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画论大辞典
15620400000068

第68章 中国画论词句篇(48)

【笔尽而意无穷】清代恽寿平《瓯香馆集·补遗·画跋》:“用笔时,须笔笔实,却笔笔虚。虚则意灵,灵则无滞,迹不滞则神气浑然,神气浑然则天工在是矣。夫笔尽而意无穷,虚之谓也。”说的是用笔虚实与画意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虚笔之处,如果处理得当,有着笔尽而意无穷的奥妙。在恽寿平看来,虚实之间是互相依赖的。没有实,就没有虚。没有虚,也没有实。“笔笔实”和“笔笔虚”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看上去“笔笔实”,其实也是“笔笔虚”。特别是“虚”字,在绘画用笔中最是关键。其作用表现为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虚则意灵,灵则无滞,迹不滞则神气浑然,神气浑然则天工在是矣”。在“意灵-无滞-神气浑然-天工”之间,“虚”就像是一根看不见的传送带,把绘画创作送往“笔尽而意无穷”的境界。在绘画中,“意”是一个兴会的过程。通过有限的“笔”传达出无限的“意”,才是绘画的要旨所在。清代王昱《东庄论画》亦云:“写意画落笔须简净,布局、布景务须笔有尽而意无穷。”(王嘉)

【古人用笔,妙有虚实】清代方薰《山静居画论》:“古人用笔,妙有虚实。所谓画法,即在虚实之间。虚实使笔生动有机,机趣所之,生发不穷。”虚:指画面空白或笔墨稀疏的地方。实:指画得繁多的地方。(王凤珠)

【意为笔之体,笔为意之用】清代布颜图《画学心法问答》:“意为笔之体,笔为意之用,务要笔意相倚而不疑。笔之有意犹利之有刃。利有刃,虽老木盘错无不随刃而解。笔有意,虽千奇万状,无不随意而发。故用笔之‘用’字,最关切要。

此‘用’字,即雌鸡伏卵之伏字,即狻猫捕鼠之捕字,必要矢精专一,笃志不分。大则稠山密麓,细则一枝一叶,一点一拂,无不追心取势,以意使笔。

笔笔取神而溢乎笔之外,笔笔用意而发乎笔之先,殆日久其生灵活趣在在而出矣。”是说画中之意要通过笔加以体现,笔要为表现意所使用。讲的是笔和意之间的关系。早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画论家就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南齐谢赫《画品》评顾恺之云:“迹不迨意,声过其实。”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强调“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则把意和笔之间的具体联系提升到理论的高度。《历代名画记》评述张僧繇和吴道子,称“张吴之妙,笔才一二,像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亦是从创作实践的角度,对笔和意的关系加以举证。(王嘉)

【笔有实中之虚,虚中之实】清代丁皋《写真秘诀》:“惟其有阴中之阳,阳中之阴,故笔有实中之虚,虚中之实。”所讲的是用笔虚实的呼应和渗透。因为人的面部有高低之别,在绘画过程中须要有相应的染法。面部凸起的部位,只有经过染衬,才能表现出来。在用笔的虚实之间,没有绝对的定则,务必根据实际情况的阴阳变化而变化。

只有在不断的阴阳变化中,才有相应的虚实用笔之法。(王嘉)

【用笔有宾主】清代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形象固分宾主,而用笔亦有宾主。”郑绩接着自释云:“特出为主,旁接为宾。宾宜轻,主宜重。主须严谨,宾要悠扬。两相和洽,勿相拗抗也。”(王嘉)

【用笔贵不动指,以运腕引气】清代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用笔贵不动指,以运腕引气。”郑氏自释云:“盖指一动则腕松而弗能引丹田之气矣,是以有轻跳浮躁之弊。可知有力由于有气,有气由于能运腕,欲能运腕,则不动指是为秘诀。作书固然,作画亦然也。”运腕之法,历来乃作书和作画的关键。清代沈宗骞《芥舟学画编》云:“笔行纸上,须以腕送之,不当但以指头挑剔,则自无燥裂浮薄之弊。”清代唐岱《绘事发微》云:“用笔之法,在乎心使腕运,要刚中带柔,收而能放,不为笔使”,均为此意。(王嘉)

【笔动能静,气放而收;笔静能动,气收而放】清代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笔动能静,气放而收。笔静能动,气收而放。此笔与气运,起伏自然,纤毫不苟。能会此意乎,即为法家。不知此理,便是匠气。”指的是画家作画运笔之“动”“静”的对立统一关系,并把它们跟“气”的收放运行结合在一起。(王嘉)

【笔要巧拙互用】清代秦祖永《桐阴画诀》:“笔要巧拙互用。”秦氏接着释云:“巧在灵变,拙则浑古,合而参之,落笔自无轻佻、混浊之病矣。”轻佻:轻浮、不稳重。混浊:含有杂质、不清洁。(王嘉)

【用笔要沉着,又要虚灵】清代秦祖永《桐阴画诀》:“用笔要沉着,沉着则笔不浮;又要虚灵,虚灵则笔不板。”沉着:凝练沉稳。虚灵:虚空灵动。用笔沉着、虚灵,可避免浮躁板滞之病。(张曼华)

【北宋人无一笔不减,元人无一笔不繁】清代周亮工《读画录》卷二载清代程正揆论画:“画有繁简,乃论笔墨,非论境界也。北宋人千丘万壑,无一笔不减;元人枯枝瘦石,无一笔不繁,通此解者,其半千乎?”《书画篆刻实用辞典》释云:这是“对宋元山水画下笔用意迥异的鉴别。宋画往往笔迹繁密,而用笔方法却较单纯,因而黄宾虹称之为‘千笔万笔,无一笔不简’(即笔多而法简)。由于宋画用笔较实,这样可避免笔法变化过多而至烦琐细碎,尤宜于表现千岩万壑大景致的恢宏气象。元画则相反,往往笔迹疏疏落落而笔法所包含的意趣变化却很丰富,因而黄宾虹称之为‘三笔两笔,无笔不繁而意无穷’。”(即笔少而意丰)。由于元画在笔法上极讲究虚实相兼的变化,这样既可以表现清空又可表现深邃,尤宜于抒写林木窠石之风致。(王凤珠)

【不难为繁,难于用减】清代程正揆《清溪遗稿》:“画不难为繁,难于用减,减之力更大于繁,非以境减,减以笔,所谓弄一车兵器,不若寸铁杀人者也。”《书画篆刻实用辞典》释云:“中国山水画从大的体裁上可分为繁简二路,画得少和画得多一样可表现丰富的意蕴,减笔山水也可使人产生千岩万壑之思,正如程正揆所指出:‘意高则笔减意在笔先,不到处皆笔也。’由于简要一以当十,以少许胜多许,更当求笔之遵,法度之严和意趣之深,因此较繁密为尤难。”(王凤珠)

【作画喜用退笔】清代松年《颐园论画》:“作画喜用退笔,取其锋芒秃破不齐正,钩斫方有破碎老辣之笔,画方免甜、熟、稚、嫩之病。”退笔,即“秃笔”。指写字退弃不用之笔,笔尖已秃损,画水墨写意画易见苍老。(周积寅)

【用笔以万毫齐力为准】《黄宾虹美术文集·与胡仆安书》:“用笔以万毫齐力为准,笔笔皆从笔尖扫出,用中锋屈铁之力,由疏而密,二者虽层叠数十次,仍须笔笔清疏,不可含糊。”《黄宾虹画语录》云:“笔用中锋,非徒执笔端正也。锋者,笔尖之谓。能用笔锋,万毫齐力。端正固佳,偶取侧锋,乃是笔端着力。知用正锋,即稍有偏倚,皆落笔圆浑,秀劲有力。否则,横卧纸上,拖沓成章,非失混浊,即蹈躁易。”(王嘉)

【百炼钢化作绕指柔】清代沈宗骞《芥舟学画编·山水·神韵》:“试取前人极缥缈轻逸之笔,用意临摹,未尝不能似也。然其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所谓百炼钢化作绕指柔,其积功累力而至者,安能一旦而得之耶?”“百炼钢化作绕指柔”,源于西晋刘琨《重赠卢谌》诗:“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绕指柔:原意自喻英雄失志,俯仰由人。此借以形容柔软。其意是说作画运笔要刚中有柔,柔中寓刚。(周积寅)

【用笔要能分别阴阳反正,其法在笔锋向背顺逆兼用】《黄宾虹美术文集·金石书画编》:“用笔要能分别阴阳反正,其法在笔锋向背顺逆兼用。有中锋、侧锋,俱关毫端横、直、竖、侧,藏锋、露锋,一波三折。如积字成句,一句之中,词分动静;积句成文,作文之法,起承转合。”“用笔要能分别阴阳反正”,其实正是对中国画论之用笔法传统的经验总结。此理亦如清代松年《颐园论画》云:“专家竹兰当以书法用笔,然不可拘守中锋直画即为正宗。藏锋回腕,转折顿挫,中锋中原有侧锋,侧锋中仍带中锋。否则,兰叶如直棍,竹叶似铁钉,虽中锋乃恶道也。为鉴赏家所笑,不可染此习气。”黄宾虹把绘画用笔所涉的诸多范畴,中锋、侧锋、藏锋、露锋、向、背、顺、逆、横、直、竖、侧等,俱以“阴阳反正”而概括之,其论颇为精炼。(王嘉)

【用笔之意,要顾盼生情,交互成趣】黄宾虹《黄宾虹美术文集·课徒画稿》:“用笔之意,要顾盼生情,交互成趣。然不可结,结则滞而不活。”

顾盼生情,交互成趣,要求是笔笔之间的互相呼应。须得注意避免“结”,否则就会滞而不活。所谓“结”,乃用笔之病。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云:“结者,欲行不行,当散不散,似物凝碍,不能流畅者也。”用笔倘有此病,则行笔的节奏失衡,行而不畅、散而不开,滞而不活,岂能顾盼生情、交互成趣乎!(王嘉)

【用笔密处虽不可容针,然当留素白,方见笔意】《黄宾虹美术文集·课徒画稿》:“用笔密处虽不可容针,然当留素白,方见笔意”。此语是“密不通风,疏可走马”的布局原理在具体创作中的灵活运用。(张曼华)

【锋要藏,不能露】《黄宾虹美术文集》:“用笔时,腕中之力,应藏于笔之中,切不可露于笔之外。锋要藏,不能露,更不能在画中露出气力。”黄宾虹主张用笔应含蓄内敛,强调绘画用笔之法,应以藏锋为贵,气力要藏于画中。藏锋用笔,历来为书画家所重。东汉蔡邕《九势》云“藏头护尾,力在其中。下笔有力,肌肤之丽”正是此意。明代董其昌对绘画用笔的阐述,也是援引了书法用笔的观点。其《画眼》云:“画无笔迹,非谓其墨淡模糊而无分晓也,正如善书者藏锋如锥画沙,印印泥耳。”

藏锋则留得笔住,避免了率直唐突。笔力因藏锋而沉着,锋芒不外露,也易于表达出用笔的含蓄深沉、端庄凝重之意。(王嘉)

【落笔应无往不复,无垂不缩】《黄宾虹美术文集》:“落笔应无往不复,无垂不缩,往而复,使运笔沉着不浮。”“无往不复,无垂不缩”,此论源于书论,是书法用笔之“悬针”、“垂露”之法的引申。

南宋姜夔《续书谱》云:“悬针者笔欲极正,自上而下,端若引绳。若垂而复缩,谓之垂露。”此文紧接着还记录了一则翟伯寿和米芾之间的对话,曰:“翟伯寿问于米老曰:‘书法当何如?’米老曰:‘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此必至精至熟,然后能之。古人遗墨,得其一点一画皆昭然绝异者,以其用笔精妙故也。”由此开始,“无垂不缩,无往不收”遂成为经典之语。明代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云“米海岳书,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此八字真言,无等等呪也”,把“无垂不缩、无往不收”之法提高到至关重要的地位。明代丰坊《书诀》云:“无垂不缩,无往不收,则如屋漏痕,言不露圭角也。”“无往不复,无垂不缩”,即体现出用笔内敛含蓄的特点,与书画家追求的创作风格密切相关。(王嘉)

【中锋两法】《黄宾虹美术文集》:“作画运用中锋有两法:一是剑脊法,线之中间留有一条白痕,两面光,宜画秋树枯木。非下苦功夫,不易得法。一是圆柱法,线之中间有一条黑痕,两面光,画巨石常用,画树亦可。”丘挺《以书入画:黄宾虹绘画用笔特征浅析》云:“黄宾虹并不是一味地强调篆法入画。他非常注重对具体物象作书写性与形象性兼具的刻画,以物理与画理的基本要求,进行生发、表露为用笔之势,用笔之意,如论画树石法,他曾说:‘用笔如用刀,须留意笔锋,笔锋触处,即光芒铦利。侧锋出笔,则一边光一边毛也,写树枝干不能毛,毛则气索,非活树等,山石则不妨毛,以显离披之势’。黄宾虹所言极是,试想南北宗山水画,格局虽有大小,体制虽有秀野,然而其笔墨之旨趣与规矩,俱不出此之外。再如论用笔是着重‘蚕尾’、‘蛇尾’的收笔与‘笔根’、‘花须’的点皴或是讲究‘剑脊法’、‘圆柱法’的运锋都是如此。”(王嘉)

【一波三折】东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宣和书谱》卷五“释昙林”条:“作小楷下笔有力,一点画不妄作但恨拘窘法度,无飘然自得之态。然其一波三折笔之势,亦自不苟。”波,书法中的捺;折是转换笔锋的方向。“一波三折”,最早用于书论中,指写字笔法的细致曲折。其后在画论中出现,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叙制作楷模》:“画水者,有一摆之波,三折之浪,布之字之势,分虎爪之形,汤汤若动,使观者浩然,有江湖之思为妙也。”指画水要形象生动,有波浪起伏的气势。《黄宾虹画语录》:“钩勒用笔,要有一波三折。波是起伏的形态,折是笔的方向变化,描时可随对象的起伏而变化。王蒙善用解索皴,即以此得法。”(周积寅)

【用笔有辣字诀】《黄宾虹美术论文集》:“用笔有辣字诀,使笔如刀之铦利,从顿挫而来,非深于此道者,不知其味。”铦利:锋利。顿挫:停顿、转折。(周积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