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画论大辞典
15620400000191

第191章 附录二中国画论研究论文录目典(23)

林木:《小心!中国画教学与创作中的素描——素描与中国画系统特质漫议》,《荣宝斋》,2010年第01期。

赵钲:《画家本质是诗人(下)——从李鱓题画诗略论画家诗词创作对中国画创作的影响》,《荣宝斋》,2010年第01期。

过晓:《传统绘画性思维与中国新文学》,《扬子江评论》,2010年第01期。

邢萍:《绘画创作意象论》,《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年第01期。

李沙沙:《中西方绘画中线条运用的差异》,《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年第01期。

史绍玲:《“势”在绘画过程中的把握与表现》,《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年第01期。

陈征:《试论西方美术的思潮对中国绘画传统的影响》,《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年第01期。

于素华:《诗画相资别具风采——浅评唐宋元时期的题画诗》,《文学界》(理论),2010年第01期。

尚永亮:《“诗中有画”辨——以王维诗及相关误解为中心》,《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01期。

郝之辉:《李苦禅先生讲花鸟画(上)》,《国画家》,2010年第01期。

曹永林:《天人合一与古代中国画创作》,《国画家》,2010年第01期。

黄永荣:《意境与中国山水画融合之刍议》,《国画家》,2010年第01期。

刘宝水:《比较龚贤、李可染“积墨”山水画的意境表现》,《国画家》,2010年第01期。

牛惠民:《“我自用我法”——从石涛的“我自用我法”谈中国山水画的个性表现》,《国画家》,2010年第01期。

韩雪松:《谢赫栀画品枛中的“奇”与“巧”》,《齐鲁艺苑》,2010年第01期。

李东霖:《宋代山水画“求真”与“求意”的审美异趣》,《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0年第01期。

冯毅:《山水之“媚”——从栀林泉高致集枛看山水的拟人化》,《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0年第01期。

杜恒伟:《从唐岱的栀绘事发微枛分析栀大房选胜图册枛——兼谈其对娄东画派的继承与发扬》,《满族研究》,2010年第01期。

朱良志:《徐渭“墨戏”试解》,《美苑》,2010年第01期。

吴冠南:《魂兮归来——现代中国画衰败之思考》,《艺术沙龙》,2010年第01期。

孙宝林:《中西方绘画空间表现的差异》,《艺术百家》,2010年第01期。

褚滨:《中国人物画造型语言略论》,《艺术百家》,2010年第01期。

何家英:《衡中西以相融》,《书画世界》,2010年第01期。

路琼:《论传统中国绘画的色彩观念》,《书画世界》,2010年第01期。

黄玉立:《传神写照——中国肖像写生探究》,《美与时代》(下半月),2010年第01期。

常平安:《论书法在中国画中的历史地位及价值远景》,《美与时代》(中旬),2010年第01期。

卢海娟:《从栀林泉高致集枛看郭熙山水画创作观》,《美与时代》(下半月),2010年第01期。

乔建业:《五代两宋山水画的空间构架研究》,《西北美术》,2010年第01期。

赵英武:《试论中国花鸟画色彩观的流变》,《西北美术》,2010年第01期。

马力:《解析“气韵生动”的视觉审美建构艺术》,《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第01期。

吴云平:《“画与诗之统一与非同一”小析》,《文学教育》(上),2010年第01期。

汤拥华:《宗白华美学思想中诗画统一的难题》,《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01期。

李爱国:《中国画的国际化——对中国画走向国际化的几点思考》,《文艺评论》,2010年第01期。

沈路:《从构图形式品中国画之美》,《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01期。

刘业勇:《浅谈中国古今诗配画艺术》,《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01期。

谭琼琳:《宋人栀溪山无尽图枛与格雷·史奈德的“溪山无尽”绘画诗——兼论郭熙山水画论在美国现代绘画诗中的运用》,《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年第01期。

万壮:《“笔触”与“笔墨”——中西绘画用笔趣味之比较》,《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01期。

吴从瑞:《新文人画艺术刍议》,《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01期。

杜世禄:《论中国画意象创作中的三个基本元素》,《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第01期。

石冉冉:《徐渭与八大山人绘画风格比较论》,《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年第01期。

董乐意:《浅析“气韵非师”的深层绘画修养》,《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第01期。

包晓佳:《骨法用笔,气韵生动——中国画意境浅析》,《泰安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01期。

赵运虎:《浅谈气韵生动是“法”》,《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年第01期。

王赠怡:《诗人的画家视角与诗中画意的建构——以“凝情取象”、“随物赋形”为例》,《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第01期。

戴云亮:《二十世纪对明代“吴门画派”的解读》,《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01期。

朱冀州:《诗意中的美和雅——从郭熙的山水画看宋代画院绘画的审美特色》,《榆林学院学报》,2010年第01期。

廖钊:《论绘画美学对北宋婉约词的影响》,《柳州师专学报》,2010年第01期。

王亚杰:《论栀过云庐画论枛的画学观》,《柳州师专学报》,2010年第01期。

张宏亮:《我国古代诗画关系理论的历史嬗变》,《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01期。

欧明俊:《王维“诗中有画”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01期。

王琳:《笔墨情趣与师法自然》,《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第01期。

张宏亮:《我国古代诗画关系的理论轨迹与历史演变》,《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第01期。

姚义斌:《即色、无心和澄怀味象——宗炳栀画山水序枛理论来源再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第01期。

李亚兰:《论北宋画学的文学化进程》,《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第01期。

李微霞:《中国诗歌与绘画之共通性》,《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01期。

张长虹:《石涛“一枝”问题新证》,《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0年第01期。

姚远:《傅抱石栀中国绘画变迁史纲枛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0年第01期。

张天佐:《谈绘画艺术中“虚”的意境表达》,《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01期。

王玉贞:《谢赫“六法”的历史演变》,《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第01期。

赵亭人:《诗文基础与国画——国画问题三人谈》,《美术观察》,2010年第02期。

王婧:《论中国画艺术中的“虚”“空”之美》,《美术观察》,2010年第02期。

赵权利:《从古画品思考美术观的当代中国性》,《美术观察》,2010年第02期。

傅吉鸿:《小大之辨——当代中国画审美取向献疑》,《美术观察》,2010年第02期。

郭志刚:《一意孤行——从中国绘画艺术品质的内涵再次出发》,《美术观察》,2010年第02期。

苏畅:《宋代山水画之美学研究》,《美苑》,2010年第02期。

马躏非:《论董其昌对清初“四王”艺术创作的影响》,《美苑》,2010年第02期。

王书兰:《石涛画论及其道家思想研究》,《美术大观》,2010年第02期。

张明学:《写意精神在中国画创作教学中的体现》,《美术大观》,2010年第02期。

李一来:《山水与意境》,《景德镇陶瓷》,2010年第02期。

汪沁:《浅谈“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景德镇陶瓷》,2010年第02期。

徐建融:《人品与画品》,《国画家》,2010年第02期。

马鸿增:《文化自觉与当代中国画的文化品格》,《国画家》,2010年第02期。

周雅玲:《中国画创作境界之活水源头——栀六祖坛经枛的美学思想与中国画创作意境》,《国画家》,2010年第02期。

黄少华:《渐江四言栀画偈枛与绘画意境》,《美术》,2010年第02期。

韩刚:《谢赫“六法”渊源考》,《美术研究》,2010年第02期。

蒋采苹:《中国画传统“六法”美学体系的再认识》,《美术研究》,2010年第02期。

白联晟:《不似似之——试论石涛山水画艺术的原创性》,《美术研究》,2010年第02期。

王萌:《知师徒传承,则可议乎画——试论文人画师徒传承美术教育》,《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年第02期。

何兴泉:《张彦远的文人画观》,《新美术》,2010年第02期。

汪涤:《清初正统派的诗画论》,《新美术》,2010年第02期。

张晓剑:《“结构分析”与中国画风格史的重构——论方闻栀心印枛中的风格研究》,《新美术》,2010年第02期。

王希:《中国山水画传统技法(皴法)及现代审美观念》,《当代艺术》,2010年第02期。

王鑫:《铁干银钩老笔翻,力能从简意能繁——龚贤文人画笔墨语言刍议》,《当代艺术》,2010年第02期。

刘望:《李成及其山水画探论》,《美与时代》(下半月),2010年第02期。

吴轲:《吴道子设色研究》,《美与时代》(下半月),2010年第02期。

任黎霞:《神机巧思——文人画的创新思维初探》,《美与时代》(下半月),2010年第02期。

丘挺:《浅议变体临摹》,《美术教育研究》,2010年第02期。

林海钟:《“六法”散谈之“传移模写”》,《美术教育研究》,2010年第02期。

时振华:《笔墨之间的精神世界——中国画“用笔”之思考》,《美术教育研究》,2010年第02期。

李永林:《意境谈》,《艺术沙龙》,2010年第02期。

张俊:《浅析苏轼与文人画》,《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02期。

乔念祖:《浅析“了法”——侧论石涛栀画语录枛》,《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10年第02期。

潘耀昌:《对中国画走出国门的思考》,《书画艺术》,2010年第02期。

梅墨生:《西顾东望:近世中西画笺语》,《荣宝斋》,2010年第02期。

王文:《感悟顾恺之的创作思想“迁想妙得”》,《东方艺术》,2010年第02期。

李俊:《中国传统绘画中色彩之地位》,《艺术百家》,2010年第02期。

刘玉华:《谈中国画的艺术精神与美育》,《教育探索》,2010年第02期。

狄宝心:《元好问题画诗中的画论观初探》,《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第02期。

吕晓:《再论王概与栀芥子园画传·初集枛》,《故宫博物院院刊》,2010年第02期。

吴夷:《庄子的“真”对中国画的意义指向》,《西北美术》,2010年第02期。

谷泉:《此番境界——张桐瑀谈黄宾虹的书法艺术》,《艺术研究》,2010年第02期。

徐伟利:《论中国工笔人物画中线的独立审美价值》,《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02期。

赵维江:《潘天寿雄霸画风的诗语表达——略论潘天寿的古体诗》,《美术学报》,2010年第02期。

陈博涵:《“元画四大家”称谓辨析——兼论赵孟頫与倪瓒的画品评价》,《文艺争鸣》,2010年第02期。

王欣:《重谈谢赫的形神观念——从栀古画品录枛对顾恺之的品评说起》,《齐鲁艺苑》,2010年第02期。

潘勤:《求索为创新,一意唯孤行——浅谈潘天寿的中国画教育思想》,《艺海》,2010年第02期。

宋春芳:《浅论中国画的临摹》,《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第02期。

龙吟:《析中国画的气韵生动》,《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第02期。

冯保荣:《石涛栀画语录枛中的自我情感宣言》,《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第02期。

张进:《宋金元王维接受研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年第02期。

林素梅:《写自然之性,抒自然之灵》,《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第02期。

王洪伟:《关于童书业山水画“南北宗”问题研究方法探析》,《石家庄学院学报》,2010年第02期。

兰钊:《论唐代诗与画的内在联系》,《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2010年第02期。

孔六庆:《论中国花鸟画发展的永恒性》,《大连大学学报》,2010年第02期。

王珠珠:《设色谈》,《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0年第02期。

李海吟:《论中国画创作的情感特征》,《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02期。

钟毅:《浅谈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