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快读中华传统文化书系(最新图文普及版)
15263400000039

第39章 三字经(6)

家里有钱为的是和人来往,还钱的时候要想到借钱的不易。

剥削阶级告诫他们的子弟有钱的时候对人施小恩小惠,尽量不使自己陷入困境去求别人。事实上他们施小恩小惠不过是虚伪的“仁义”,盘剥掠夺才是本质。

[原文]

金凤未动蝉先觉 暗算无常死不知

[注释]

金风——秋风。无常——变化不定。

[译文]

秋风还未刮起来的时候,蝉已感觉到天要冷了。受人暗算是难防备的,以致有的人遭到暗算而死却不知道。

[原文]

青山只会明今古 绿水何曾洗是非

[译文]

青山只会看着历史的发展,绿水又何曾明断过是非呢?

[原文]

常将有日思无日 莫待无时思有时

[注释]

将——拿。

语出《事林广记·治家警语》。

它告诫剥削阶级要“居安思危”,注意维护自己经济、政治上的既得利益。与我们今天讲的“厉行节约”,“富日子要当穷日子过”,在阶级内容上完全不同。

[原文]

善恶到头终有报 只争来早与来迟

[注释]

《萤云丛说》载: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此古语也。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此古诗也。一是反说,一县正说。

[原文]

蒿里隐着灵芝草 淤泥陷着紫金盆

[注释]

紫金——最好的金子呈紫铜色。灵芝草——一种贵重的药材。

[译文]

乱草丛中隐藏着灵芝草,烂泥里有陷进去的紫金盆。

[原文]

劝君莫作亏心事 古往今来放过谁

[注释]

剥削阶级企图用这句话胁迫劳动人民当顺民,不准他们做有害于反动统治的所谓“亏心事”。

[原文]

山寺日高僧未起 算来名利不如闲

[注释]

见古诗:朝臣待漏五更残 铁马将军夜渡关山寺日高僧未起 算来名利不如闲漏——指铜壶滴漏,古时计算时间的器具。

五更残——夜将尽,天欲晓。

这首古诗的意思是:朝廷的大臣上朝奏事夜里就起身,看着时间等待天明。武将夜里就要渡过关口出征杀敌。但是,山上寺庙里的和尚却到日头老高的时候,还没起床,看来为名利奔忙的人,还不如和尚那么闲在。

[原文]

欺心莫过三江水 人与世情朝朝随

[注释]

欺心——不讲是非。

[译文]

三江之水从不明辨是非,但每天仍然流动。所以,做人也不必那么认真地分辨是非,只要符合“人情事故”,能随大流就行了。

[原文]

人生七十古来稀 多少风光不同居

长江一去无回浪 人老何曾再少年

[译文]

常言道:人能活到七十的很少,一生中时逢好运的日子也不多。因此,人当趁少年时游山玩水,不要等到老死,后悔就晚了。

[原文]

大道劝人三件事 戒酒除花莫赌钱

[注释]

大道——养身之道。

除花——不贪女色、不嫖妓。

这是骗人的障眼术。在统治阶级训诫子弟的读本中不得不写上这样的内容,恰好揭露了他们骄奢淫佚的生活达到了登峰造极无以复加的地步。

[原文]

言多语失皆因酒 义断亲疏只为钱

[注释]

义断——情义断绝。

亲疏——亲属、亲戚疏远。

剥削阶级因喝酒失言是假,为争夺钱财义断亲疏是真。

[原文]

有事但逢君子说 是非休听小人言。

[注释]

逢——遇到。

这是宣扬“上智下愚”的反动观点。

[原文]

妻贤何愁家不富 子孝何须父向前

[注释]

父向前——父亲操劳、奔忙。

这与“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是同一货色。

[原文]

心好家门生贵子 命好何须靠祖田

侵入田土骗人钱 荣华富贵不多年

[注释]

祖田——祖宗的田产。

这是为地主阶级的家富唱赞歌,替他们剥削压迫的行径涂脂抹粉。

[原文]

莫道眼前无报应 分明折在子孙边

[注释]

莫道——不要说。分明——清清楚楚。

[译文]

不要看胆前没报应,将来在你子孙身上会表现出来。

[原文]

酒逢知己干杯少 话不投机半句多

[注释]

《五灯会元》文准有:“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之句。

《元曲选》贾仲名对玉梳曲中有:“话不投机一句多”之句。

高则诚《琵琶记》:“自古道:“酒逢知己干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译文]

和知己朋友一起喝酒,喝了很多还觉得不够;两个人在一起说不来,只说半句还觉得多。

[原文]

衣服破时宾客少 识人多处是非多

[译文]

人穷固然宾客少,而结识人多了却要招惹是非。要人们少交往,免得惹是生非。

[原文]

草怕严霜霜怕日 恶人自有恶人磨

[注释]

见《元曲选》:“恶人自有恶人磨。”

[译文]

草怕严霜,霜怕太阳,坏人自然有治服他的人对付他。

[原文]

月过十五光明少 人到中年万事和

[注释]

这是鼓吹“中庸之道”,反对斗争哲学。

[原文]

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

[原文]

雨里深山雪里烟 看时容易做时难

[注释]

雨里深山雪里烟——这是明朝画家唐伯虎的两幅画。

[译文]

这两幅画看起来画的很简单很容易,但仿作起来就很难了。《名贤集》喋喋不休地宣扬孔孟之道的很多说教,听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要人们努力去做。

[原文]

无名草木年年发 不信男儿一世穷

[注释]

发——生长。

这是激励人们去为升官发财,富贵荣华发奋自强。

[原文]

若不与人行方便 念尽弥陀总是空。

[注释]

弥陀——佛名。

佛家宣扬信徒祈祷时呼弥陀佛名,即能得到佛的庇佑。

[译文]

你若不给别人方便,光是呼唤弥陀佛也没有用。

这是用地主阶级的人性论的谎言驱使劳动人民供他们役使,为他们服务。

[原文]

少年休笑白头翁 花开能有几日红

[注释]

翁——老头。

[译文]

年少气盛的时候不要嘲笑年老气衰的人,红花也不能盛开不败。

统治阶级告诫他们的子弟,少壮当努力,免致老大伤悲。

[原文]

越奸越狡越贫穷 奸狡原来天不容

富贵若从奸狡得 世间呆汉吸西风

[注释]

呆汉——傻子,作者所谓的老实人。

这句话露骨地诬蔑劳动人民,美比剥削阶级。作者恶毒谩骂劳动人民奸狡,为天理所不容,而那些靠残酷剥削发财致富的人却成了天下的大老实人。对于这种露骨的反动论调必须严加批判。

[原文]

忠臣不事二君主 烈女不嫁二夫郎

[注释]

《史记·田单传》中有:“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之句。

[原文]

小人狡猾心肠歹 君子公平托上苍

[注释]

歹——坏,恶。

上苍——即上天。

苍——天。

[译文]

小人狡猾是因为心肠太坏,君子公平正直是托上天的赐福。

这里露骨地诬蔑劳动人民心肠险恶,把剥削阶级竭力美化为由上天托护的正人君子。

[原文]

一字千金价不多 会文会算有谁过

身小会文国家用 大汉空长做什么

[注释]

一字千金——言文字价值之高也。秦吕不韦着有《吕氏春秋》。

置于咸阳之城门,悬千金于其上。令能增损一字者,与之千金。(见《史记》)后人称文字之可贵叫“一字千金”。

[译文]

有学问的人,写一字要比黄金千两价值还高,因为他们能文会算,没有谁能超过他,虽然身材长得矮小,但会写会算国家也用他。身材高大什么都不会,又有什么用呢?

[原文]

乖汉瞒痴汉 痴汉总不知 乖汉变驴子 却被痴汉骑[注释]

乖汉——机灵人。痴汉——傻子。

见孤本元明杂剧阙名观音菩萨篮记三:“寒山云:张无量,你道你做的事瞒昧过人,岂不闻好汉瞒痴汉,痴汉总不知,好汉变驴子,可与痴汉骑。尽日往东行,回头便是西,冤冤来相报,件件失便宜。”

《闺训千字文》

一、《〈闺训千字文〉序》

[原文]

盖闻①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男教故重而女教亦未可轻,古今家国之际,有圣母即有圣子,有贤妇始有贤夫,政治之本,万化之原,皆系乎此,其教固不重欤②!但古有姆教,今则失其传矣,虽绅③先生家间有留意于此者,而乡里中究属寥寥。身不修而家何以齐,家不齐而国何以治,国不治而天下何以平。人心日薄,风俗日偷④,职⑤是故耳。今之为父兄者,贫富不同尚知教其子弟,而女教一事罕有讲者。余以为天下固有悍妒⑥之妇人,亦未始⑦无贤德之女子,礼义未明,何怪天性⑧之日远也。兹有闺训千字文一书,其间教诲女子者由少及壮,自始至终,靡⑨不具备,且其字句浅显,人所易明。惟愿天下之为父兄者,各置一册,思教其女,将见化行⑩俗美,于世道人心大有裨益。余久欲重刻,有志未遂,适与友人秀峰陈兄谈及此书,而欣然原独力付之剞劂瑏瑡,公诸同好。呜呼,其亦乐善瑏瑢不倦之君子也欤!

光绪戊申瑏琐仲秋大兴吴兆桂序

甄锡龄书

[注释]

①盖闻:盖,虚词,闻,听说。

②欤:(yù音鱼)疑问语气词,同“吗?”。

③绅:指绅士,官宦。

④偷:苟且,这里是薄的意思。

⑤职:这里是“主要因为”的意思。

⑥悍妒;悍,蛮横;妒,嫉妒。

⑦未始:语助词,犹言未尝。

⑧天性:本性。儒家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

⑨靡:没有。

⑩化行:教化见诸行动。

瑏瑡剞劂:(jíjué音积决)指刻书。

瑏瑢乐善:喜欢善行。

瑏琐光绪戊申:即光绪24年(公元1908年)。

[译文]

听说男子的正当地位主要是在于外,女子的正当地位主要在于内,男女的这种正当地位的安排,是天经地义的。对男子的教育当然很重要,对女子的教育也不能轻视。古今国家之间,有了圣贤的母亲,就有圣贤的儿子,有了贤慧的妻子,才有贤明的丈夫。政治的根本,万般教化的原因,都与这有关系。女子教育难道不重要吗?而古代有对未嫁女子的教育,现在却失传了。虽然在一些官僚绅士们家里也有注意这一点的,而在一般乡里之间就很少了。自己不修身,怎么管理家庭呢?

家庭管理不好,怎么治理国家呢?治理不好国家又怎么能够平天下?

人心一天一天变薄,风俗一天一天坏下去,原因就在这里。现在的人,虽然贫富不同,都还知道教育子弟,而对女子教育一事,却很少有人讲到。我认为,天下固然有蛮横嫉妒的妇女,也未尝没有贤慧而有才德的女子。他们不明了孔孟之道的礼义,怎么能怪本性一天一天地变坏了呢?这里有《闺训千字文》一书,是专讲教育女子的,女人从少年到壮年,应该怎样做都讲得很完善,面且字句浅明,易懂。愿天下做父兄的都应当准备一册,用来教育子女,那就会见到教化通行,风俗变好,这对于“世道人心”大有好处。我很早就想重新刻印这本《闺训千字文》,但一直没有刻成。刚巧和朋友陈秀峰谈起这本书,他表示愿将它重新刻印出来,公布于世。唉!他真是个乐行善道孜孜不倦的人啊!

光绪戊申(公元1908年)

二、《闺训千宇文》

[原文]

凡为女子,大理①需明,温柔典②雅,四③德三从,[注释]

①大理;指反动的封建伦理道德。即:“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等等。

②典:庄重的意思。

③四德三从:中国统治阶级用来奴役,压迫妇女的反动道德规范。

“四德”,出自《周礼》,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德”就是行动规矩;(一言一行都要服从封建的忠孝节义),“言”就是要唯唯喏喏,少说话,“容”就是打扮的整整齐齐,取得丈夫的欢心,“功”就是专门从事家庭内的纺纱织布,烧茶煮饭的事。“三从”出自《礼记》:“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译文]

凡是女子,都必须明白孔孟的大道理,性情要温柔,举止要庄重,要懂得“四德三从”。

[原文]

孝顺父母,惟令是行,问安侍膳①垂手敛②容

[注释]

①膳:吃饭

②敛:(liǎn音脸)收拢的意思。

[译文]

要孝顺父母,父母怎样说,就得怎样做。早晚要问安,父母吃饭时,耍小心侍候。规规矩矩地双手放下,收拢面容。

[原文]

言词庄重举止消淳戎谈私语禁出恶声

心怀浑厚面露和平裙衫洁净何必绸绫

梳妆谨慎脂粉休浓黄昏来往秉①烛擎②灯

闺房③严肃方谓贤能勿效谄媚④毋纵骄侈⑤

卤莽浮躁非人所宜⑥偶然获咎⑦宛转熟思

苟云⑧已错推诿⑨则愚听话未真岂可猜疑

当家事务百样该知通文达义应变随机

拣柴执爨⑩煮茗瑏瑡焚香补拆浆洗绣凤描凰

针线精致裁翦审详瑏瑢

[注释]

①秉:(bǐng音丙)拿着。

②擎:(qíng音情)举着。

③闺房:未出嫁女子的卧室。

④谄媚;(chǎnmèi音产、妹)巴结,奉承。

⑤骄侈:(侈,cnǐ,音尺)骄,骄傲,侈,奢侈。

⑥非人所宜:不是好人所应当有的。

⑦咎。(jiù音:就)罪过。获咎,得到别人的责备。

⑧苟云:如果说。

⑨推诿:(wěi音委)推托的意思。

⑩执爨;(cuàn音窜)用火煮饭。

瑏瑡茗:茶叶。

瑏瑢审详:周详,仔细的意思。

[译文]

说话要严肃谨慎,行动要稳重,莫谈私话,禁止恶声,心胸宽广,面目和蔼。

裙子,衣衫要干净,整齐,不必追求绸缎绫罗。梳妆打扮要谨慎。

脂粉不要抹的太浓。

天黑了进进出出,一定要拿着灯笼。闺房应严紧,不许外人随便来往,这样才称得起是有贤德的女子。不要效仿巴结奉迎的样子,不要骄傲自大和过奢侈的生活。粗卤,莽撞,轻浮,急躁,都不是好人应当有的。偶然受到别人责备,要仔细地想一想,如果说自己已经错了,再托诿的话,那就错上加错,听话没听清楚,哪能随便猜疑呢。

应该知道的事,就都要知道。要明白礼义,要随机应变。

拣柴煮饭,沏茶烧香和缝缝补补。绣花和其他针线活都要精心细致。做衣服时要考虑周到。

[原文]

最忌懒惰活计匆忙纺绩粗率肮肤腌脏①

发蓬鬓垢②气蠢形慌东西村舍串遍街坊

恢谐嬉谑道短说长欺压弱幼忤逆③爷娘

脸横暴厉腹隐豪强喜笑喧哗忿怒激扬

抗违训诲傲慢矜张争奁④竞产罔顾羞惶

又有下等故作轻狂妖冶打扮艳丽衣裳

弄带掀唇衔袖托腮畏狐惧鬼乐祸幸灾

高啼低嗽假怕虚哀偷观斜视性僻情乖

殊失阃范⑤淫贱之材

[注释]

①腌脏:(腌ā音阿)不干净。

②垢:(gòu音:够)污秽,脏。

③忤逆:(wǔ音午)逆,抗违;忤逆,不孝。

④奁:(lián音连)梳妆盒子,指嫁妆。

⑤阃:(kǔn音捆)原指妇女居住的地方。阃范就是指妇女的道德规范。

[译文]

最忌讳的是,性情懒惰,做活潦草,纺线织布粗心大意,不洗脸,不梳头,粗声粗气,行动慌张,走东家,串西家。

爱打闹,爱开玩笑,说长道短。欺压老小,对父母顶撞不孝。满脸凶气,心地凶狠,大声说笑,好发脾气,抗违教诲,傲慢自大,不顾羞耻,争夺嫁妆和家产。更要不得的是故意做出轻狂的样子,把自己打扮的妖里妖气,穿着艳丽的衣裳,玩弄裙带,咂巴嘴唇,叼着袖口托着腮帮。

又怕狐狸又怕鬼。幸灾乐祸,高声啼哭,低声咳嗽。假装害怕,虚伪的悲哀,偷眼看人,性情孤办。以上这些都违反女子的规范。因此,是最下贱的人。

[原文]

及笄①于归②纲纪攸关前生夙分③今世姻缘

敬奉公婆戏彩承欢④搀扶伺候纳绽缝连

进服献履⑤引扇加绵调合五味捧递羹餐

缓急答对焉敢侮讪⑥钦尊姑舅⑦更胜椿萱⑧

[注释]

①笄:(jī音击)本意是盘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十五岁叫及笄,因为出嫁时头发插着梳成髻,用簪子绾住头发,意思是出嫁了。

②于归:古时称女子出嫁为于归。

③夙(sù音宿)分:有缘分,前定的缘分。

④戏彩承欢:在《二十四孝》中有“戏彩娱亲”的故事。传说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人,名叫老莱子,性至孝,他已经七十多岁了。为了使母亲、父亲高兴,经常穿着五彩的服装做儿戏。取水堂上,跌倒在地,装作小孩啼哭,讨双亲欢喜。

⑤履;指鞋子。

⑥侮讪(shàn音扇):侮辱,讥笑。

⑦姑舅:舅指公公,姑指婆婆。

⑧椿萱:草木。古人常以此称父母。

[译文]

女子出嫁后,要孝敬和侍奉公婆,要像老莱子那样,让公婆喜欢。

公婆走路要旁边搀扶伺候,衣服破了给缝补,要及时送上衣服和穿鞋子。热天要给掮扇子,冷天要给加绵衣。做饭做菜,要调和五味送到跟前去,在回答公婆的问话时,要有轻重缓急,不能侮慢和讥笑。尊敬公婆要胜于自己的父母。

[原文]

夫妻匪易①契注朱绳②冰谋月妁③两性相逢

位法天地蔼睦谦恭敦质④立品贞烈⑤咸⑥称

赞功警过化俗移风仰仗企望苦共甘同

庸痴丑陋富贵贫穷胎元造定星命排成

饥寒固守宠辱无惊牝鸡司晨刁悍传闻

愧增宗祖臭遗乡邻请依斯论如鼓瑟琴⑦

[注释]

①匪易:不容易。

②契注朱绳:传说月下老人,有一个簿子,记载着谁和谁应当结婚的名子。他还有一口袋红绳,能将有夫妇的缘分的男女之足拴在一起,即便千里之外的也脱不掉。见《读幽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