉结实,一副运动健将的样子,那就是“太没样子”了;我们若不是穿最新流行的服装、剪最时髦的发型,那就是太邋遢落伍了。

这种问题常常又会与昔日的负伤经验结合。如果你的父母早先常贬损或嘲弄你“不够淑女”的走路姿态、穿着、发型等,你可能会在自己衣着比较随便时,觉得提心吊胆:一个男人,如果小时候被人取笑有点“娘娘腔”,以后他对比较花俏或颜色鲜丽一点的衣服常常是敬而远之;如果你被美发师或服装店员开过玩笑,每当你要去理发或买新衣服的时候,心里的怯意就会油然而生。

即使长得漂亮的人也可能对自己的容貌缺乏自信心。一位心理学家曾有这样的一位病人,他是全世界知名度最高以及最高薪的男模特儿之一。这样一个男人却对别人投向他的眼光恐惧万分。值得注意的一件事是,他和女人约会时,常常感到自己很无趣,很紧张,就因为他脸上有个小得难以觉察的疤痕。尽管他接受过那么多赞美的眼光,他还是惶惶不安,认定别人会因为这个疤而给他不好的批评。

就像许多把自我价值建立在外表上的人一样,这个模特儿所受的罪就是被定名为“漂亮家伙的病”这种恐惧症——害怕自己外表上丝毫的缺点或改变会立即使别人对他大失所望。照镜子的时候,他忍不住要盯住自己这个细微的缺点看,而且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挥去恐惧,惟恐自己遭受恶评。只要我们一直持有先入为主的成见,不能接受自己身体的某些部分,即使我们和世俗标准下所谓美丽的典型再多么接近,我们还是不会对自己感到满意的。

其实,从你周身散发出的种种气息,其重要性远甚于你实际的面貌特征。如果你鄙视自己,无形中也会发出讯息告诉别人:“别来注意我”或“我不化妆简直不能看”。这种自我批评会促使他人跟着低估你的魅力。

我们常常会身不由己地把注意力的焦点集中在我们最怕暴露的身体“缺陷”上。一个开始谢顶的男人往往会设法留一处长一点的头发将已秃的头皮尽力掩饰,这种举动无形中透露了他对自己头发掉落的事实甚为心虚,结果反而引来更多人将眼光集中在他的秃头上。当一个身材丰满的女人穿着黑色紧身衣,嘴里不断抱怨自己餐桌上的东西很难吃,你想她留给别人的印象,除了“太胖”,还能有别的吗?如果我们为自己外表上小小的缺点而自暴自弃,别人即使想替我们破除障碍,提醒我们真正有吸引力的优点,恐怕也是困难重重的。

其实我们也可以把这种回馈用来加强对自己的欣赏与肯定。凡是你在生活中特别留心的地方都会增强。如果你表现出自己是个充满活力与吸引力的人,人们就会这样看待你。你的仪态、眼神、衣着、面部表情与为人态度,时时反映出自信与自我肯定,别人自然会对你产生信任与好感。

我们都见过一些身体特别高或特别矮,或者超级胖子这样的人,你可能注意过他们之中有些人的态度是那么从容自得,充满自信,我们深受吸引,根本没想到把他们和一般社会上的标准做比较。有些秃发的男性丝毫不因为那片童山濯濯的头顶而减损了他的自信。有些人会让自己的鹰鼻变成他们绝佳的本钱,而不是令他们羞愧不安的罪魁祸首。或许美丑与否在于观赏者的两眼,但是让别人如何评判你的仪表,关键人物却是你自己。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法改变的事物上,尽量在你使得上力的地方下功夫,努力寻找改善现状的契机。接受你无法施展影响力的事实,并不表示你得放弃希望。它意味着你可将精力转移到别虽的地方,而有不同的转变。自己才是自己的圣人年,美孚石油公司董事长贝里奇到开普敦巡视工作。在卫生间里,他看到一位黑人小伙子正跪在地板上擦上面的水渍,并且每擦一下,都虔诚地叩一下头。贝里奇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何如此?黑人答,在感谢一位圣人。贝里奇问他为何要感谢那位圣人?黑人说,是他帮自己找到了这份工作,让他终于有了饭吃。

贝里奇笑了,说:“我曾遇到一位圣人,他使我成了美孚石油公司的董事长,你愿意见他一下吗?”黑人说:“我是位孤儿,从小靠锡克教会养大。我很想报答养育过我的人,这位圣人若使我吃饱之后,还有余钱,我愿去拜访他。”

贝里奇说:“你一定知道,南非有一座很有名的山,叫大温特胡克山。据我所知,那上面住着一位圣人,能为人指点迷津,凡是能遇到他的人都会前程似锦。20年前,我去南非登上过那座山,正巧遇到他,并得到他的指点。假如你愿意去拜访,我可以向你的经理说情,批准你一个月的假期。”这位年轻的黑人谢过贝里奇后就上路了。在30天的时间里,他一路披荆斩棘,风餐露宿,历尽艰辛,终于登上了白雪覆盖的大温特胡克山,他在山顶徘徊了一天,除了自己,什么都没有遇到。

黑人小伙子很失望地回来了,他见到贝里奇后,说的第一句话是:“董事长先生,一路上我处处留意,直至山顶,我发现,除了我之外,根本没有什么圣人。”贝里奇:“你说得很对,除你之外,根本没有什么圣人。”

年后,这位黑人小伙做了美孚公司开普敦分公司的总经理,他的名字叫贾姆讷。2000年,世界经济论坛大会在上海召开,他作为美孚石油公司的代表参加了大会,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针对他的传奇一生,他说了这么一句话:“你发现自己的那一天,那就是你遇到圣人的时候。”

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是自己的,走怎样的路都只能由自己决定,从没有什么圣人、高人可以帮你。善于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比什么都重要。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凭着坚信的理念和梦想,在绝处寻找生机,而不是用死亡来拒绝面对的难题。

曾读过一则非常有意思的寓言:话说两条欢天喜地的河,从山上的源头出发,相约流向大海。它们各自分别经过了山林幽谷、翠绿草原,最后在隔着大海的一片荒漠前碰头,相对叹息。

若不顾一切往前奔流,它们必会被干涸的沙漠吸干,化为乌有;要是停滞不前,就永远也到达不了自由、无边无际的大海。云朵闻声而至,向它们提出了一个拯救它们的办法。

一条河绝望地认为云朵的办法行不通,执意不就范:另一条河则不肯就此放弃投奔大海的梦想,毅然化成了蒸气,让云朵牵引着它飞越沙漠,终于随着暴雨落在地上,还原成河水流到大海。

不相信奇迹的那条河,宿命地流向前方,给无情的沙漠吞噬了。

在面对生活的困境时,我们都可以选择当第二条河,凭着自己坚信的理念和梦想,在绝处中寻找生机,而不是用死亡来拒绝面对难题。

访问过一名乳癌病患者,她透露自己当初在被推入手术房的那一刻,不断地和上帝“讨价还价”,祈求上帝让她多活10年,待她那两个年幼的孩子年长一些,才来把她带走。

在那一刻,孩子成了她活着的最大意义。为了孩子,她积极乐观地面对病魔,一路走来已有12年,而上帝也未向她“讨债”。她说,患病后认识的另一名女士就没这么幸运了。虽然病情相似,但她却因丈夫离开,生活失去了重心而自怜自艾,自动放弃与病魔搏斗。面对死神的挑战,患病不到五个月的她选择弃权,像极了沙漠中被索取水分至死的第一条河。

反观前者,从最初难以接受地不断质问:“为什么是我?”到现阶段自适豁达地面对自己的病情,她显然已飞越过生命中干旱的沙漠,尝到了生命泉源的甘甜。

是不是没尝过茶般的苦涩,就无法体会美酒的醉人?难道我们就非得经过挫折和生活的历练,才能真正领悟出活着的意义我们周围有很多看似平平无奇的人,背后其实都有着一个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待我们去观察发掘,并引以为借鉴。

只要你放缓脚步,懂得在喧闹过后,于沉淀的平静中,换个观点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或许你就可以借他人的生活经历,咀嚼出生命的真味。

在面对生活的困境时,我们都可以选择当第二条河,凭着自己坚信的理念和梦想,在绝处中寻找生机,而不是用死亡来拒绝面对难题。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成功并不像想像的那么难,看着下面的例子吧,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成功的机会第一个例子发生在山东济南。

在济南的天桥一侧,有这个城市最好的证券交易所,每天都有很多穿着体面的人进进出出,谁也没有注意到门口那个给人看车的老太太,因为她太普通了。但是,两年后,这个老太太成了这个交易所的大户之一。有人问她经验,老太太说:我的经验就是数车子的数量,每当车子的数量很少的时候,我就买进,每当车子的数量开始多起来,并且快要达到最多的时候,我就卖出。

仅仅凭借着数车子的数量,老太太就成了股市的赢家。

第二个例子发生在台湾。

台湾富豪蔡万霖小时候,曾发现妈妈每次做饭时,总是从定量的大米中抓出一小把放进坛子里。天长日久,竟也节余下来许多粮食。每当青黄不接之时,妈妈便把这些平日里积攒下来的大米拿出来供全家食用,以解燃眉之急。这件事给蔡万霖很大的启发。他想,如果主妇们每天都从零用钱中抽出一点存起来,时间久了,不也是一笔可观的数目吗?经与哥哥商议,兄弟俩决定在台北第十信用社开展1元钱开户的“幸福存款”储蓄运动,他们宣布,只要存1元钱,就可以当“十信”的客户。

这一倡议得到了家庭主妇们的热烈响应,她们常常在上街买菜的路上,便顺道进“十信”,将手头的零钱存进去,还有的中学生也将假期打工挣的钱,扣去书本费后悉数存进了“十信”。

蔡氏兄弟的1元钱幸福储蓄大获成功。他们趁热打铁,又在台湾其他地方开了17个分社,个个生意红火,无一例外。后来,他们又增加了夜间办理储蓄业务。此后不久,“十信”已拥有社员10万多人,存款金额高达170亿元,一跃而成为台湾最大的信用社之一。

像蔡万霖一样,大多数富豪都曾有过一段辛酸的工作经历,他们并不是天生的赢家。母亲生活中的一个小习惯给了蔡万霖“财富是靠累积得来”这样一个重要启示,这种思想不仅影响了他早期的创业,更在其一生追求成功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成了当之无愧的“聚财之神”。

第三个例子是发生在日本。

一天黄昏,井植薰在马路上骑车,因为他的自行车车尾没有反光板而被警察严厉地教育了一番。回来的路上,井植薰不断地回想着警察的话:“这是法律规定的!这是法律规定的!”突然,一个想法出现在他的脑海中,“真要是这样的话,那可就是一桩好买卖呀。全国大约有1000万辆自行车,每辆自行车都需要反光板,这个市场太大了!”他想起在三洋的车间里,还堆放着大批的铜片边角料,以往这些下脚料都是当废品卖掉的,若是用它们来生产自行车车尾反光板的底板和边框,真是再合适不过了。这个想法一出现,他便立即采取了行动。第二天,他打电话到东京,询问红色玻璃的价格,粗略地估算了一下成本,大约每个反光板需要18元,而当时市上出售的用黑铁皮做的反光板价格是28元,他完全有占领市场的优势。

很快,三洋生产的铜框反光板便面市了,并且很快超过了马莫尔和松下等老牌子,几乎独占了整个市场,三洋公司也从此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有些机会不只出现一次,有些机会则是仅此一回。如果长期等待某些机会,它们就不再是你的,因为可能早已被别人捷足先登了。

机会很可能会在最稀奇古怪的地点、最出人意料的时机乍现,关键的是你是否能够把握它。

敢于挣脱习惯的枷锁一个小孩在看完马戏团精彩的表演后,随父亲到帐篷外拿干草喂表演结束的明星马匹。

小孩注意到一旁的大象群,问父亲:“爸,大象那么有力,为什么它们的脚上只系着一条小小的铁链,难道它无法挣开那条铁链逃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