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雪松:《论文化概念下的中国绘画批评》,《艺术广角》,2004年第02期。
孟彦琴:《气韵生动:律动的生命》,《艺术研究》,2004年第04期。
张宽武:《气韵生动与人格精神》,《美术观察》,2004年第10期。
鲁慕迅:《美在生命——兼谈气韵说》,《国画家》,2004年第04期。
吴冬梅:《释“气韵生动”》,《世界文化遗产亚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
郭珂:《论中国古代绘画“气韵生动”的演变》,《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年第05期。
倪龙娇:《顾恺之的“传神”论对中国山水画的渗透》,《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04期。
华强:《“传神论”对唐代绮罗人物画风的影响》,《艺术探索》,2004年第02期。
高宇琪:《顾恺之和早期传神论》,《甘肃科技》,2004年第02期。
施荣华:《论顾恺之“传神论”的美学思想》,《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年第01期。
张建军:《张璪“树石”与中国绘画史上的“山水之变”》,《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4年第03期。
彭立:《从“存形”到“写意”——中国古典绘画美学观念的嬗变及山水画的兴起》,《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2004年第05期。
刘正平,黄晓霞:《“穷神变,测幽微”与张彦远的绘画理论》,《兰州学刊》,2004年第04期。
韦宾:《栀历代名画记枛中顾恺之三篇画论皆伪——答袁有根先生》,《美术观察》,2004年第06期。
朱光耀:《禅宗与张彦远的“妙悟”说》,《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4年第02期。
王跃年:《栀历代名画记枛评介(连载之二-六)》,《书画艺术》,2004年第01期-05期。
刘圣进:《“逸品”在唐代绘画美学中的地位》,《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4年第04期。
周博:《北宋画学的“自然”观念及其官方思想背景》,《美术研究》,2004年第02期。
申喜萍:《试析道教对中国绘画的影响——以南宋金元时期绘画思想为例》,《民族艺术》,2004年第04期。
张晶:《论董逌的绘画美学思想》,《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第04期。
奚林元:《从栀笔法记枛看荆浩的艺术教育观》,《教育评论》,2004年第03期。
寿觉生:《郭熙栀林泉高致枛探析》,《装饰》,2004年第06期。
陈良运:《论栀林泉高致枛的美学品位》,《美术学报》,2004年第02期。
龙延:《黄庭坚的画论与禅意》,《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04期。
张岩:《论苏轼画跋的美学意蕴》,《齐鲁艺苑》,2004年第01期。
何毅,张涤:《苏轼画论的影响浅探》,《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04期。
陈中浙:《苏轼绘画“形神”观及其与佛教的关系》,《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05期。
徐浩:《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第03期。
侯颖慧:《哲学及文艺理论对宋元花鸟画的影响》,《艺术探索》,2004年第03期。
张完硕:《试论栀宣和画谱枛的美学思想》,《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第06期。
蔡华,申喜萍:《倪瓒的道教美学思想探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2004年第05期。
吕少卿:《论元四家绘画美学思想》,《艺术百家》,2004年第04期。
邱才桢:《吴镇栀墨竹谱枛中的笔墨关系——兼论宋元文人画精神之嬗变》,《中国书画》,2004年第11期。
翁利:《“古意”:借古以开今的旗帜——也谈赵孟頫的“古意”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年第02期。
程桂琳:《略说“逸笔”——浅谈中国画的“逸笔”作用》,《国画家》,2004年第03期。
段彪:《“逸笔”“逸气”“逸格”——蠡测倪瓒绘画中“逸”的内蕴关联》,《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06期。
赵松岩:《略论绘画“逸格”》,《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年第02期。
张红梅:《诗情与画境——倪瓒诗词绘画中的美学思想》,《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03期。
何庆先:《栀四库全书枛载栀图绘宝鉴枛底本考原》,《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年第06期。
袁俊华:《董其昌“南北宗论”对中国画影响的两面观》,《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4年第03期。
李吾铭,黄贞权:《董其昌美学思想中的比较观》,《求索》,2004年第10期。
喻仲文:《晚明哲学思潮对董其昌美学思想的影响》,《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第01期。
于占德:《独立书斋啸晚风——浅析徐渭几首题画诗看个性表现》,《美术》,2004年第05期。
谢丽君:《佛教对恽寿平画学思想的影响》,《荣宝斋》,2004年第01期。
周永昭:《汤垕栀画鉴枛版本之流传及汤着作之影响》,《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年第06期。
蔡育坤:《解读李修易栀小蓬莱阁画鉴枛》,《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08期。
许宏泉:《一画论:戴本孝与石涛之比较》,《荣宝斋》,2004年第04期。
金伯昀:《布颜图的绘画美学思想》,《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年第01期。
赵大军:《从孔衍栻透视明清文人画的绘画精神》,《齐鲁艺苑》,2004年第03期。
张俊,赵启斌:《王鉴绘画思想探微》,《东南文化》,2003年第01期。
陈池瑜:《石涛的山水艺术美学思想》,《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03期。
董文运:《石涛栀画语录枛“一画论”评述》,《新美术》,2004年第04期。
杨芳:《石涛及其“一画”美学思想》,《宿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01期。
张黔:《石涛“一画”论的美学意义》,《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01期。
黄培杰,郝文杰:《试析石涛“一画”论与传统本体论的哲学渊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4年第04期。
吴杰:《笔墨未必“随时代”——论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02期。
王丹玲:《再论石涛美学思想的渊源和意义》,《甘肃高师学报》,2004年第04期。
杨斌:《栀芥子园画传枛探微》,《美术观察》,2004年第04期。
胡健:《花落春仍在——论陈师曾的文化保守主义》,《美术观察》,2004年第12期。
胡健:《守护中的拓进:陈师曾艺术思想与艺术创作》,《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0期。
王进进:《宗白华中国画论的美学思想》,《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第01期。
万青屴:《黄宾虹与“道咸画学中兴”说》,《文艺研究》,2004年第06期。
聂路:《从黄宾虹的艺术看中国画创新之路》,《美术观察》,2004年第12期。
王非:《黄宾虹的中国画变革思路与文化自信》,《美术观察》,2004年第09期。
李阳:《论马克思主义对石鲁绘画思想的影响》,《国画家》,2004年第05期。
吴纯玉:《“中西调和”与“中西融合”——林风眠与徐悲鸿艺术思想比较》,《美术观察》,2004年第04期。
顾平:《论中国画的“随类赋彩”》,《装饰》,2004年第09期。
周耀威:《浅论“气韵”在中国画创作中的意义》,《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第04期。
金雷:《气韵与生命力》,《艺术百家》,2004年第02期。
张缨:《中国画——绘画的具象与抽象的溶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2004年第08期。
沈金耀:《中国画的写形、立象》,《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年第04期。
李起敏:《论一百年来中国画的两个转型期》,《文艺评论》,2004年第04期。
毕继民:《浅谈传统中国画的自然观》,《美术观察》,2004年第07期。
李鸣:《中国画的通俗性和艺术性》,《装饰》,2004年第07期。
屈健,殷梅青:《论中国画意象生成的形式要素——关于图像、程式、笔墨的思考》,《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年第03期。
王文娟:《中国画色彩的美学探渊——兼与西方绘画色彩的比较研究》,《美术观察》,2004年第06期。
方福颖:《中国画的抽象原则》,《装饰》,2004年第06期。
袁崆银:《聚“点”成象——关于中国画“点”法之再造》,《文艺研究》,2004年第03期。
龙瑞,严好好,徐先堂,陈传席,刘国辉,李宝林,王建梓,甘长霖,赵绪成,胡明哲,郑雅风,喻继高,周积寅,郭西元,位正中,冯远:《中国画如何界定如何评价?——栀中国书画报枛关于第二届中国画展金奖作品的讨论》,《美术》,2004年第05期。
马良书:《中国画的“理意说”》,《装饰》,2004年第05期。
赵溅球:《传统中国画的和谐美》,《美术观察》,2004年第04期。
阮礼荣:《“海粟之狂”与中国画现代化发展》,《美术观察》,2004年第04期。
庄一兵:《空白致美——中国画空白的哲学渊源及审美价值》,《东南文化》,2004年第01期。
谢少威:《中国画“危机论”之生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第01期。
郎绍君:《中国画批评二题》,《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4年第01期。
高定昆:《中国画意象空间的表现——浅谈虚实与空间的关系》,《艺术百家》,2004年第06期。
张红嫚:《中国画的色彩与情感》,《美术观察》,2004年第12期。
董春晓:《“中国画”与“水墨画”:本土绘画的现代性遭遇》,《美术观察》,2004年第12期。
赵持平:《从视觉艺术思维的角度论中国画审美内涵》,《美术观察》,2004年第12期。
张森:《对当前中国画创作的思索》,《装饰》,2004年第12期。
王余:《中国画尚“意”论》,《装饰》,2004年第12期。
郝向炫:《中国画的造型与笔墨》,《美术研究》,2004年第04期。
陈克:《再论继承与创新——兼析中国画现代与传统之争》,《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年第06期。
舒湘汉:《中国画与“纯真之眼”》,《美术观察》,2004年第11期。
陈丽香:《中国画之“意”》,《美术观察》,2004年第11期。
张干元:《中国画的混沌美学特征》,《装饰》,2004年第11期。
熊炜:《色与彩——也谈中国画“有色无彩”》,《艺术百家》,2004年第05期。
陈恩惠:《论五行观念对中国画传统色彩观的影响》,《美术观察》,2004年第10期。
袁学军:《试论中国画的发展与创新》,《美术观察》,2004年第10期。
尚可:《中国画传统品评标准的理论渊源》,《装饰》,2004年第10期。
戴卫:《老画题·新话题——也谈中国画》,《文艺评论》,2004年第05期。
荆建设:《论中国画学程式化传统的继承与革新》,《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第01期。
丁薇薇:《论艺术的适度加工原则》,《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4年第04期。
尚可:《艺术与思想——绘画理法漫议》,《国画家》,2004年第03期。
朱连生:《中西绘画艺术美学思想的几点比较》,《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03期。
郁火星:《中国古代绘画崇尚人品的思想渊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年第06期。
刘墨:《冷眼幽情的孤高之美——栀中国画论与中国美学枛自序》,《美术之友》,2004年第01期。
戴春森,张西峰:《“放意相物”在传统画论中的要义》,《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第02期。
赵大军:《画至神妙处必有静气——透视“静”与文人山水画》,《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4年第03期。
刘健:《中国画艺术的灵魂——意境美》,《社科纵横》,2004年第06期。
郭敏:《浅谈中国画意境的构成》,《书画艺术》,2004年第03期。
夏晓春:《论中国画意境审美的动态》,《装饰》,2004年第03期。
任峰:《中国艺术绘画的虚实观——谈中国画的形式美》,《池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06期。
韩璐:《物境、物象与心境、心象——论中国画创作过程中两个基本环节及其内涵》,《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第04期。
张建军:《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贵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03期。
武杰山,吴敏:《浅谈中国画诗意》,《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