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葡萄病虫防治原色图谱
15322800000011

第11章 葡萄虫害的识别与防治(1)

一、果实虫害

苹毛金龟子

为害症状:苹毛金龟子属鞘翅目,金龟子科。又名苹毛丽金龟、金克郎。为害桃、梨、杏、李、樱桃、板栗、葡萄等果树。苹毛金龟子是一种杂食性害虫,成虫在花期取食花器,当数量大时可造成一定为害。幼虫在土壤中取食植物幼根,一般为害不明显。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9~12毫米,体卵圆形,头胸背面古铜色,鞘翅茶褐色,具淡绿色光泽。卵椭圆形,乳白色。幼虫通称为“蛴螬”。老熟幼虫体长约15毫米,体肥大,呈乳白色。有3对足,无腹足。蛹为裸蛹,长约13毫米,初为乳白色,后渐变为淡灰色至深红色。

发生规律:苹毛金龟子每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在土壤中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出蛰活动,成虫喜欢取食花蕾,具假死性。

防治方法:

(1)人工捕捉:在成虫发生期可在树下铺塑料膜,然后振树收集。

(2)地面施药防治:在花蕾露红期,可在树盘下施药,用50%辛硫磷乳油每亩0.5千克,加水300倍地面喷雾,喷药后用耙把药混入土中,防止辛硫磷光解。

苹毛金龟子

白星金龟子

为害症状:白星金龟子又叫白纹铜花金龟、白星花潜,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等省。成虫为害葡萄、苹果、梨、桃、杏、李等果实。每当果实成熟时,常数头乃至几十头,群集于果实的伤口处,食害果肉,形成大窟窿,引起果实腐烂脱落,甚至将果实整个吃光,对果树的产量和质量均有很大影响。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7~24毫米,宽9~14毫米,椭圆形,背部扁平,黑紫铜色或青铜色,体表光亮,其上散布不规则白色斑十多个,并具小刻点列,头方形,前缘微凹,稍向上翘。触角短粗,暗赤褐色。前胸背板梯形,小盾片近长三角形。

发生规律:白星金龟子1年发生1代,以幼虫潜伏土内越冬。成虫翌年5月上中旬开始出现,6~7月发生较多,苹果膨大期为害最烈。成虫白天多在上午10时至下午3~4时活动,稍受惊扰即迅速飞起,有假死性,对糖醋或葡萄、苹果、桃的酒醋味有较强的趋性。卵产于土中、堆肥、柴草垛、陈旧秸秆堆或鸡窝鸡粪中,卵单粒散产,产卵量约20粒,有隔日产卵现象。幼虫孵化后在产卵处生活,多以腐败物为食。幼虫老熟后,即吐黏液混合土或沙粒结成土室,并在其中化蛹。羽化后仍在土室内经过7~10天,再用头顶及前足将土室冲破出土。

防治方法:

(1)人工捕杀:在成虫为害期,果园内经常巡视,发现成虫群集为害果时,用塑料袋连同受害果一同套下,消灭其中成虫。

白星金龟子为害葡萄果实

(2)诱杀成虫:在成虫发生期,用糖醋液装入啤酒瓶,当诱集到1头成虫后,由于成虫聚集习性,可诱集大量成虫,或用腐烂果制成毒浆诱杀。

(3)翻摊粪堆:根据幼虫多集中于腐熟的粪堆内的特点,可在6月之前,成虫尚未羽化时,将粪堆用40%毒死蜱或50%辛硫磷乳油300倍液泼浇,然后加以翻倒,再封堆24小时可集中消灭幼虫。

二、叶部虫害

葡萄短须螨

葡萄短须螨属蜱螨目,细须螨科,又名葡萄红蜘蛛。

分布与为害:本螨主要分布于辽宁、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四川、云南、河北等省的葡萄老产区,发生普遍,为害较重,南方葡萄新产区也偶有发生。以幼虫、若虫和成虫为害嫩梢、叶柄、叶片、果梗和果穗。嫩梢受害后,皮部黑褐色凹凸不平,以枝条基部较重。果穗受害后,果梗、穗轴、果面呈黑褐色,组织变脆,表皮粗糙,有时龟裂,影响果实生长,降低产量和品质。受害叶片早期脱落,造成树势衰弱,影响翌年结果。

形态特征:

(1)雌成虫体微小,一般体长约0.32毫米,宽约0.11毫米,体赭褐色,眼点红色,腹背中央红色,背面有网状花纹,4对足短而粗。

(2)卵椭圆形,长约0.04毫米,鲜红色,有光泽。

(3)幼虫体鲜红色,长0.13~0.15毫米,足3对,白色,体两侧各有两条叶片状刚毛,腹部末端周缘有8条刚毛。若虫体淡红色或灰白色,体长0.24~0.3毫米,宽约0.1毫米,足4对,体后部较扁平,腹部末端有8条叶片状刚毛。

发生规律:本螨在山东济南地区1年发生6代以上。以雌成虫在老皮裂缝内,叶腋以及松散的鳞绒毛内群集越冬。越冬雌成虫在翌年4月中下旬出蛰,有的先在尚未露出地面的根蘖上为害,以后气温升高则为害嫩芽、嫩梢,初期多在靠近主蔓的嫩梢基部为害。4月底至5月初开始产卵,以后随着新梢的长大,逐渐向上蔓延,6月大量上叶,为害叶柄和叶片。在叶片上多集中在叶背的基部和叶脉两侧。7月大量为害果穗,8月上中旬为果穗受害高峰,10月转移到叶柄基部和叶腋间,11月全部进入越冬。成虫有拉丝习性,但丝量很少,幼虫有群集脱皮的习性。品种间受害程度有差异,以绒毛短的品种受害重,如玫瑰香、金后,而叶片上绒毛密而长的品种受害轻,如白马拉加。

防治方法:

(1)冬季清园:刮除枝蔓上的老粗皮烧毁,以消灭越冬成虫。

(2)葡萄发芽时(鳞片开裂初期)喷洒3波美度石硫合剂+0.3%合成洗衣粉,只要认真周到,药液可渗进芽鳞绒毛和枝蔓皮缝,效果很好,基本上可控制为害。

(3)生长季节药剂防治可参照葡萄瘿螨。

(4)为杜绝传播,供应外地的插条,应用3波美度石硫合剂+洗衣粉浸泡3~5分钟,或使用其他杀螨剂浸泡。

葡萄瘿螨

葡萄瘿螨属蜱螨目,瘿螨科。又名葡萄缺节瘿螨。习称毛毡病、葡萄锈壁虱、葡萄潜叶壁虱。

分布与为害:本螨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江苏、安徽、湖南、广西、新疆等葡萄产区。以成虫和若虫吸食叶片和新梢等部位汁液,造成叶片萎缩、早期脱落,削弱树势,降低产量。

形态特征:雌成螨圆锥形,白色,体长0.1~0.3毫米,体表有70多个环纹,近头部生有2对足。雄虫略小。

卵椭圆形,淡黄色,长约30微米。

发生规律:本螨以成虫在芽鳞片下或枝蔓粗皮下越冬。翌年春季随着芽的萌动,从潜伏场所爬出,转移到幼叶背绒毛下以刺吸口器吸食汁液。初期叶背发生苍白色斑点,叶表面隆起,叶背密生毛毡状绒毛,初为白色,逐渐变为茶褐色。毛毡状物是葡萄叶片上的表皮组织受瘿螨刺激后肥大变形而成,对瘿螨有保护作用。成虫在为害部绒毛里产卵繁殖,一般喜在新梢先端嫩叶上为害,严重时能扩展到卷须、花序和幼果上。全年以6~7月为害最烈。秋后成虫陆续潜入芽内越冬。

防治方法:

(1)葡萄瘿螨可随苗木,插条传播,避免从疫区引种。

(2)冬季清园,剥除枝蔓上的老粗皮,清扫被害叶,集中烧毁。

(3)发芽前喷洒5波美度石硫合剂,杀灭越冬成虫,药液中可加入0.3%洗衣粉增效。葡萄生长季节喷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5%扫螨净乳油3 000~4 0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3 000倍液,或5%尼索朗乳油2 000倍液等杀螨剂。

葡萄二星叶蝉

葡萄二星叶蝉属同翅目,叶蝉科。又名葡萄小叶蝉、葡萄斑叶蝉、葡萄二点浮尘子。

分布与为害:我国北方、南方葡萄园均有发生,以成虫、若虫聚集在葡萄叶背面吸食汁液。被害状初期呈现白色小斑点,严重时叶片苍白色甚至焦枯、脱落,影响果实成熟和花芽分化。除为害葡萄外,还为害桃、苹果、梨、樱桃、山楂等果树。

形态特征:本蝉成虫体长2.5毫米,连同前翅长为3.5毫米,全体淡黄白色。头顶上有2个明显的圆形斑点,复眼黑色。小盾片前缘左右各有一大三角形黑纹。翅半透明,黄白色,有不规则的淡褐色斑纹,斑纹的浓淡及有无在个体间有变化,其中黄白型居多。

卵乳白色,长椭圆形,稍弯曲,长约0.6毫米。

若虫初孵化时白色,老熟时黄白色,体长约2毫米,胸部两侧可见明显的翅芽。

发生规律:本蝉在河北1年发生2代,山东1年发生3代。以成虫在果园的落叶、杂草及土石块下越冬。翌年春季葡萄发芽前,越冬成虫出蛰,先在杂草、间作植物上活动取食,后到发芽早的桃、苹果、梨等果树上吸食汁液,葡萄展叶后又转移到葡萄上为害。

在陕西关中地区,越冬成虫于4月末到5月初产卵,卵散产于叶背面叶脉内或绒毛中。第1代若虫盛发期在5月中下旬,6月上中旬为第1代成虫发生期,6月中旬第2代若虫出现,6月下旬至7月第2代成虫出现。8月下旬出现第3代成虫。从全年群体发生情况看,以5月下旬第1代若虫发生期比较集中,此后世代重叠,各虫态并存。10月下旬以后,成虫陆续进入越冬场所越冬。成虫多在叶背为害,数量多时也会在叶面活动,气温低时活动力不强,气温高时常在树冠周围飞跳。一般树冠郁闭,通风不良,杂草丛生的果园发生较重。

防治方法:

(1)加强果园管理:冬季清除果园落叶,枯草加以深埋或烧毁,杀灭越冬成虫。葡葡萄二星叶蝉为害状1 葡萄二星叶蝉成虫 葡萄二星叶蝉为害状2萄生长期及时清除杂草,合理修剪,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2)药剂防治:第1代若虫集中发生期(中原地区为5月中下旬)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可喷洒50%敌敌畏乳油、50%辛硫磷乳油、30%****甲胺磷乳油1 000倍,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1%灭杀毙乳油4 000倍液。

(3)保护卵寄生蜂:葡萄二点叶蝉的天敌有一种卵寄生蜂,被寄生的卵粒呈黑色。

绿盲蝽

为害症状:绿盲蝽往常是农作物的主要害虫,如棉花、豆类、玉米、马铃薯、瓜类、十字花科蔬菜等。但近年在果树上为害逐年加重,特别对枣、葡萄的为害十分严重,造成部分果园绝收。在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对苹果的为害也不容忽视。该虫以成虫、若虫刺吸新梢顶芽、嫩叶、花蕾及幼果上的汁液。幼芽受害后,随叶片生长伸展形成具大量破孔、皱缩不平的“破叶疯”。花或幼果受害变成黄褐色干枯或脱落。幼果受害后到后期在果面上形成黑点,严重影响果品质量。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5毫米,宽2.2毫米,绿色,密被短毛。头部三角形,黄绿色,复眼黑色突出,无单眼,触角4节,丝状,较短,约为体长的2/3,第2节长等于第3、4节之和,向端部颜色渐深,第1节黄绿色,第4节黑褐色。前胸背板深绿色,布许多小黑点,前缘宽。小盾片三角形微突,黄绿色,中央具一浅纵纹。前翅膜片半透明暗灰色,余绿色。足黄绿色,肠节末端、财节色较深,后足腿节末端具褐色环斑,雌虫后足腿节较雄虫短,不超腹部末端,跗节3节,末端黑色。

卵长1毫米,黄绿色,长口袋形,卵盖奶黄色,中央凹陷,两端突起,边缘无附属物。

若虫5龄,与成虫相似。初孵时绿色,复眼桃红色。2龄黄褐色,3龄出现翅芽,4龄超过第1腹节,2、3、4龄触角端和足端黑褐色,5龄后全体鲜绿色,密被黑细毛。触角淡绿盲蝽卵放大 绿盲蝽若虫  绿盲蝽为害葡萄状 绿盲蝽若虫绿盲蝽成虫 绿盲蝽在剪口处产的越冬卵黄色,端部色渐深。眼灰色。

发生规律:绿盲蝽北方年生3~5代,运城4代,陕西泾阳、河南安阳5代,江西6~7代,在果园以卵在果树上年修剪口,翘皮或断枝内及土中越冬。翌年3~4月旬均温高于10℃或连续5日均温达11℃、相对湿度高于70%,卵开始孵化。卵孵化后若虫即可为害果树嫩芽、花蕾。成虫寿命长,产卵期30~40天,发生期不整齐。成虫飞行力强,喜食花蜜,羽化后6~7天开始产卵。非越冬代卵多散产在嫩叶、茎、叶柄、叶脉、嫩蕾等组织内,外露黄色卵盖,卵期7~9天。6月中旬棉花现蕾后迁入棉田,7月达高峰,8月下旬棉田花蕾渐少,便迁至其他寄主上为害蔬菜或果树。果树上以春、秋两季受害重。主要天敌有寄生蜂、草蛉、捕食性蜘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