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濑惊湍是益阳古城十景之一。
千里资江穿过湖南中部的崇山峻岭,将整个版图一分为二;然后日夜不息,从南往北流泻而下,注入天下洞庭,汇入滚滚长江奔向大海。
就在江流转身扑向益阳古城的下游平原之际,一条江滩躺在壮阔的资江河面上。此滩名谁?原来它就是楚中益阳人津津乐道的关濑滩。关濑滩亦称关湍滩、关羽滩,或称关羽濑。河西是花香十里的黄泥湖垸,河东是芳草萋萋的青龙沙洲,另外,一脉支流在萝卜洲和蔡家洲之间穿过。其实,关濑滩流程并不长,冬天枯水季节卵石圆露,鱼跃鸢飞,人们甚至可以踩着它涉水过河。而它的不平凡,源自一段传颂不衰的三国故事的心灵纠结。
三国时期,蜀汉关羽屯兵益阳县的资江北岸,即将起程讨伐南岸的东吴大军。因吴主孙权欲用武力讨回荆州,于是以鲁肃为主帅,兵分几路占领了长沙、桂阳等地,零陵郡亦成囊中之物,朝夕不保。时令已是隆冬腊月,根据先主指示,关羽很想攻下长沙郡,继而收回被吴军占据的失地。年关将近,如何尽快结束这场相持已久的战争,主帅关羽在帷帐前思虑良久,徘徊不定。
一日,营中的关羽忽听探子来报,连日冬干,青龙洲今晨滩头水浅。未及听完,关羽心中为之一动,认为天赐良机已至,结束战事指日可待。趁滩头水浅,何不组织精兵强将涉江渡河,夜袭吴营?计谋已定,关羽随即传周仓、关平诸将,速回营商讨对策。一席之后,主将双方各抒己见,言谈甚欢。关平提议,还是实地观瞄再做打算。于是关羽采纳了建议,带领众将士踏马渡船上青龙洲。
趁着月夜清光,三人站在青龙洲各处仔细观察,果然滩头浅水仅没膝,涉水绝江正当其时。再看对岸驻扎在黄泥湖一带的东吴军营,灯火点点,不时有游哨的影子在河岸移动。一番观察下来,关羽顿感军情在握,于是对身边将士言,虽然天时地利具备,但对手防范甚严,准备充足,即使偷袭吴营,胜算如何实在难料。于是,就打消了渡江夜袭的念头,待时机成熟再说。
后来,随着蜀汉与东吴政治形势的发展,人们最终没有看到数千精兵夜袭吴营一幕的发生。但关羽此举在益阳生长出枝叶交错有花有果的故事来。后人把这条河滩冠以“关濑滩”之名,并在附近的青龙沙渚上,建关王庙以示纪念。当然,这是一千多年后明代的事情了。原先的关王庙早已不复存在,但后人还是不断更新着庙的砖瓦和那尊威武庄重的关羽神像。所以,即使沙洲荒芜了,三国历史还躺在莺飞草长的景色之中。
关于历史的真相,《三国志·甘宁传》是这样记载的:
“后随鲁肃镇益阳,拒关羽。羽号有三万人,自选择锐士五千人,投县上流十余里浅濑,云欲夜涉渡。肃与诸将议。宁时有三万人,乃曰:‘可复以五百人益吾,吾往对之,保羽闻吾咳唾,不敢涉水,涉水即是禽兽。’肃便选千兵益宁,宁乃夜往。羽闻之,住不渡,而结柴营。今遂名此处为关羽濑。”
在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关濑滩作如是录:
“县有关羽濑,所谓关侯滩也。南对甘宁故垒,昔关羽屯军水北,孙权令鲁肃、甘宁拒之于是水。宁谓肃曰:‘羽闻吾咳唾之声,不敢渡也,渡则成擒矣。’羽夜闻宁处,曰:‘兴霸声也,遂不渡。’”
惊心动魄的战场纷争,所立所破,存乎一念之差,着实神奇诡异。每当人们第一次听到这样的三国故事传说,对事件的真实性难免产生疑问。好在几乎所有的叙事都大同小异,《三国志》也好,《水经注》也罢,都足以证明益阳三国历史的可信和传奇。故事当然是已近两千年的故事,但人们依然津津乐道。关濑滩也正日夜奔流,流走的是滔滔资江水,但带不走植根人们心田的三国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