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宋美龄全传
15490100000017

第17章 行进在敌人的炮火中(4)

宋美龄一直热衷于妇女儿童的救亡工作,尤其是儿童的保育工作,她认为这是责无旁贷,因此,对于中共代表的提议,宋美龄欣然应允。她说:我没有保育儿童的经验,但可负责筹措经费。

1938年1月24日下午,以邓颖超、沈钧儒、郭秀仪、傅国群等为首的倡议者在汉口女青年会举行发起人会议。会上,推选冯玉祥的夫人李德全为主席,成立了战时儿童保育会筹备会。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3月10日下午3时在汉口界限路圣罗以女子中学召开战时儿童保育会成立大会,宋美龄出席了会议,并在会上致开幕词。她在开幕词中说:“今天大家所要讨论的儿童保育问题,就是我们妇女界战时最重要工作之一。换一句话说,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她在发言中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残害中国沦陷区儿童的罪行,重点强调培育难童的重要性,最后她号召全国妇女要热心从事儿童保育工作:“我愿全国的女同胞们,各尽所能,各出其力,贡献于这一份伟大的工作,我更愿妇女慰劳会和儿童保育会的同仁们,以及全国热心妇女运动的先进,一致来扶植这一件伟大的工作。”

1938年4月11日,宋美龄写了《谨为难童请命》的文章,文中,宋美龄慷慨激昂,大力号召全国各界人士为难童捐助经费。她写道:

我们大家倘回想到自己做孩子时候的情景,父母怎样爱护我们,家庭团聚在一起是怎样的安全欢乐,在学校里读书又是得到怎样的智慧和乐趣,现在再看看这群难童,谁不应该抢着去救济他们,救他们跳出水深火热的苦难,帮助他们变成有作为的国民,将来也担负起捍卫国家、复兴国家的一部分责任呢?现在,战时儿童保育会正在进行募款运动,……现在我们请求同胞们,每一个人量力认定几个儿童的保育费,我们最初的目标想保育两万个儿童,将来经费扩大,保育儿童的数目当然也就跟着扩大了。

在全民抗战的热潮中,募捐工作很快得到各界人士的热烈响应和支持,没过多久,募捐款达到70余万元。与此同时,战时儿童保育会派出一批批工作人员到战区去抢救难童,将他们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并组织他们进行学习。通过一些教育和文化活动来激发儿童的上进心和爱国热情,把他们培养成为反抗侵略的小战士。

主持庐山妇女谈话会

儿童保育会建立起来后,宋美龄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号召妇女团结抗日,领导妇女运动的工作上去。

1938年的5月20日,宋美龄召集49位来自汉口、南京、福州、香港、昆明、重庆等全国各地的妇女工作者来到庐山牯岭参加妇女谈话会。她们之中有中国共产党方面的邓颖超、孟庆树;国民党方面的沈慧莲、唐国桢、陈逸云等;救国会方面的史良、沈兹九、刘清扬;基督教女青年会方面的张蔼贞、邓裕志、陈纪彝、刘玉霞;还有知名学者、社会名流李德全、吴贻芳、俞庆棠、雷洁琼、曾葆荪、劳君展等。

牯岭是庐山上的一个市镇,谈话会的会场设在牯岭市街的庐山图书馆的礼堂里。此处三面环山,前临山涧,风景怡人,气势雄伟。那天清晨,风和日丽,万里无云,49位妇女工作者整齐地坐在庐山图书馆大礼堂U字型的会议桌两旁。正中坐着会议的召集者、主席宋美龄,她特意穿了一身藏青色的旗袍,庄重、典雅,坐在她身边的是会议的副主席金陵女子大学校长吴贻芳博士。

宋美龄在会上致开幕词。她说:“我召集这一次会议的第一个目的,就是要使妇女界的领袖分子能够聚首一堂,大家认识。”她认为“许多误会的发生,往往由于大家虽在做着同一的工作,彼此却并不认识。私人的接触和认识,实在足以促成有效的合作。在许多方面,我们女子可以影响男子,要是我们女子能够表示合作,以团结的精神来感应全国,我敢相信全国同胞就更不得不和衷共济,为国家利益共同奋斗了。”

接着,她阐述了此次会议的第二个目的是,通过谈话会“订定一个全国性的妇女工作纲领,使全国妇女工作的各方面,可以互相联系起来”,“彼此听取报告,共同切磋”,“统一步调,共同前进”。宋美龄将谈话会所要讨论的问题概括为:战时妇女工作问题、如何动员妇女民众、如何鼓励妇女参加生产事业、改善妇女生活问题、妇女团体联络问题,等等。

宋美龄讲话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建议把“新生活运动妇女指导委员会”改组扩大为领导全国妇女救亡运动的统一领导机构。宋美龄还强调指出,她希望这次会议的精神能够真正付诸实施,并且能长久地坚持下去。最后,她用庐山的云雾风趣地作比喻说:“庐山的浓雾,看上去非常凝重,可是飘忽得很,一转眼间会烟消云散,无影无踪。我们今天在这里开会,我希望我们的一切讨论和决议,能够成为一种具体的基础,以订定有价值的工作纲领,而不要像庐山的浓雾一样。”

会后,宋美龄举行了一次晚宴,招待来自各地的妇女代表。宋美龄略施了淡妆,显得华丽而不庸俗。她坐在正中的一张桌子旁,微笑着欢迎到场的每一位客人。

晚宴开始前,她高兴地宣布:“告诉诸位一个好消息!”“什么消息?”“我们的飞机,昨晚飞到了东京。”顿时掌声四起,响彻山谷。“投了炸弹没有?”

“我们是去散发对敌民众宣传的传单的,我们的敌人是日本军阀,不是日本的广大民众。我们飞机这次去的目的,在于唤醒被敌军阀麻醉了的日本民众。”这番话又赢来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餐厅里的气氛达到了高潮,歌声、笑声、口技表演声此起彼伏。不知是谁起的头,全场一下子唱起了:“全国妇女大团结,大团结!团结起来抗战并建国。”歌声的感染力是巨大的。宋美龄也站起身来,激动地说:“团结,永远团结!”

经过几天的小组讨论,会议终于作了两项重要决定:一是将“新生活运动妇女指导委员会改组、扩大为全国性的动员领导妇女参加抗战建国的总机构”;二是通过了一个《动员妇女参加抗战建国工作大纲》作为今后妇女运动遵循的“共同纲领”。

5月25日,会议圆满闭幕。宋美龄在闭幕式上致了闭幕词。她说:“我们的工作有如把小石子投到池子里去,我们这时虽只有一小把石子,我们影响国人的力量,也会像投进池子的小石块那样发生效力,石子刚刚投下去时,仅能激动水面上小小的一点,可是波纹渐渐地会荡漾开来,进而展开到整个池子。”

在谈到知识妇女的“酵素”作用时,她说:“我们中国有两万万女同胞,能得到教育机会的非常之少,我们大部分的女同胞,既多未受教育,那么,受教育妇女的比率,自然是惊人地稀少,力量当然是微弱。但是要请诸位注意的,二万万女同胞好像做面包的麦粉,而我们受教育的妇女,正是其中的酵素,为了要使麦粉做成了松软适口的面包,酵素须先行揉和在麦粉里,然后能发挥它的作用。我们也是如此,我们无论如何,得深入我们女同胞中间去,我们是各团体或各机关的代表,所以这次大会的成功,将要看我们在自己组织里,怎样影响个别的分子来做比例的。”

妇女谈话会在热烈的掌声中胜利闭幕。会后,全会发表了《告全国女同胞书》,号召全国妇女联合起来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宋美龄主持的庐山妇女谈话,对动员广大妇女团结抗战起了重要作用。

改组、扩大“妇指会”

1938年7月1日清晨,根据庐山妇女谈话会决议新生活妇女指导委员会正式改组,扩大为“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简称“妇指会”)。

改组、扩大后的“妇指会”仍由宋美龄担任指导长,委员由原来的7名增加到36名,其中有邓颖超、孟庆树、康克清、曹孟君等。张蔼真、陈纪彝分别担任正、副总干事,负责日常事务。“妇指会”分设总务、训练、文化事业、生产事业、生活指导、慰劳、儿童保育、战地服务等8个组和联络委员会,在各省市设新运妇女工作委员会。

宋美龄是“妇指会”的总指挥,全权负责“妇指会”各项日常工作。她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不断出入于保育院、妇女干训班、伤兵医院、寒衣缝制所和疏散女工的收容所,指导着武汉及大后方的妇女工作。

宋美龄经常悄无声息地来到后方医院的伤兵病房,慢慢地走着,在每个床前放下一块毛巾、一个罐头和一包糖,并不时询问着伤兵的生活状况。宋美龄还亲自替六七个轻伤员换药包扎,并嘱咐医院院长改进医疗状况。

“妇指会”文化事业组以宋美龄的名义筹办了27个“女工识字训练班”,招收一千多名学生,旨在提高妇女的受教育程度。另外,还组办了“新运武汉妇女干部短期训练班”,该班是大学程度,学员多为高中毕业生,其中2/3是武汉的小学教员通过考试,择优录取的。学期3个月,毕业后分配到各省去做指导工作。

第一批学员共50人,于1938年8月25日毕业,分配到黄陂、孝感、应城、云梦四县去工作。宋美龄为她们举行了庄严的毕业典礼,在宋美龄的监督下,50名女青年,高举右拳宣誓:

余誓以至诚愿意担任抗战救国工作,在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领导之下,遵守队员规则,实践新生活信条,为国家尽忠,为人民服务,不辞劳怨,不惜牺牲,如违誓言,愿受最严厉之裁判,谨誓。

她们的任务是:到战区前线及后方协助军队,扶助伤兵、难民,从事看护工作;创立妇女救护训练班、妇女救护队,分赴各伤兵医院和战区担任救护伤兵及民众任务;组织宣传队、慰劳队、歌咏队,以激发战区民众的爱国情绪,激励前方将士英勇作战。

同年的10月1日又举办了第二期“新运武汉妇女干部训练班”,可惜的是由于武汉战况紧张,只招收到20名学员。

宋美龄以她的地位、身份,使得不少来自于中产阶级的少女成为当时服务于抗战的女战士,宋美龄每天必到各班级发表演说。她的语言与情绪热烈、激动、急切,使年轻的女学员们激发出一股英雄崇拜的热情和憧憬着她们的未来。由于所花精力太大,加上本身旧有的疾病折磨,宋美龄常处于体力透支状态,十分辛苦。但是,这种“集合学校教育及政府政策于一体的方式”对她有很大的吸引力,宋美龄对此工作十分自豪。

“妇指会”慰劳组在宋美龄的号召下发起筹募棉衣赶制运动,他们的任务是拨用专款购买衣料,派服务队队员在正金银行组织新生活妇女工作团,集体赶制棉背心1万件。宋美龄格外关注棉衣运动,她经常到现场视察工作,有时还亲自操起剪刀、针线,裁剪、缝制棉衣,宋美龄还以个人名义捐助棉背心2000件。“妇指会”还派人到各家各户去征募棉衣。宋美龄曾在慰劳组的会议上发言说:“如果不把我们二万万多妇女动员起来,是我们少数知识妇女的耻辱,我们应该做的事太多了,今天的成绩加强了大家的信心,接着好好干吧!”

为了统一和协调武汉的妇女工作,宋美龄经常出席“妇指会”联络委员会召集的会议,亲自演讲,指导工作,鼓励妇女们努力工作。宋美龄在武汉各妇女团体联合会的成立大会上致词,号召妇女充实各团体的力量,尽量发动家庭妇女参加抗战建国工作;号召妇女去掉自私自利心理,尽量吸收人才,并协助各团体推进工作。

在武汉期间,宋美龄仍不忘继续着她那中国抗日战争总播音员的工作,向世界各国人士,特别是美国人士写信致函,揭露日军的侵华暴行,呼吁美国政府和人民援助中国抗战。

10月,武汉告急!10月22日,“妇指会”在汉口结束工作,全体会员离汉赴湘。24日,抵达长沙。10月24日,宋美龄与蒋介石一起乘飞机撤离武汉。10月25日,武汉失守。

武汉失守后,宋美龄来到长沙,领导“妇指会”组织湖南妇女为伤兵缝制被褥和衣裤,派遣新运妇女干部训练班第一、二期学员组成乡村服务队奔赴湘西、湘南各县开展乡村服务工作。

宋美龄还相继赶到南昌、韶关、桂林等地,考察并发动妇女工作。随后,她于11月底来到陪都重庆,继续领导“妇指会”和儿童保育会的工作。

12月1日,重庆市四个妇女团体联合举办了欢迎宋美龄大会。宋美龄刚经过长途奔波,患了感冒,她带病参加了大会。在会上,她作了简短的发言。她在发言中回顾了抗战爆发以来的妇女救亡运动,重点向重庆的妇女组织提出六项要求:

第一,应该认识,我们自己是民众的一分子,是属于民众的,无论做什么事,应以服务民众为目的,要爱护民众,不要忘记民众的痛苦;第二,各妇女团体要有合作精神,不必多组团体,分散力量,应该集中人才共同努力;第三,应有宽宏的度量,不可狭隘……;第四,我们要服从纪律,有纪律才能使行动敏捷,步骤不乱,才能使工作更有效果;第五,我们必须有忍苦的决心和牺牲的精神……;第六,最后一点就是中国人的老毛病是好讲面子,以为我是太太就不肯做粗活,这种习惯应该打破。

讲到激动处,她用力地挥着拳头。在发言中,她还讲了一段莎士比亚的著作,大意是说妇女放下针线,拿起枪杆,与战士一同奋斗。她激昂地说:“我在广西见到李宗仁先生的母亲,这位73岁的老太太说,日本没什么可怕,中国妇女每人拿一把菜刀就可以解决那些日本军阀。”最后,她号召中国妇女“要做到不要钱,不怕死,不摆架子”。

宋美龄在重庆期间,对于动员重庆、四川全省及国统区妇女投入抗日救亡工作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1939年1月14日,宋美龄在重庆新交会堂举行鼓动重庆各界妇女们动员会,开展抗日救亡活动的公开演讲,一时间轰动山城。离开会还有一小时,能容纳一千数百人的会场就被想一睹宋美龄风采,聆听宋美龄声音的城乡妇女挤得水泄不通,就连门外扶梯上也站满了人。

在宋美龄的感召下,不到一个星期,重庆市的一些上层妇女就组织了抗敌军人家属服务队、民众教育队、救护队、缝制队和宣传队等5个妇女团体,并马上投入到了救亡活动中。

宋美龄领导的“妇指会”迁到重庆后,将国民党党、政、军各机关的女职员及家属组织起来,成立各机关新生活妇女工作队,做抗日救亡工作。1939年1月23日,宋美龄设宴招待各机关首长夫人,在这个集会上,她提出了“如何动员各机关女职员及职员眷属”的问题。不久,36个新生活妇女工作队便组织起来了。各队分头从事征募、慰劳、协助征属、救济难童、提倡手工艺、扫除文盲等项工作。

“妇指会”为组织、领导全国妇女参加伟大的抗日战争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成为广大妇女参加抗日战争的统一战线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