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玛雅文明失落之谜
15366900000008

第8章 神秘的种族——玛雅人(二)

现代玛雅民族根据语言和地理可分为以下各支:尤卡坦玛雅人,居住于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并且延伸到伯利兹北部和危地马拉东北部;人数非常少的拉坎敦人(Lacandon),占有位于乌苏马辛塔河(Usumacinta)和危地马拉边界的一块南墨西哥领地,有一小部分则居住在危地马拉和伯利兹;居住在危地马拉东部和中部高地的基切人(Quiche)诸民族,包括凯克奇人(Kekchi)、皮科莫希人(Picomohi)、波科曼人(Pocomam)、乌斯潘特克人(Uspantec)、基切人、卡克奇克尔人(Cakchiquel)、楚图希尔人(Tzutujil)、萨卡普尔特克人(Sacapultec)和西帕卡帕人(Sipacapa);居住在瓜地马拉西部高地的马姆(Mam)诸民族,包括马姆人、特科人(Teco)、阿瓜卡特克人(Aguacatec)和伊西尔人(Ixil);居住在瓜地马拉韦韦特南戈(Huehuetenango)省及其毗邻墨西哥地区之坎霍瓦尔(Kanjobal)诸民族,包括莫托辛特莱克人(Motozintlec)、图赞特克人(Tuzantec)、哈卡尔特克人(Jacaltec)、阿卡特克人(Acatec)、托霍拉瓦尔人(Tojolabal)和丘赫人(Chuj);居住 在墨西哥南部恰帕斯(Chiapas)州的佐齐尔人(Tzotzil)和策尔塔尔人(Tzeltal);乔尔(Chol)诸民族,包括在恰帕斯州北部和塔瓦斯科(Tabasco)州操琼塔尔(Chontal)语和乔尔语的人,以及住在瓜地马拉东端、语言与前两种语言相近的乔尔蒂人(Chorti);居住在墨西哥中东部韦拉克鲁斯(Veracruz)州北部及其邻近的圣路易波托西(SanLuisPotosi)州的瓦斯特克人(Huastec);玛雅文化主要分为高地文化和低地文化两种类型,犹加敦人、拉坎敦人和琼塔尔~乔尔人的文化属低地文化群;瓦斯特克人在语言上和地理上属非玛雅文化的独立群;其他玛雅诸民族则居住在瓜地马拉高地。

公元1502年,哥伦布最后一次远航美洲,距离他第一次发现“新大陆”恰好10年。船在洪都拉斯湾靠岸,哥伦布和他的船员们兴奋地踏上久违的葱茏陆地。在当地的市场上,一种制作精美的陶盆吸引住他的目光,卖主告诉他,这漂亮的陶盆来自“玛雅”。这个神奇的名字,第一次传入了欧洲人的耳朵。

1519年,西班牙探险家科尔特斯(Hernan Cortez)率领西班牙军队横扫墨西哥,征服已经衰落的的阿兹特克帝国,此时,玛雅文明已近尾声,但在尤卡坦半岛上,还残存着一些小邦。

1526年,一支西班牙探险队前往尤卡坦,试图用暴力建立西班牙殖民地,并强制推行基督教信仰。不肯屈服的玛雅人展开了长达百余年的游击战,直到1697年,最后一个玛雅城邦在西班牙人的炮火中灰飞烟灭。

语言和地理现代玛雅民族根据语言和地理可分为以下各支:尤卡坦玛雅人,居住于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并且延伸到伯利兹北部和危地马拉东北部;人数非常少的拉坎敦人(Lacandon),占有位于乌苏马辛塔河(Usumacinta)和危地马拉边界的一块南墨西哥领地,有一小部分则居住在危地马拉和伯利兹;居住在危地马拉东部和中部高地的基切人(Quiche)诸民族,包括凯克奇人(Kekchi)、皮科莫希人(Picomohi)、波科曼人(Pocomam)、乌斯潘特克人(Uspantec)、基切人、卡克奇克尔人(Cakchiquel)、楚图希尔人(Tzutujil)、萨卡普尔特克人(Sacapultec)和西帕卡帕人(Sipacapa);居住在危地马拉西部高地的马姆(Mam)诸民族,包括马姆人、特科人(Teco)、阿瓜卡特克人(Aguacatec)和伊西尔人(Ixil);居住在危地马拉韦韦特南戈(Huehuetenango)省及其毗邻墨西哥地区之坎霍瓦尔(Kanjobal)诸民族,包括莫托辛特莱克人(Motozintlec)、图赞特克人(Tuzantec)、哈卡尔特克人(Jacaltec)、阿卡特克人(Acatec)、托霍拉瓦尔人(Tojolabal)和丘赫人(Chuj);在墨西哥南部恰帕斯(Chiapas)州的佐齐尔人(Tzotzil)和策尔塔尔人(Tzeltal);乔尔(Chol)诸民族,包括在恰帕斯州北部和塔瓦斯科(Tabasco)州操琼塔尔(Chontal)语和乔尔语的人,以及住在危地马拉东端、语言与前两种语言相近的乔尔蒂人(Chorti);居住在墨西哥中东部韦拉克鲁斯(Veracruz)州北部及其邻近的圣路易波托西(San Luis Potosi)州的瓦斯特克人(Huastec)。玛雅文化主要分为高地文化和低地文化两种类型,犹卡坦人、拉坎敦人和琼塔尔~乔尔人的文化属低地文化群;瓦斯特克人在语言上和地理上属非玛雅文化的独立群;其他玛雅诸民族则居住在危地马拉高地。

基本上务农,种植玉蜀黍、豆类和南瓜。他们聚居于一中心村周围的各个社区中。中心村有公共建筑和住屋,在多数情况下,这些房屋大部空着;有时也长期住人。社区居民除节日和集市外,都住在各自的农舍中。他们的(尤其是妇女的)服饰,大体上仍为传统形式;男性则较可能穿着现代的成衣。一度很普遍的家庭纺织业日趋式微,衣服大多是用工厂织的布料缝制。他们使用锄头耕地,遇到硬土时则改用铲子。犹卡坦人通常饲养猪和鸡,偶尔也养牛以为农耕之用。工业极少,手工艺品通常只供家庭之需。部分经济作物或当地特产经常销售到外地以换取现金购买本地没有的物品。

几乎所有的玛雅人都在名义上信仰天主教,但他们的基督教一般都带有当地宗教的色彩。其宇宙论是典型的玛雅形态,基督教的神圣人物通常与马雅神只混为一谈。大众的宗教基本上是信仰基督的,也作弥撒和庆祝各个圣徒纪念日。前哥伦比亚时代的本土宗教仍受家庭的遵行。

现代玛雅人分布很广,具有共同的社会文化特征。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后,玛雅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同化,已同他们所在国的居民基本融合。

玛雅遗民①尤卡坦玛雅人②拉坎冬人③基切诸名族(凯克奇人,皮科莫西人,波科曼人,乌斯潘特人,基切人,卡克奇克尔人,除图希尔人,萨卡 普尔特克人和西帕卡帕人)④马姆诸名族(马姆人,特科人,阿瓜卡特克人和伊西尔人)⑤坎霍瓦尔诸名族(莫托辛特莱克人,图赞特克人,哈卡尔特克,阿卡特克人,托霍拉瓦尔人和丘赫人)⑥佐齐尔和策尔塔尔诸名族⑦乔尔诸名族,包括琼塔尔人和乔尔人以及乔尔蒂人⑧瓦斯特特克人直到目前为止,几乎整个玛雅文明都笼罩着一层谜,就像在拒绝我们去解析一般,把自己闭锁于阴沉的黑暗中。的确,有关九世纪时,玛雅灭亡的假设层出不穷,比如洪水、地震、飓风等等的天灾说;瘟疫、集体中毒等等传染病说;人口膨胀、反覆从事焚林耕作导致土壤贫瘠等等经济问题说;外敌入侵、都市间战争、农民叛乱等等社会问题以及集体自杀说等等不胜枚举。但是,尽管种种假设众说纷纭,却没有一种假设能有充足的证据让人采信。

在此又面临一新的谜。因为玛雅族并未建造连接都市与密林的道路,而且至玛雅黄金时代崩颓为止,也全未使用金属。在热带丛林地带建造世界最大的文明金字塔,所需的巨石至少必须从十里以外搬运过来,并需再切成块状,那么建造大金字塔的巨石是来自何处又如何搬运?

玛雅人笃信宗教,文化生活均富于宗教色彩。他们崇拜太阳神、雨神、五谷神、死神、战神、风神、玉米神等神。太阳神居于诸神之上,被尊为上帝的化身。另外,行祖先崇拜,相信灵魂不灭。首都即为宗教中心。

现存的玛雅主要城市和主要祭祀中心均以各式各样的金字塔形神殿或宫殿为其特色。这些神殿或宫殿以石灰岩块叠砌,并且装饰有华丽的叙事性、礼仪性和天文学的浮雕及铭文,确定了玛雅艺术在美洲原住民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玛雅文明的早期阶段围绕祭祀中心形成居民点,古典期形成城邦式国家,各城邦均有自己的王朝。社会的统治阶级是祭司和贵族,国王世袭,掌管宗教礼仪,规定农事日期。公社的下层成员为普通的农业劳动者和各业工匠。社会最下层是奴隶,一般来自战俘、罪犯和负债者,可以自由买卖。

1830年代首次对马雅遗址作有系统的探勘,而在20世纪初期和中期也解读了马雅文字系统的一小部分,这些发现都有助于了解玛雅宗教,这个宗教很明显地是以一个信仰各种自然界神只的万神庙为基础,包括日神、月神、雨神和玉蜀黍神。祭司阶级负责主持一套复杂的宗教仪式。

20世纪中叶,学者们误以为玛雅社会是由爱好和平的占星家和历法家形成的祭司阶级组成,玛雅人全心全力投注于宗教和文化活动上,不像中部墨西哥的好战且残暴的诸帝国。

但至自今逐渐解读出来大约85%的玛雅象形文字,使得我们对玛雅社会和文化,有较负面但近乎真实的理解。他们对敌对的马雅城市发动战争并俘虏其贵族。这些俘虏受苦刑、遭切手刖足,然后送去祭祀诸神。

仪礼性质的苦刑与活人献祭都是马雅社会基本的宗教仪式;它们被视为可以保证土地肥沃、表达虔敬心意并且邀宠于神只,如果忽略这些仪式,则会引发世界失序与混乱。抽取人类的血液被认为可以滋养神只,并且是达成和神只沟通所不可缺的;因此,作为玛雅人民和神只中介的玛雅统治者,同样要经历仪式性质的放血和苦刑折磨。

玛雅文字最早出现于西元前后,但出土的第一块记载着日期的石碑却是西元二九二年的产物,发现于提卡尔。从此以于,玛雅文字只流传于以贝登和提卡尔为中心的小范围地区。五世纪中叶,玛雅文字才普及到整个玛雅地区,当时的商业交易路线已经确立,玛雅文字就是循着这条路线传播到各地。

玛雅人所使用的八百个象形文字,已有四分之一左右为语文学家解译出来。这些文字主要代表一周各天和月份的名称、数目字、方位、颜色以及神祗的名称。大多记载在石碑、木板、陶器和书籍上。书籍的纸张以植物纤维制造,先以石灰水浸泡,再置于阳光下 乾,因而纸上留下一层石灰。虽然现代还有二百万人在说玛雅话,而且其文字中一部分象形和谐音字很像古埃及文字和日本文字,可能可以比较探讨出其中的异同来,但我们对整个玛雅文字的解译,依然力有未逮。

然而,一九六三年,苏俄语言学者瑞。克洛鲁夫,成功地将碑文分门别类,以统计学的方式来处理和分析,从这些不同的类别中,归纳出相同的象形文字。玛雅文字不像英文那样用二十六个罗马字组成,而是文字每个字都有四个音节。克洛鲁夫终于成功地看懂了几个文字。按着,苏俄数学研究所的斯尔。索伯夫和巴基。由斯基洛夫,使用电脑,利用庞大的资料文字(约十万字)成功的解读了一篇文章。德勒斯基的古文书有月食、星星的运行、结婚等记载;马德里的古文书中有农耕、狩猎和雕刻等记录;巴黎的古文书则记载历史的真相。总之,基本的内容有宗教仪式、气象现象和农作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