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说益阳
15580800000043

第43章 十五里麻石街

益阳秦代置县,建于白马山一带。从县邑建立推知,由于秦砖汉瓦技术的传入,街道业已成形。明代,益阳建成完整的砖砌城池,街道要早于城墙的修建,因此“先有街,后有城”是合乎发展逻辑的。再结合秦汉驿道分析,益阳街道的规格绝不会低于驿道。唐宋以来,驿道通常由鹅卵石拼扎或青石板铺砌,街道是否也在使用相同的石材呢?关于明代以前益阳街面的敷设,史志未见明确记载。但人们可以设想,青石路面在益阳湖平区大规模取材比较困难的情况下,选取青砖或本地出产的麻石,应该是可行的。但青砖承重易破碎且不耐磨,自然风化快,只在民宅中铺设,并不适合街道。事实上,人们对于益阳街道的映像,也都是从一块块铺路的麻石条得到的。从明清一直到民国,麻石似乎一直是益阳街道的主要材料。

明代初期,随着堡上兴起,街道不断从县邑向外延伸。明代是砖的时代,制砖手工业方兴未艾。其时,城内的街道基本用灰渣、青砖敷设,麻石仅个别使用。囿于当时财力,堡上甚至只能以石灰、黄土和沙砾配成的三合土作为铺路材料。明代中期刘激包砖修砌古城墙和城楼时,青砖还没有完全替代城墙的夯土。但到明末三台阁之类大型建筑修建时,已经开始使用麻石材料了。到了清初,特别是资江航运业兴起,麻石就开始少量运入益阳用于街道修建。作为优质石材,麻石远比青砖和三合土优点多。它抗压承重,坚硬耐磨,不易风化腐蚀,麻花点的黑白花斑分布均匀,粗犷美观。麻石属于花岗石的一种,主产于县境桃江一带,少量来自于资水上游的邵阳。桃花江花岗石开采始于光绪十二年(1886),由彭姓石匠组织十余人开山凿石,手工打制石磨、石碑和阶基条石。民国初年当地人曾与长沙石工合资开办了“罗家塘麻石加工店”。其实,最有名的还要数长沙丁字湾的麻石。明清时益阳街道所用的麻石,近六成出自这里。丁字湾的麻石不仅开采早,而且储量惊人。益阳民间有“丁字湾的麻石,五百年涨一寸”的传闻,不是说质量如何上乘,而是讲它越采越多。丁字湾麻石以质地细腻、温润著称于世,这与桃花江麻石粗犷、阳刚的风格截然不同。单就花纹而言,如果丁字湾的为芝麻点,那桃花江浮邱山一带则为笋壳斑,二者差别一目了然。但1938年长沙“文夕大火”后,日寇对长沙周边进行封锁和骚扰导致麻石运输受阻,丁字湾麻石只断断续续运进一些。

麻石的加工需要大量的钢钎和锤子,主要由新化人组织的炉头会控制。从清代中期开始,新化的打铁行业就非常发达。一是毛板船将每一块毛板拉合在一起需要打制大量的毛铁马钉;二是修麻石街加工坚硬的麻石需要消耗大批钢钎和钢凿,炉头会这一行业协会便应运而生。民国中期,新化人尹岳生深明大义,带领炉头会成员以极高的热情,极大的社会责任感制作了大批优质钢钎和钢凿供应麻石加工业,支持益阳城市建设,受到人们的称赞。

益阳街道大规模使用麻石,当在清代中期以后。清朝中叶,国内海禁大开,西方人陆续进入益阳。随着水陆交通渐次打开,作为资水流域物资集散地和洞庭湖周边的工商业中心,益阳独特地位无从取代。特别是清末民初水运业的繁荣,进一步托起益阳这座湖南著名的现代城市。

据《益阳县志》记载:由于城邑东门外的魁星楼建在刘公滩的烟波洲上,河滩淤积日益严重,时常阻滞资水的畅流,使不少过往船只搁浅,稍重一点的舟楫很难驶抵堡上。因此,城东沿岸一线逐渐发展成季节性船埠。于是,益阳城区的街道便向东延伸到了清水潭一带。这条淤积衍生的街道铺上本地的麻石,被称为“东关河街”。

从此,东关河街成了益阳街道东边的起点。而堡上,因为百余年繁忙的水运集聚的大量财富在此沉淀,不仅修起大片青瓦高墙、石库门装饰的高大宽阔的民居群,同样也将麻石街铺遍了门前的大街和门旁的小巷。从二堡一直到三堡的涌泉街尾,都是清一色的麻石街。至清末民初,益阳城拥有东关河街、城内、堡上,宽3~4米,长十多里,号称“十五里麻石街”。

延伸十五里长的麻石街,据说在整个中国也属罕见。它将古城区与城外的三堡畅达地连接起来,形成繁盛一时的一条车马行人川流不息的商业街。当时人们的描述是,落雨上街,从三堡到贺家桥,可以不打伞,不穿油鞋。街道两边的铺面有一望无际的廊檐在遮风挡雨,伞显得多余;而不穿油鞋,是因为滤水的麻石路面无泥无尘。街道两边檐下,还铺嵌着精致的石漏。它直径约8寸,厚6寸,中间画了6寸大小的圆,阴刻上四个等分的扇形,成为上底大、下底小的一个锥形漏斗,以阻止街道的杂物流入下水道。走在麻石街上左顾右盼,一家家店面琳琅满目的日杂百货牵引着你的视线,各种吃喝玩乐的东西使你的情绪高涨,让人眼花缭乱、赏心悦目。

其实,麻石街上的麻石常常是架空的。从石缝里能窥视下面的水沟,细密的地方,还能幸运地发现卡着的一枚不知何年何月的铜钱哩!踩着木屐或者坐着车马,来往于大街小巷,你能真切地听到一声声清脆悦耳的回响,然后瞬间消融在车水马龙的嘈杂和喧嚣之中。

清末民初,十五里麻石街修成,它就成了这座城市的一个符号,一道光环。其时,益阳城市建设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一度被冠以“小南京”之称,声望和影响遍及湖南、湖北等长江沿岸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