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你最喜爱的智慧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15264200000057

第57章 幽默智慧篇(1)

青蛙池塘

有个女生,来到传说的青蛙池塘,世界每一种青蛙这里都有,女生很兴奋地问其中一只青蛙:“你是不是真的青蛙王子?”青蛙点点头,说:“我就是青蛙王子。“女生给了青蛙一个热吻,青蛙王子几乎窒息了。

女生看着青蛙王子,期待地问:“你怎么还没变成王子?”青蛙喘着气,对女生说:“我是青蛙池塘里的王子,不是会变王子的青蛙。“女生大叫:“恶心死了!“然后,就哭着跑走了。

青蛙不高兴地说:“我都没问她是不是真正的公主呢!“家贫思良妻,国乱思忠臣。人们外表的关是有限的,想要维持长久的感情,只有内在的培养与心灵的升华,才是真实之道。子夏胜肥春秋时期,子夏和曾子都是孔夫子的学生。

有一天,两个人在街上碰见。曾子上下打量着子夏,吃惊地问道:“老兄一向瘦骨伶仃,怎么近来肥胖多了?”子夏得意地说:“我战胜了,所以发胖了。这是什么意思?”曾子疑惑不解地问。

“过去,我在书房里读到尧舜禹汤的道德仁义,十分羡慕。可是当我走到街上看见世俗的富贵荣禄,心中也十分羡慕。两种心思在我的胸中斗个不停,未知胜负,所以我痛苦不堪,不思茶饭,人也瘦了。“曾子好奇地追问道:“那现在谁战胜了呢?””现在仁义战胜了。所以你看,“子夏摸着自己的双下巴,”我就发福了。“在一个人的意志中,最难的是克制自己、战胜有己的各种私心杂念。人贵有自我修养,一个人能做到这点,才算是真正的强者。丑婢破罐从前,有一个名门家的媳妇被姑婆虐待。

有一天,这家的媳妇终于承受不了虐待的痛苦,就逃进森林想寻短见,忽然听见脚步声,连忙爬上树去,藏了起来。树下是一池明镜般的泉水,她的面影正好投在水中。

又来了一个丑陋的婢女,挑着瓦罐来池里汲水。她忽然看见水中的面影,以为是自己的,越看越喜欢,自言自语地说:“原来我的面谷长得这样娇嫩俊俏,为什么还要帮人做婢女?”她把瓦罐摔碎在地上,欢天喜地跑回村庄,对主人说:“现在我的容貌这样美丽端正,为什么还要叫我挑水打杂?”众人听了都掩着嘴发笑,以为她被鬼魅迷了心窍。主人义拿出一个瓦罐,吩咐她再去打水。

婢女嘟嘟囔嚷来到池边,又看见了水中的面影,还像先前一样美丽、鲜艳。她恨别人为什么都瞎了眼,想着想着,怒气冲了上来,又哗啦一声把瓦罐摔个粉碎。

这时候,一直躲在树上的媳妇一直在注视着婢女的举动,不禁开日笑了。

婢女看见水中的面影忽然微笑起来,十分惊异,抬头看树上,只见树上坐着一个端庄美丽的女人,婢女顿时羞愧不已。

“人贵有自知之明。“人如果不尊重客观存在,而一味坚持主观认识,就会遭到剐人的耻笑。寻找另一个地球有个犹太商人很久没去度假了,很想出去散散心。笫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他从波兰逃亡到美国,到现在为止,已经有50年了,能够活到60岁,对他来说是很幸运的事了。前不久妻子刚过世,孩子们都劝他出国走走。

他来到了一家规模较大的旅行社,导游小姐热情地接待了他,并递给了他导游小册子和地球仪,说:“您指到哪儿我们就将您带到哪儿,并能给您带来最优质的旅途服务。“老头盯着地球仪看了半天,找到了苏联的方位,不禁起了眉头,喃喃自语道,”苏联,曾经是沙皇的统治地,我才不去呢。“他又继续寻找,”哦,波兰,我的故乡,然而那里却是带给我噩梦的地方,我不想再去这个伤心地了!“于是,他又继续摆弄着地球仪,以求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去处。”德国,一个培养刽子手的国度,他们整整杀了我们600万犹太同胞!哦,真是一场噩梦!让它见鬼去吧“您选好了吗?”导演小姐微笑着问他。

“小姐,能不能另换一个地球仪?”

有时候,心灵的伤害比肉体上的伤害更为厉害,因为心灵的伤害可能一辈子都难以愈合。鱼字大小有个人不认得“鱼”字,就跑去问别人,别人在纸片上写了一个“鱼”字给他看。

这个人拿着纸片左看右看,然后摇摇头说:“不像,不像,这个字头上长着两只角,肚皮下面还有四条腿。水里游的鱼,哪里会长角生腿呢?肯定不是‘鱼’字。”

别人被弄得哭笑不得,只好问他:“既然不是‘鱼’字,依你说是什么字呢?”

他歪着脑袋又端详了半天,才说:“长角生腿的,必定是在陆地上行走的动物。究竟是什么字,要看‘鱼’字写得大小,才有定准。”

“怎么定准呢?”

“要是‘鱼’字写大些,一定是牛字;写中等些,肯定是鹿字;如果字写得细小,就是只羊了。”

学习要有科学的态度,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在治学上,不下苦功,投机取巧,只凭想当然,没有任何事实根据地进行这种庸俗的推测,是很有害的。父子骑驴父子俩牵着驴进城,半路上有人笑他们:真笨,有驴子不骑父亲便叫儿子骑上驴,走了不久,又有人说:真是不孝的儿子,竟然让自己的父亲走父亲赶快叫儿子下来,自己骑到驴背上,又有人说:真是狠心的父亲,不怕把孩子累死父亲连忙叫儿子也骑上驴背。谁知又有人说:两个人骑在驴背上,不怕把那瘦驴压死父子俩赶快溜下驴背,把驴子四只脚绑起来,用棍子扛着。经过一座桥时,驴子因为不舒服,挣扎了下来,结果掉到河里淹死了一个人要有主见,具备判断是非的能力,才不会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不要活在别人的舆论中,要靠自己的脚走路,自已的脑袋思考。上帝的代理人从前有一对贫穷的老夫妻,时刻忍受着饥饿的煎熬。后来确实没办法了,老头对他妻子说:“马尔珂,我们给上帝写封信吧。”

于是他们坐下来向上帝写了封求助的信。他们签了名,将它封好,在信封上写上了上帝的名字。

“怎么才能将这封信寄出去呢?”他老伴奇怪地问道。

“上帝无所不在,我们寄出去的信他一定能收到。”她虔诚的丈夫答道。

于是他将信扔出了门外,风就把它沿着街吹远了。

恰巧当时有一个出门散步的好心富人,风把信吹到了他面前。他好奇地捡起来,打开读了读,他很同情老夫妇的悲惨处境,被他们的虔诚和天真打动了。他决定帮助他们。一会儿以后。他敲了敲老夫妇的门。

“纳特先生在这儿住吗?”他问道。

“我就是。”老头答道。

富人朝他微笑。

“那么,我要告诉你一件事,”他说,“我想让你知道上帝在几分钟之前收到了你的信。我是他在白俄罗斯的个人代理,他叫我给你100卢布。”

“马尔珂,你看怎么样?上帝收到我们的信了!”老头高兴地喊道。

老夫妇收下了钱,对上帝在自俄罗斯的代理表示感谢。

可是当只有他们两人的时候,老头的脸上充满了疑虑。

他妻子忙问:“你又怎么了?”

“马尔珂,我很怀疑,那个代理在撒谎;他有点儿耍滑头。”老头若有所思地回答。“哦,你知道代理是怎么回事!上帝很可能给了他200卢布让他交给我们,可是那个骗子拿走了一半给自己当佣金!”

不要随意怀疑别人对你的帮助,因为这种援助可能是出于真心的。胡乱猜忌只能使你陷入更加不利的境地。按图索骥伯乐是古代有名的“相马”专家。

当他年老的时候,他的儿子很想将这项专门技能继承下来,以免失传。于是他把伯乐手写的《相马经》读得烂熟。

《相马经》上说:“千里马是额头隆起,双眼突出,蹄如垒起的酒药饼。”他就按照这一条,拿着经文出去“相马”,按照书上绘的各种图形,跟他所见到的一一加以对照。

结果,找到了一只癞蛤蟆,用纸包起来,兴冲冲地回家报告父亲,说:“总算找到了一只马,额头和双眼同书上说得差不多,就是蹄子不像垒起的酒药饼。”

伯乐听了,只好哭笑不得地对儿子说:“你倒是找到了一匹好马,但它太会跳,你可驾驭不了啊!”

一切事情都应该从书本和实际两方面出发才能荻得成绩,不能从单方面去衡量某件事物的本质。负暄献曝宋国有一个农夫,有一年的冬天非常冷,由于他的条件有限,所以不知道从哪里找到了一个破棉絮,于是就披着这块破絮麻布熬过了冬天。

来年开春,太阳暖洋洋地普照大地。农夫在田里耕作,晒着太阳,感到浑身惬意,不知道天底下原来还有广厦温室和丝袄狐裘。他越晒越得意,回头招呼妻子说:“这般享受的办法,别人一定还不知道,待我们去告诉国王,肯定会有重赏哩。”

当一个人囿于主观感觉,看问题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往往容易沾沾自喜,骄傲自满;浅尝辄止。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应该力戒这种主观片面的局限性。秀才断案有个乡下人谈论自己的志向,说:“我要是有100亩稻田就心满意足了。”

邻居听了,心生嫉妒,便说:“你要是有100亩田,我就养1万只鸭子,吃尽你的稻子。”

于是,两人就为一些不着边际的事情争闹不休,便扭打着前去衙门告状。他们不认得衙门,经过一座学堂,见是红墙大门,就厮扭着走了进去。正好有个秀才在大堂上踱方步。他们以为是县官老爷,便跪在地上,各诉状情。

秀才搔搔头皮,说:“这样吧,你们一个买起田来,一个养起鸭来,待我做了官,再给你们审理这件案子。”

一个人要想成功,应该脚踏实地,从眼前的每一件小事开始做起。把头脑中的想法当成现实,还要夸夸其谈,争论不休,则是虚妄的表现。虎与刺猬有一只老虎在野地里寻找食物,看见地上有一只刺猬正仰卧着晒太阳,老虎以为是一个鲜美的肉团,馋得直咽口水,急忙一口咬去。刺猬突然竖起浑身尖刺,死死地卷在老虎的鼻子上。老虎大吃一惊,甩也甩不脱,痛得嗷嗷怪叫,狂奔乱跳,逃进深山。

老虎跑得精疲力竭了,便一头倒在地上,昏睡过去。刺猬趁机松开,跑进草丛里藏起来了。老虎清醒过来,发觉鼻子上那个可怕的东西不见了,顿时满心欢喜。

它走到一棵大橡树下,准备在那里休息一会儿,无意中看到满地落着一团团的橡籽,个个都是浑身硬刺,吓得它倒退几步,侧着身体仔细打量起来。

它心想:这些刺团同刚才那个东西差不多,只是个头小些,恐怕是那个东西的儿子吧?如果是的话,那我可就要遭殃了,我得想办法逃命。

于是,老虎恭敬地对这些小刺球说:“刚才碰见你们的父亲大人,我已经领教过尊父的厉害了,愿乞小郎君高抬贵手,让我过过身吧。”

在受到挫折或灾祸后不应该产生畏惧的心理,而应该“吃一堑,长一智”,在总结挫折和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续前进。有尾惧诛艾子乘船在大海中航行,晚上停泊在一个海岛上,半夜听见水底下有人哭,又好像有人在说话,于是他就认真地听着。

他听到其中一个人说:“昨天龙王下了一道命令,水族中凡是有尾巴的都要斩首。我是一条鼍呀,很害怕被杀头所以才哭。而你是只蛤蟆,又没有尾巴,为什么也哭个不停呢?”

又听见一个声音说:“我现在幸亏没有尾巴,但害怕龙王追究我当蝌蚪时候的事情啊!”

人无完人,既然没有十全十美的人,那要想找一个人的差错,总可以找到理由,但它带来的却是人心惶惶。庸医断箭从前有一个医生,自称擅长外科。

有一次,一个军营里有位副将在战场上中了流箭,箭头深深扎进筋膜内,痛苦不堪,他立即派人请那位外科医生来施行手术。

医生走到床边,稍一察看,便掏出一把大剪刀,咔嚓一声,剪去露在外面的半截箭杆,就要辞去。

副将拉住他说,“箭头还扎在肉里面,怎么不取出来?”

医生回答:“这是内科的事情,与外科概无关系。”

认为局部和整体、现象和本质之间都是截然分开,毫无联系的人是愚蠢可笑的。莫如杀人有个信佛的人最喜欢谈论轮回报应,逢人就劝说要积善修德,不要杀生。

因为佛经上说过,杀什么,来世就会变什么,杀牛变牛,杀猪变猪,即使杀一只蝼蛄、一只蚂蚁,也莫不如此。

有一天,他又在众人中间高谈阔论,说得听众频频点头。有一个姓许的先生暗自好笑,插嘴说,“么都不要杀,最好去杀人。”

“你这是什么意思?”大家责问他。

“他不是说杀什么变什么吗?”许先生回答,“那么今生杀人,来世还变人,不是好得很吗?”

一切宗教唯心主义的虚伪理论,只要细加剖析,往往都是自相矛盾,违反逻辑的。道学先生宋代时期,道学成了一种时髦,很多人都争着模仿道学家的风度。

有一位道学先生到城里去,在大路上恭恭敬敬地弓着腰,背着手,专心致志地踱着四方步,每一小步都不超过规定的角度和距离。走着走着,便觉得腰酸背痛,疲惫不堪。

他左右张望一番,又回头小声问仆人:“看看后头有没有人?”

仆人说:“没有。”

这个道学先生方才直起腰杆,长吁一口气,撩开大步,放肆地走起来。

还有一位道学先生正在路上张拱缓步,忽然乌云翻滚,下起倾盆大雨,这位先生慌忙奔跑。

跑出一里多路,忽然他“哎呀”一声,痛悔地说:“不好,我失足了,君子知过便改,为时不晚。”

于是,他冒雨回到刚才起跑的地方,又开始一步步地缓缓踱将起来。

道学即理学,理学家高谈心性命理,把封建纲常伦理说成是永恒不变的“天理”。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形成一整套虚伪、僵死的道德教条和修养方法。这是极其迂腐的。接电话线一位年轻律师在城东的一条繁华街新开了一家律师事务所,他花了很大的一笔资金装修他的事务所。又买了一架豪华的电话机,作最终的装饰。现在这架电话机正漂亮地在写字桌上亮相。

秘书报告一个顾客来访,对于首位顾客,年轻律师按规矩让他在候客室等了一刻钟。而后让顾客进来时,律师拿起了电话听筒,为了给客人更深的印象,他假装回答一通极为重要的电话:“可敬的总经理,我已对他说了,我们只是彼此浪费时间罢了……当然,我知道,好的……如果您一定要坚持的话……可是您要明白,低于2000万我不能接受……好,我同意……以后再连络,再见。”

他终于挂上了电话,面对那位在门口站着不动的顾客,好像非常尴尬。

“请问您有什么事?”律师微笑着问这位局促不安的客人。

客人犹豫了半晌,低声说:“我是技术工人,公司派我来给你接电话线。”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应该是以诚相待,不能够因为你的虚荣心作祟就弄孛作假,真相揭开,双方都会尴尬。幼女配老翁艾子有个老朋友名叫虞任,生下个女儿刚满两周岁,长得玲珑可爱。艾子见了十分喜欢,便对虞任说道:“你女儿这么惹人喜欢,我想为我的儿子跟你提亲,先给他们把事定下然后等他们长大后再结婚,你看能不能同意?”

虞任也挺高兴,问:“你的爱子几岁啦?”

“4岁。”艾子回答。

“什么!”虞任沉下脸来,“你想要我的小女儿嫁给一个老头子吗?”

艾子听完虞任的话后,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于是就问他:“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明白,我儿子怎么会是一个老头子呢?”

虞任恨恨地说:“你还装糊涂。你儿子4岁,我女儿2岁,你儿子足足要比我女儿大一倍年纪。倘若我女儿20岁出嫁,你儿子就已经40岁了,要是不幸再耽搁到25岁出嫁,你儿子就已50岁啦,你不是想叫我家小女去配一个老头子吗?”

艾子听完虞任的解释后,真是哭笑不得。

在错误的前提上,只能推出错误的结论。把暂时的、偶然的现象,认做必然的、永久的规律,也一定会犯类似的错误。泥像叹苦路旁有座小神庙,香案上供奉着孔子、太上老君和释迦牟尼的三尊泥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