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林则徐(名人传记丛书)
15365700000003

第3章 步入仕途(2)

道光二年(1822年)四月下旬,林则徐受到了刚即位不久的道光皇帝的召见。林则徐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时间,就是道光当政的三十年间,所以这位道光皇帝和林则徐的一生有着极密切的关系。林则徐销烟的成败,受到道光皇帝的很大影响。道光皇帝早就听说过林则徐这个人,对他很是欣赏,所以格外恩准,只要浙江的同等官一遇缺,马上让林则徐优先递补。林则徐十分感激道光的重视,祈祷自己能够再次回到杭州。他和杭州的百姓相处得很好,曾说过“士民于我若投胶”的话。

后来林则徐得到了一个众人眼中的肥缺,要协助浙江巡抚帅承赢办理浙江盐务的改革,由于表现出众,林则徐一路升迁。第二年,也就是道光三年(1823年),他被调到江苏接任淮海道,不到一个月又升为江苏按察使,林则徐又马上赶到苏州上任。按察使的工作是掌管风纪,澄清吏治。工作的重点在刑政和赈务两方面。江苏乃繁华富庶之地,社会结构复杂,民风奢靡,世家望族很多,对于林则徐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林则徐一上任,就开始进行大刀阔斧地整顿,处理各类案件,绝不向那些“土豪劣绅”低头,被当地人称为“林青天”。

在江苏为官的时候,有一段时间雨水过多,田中的禾苗都被淹没,靠天吃饭的农民们没有了收成,心急如焚,松江一带一些饥民逼不得已发生暴动。当时的巡抚韩文琦准备调兵镇压,林则徐连忙劝阻了他,他认为高压政策只会火上加油,加重人民的怨愤。那些平民百姓要的仅仅是维持生活,生存不下去自然就会聚众闹事。为官者应该表示理解,当务之急是如何解决问题。林则徐亲自到徐州查访民情,拟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一场民变最终得以避免。

河川壅塞,一下雨便成灾是江浙两省水患的最大问题。林则徐想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在道光四年主动辞去管理刑政风纪的按察使工作,转而为掌理民政财政的布政使,以便完成江南七府的水利计划。更让他感到高兴的是,他的恩师伯乐张师诚被任命为江苏巡抚,更方便了林则徐施展他的抱负。然而就在他为此准备的时候,得知了母亲逝世的消息,林则徐伤心之余立即离任,日夜兼程赶去奔丧。

道光五年(1825年),就在林则徐在家守丧的时候,南河高家堰十三堡决口,道光皇帝火速命他赶去督修堤工,林则徐想要为母亲守丧,不料却被老父责备了一番:“在国家有难的时候,还死守三年之内守丧者不得服官服的规矩,那就是迂腐了。必得素服前往,全力以赴。不为国家尽忠就是不孝。”

听了父亲的话,林则徐只好素服前往高家堰督工。完工之后又回到故里继续守丧。后来道光皇帝又给他一个肥缺,要他以三品衔署两淮盐政,但这次林则徐坚决地恳辞了。

道光五年,林则徐在翰林院的老友陶澍担任了江苏巡抚,而张师诚则被调到了安徽任巡抚。由于洪泽湖堤坝决溃,运河阻塞,为了治河不得不暂停河运,所以陶澍积极主张筹办海运的新工作。在这方面,林则徐倒是与这位新巡抚志同道合,无奈就在此时,林则徐患了疟疾,大病一场,无法参与到其中。

又过了两年,皇帝打算任命林则徐为陕西按察使及布政使,后来考虑到林则徐心中惦念远在福建的老父,就改任他为江宁布政使。林宾日有感于皇帝的恩德,就答应接受儿子的奉养,但是却在途中逝世于浙江衢州府,林则徐悲痛不已。

入京交友

林则徐又开始了守丧的日子。在这段时间内,他致力于乡里的建设。最重要的要属位于今日福州城西郊的小西湖。当时的福州小西湖,湖心已经淤塞,导致无法灌溉周边的农田,附近也都被居民强占居住,林则徐看到了那里的情况,决心要整顿一番。首先要疏通小西湖,恢复周边的灌溉,然后他打算美化一下周边的环境,砌石种树,沿湖还种了一些梅花,同时可以稳固水土。最重要的是,他要杜绝豪强强占土地的现象。

林则徐少年的时候经常在那个湖畔读书,小西湖被整顿得焕然一新之后,他经常到湖畔的“桂斋”散步,怀念过去的生活。端午节前后,大雨持续下了十几天,湖水都溢到了家门口,林则徐突发雅兴,雇了一艘小船,穿梭在莲花之中,心情很是舒畅。

现如今,桂斋有林则徐像,有沈瑜庆先生亲笔题写的“林文忠公读书处”几个大字。左宗棠也曾在此撰联:

附公者不皆君子,间公者必是小人;忧国如家,二百年来遗直在。

庙堂倚之为长城,草野望之如时雨;出师未捷,八千里路大星颓。

林则徐还经常察访民间疾苦,思考很多问题,例如,过去的措施是否得宜,将来应有怎样的改革等。道光十年(1830年),林则徐守丧期满,他离开福州,颠簸了三四个月后回到京城,在京城停留了三个月。

回到京城的林则徐遇到了许多翰林院旧友,与他们谈论时事,发表意见,吟诗唱和,感觉又长了很多见识。林则徐多年来一直献身于地方建设工作,到了京城,他更能了解到全国的情形。当时的林则徐已经获得了很高的声望,皇帝本人对他也很是赞赏,许多人都争相与他结识。

林则徐曾和一群好友组成了“宣南诗社”,在那里他结识了许多知名人士,如袭自珍、黄爵滋、魏源等。这些都是位卑才高之士,他们的共同目标,就是匡济时难。

魏源是湖南人,因父亲在江苏任官,所以一直在江苏长大。陶澍很器重魏源,在整理盐政时采纳魏源的意见,于淮北实行票盐。后来魏源又协同陶澍筹设海运。他和林则徐一样都是致力于经世之学,后来林则徐当了江苏巡抚,就常和魏源商议漕河盐兵问题。

在鸦片战争前,林则徐请人收集、翻译了许多外国资料,魏源据此编成了《海国图志》,在这本书中,他宣传了林则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提出了早期的维新思想。然而这本书在当时却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反而是日本在明治维新的时候将它视为重要的资料。

魏源的另一部作品是《圣武记》,虽然由于时代的局限,其中不乏存有偏见的地方,但是魏源的文笔很好,而且书中采用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详细记载了鸦片战争的事,具有很高的价值。

黄爵滋为人正直豪爽,关心时事民生,无论是国防军备还是国计民生,他都有很独到的见解,林则徐与他一见如故,相交甚厚。当时英国的船只常出没于闽浙沿海,并绘制当地的地图,他就上言说:“外国不可尽以恩抚,而沿海无备可危。”他想要提醒当政者不可对外国人掉以轻心,要严加防范才对。

黄爵滋从小就以写诗著名,经常把他那些犀利的文章拿出来给朋友们品读,向大家征求意见。他一生留下来的作品很多,有奏议、海防图表、诗文,以及其他杂著数十卷。林则徐离开京城之后,“宣南诗社”就由黄爵滋等继续领导。

黄爵滋对鸦片早就有研究,是首先提议禁烟的人,他始终主战,属于激进的鹰派分子。他最著名的作品,就是道光十八年向皇帝上奏的一道奏章,文章长达2000多字,意在提倡禁烟。这是禁烟工作的第一炮,道光皇帝深受感动,即刻下令要林则徐着手一切禁烟事宜。鸦片战争失败后,林则徐被革职迁调新疆,他也遭受免职的命运。

林则徐离京的一年时间里就先后担任了三个省份的布政使,先是湖北,然后是河南,随后又被调回江宁。每到一个地方,林则徐都受到了百姓的热烈欢迎。甚至在荒村野郊都流行着歌颂林则徐的歌谣,纷纷唱道:“林公来,我生矣!”

在上任的途中,林则徐从不要官员接送,从不劳民伤财,伙食等也都是自理,十足的平民作风。在河南当布政使期间,邻省江苏闹水灾,需要河南的粮食支援。林则徐采取了两项十分英明的措施,他担心河南的粮商和船夫在这节骨眼上会抬高价钱,特意拟了两项办法:一是,派人暗中探听粮价,叮嘱地方官先付定钱,将粮食准备好,等江苏方面的官员来验收付钱。二是,暗中打探运费,然后分批付订银,大大方便了江苏来买粮的官员。

一丝不苟

道光十一年(1831年),林则徐被任命为河东河道总督。这个职位对官员的要求很高,要求任职者必须清正廉明,因为管理河工的工作最容易让人贪污受贿,而且需要任职者具有精湛的水利知识,因为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危及数千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林则徐自然是大家心目中的不二人选。

面对这样一项棘手的工作,林则徐起初有点惶恐。这其中的阻力实在太大,如果没有得到皇帝的充分授权,将会寸步难行。林则徐思虑再三,还是上奏向皇上恳辞,道光皇帝坚持自己的选择,并鼓励林则徐放手去做,他会全力支持。

得到了道光皇帝的保证,林则徐开始着手处理河务,拟定了许多项办法,他决定全力以赴,不避风雨,亲自督察。他还虚心向许多有经验的人请教,经常审视自己的措施是否有偏差。这项工作十分繁琐,随时都有临时状况需要处理。林则徐需要时刻保持警惕,竭力避免因胸无定见而被狡黠之徒蒙蔽,或是犹豫不决而丧失时机。林则徐还注意不断创新,提高工作的效率。

林则徐重点关注的是催工和查验材料两方面。如果施工不认真就会后患无穷。不恰当的工作方式会降低效率,事倍功半。原料是积弊最多的一个环节,有些外行的官员查起来就是形式上的走马观花,也有的监守自盗,官商勾结。因此林则徐一直坚持每一项原料,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要由他亲自查验。物料是修防工程的根本,如果以虚作实、以旧作新,那么所有的工程都白费了。

材料共堆放在七千多处,每年要增添两次。林则徐耐心地一项一项地仔细查验,对于物料进出的账目也要做到一清二楚。过去的官员从没有过他这样认真的,几乎杜绝了所有河防工程的弊端,贪污的风气也有所扭转,为国家省下了不少的经费。道光皇帝亲自写了一封论旨嘉勉林则徐:“如此勤劳,弊自绝矣!做官当如是,河工尤当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