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大国隐士
15351200000226

第226章 母仪天下

用杀戮开辟的太平,终将终结于杀戮,用鲜血换来的天国,终将幻灭于鲜血。

这是天门站在金陵城下突然生发出的感慨。

由湖南到江宁,一路上随处可见无人掩埋的尸体,流离失所的百姓,四处乱窜的溃兵匪寇,洪水滔天,肃杀天地,整个江南如人间炼狱,散发着重重的死亡气息。

“天京”城头上的“太平天国”大旗,充满了浓浓的讽刺意味。

天门在湖南时天目突启,看到若兰似在一座山中,他以为应是金陵城东北的栖霞山,因此到了城下,欲绕城向东北方向的栖霞寺,但向荣的江南大营便驻扎在明孝陵脚下,杨秀清正率十万大军与之开战,去栖霞寺断不可行。

城里城外,硝烟未灭,愁云低沉,天门似被一种密不透风的大网罩住,胸口发闷,目涩耳塞,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到。

苏三娘命兵士叫城,天门说:“请三娘先进城去,我要去栖霞寺上柱香。”

“天京城里有的是寺庙,为何舍近求远?”苏三娘疑道。

罗衣也觉天门举止有些怪异,“爷,你在路上便打听栖霞寺,到了这儿又丢魂似的,究竟出什么事了?”

天门不答,拨转马头欲往回走。

“城外到处打仗,你去哪里?”苏三娘道:“原来你并非真心陪我来投太平军,而是另有图谋。”

罗衣拦住天门说:“何不先进城去,栖霞寺在东北方向,进城后可设法再由北门出去,岂不便当?”

天门向来最有主见,这时竟乱了方寸,呆了半晌,犹豫难决。罗衣不由分说,扯过他的马缰绳,将他拖进城中。

天京城已沦陷近一年,大清的印迹几乎消除殆尽,百姓易服留发,商家门悬天国旗帜,气氛虽仍压抑沉闷,但秩序已渐渐恢复。

太平军攻陷江宁,洪秀全一介草莽,终登龙驭之地,欣喜之情难于言表。

韦昌辉率兵全城追杀满人,洪秀全满城挑选他的“王宫”。

选来选去,唯有两江总督府最合适,那地方曾是前朝的汉王府,规模宏大,建筑气派,类比皇宫。

洪秀全进入大殿,在正中桌案前款款落坐,眼望南方,似乎穿云破雾,看到藏在深山中的金田村。

洪秀全感慨万千,潸然泪下。当年那个穷困潦倒的落魄书生,经过十数年的殚精竭虑,忍辱负重,终于换来今日的一飞冲天。

由桂平的紫荆山到江宁的紫金山,从东躲西藏的穷小子,到君临天下的帝王,这是一件多么玄妙的事情。

向前推三年,他绝不敢想会拥有这么一大座城池,会独占如此大的一座王府。这一刻,他无比满足。一条长江如同一道天堑,只要他把江南各地清兵除尽,据江而守,这大半江山便是属于他的,万千百姓便是他的子民。

洪秀全急不可耐地将江宁改为天京,从此天堂不是梦,坐拥江南小朝廷。洪秀全作诗道:“天堂路通妖虎灭,一统乾坤天排来。”

一统乾坤的是洪秀全的天父天兄,洪秀全只要一统江南就足够了。

就到这儿吧,人生百年,争战奋斗已过半生,从此要好好享受帝王的尊荣。

太平军拿下江宁,等于割了大清国一块肌腱,最不能容忍的是咸丰。他登基才三年多,便受此大辱,其痛可想而知。

咸丰命向荣在金陵城外集结大军,又命琦善为钦差大臣,陈兵江北,誓要把太平军剿灭于江宁。

这阵仗比永安之围骇人的多,但是洪秀全反倒毫不惊慌了。在永安时太平军只不过三四万人,如今太平军已十倍于当年的兵力,他还有何可担心的。

长江天堑,仅需少量兵力便可拒琦善于江北,太平军只管专心对付向荣的江南大营。四五十万“天兵天将”,不用刀枪,用牙咬脚踩也能把“清妖”碾个粉碎。

“天京”城外是大战场,城内是小天堂。杨秀清率诸王清理围城之敌,洪秀全领文官们打造天国的“太平盛世”。

颁布法令,封赏功臣之外,洪秀全的王宫不能空虚。春官丞相为天王亲选嫔妃宫女,第一批佳丽在城中百姓人家中挑选,未出一月,洪秀全便过了新鲜劲儿。

春官丞相与洪秀全的义妹洪宣娇商议,请他在女营中物色美人。

洪宣娇本是萧朝贵的夫人,萧朝贵死后,洪秀全对她也不似以前那般重视,只给了她个女营监察的名头。

女营由杨秀清兼领,不过杨秀清分心乏术,洪宣娇便独揽大权。

洪宣娇年纪不大,二十四五岁的样子,十八岁便嫁于萧朝贵,随萧习武,练就一把快刀,出神入化,十分骁勇,人都称她为萧王娘。

春官要在女营中为天王选妃,洪宣娇不敢推辞。不过女营并无多少未婚女子,即便有一些十七八岁的女兵,容貌也多不出色,如果随便送几人给洪秀全,反倒弄巧成拙,空惹他不满。

洪宣娇在营中打听哪里可寻到绝色美女,有女兵提到曾在栖霞寺见过一个女尼,相貌可人,声音悦耳,如果蓄发还俗,送入天王后宫,定能艳压群芳。

洪宣娇疑惑,“太平军入江宁,异教邪灵尽灭,为何栖霞寺还有僧众?”

那女兵不敢言,洪宣娇猜到其中必有隐情,以刀威逼,女兵才道出原委。

原来杨秀清攻打向荣的江南大营,途经栖霞寺时,入寺歇息,撞见若兰。他一见倾心,离开时下令,其它寺庙道观可毁,唯栖霞寺暂不可扰,留作太平军在城外的据点。

后来杨秀清与清兵打乱了,被阻断北去的道路,将营盘扎到了城东南角,几个月来一直无暇顾及栖霞寺。

洪宣娇因做杨秀清的副手,与之产生私情,这时听到栖霞寺是杨秀清下令留下的,立时明白他看中了那女尼,顿时打翻了醋坛子。

洪宣娇不是一般女官,她是洪秀全的义妹,是萧朝贵的遗孀,做事向来果敢大胆,为让杨秀清的美梦落空,当晚便率女营由东门出城,躲过清兵的封锁,摸到了栖霞寺。

若兰由广西回石经山,行经江宁,正逢栖霞寺举办水陆大法会,便入寺修持,不料太平军由桂林一路向北杀来,官兵征调所有船只往武昌参战,若兰无法过江,便被耽搁在了江南。

栖霞寺住持和尚不知太平军视僧道为异教,且不远便有官兵的大营,以为寺中安全,照常诵经,接纳落难百姓,若兰每日与寺内僧人煮粥布施,静心待局势稳定,再渡江北去。

杨秀清经过栖霞寺时,并无骚扰举动,若兰便没往心里去,出家人心怀善愿,却不知灾难渐渐逼近。

洪宣娇带人深夜入寺,找到若兰,一见之下,暗叹世间竟有此尤物,难怪杨秀清动心。

洪宣娇暗想,若把此女尼带回女营,蓄发后献给天王,既能取悦王兄,又能叫杨秀清知道我萧王娘的手段,一举两得,岂不快意。

洪宣娇先带若兰入城,命女兵们随后杀掉寺中所有僧众,放火烧了寺庙。

天门与苏三娘入城时,若兰已被洪宣娇藏在女营三个月,一头秀发长到及肩。

若兰将来是要进宫做王妃的,凭她的姿色,洪秀全定会万般宠爱,因此洪宣娇待她极好,不管她乐不乐意,只管以姊妹相称。

若兰不肯蓄发,洪宣娇骗她说太平军不容僧尼异教,要蓄发避人耳目,等有机会再送她离开天京。

若兰看出洪宣娇不怀好意,却无力反抗,只能虚意应和,静观其变。

三个月过去,若兰见洪宣娇只字不提放她离开一事,便主动提出请求过江。

洪宣娇不再隐瞒,摊牌相劝,称大清国将要灭亡,太平天国将成为天下众生的天堂。与其做一个苦兮兮的尼姑,不如进宫为妃。凭你的美貌和贤淑,一旦到了天王身边,必能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傲视后宫,成为王后,然后母仪天下……

若兰只有一句:“空云乃方外之人,尘缘已了,绝不会再还俗入世,若毁我修行,只有自灭肉身。”

洪宣娇争强好胜,从未有做不成的事,岂肯在一个小尼姑面前认栽,当即翻脸道:“本王娘许你荣华富贵你不要,可别怪我心狠手辣,我会让你生不如死……我便把你绑到军中,送于兄弟们快活!”

“阿弥陀佛,施主信奉上帝,上帝与我佛虽属两教,但都以宽恕……”

“住嘴,在天国里只有上帝,天父天兄引领我们上天堂,不遵从上帝的人都得下地狱!”

“阿弥陀佛,佛曰,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既然施主执迷不悟,贫尼愿舍身取义。”

“好,我就成全你,来人啊,扒光她的衣服,送入军中大营。”

上来几个女兵,三下两下便扯掉了若兰的僧袍。

若兰紧闭双目,颤抖着嘴唇,默念经文不止:“阿弥陀佛……”

洪宣娇本来想吓唬一下若兰,没想到若兰宁愿被辱也坚决不肯做妃子。

天下竟有如此倔强的女子!洪宣娇不由在心里感叹,感叹一闪而过,她看着若兰光洁的身子,突然生出一个更恶毒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