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你最喜爱的智慧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15264200000019

第19章 人生智慧篇(9)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邻居的劝告,就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被狼叼走的了。

每个人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如果你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能够马上改正,那么,你身边的朋友仍然会接受你。实心葫芦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隐士名叫陈仲子。

陈仲子的哥哥陈戴任齐国的卿相,每年从封地收税粮有几万石,住宅也宽大宏伟,富丽堂皇。陈仲子认为哥哥的俸禄是不义之财,哥哥的房舍是不义之产,因此他不愿与哥哥住在一起,就带妻子逃到於陵,过起了隐居生活。

这事传开以后,人们都认为他淡泊名利,称赞他是位品德高尚的人。后来这件事传到了楚国,楚王听到了陈仲子的事迹,觉得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就想得到他来辅佐自己,要任命他当卿相,帮助治理楚国。于是楚王就派遣使者带着万两黄金,聘请陈仲子出山辅政。陈仲子十分偏执地认为楚王和齐王一样,哥哥辅佐齐王是不义的行为,自己如果辅佐楚王也是不义的行为。陈仲子就找了个理由说:“我还有个妻子,出不出山,我说了不算,还要容我同她商量商量。“过了一会儿,他从内室出来,对使者说:“妻子不同意我从政做官,况且我已经疏懒惯了,担当不了卿相的重任,请回复大王,让他另请贤才吧!“使者走后,他仍然过着隐届生活。后来,杰出的思想家韩非子说陈仲子和古代的隐土务光、卞随、鲍焦、介子推一样;是实心葫芦,中看不中用。他还形象地讲述了一则《实心葫芦》的寓言故事:宋国人屈谷去见陈仲子。陈仲子说:“我隐居在家,从不过问外界的事情,您来找我有什么事呢?”屈谷说:“久闻先生气节高尚,不依靠别人生活。现在我有一个大葫芦,坚硬得像石头,皮厚而且中问没有空洞,我愿意把它献给先生。“陈仲子说:“葫芦的可贵之处,是在于它可以盛东西。现在你的葫芦,皮很厚而中间没有空洞,那就不可能装东西。而且它坚硬得像石头,也不能剖开,不能做成葫芦瓢用来斟酒,我要这样的大葫芦有什么用处呢!“屈谷说:“对啊,所以我要把这个中看不中用的实心葫芦扔掉,问您要不要?”那些自命清高而无益于社会的人,徒有虚名而不务实,并且无益于国家和社会。掩耳盗铃战国时候,晋国有一个姓范的,他们家比较富裕,一年到头不用去种粮食,但是却有饭吃。

他们家的大门上挂着一只非常漂亮的门铃,有个村里的无赖见到后,就想把它搞到手。

可是不管是谁只要用手一触门铃,它就会发出”丁丁当当“的声音,所以要偷它是很不方便的。

这个想偷门铃的人也很懂得这点,站在门外踱来踱去,一直想不到一个好办法能在偷铃的时候不让它响。

忽然,他想出一个办法来了:铃响所以会惹出祸来,只因为耳朵听得见,假如把耳朵掩起来,事情不就好办了么想到就做,他先把自己的耳朵掩起来,就放大胆子去偷那门铃。

可是他刚一动手,门内就有人跑出来大喊捉贼,因为门内的人并没有掩耳朵,还是听得见铃声的。

以为只要自己的感觉不存在,世界上的一切也都不存在的人是自欺欺人的蠢人。心中无妓北宋时期,有两个著名的理学家,他们是兄弟两人,一个叫程颢(号明道),另一个叫程颐(号伊川),世称”二程。”

有一天,他俩应邀参加一个朋友家的宴会。酒席上,有几个花枝招展的歌妓弹弹唱唱,正在给客人劝酒。程颐看不惯,拂衣而起走开了。程颢却若无其事,大碗酒肉,尽欢而散。

第二天,程颐跑到程颢的书房里,还余怒未息,有责备老兄之意。程颢看着弟弟那副一本正经的样子,呵呵笑着说:“你还记挂着那件事么?昨天酒宴上有歌妓,我心中却没有歌妓,今天我书房里投有歌妓,可你的心里还满是歌妓。“程颐听了低头一想,自愧学问和修养的水平还实在赶不上哥哥。

在生话中总是客观存在着善与恶、美与丑的斗争,对丑恶的事物一味躲避,并不是聪明的做法,关键在于从思想上战胜。盲人堕桥河里的水早就干涸了,但是瞎子不知道。

他小心翼翼地走上木桥,摸到桥当中,忽然一脚踩空,只听”哗啦“一声,人整个儿跌落下去,瞎子慌忙攀住桥栏,半身已经荡在空中了。他拼命喊救命,两手抓得紧紧的,以为一松手就要落进深水里。

来往行人看见了,都告诉他:“不要怕,河水早干了,放手吧,脚下就是实地。“瞎子说:“你们胡说,我上次来的时候还听见这里水流的声音,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干了呢?你们根本就是在看我的笑话,想让我掉进水里,你们好看热闹是么?你们这帮小人,都给我滚开。“他根本不相信别人对他说的话,还是继续凄厉地号哭着。

终于,他精疲力竭,掉了下去。谁知脚踩到的竟是实地,瞎子高兴得手舞足蹈,自己骂道:“嘻嘻,早知道脚下是实地,何必自找苦吃呢?”我们要时刻注视客观情况的不断变化,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随时适应这种变化。抱残守缺,不知通权达变,也只能是自讨苦吃。梁国商人从前,梁国有个商人到南方做生意,过了七八年才回到自己的家乡。

他临走之前,由于家中的气候、空气、生活习惯等原因,使得他脸上长满了粉刺疙瘩,令他看起来丑陋不堪。到了南方之后,他整天吃杏仁、海藻等药物食品,呼吸江南山川之间灵秀之气,饮用山泉中甘甜之水。由于食物洁净,空气清新,久而久之,脸上的疙瘩逐渐消失了,容貌也变得十分俊美。乍眼望去,脖颈像天牛的幼虫一样,修长白嫩。

他从江南回到家乡后,照镜子看了一下自己的身影,觉得自己长得实在是太好了,一天比一天更觉得自己了不起。他神气十足地走在国都的大街上,洋洋自得地看着左右的邻人,总觉得国都的人和左右的邻人十之八九都不如自己。

他回到家中,刚登上大堂,看见自己妻子,他就惊慌地跑走了。一边跑一边说:“这是什么怪物,这么难看。“妻子上前问寒问暖慰劳他,可是他却说”我跟你有什么关系?”妻子给他送来了茶水,他生气地推在一边不喝;妻子给他送来了饭菜,他也生气地不吃;妻子跟他说话,他一言不发,只是面对着墙叹息;妻子穿戴整齐,打扮得很漂亮来侍奉他,他竟唾弃而不理睬。最后他愤愤地对妻子骂道:“你长得如此丑陋,哪点能赶得上我?赶快走开!“他的妻子听了哀伤地低下了头,叹息道:“人家身居富贵还不忘糟糠之妻呢,有了年轻的美妾还不忘衰老的妻子呢。你因为脸上没了粉刺疙瘩回来就看不起我,我因脸上有些雀斑就要被驱逐,这脸上的雀斑是天生的,又不是我的罪过!“最后,妻子终于忍受不了了,悲愤地离开家走了。

梁国的这个商人,在家中过了三年,乡里人都憎恶他的行为,没有人跟他通婚。由于北方的土地和气候的影响,他的毛发、气血逐渐改变。又由于他吃大豆饮冷水,他的肌肤逐渐憔悴,又恢复了从前那丑陋的模样。

这时他的妻子回来了,两人又相敬如初。

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不能因为一朝得势就对别人抛去冷眼,殊不知你也会有从顶峰跌落的时候。田父弃玉魏国有一个农民在田野里犁地。

忽然,犁头哨啷一声,碰着了一个硬东西,把犁头都绊了个豁口,农民就在那里挖,不一会的工夫就挖出来了,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块磨盘大小的怪石头。

农民左右打量着这块雪白晶莹的石头,半天也看不出名堂来,在村里干了几十年的农活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的石头,心想:不如让邻居来瞧一下,他们是从州里搬来的,见过世面,应该认识这块石头,于是就跑回去招呼邻居过来瞧。

邻居跑来一看,心中登时怦怦乱跳,这分明是一大块宝玉呀他四下里张望一下,对农民说:“这是一块怪石,放在家里,满门遭殃,据说在上古时期,有人曾经得到过它,后来就因为这块不吉利的石头把他们全家都害死了,还是赶快把它重新埋到地里吧。“这个农民将信将疑,由于晶莹剃透、十分漂亮,农民不舍得扔掉,于是就把石头抱回家,放在廊屋的过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