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感动中学生的218个小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15260400000030

第30章 友情与真爱永驻(6)

杏花踩着泥泞的山路,深一脚浅一脚,下了山城,来到了南河边。这几天,雨水多,河水猛涨,像发疯的野兽不停地咆哮。突然,杏花一个趔趄,握伞的手不由地松了,伞掉进了河中。

伞……伞!杏花惊叫着,不顾一切地趟下河。没想到,刚抓住伞把的时候,脚一滑,杏花连人带伞一起掉进了深水区。

救命呀!杏花在河里挣扎,可惜没人应……天黑了,杏花娘在南河下游找到了杏花的尸体,杏花的一只手还紧紧地抓着伞把不放。

我可怜的杏花呀,呜……杏花娘哭得天昏地暗。

三天后,山顶的树林里多了一座新坟。奇怪的是新坟顶上还打着一把崭新的花雨伞。

有了朋友,生命才显出它全部的价值;一个人活着是为了朋友;保持自己生命的完整,不受时间侵蚀,也是为了朋友。

空隙列车在空旷的原野上疾驶着,胡胖子无心观赏窗外的景色,他全视贯注地盯着对座上那个山东大汉和他老婆间的空隙。

这次青岛之行,是胡胖子当上科长后的第一个美差。尽管是在炎热的暑天,但去青岛总是不可多得的机会,他决定带老婆孩子风光风光。

凭关系,胡胖子两张票弄三个号,而且有两个是靠窗户的,他和儿子坐一面,让老婆坐对面。谁知靠他老婆坐的竟是个山东大汉,而且还穿着裤头和背心。他老婆呢,又偏偏穿着裙子和短袖上衣,白花花的胳膊和大腿都裸露在外面。好在山东大汉挺知趣,一坐下就死死地板住身子,胡胖子老婆努力在自己的男人面前表现出“正经”来,于是,在两人之间形成了一道“三八线”。

即使是这样,胡胖子的心里还是酸溜溜的,他始终把注意力放在那空隙上,一对鼠眼连眨都不敢眨一下。

几站地后,车内就人满为患了。车厢堵头和过道上都站满了人。一个白发老头艰难地站在山东大汉的面前,大汉紧了紧身子,让出半拉屁股大的地方,老头点着头坐了过去。

“起来!”一声大叫惊动了四座,这是胡胖子扯着公鸭嗓在呼喊,原来他突然发现那空隙变窄,而且似乎看见两面肉体接触了一下,他怒不可遏了,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

“这么热的天往一块挤受得了吗?你要可怜他就把座位让出来。”胡胖子冲着山东大汉又数落了几句,他想把周围那鄙视的目光送来的怨恨转移到大汉身上。他的喊声也真的奏效了,老头站了起来,山东大汉正襟危坐,那段空隙恢复了原状。

“查票了!”又是一喊震动了车厢,车长带人查票来了。走到胡胖子跟前似乎发现了这里的不合理现象。车长冲着胡胖子喊到:“把票拿出来!”胡胖子赶紧把两张票递了过去。

“小孩的呢?”车长追问着。胡胖子支支吾吾答不出来,车长厉声说:“这么大孩子不买票,还占个座,挤一挤让老大爷坐这。”胡胖子毕竟是个识时务者,他忙把儿子搂到怀内,腾出座位让老头坐下,他老婆要抱孩子他断然拒绝了。列车飞快地行驶着,窗外不知不觉黑了下来。车窗相继放下了。车内温度不断升高,汗渍味,臭脚丫子味,厕所味,屁味混杂在一起,简直让人窒息。胡胖子一口一口地倒着气,怀里的孩子大汗淋漓。

山东大汉的侧隐之心又上来了,他站起来对胡胖子说:“把孩子放到这来吧。”胡胖子显得十分尴尬,停下半天才说:“你坐吧,让他挤在我这。”说完把儿子塞在自己的座位上,老头也相应地往外挪了挪。

车内又静了下来,车轮有节奏的颠簸声像催眠曲一样使人昏昏入睡。胡胖子困了,大家都困了,连那段空隙也似乎困了,它像人们的眼缝一样逐渐缩窄,不知何时终于弥合了。

你我分离的日子,给这个火红的季节增添了一丝伤感的气息,几年情谊如那轻风吹过,如歌的涛声似在轻轻说着:“勿忘我!”

好兄弟仁强和仁军是村里公认的好兄弟。好兄弟主要好在兄弟俩手艺精,且能和睦相处,极少有脸红脖子粗的事发生。哥仁强弹棉花有一手绝活,他弹的棉花云朵样白蚕丝般柔泡沫似蓬,用它制成的棉袄、棉被既轻柔又暖和,十里八村都争着请他弹。弟仁军的木匠活,方圆十里也是数一数二的,他打的家具不仅式样美做工细,且结实耐用,并还能根据客户的要求特制出与众不同的家具来。这一带有个说法,姑娘出嫁,娘家人重视不重视,就看做嫁妆的师傅中有没有这对兄弟。足见兄弟俩有多风光。

兄弟俩本在一张桌上吃饭,去年仁军成亲后,才分家各食。但分家不分心,两家互相照应着,和和睦睦地过。

仁强婚事办得早,觉得家具有点落后,便想打几件新潮点的。自然想到弟弟。可现在的情况和从前不一样,仁强的心里未免有些疙疙瘩瘩起来。没分家时,只要招呼一声就行了,弟弟绝对不会计较,自己也心安理得。可现在弟弟也有家室,不能让白干。工钱要算,但算多少呢?也是个问题。跟别的师傅一样吧,有点公事公办的味道,弟弟会不会责怪自己小瞧了他呢?嘁,还算啥兄弟!倘是弟弟蹦出这样的话来,当哥哥的脸面往哪儿搁?比别人少吧,也不成,弟弟也许不会说啥,倒是怕弟媳有想法,如此这般,岂不是埋下了不和的隐患?若干脆以弟弟忙作借口请别人做,结果肯定不妙。左恩右想,却一筹莫展。

倒是婆娘高见。婆娘看出了仁强的心病,便如此这般地给他吹枕头风。

第二天,仁强悄悄地拎了两瓶自毛乌骨鸡酒去找朋友国辉。

几天后,国辉家便响起了斧头凿子的声音。声音是从仁军手中发出的。

后来,听说国辉做了几件挺时髦的家具,大伙便去瞧。仁强也去了,还跟国辉开玩笑说,卖给我,怎么样?国辉则爽快得很,胸脯一拍,卖就卖,谁叫咱俩是好朋友呢。

仁强果真买下了。至于价格,却没个定数,有人说八百,有人则说一千。问仁强本人,支支吾吾的,像藏着秘密似的,也问不出啥,叫人费解。

仁强后来也发现了个秘密,弟媳晒在楼顶上的两床新棉花胎,觉得好眼熟,好像给谁加工过,但一时却想不起来。

在智慧提供给整个人生的一切幸福之中,以获得友谊为最重要。

那好吧“他们都是些自私的家伙,从来只会考虑自己,而不会为别人考虑。”受了委屈的阿里回到家里的时候,还在生气。他问妈妈:“世界上真的有那种懂得牺牲自己的人吗?”

“当然,孩子,让妈妈给你讲一个故事吧。”妈妈轻轻地对阿里说。

那是发生在一个建筑工地上的故事。年轻的马丁和科尔是一对好朋友,他们都是建筑工人。一个秋天的下午,他们正在尚未竣工的大楼里干活,那里离地面有几十米高。

突然,他们站立的木板断裂了。一刹那,两个人同时从几十米的高空落下。他们都认为自己肯定完了。

但是幸运的是,一个防护杆拯救了他们。但两个人实在太重了,脆弱的防护杆只能承受一个人的重量,他们中间必须有一个人放开手,然而求生的本能让他们都紧紧地抓住了防护杆。时间在一点点过去,防护杆吱吱地作响,眼看就要断了。

这个时候,结了婚的科尔含着眼泪对马丁说:“马丁,我还有孩子!”没有结婚的马丁只是静静地说:“那好吧!”然后就松开了手,像一片树叶飘向了水泥地面。面对选择,他只是简单地说了句“那好吧”,就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

“妈妈,我希望有这样的事情,但它只是个故事。”阿里不以为然地说。

“阿里,那个得救的人就是你的爸爸,而他所说的孩子就是你。”妈妈眼里含着眼泪。

空气顿时凝固了,阿里望着妈妈,颤抖地说:“马丁叔叔一定是那个秋天风中最美丽的树叶,是吗?妈妈。”“是的,那片美丽的树叶现在一定飞上了天堂,上帝也会为他的美丽而感动的。”妈妈双眼含着泪水说道。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马丁只是静静地说:“那好吧!”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自己选择了死亡。可见他的胸襟和他伟大的给予心。这是一种“无我”的境界。尽管这件事情是那么的悲壮,但他的心境却是那么的安然。这正应了中国的一句俗语:“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让我们接着来看看下面另一则感人的事迹:

他原先是一个面相凶恶的人,留着一头剪得极短的头发,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后来,在孟菲斯发生黄热病灾难时,他向有关机构提出,要求担任护理人员的职务,但医生一开始没有答应。

“先试用一个星期吧!”这个人坚持着,“我想成为护理人员,如果你觉得满意,再给我付酬,如果你不满意,再把我辞掉。”“好吧,”医生说,“我就试着录用你,尽管我认为这样做不合适。”那医生这时还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会时刻盯着他的。”但是,不久这个人就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根本就不需要任何人监督。

几个星期后,他就成为了这个勇敢团体中最出色的护理人员。在这场瘟疫疯狂蔓延过的地方,总有他努力工作的身影。患病的人因此非常爱戴他。对那些被命运遗弃的人来说,他那张粗糙的脸简直就像天使。

发工资的时间到了,他却表现得非常不同凡响。他经过后面的街道走到一个隐蔽的地方,那里放着一个为黄热病患者所设的救济箱。有人看见他把自己整星期的工资都放进了那个救济箱。遗憾的是,不久以后他也在这场瘟疫中感染上了黄热病死去了。然而,就在这时人们才发现他身上有一块青灰色的烙印——原来这个护理人员曾经是一个被定了罪的重罪犯。由于没有人知道他是谁,所以他的尸体只得被安葬在一个无名者的坟地中去了。

这个涉及人类最高贵品质的小故事体现出了圣洁的人格。这些人始终保持着宝贵的奉献精神,他们理所当然应受到世人的尊敬。

在一个灵魂最为崇高的人生旅程中,自我奉献的品质永远不会被超越。如果能坚持正确的信仰,那么,这种信仰必然能发展他的能力,增强他的精力,提高他的自尊,使他的品格变得更为稳固,并且会增进他的利益,帮助他拓展成功的前景圣诞礼物这一年的圣诞节,保罗的哥哥送给他一辆新车作为圣诞礼物。圣诞节的前一天,保罗从他的办公室出来时,看到街上一个小男孩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去,并不时触摸它,满脸羡慕的神情。

保罗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小男孩。从他的衣着来看,他的家庭显然不属于自己这个阶层。就在这时,小男孩抬起头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

“是啊,”保罗说,“这是我哥哥送给我的圣诞礼物。”小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是你哥哥给你的,而你不用花一分钱?”

保罗点点头。小男孩说:“哇!我希望……”

保罗原以为小男孩希望的是也能有一个这样的哥哥,但小男孩说出的却是:“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保罗深受感动地看着这个男孩,然后问他:“要不要坐我的新车去兜风?”

小男孩惊喜万分地答应了。

逛了一会儿之后,小男孩转身向保罗说:“先生,能不能麻烦你把车开到我家门前?”

保罗微微一笑,他想他理解小男孩的想法:坐一辆大而漂亮的车子回家,在小朋友的面前是很神气的事。但他又想错了。

“麻烦你停在两个台阶那里,等我一下好吗?”

小男孩跳下车,三步并做两步地跑上台阶,进入屋内。不一会儿他出来了,并带着一个显然是他弟弟的小孩。这个小孩因患小儿麻痹症而跛着一只脚。他把弟弟安置在下边的台阶上,紧靠着坐下,然后指着保罗的车子说:“看见了吗?就像我在楼上跟你讲的一样,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他不用花一分钱!将来有一天我也要送你一部和这部一样的车子,这样你就可以看到我一直跟你讲的橱窗里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走下车子,将小弟弟抱到车子前排座位上,他的哥哥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也爬了上来。于是三个人开始了一次令人难忘的假日之旅。

在这个圣诞节,保罗明白了一个道理:给予真的比接受更令人快乐。

一个小小的礼物,让保罗也让我们懂得了一条真理: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

曾经还读过另一则让我们懂得给予的故事:

一个男子坐在一堆金子上,伸出双手,向每一个过路人乞讨着什么。上帝走了过来,男子向他伸出双手。

“孩子,你已经拥有了那么多的金子,难道你还要乞求什么吗?”上帝问。

“唉!虽然我拥有如此多的金子,但是我仍然不满足,我乞求更多的金子,我还乞求爱情、荣誉、成功。”男子说。

上帝从口袋里掏出他需要的爱情、荣誉和成功,送给了他。

一个月之后,上帝又从这里经过,那男子仍然坐在一堆黄金上,向路人伸着双手。

“孩子,你所求的都已经有了,难道你还不满足么?”

“唉!虽然我得到了那么多东西,但是我还是不满足,我还需要更多的刺激。”男子说。

上帝把他想要的刺激也给了他。

一个月后,上帝又见那男子坐在那堆金子上,向路人伸着双手——尽管有爱情、荣誉、成功和刺激陪伴着他。

“孩子,你已经拥有了你想要的,难道你还乞求什么吗?”

“唉!尽管我已拥有了比别人多得多的东西,但是我仍然不能感到满足,老人家,请你把满足赐给我吧!”男子说。

上帝笑道:“你需要满足么?孩子,那么,请你从现在开始学着付出吧。”一位儿童教育家说:“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爱己,不知爱人,是当前独生子女的通病。”学会付出是人类光辉灿烂人性的体现,同时也是一种处世智慧和快乐之道。

回报一天,一个贫穷的小男孩为了攒够学费正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饥寒交迫的他摸遍全身,却只有一角钱。于是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口饭吃。

然而,当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打开房门的时候,这个小男孩却有点不知所措了。他没有要饭,只乞求给他一口水喝。这位女子看到他饥饿的样子,就倒了一火杯牛奶给他。男孩慢慢地喝完牛奶,问道:“我应该付多少钱?”

年轻女子微笑着回答:“一分钱也不用付。我妈妈教导我,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男孩说:“那么,就请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说完,这个叫霍华德·凯利的小男孩就离开了这户人家。此时的他不仅自己浑身是劲儿,而且更加相信上帝和整个人类。本来,他都打算放弃了。

数年之后,那位女子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医生对此束手无策。最后,她被转到大城市医治,由专家会诊治疗。大名鼎鼎的霍华德·凯利医生也参加了医疗方案的制定。当他听到病人来自的那个城镇的名字时,一个奇怪的念头霎时间闪过他的脑际。他马上起身直奔她的病房。

身穿手术服的凯利医生来到病房,一眼就认出了恩人。回到会诊室后,他决心一定要竭尽所能来治好她的病。从那天起,他就特别关照这个对自己有恩的病人。

经过艰苦的努力,手术成功了。凯利医生要求把医药费通知单送到他那里,他看了一下,便在通知单的旁边签了字。当医药费通知单送到她的病房时,她不敢看。因为她确信,治病的费用将会花费她整个余生来偿还。最后,她还是鼓起勇气,翻开了医药费通知单,旁边的那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

“医药费已付:一杯牛奶。”签名是霍华德·凯利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