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画论大辞典
15620400000088

第88章 中国画论词句篇(68)

【景外意】北宋郭熙、郭思《林泉高致》:“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看此画令人生此意,如真在此山中,此画之景外意也。”中国山水画,强调以真山水为师,表现其真美,只有得其意,才能产生“景外意”,如画春、夏、秋、冬四时不同,分别使人欣欣、坦坦、肃肃、寂寂,这便是山水画之真意,即“景外意”。(周积寅王凤珠)

【画以意为主】明代恽向跋《山水册》:“画以意为主,意至而气韵出焉。”指绘画创作以思想内容为主,充分发挥画家主观情思,使笔墨技巧为其服务,创造出气韵生动的作品。(陶明君)

【画外用意】清代方薰《山静居画论》:“古人画人物,亦多画外用意,以意运法,故画具高致。”是说要注意画所表现的意境。(周积寅)

【画有尽而意无尽】清代方薰《山静居画论》:“画有尽而意无尽,故人各以意运法。”作为绘画表现的对象,无论多与少、繁与简,总是有限的、“有尽”的。但是,绘画物象所表达的“意”,即意思、意味、意向、意志、意蕴、意境、心愿、神情、情景等却是无法量化的,因此也是“无尽”的。所以,绘画就是要以可视的有尽的物象表达出无尽的审美感受。(耿剑杨德忠)

【笔头墨尽言不尽】清代画家沈铨用印:“笔头墨尽言不尽”。这与唐代张彦远“笔不周而意周”论为同义语,讲的是含蓄美在用笔上的表现。清代布颜图进一步说:“宁使意到而笔不到,不可笔到而意不到。意到而笔不到,不到即到也;笔到而意不到,到犹未到也。”(《画学心法问答》)

中国画的空白,是形象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衬托了画面的主体,同时也扩大了画面的意境,就是所谓形象的延续。唐代白居易《琵琶行》有“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句子,这“无声”就是“空白”,“无画处”,“虚处”,它留有余地,是“笔头墨尽”,是“笔断”,是“笔不住”,是“笔不到”,是“言不尽”,“意连”,“意周”,“意到”,它留给观众去想象,去发挥。笪重光《画筌》云:“虚实相生,无画处皆为妙境。”王翚、恽寿平评曰“人但知有画处是画,不知无画处皆画。

画之空处全局所关,即虚实相生法,人多不着眼,空处妙在通幅皆灵,故云妙境也。”沈铨和白居易、张彦远、笪重光、王翚、恽寿平、布颜图见解一致,都注意到艺术境界里的空虚要素。中国的诗书画里,表现着同样的意境结构,代表着中国人的宇宙意识。(周积寅)

【境界】北宋郭熙、郭思《林泉高致·画意》:“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境界已熟,心手已应,方始纵横中度,左右逢源。”境界本指疆界;境地;景象。佛教以六识(眼、耳、鼻、舌、身、意)根据对识体作用的不同,各以六境(色、声、香、味、触、法)为其辨别的对象,称境界。郭熙在中国画论中首次使用“境界”一词,作“意境”解,要求山水画家画出诗情。清代布颜图《画学心法问答》释云:“山水不出笔墨情景,情景者境界也。古云:‘境能夺人。’又云:‘笔能夺境。’终不如笔境兼夺为上。盖笔既精工,墨既焕彩,而境界无情,何以畅观者之怀。境界入情而笔墨庸弱,何以供高雅之赏鉴?

吾固笔墨情景,绝一不可,何分先后?”近人王国维《人间词话》也云:“境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其意是说文艺作品中之境界,是作者的真感情与外界的真景物的统一体。“有情有景”、“情景统一”,是艺术家创造的艺术意境。(周积寅王凤珠)

【化境】《华严经疏》卷六:“十方国土,是佛化境。”佛教名词,谓如来教化所及的境域。此词在画论中出现较晚。清代王昱《东庄论画》:“自唐宋元明以来,家数画法,人所易知,但识见不可不定,又不可着意太执,惟以性灵运成法,到得熟外熟时,不觉化境顿生,自我作古,不拘家数,而自成家数矣。”指艺术修养造诣达到自然精妙的境界。(周积寅)

【神境】清代笪重光《画筌》:“真景逼而神境生。”此指意境创造的最高境界。(周积寅)

【实境】清代笪重光《画筌》:“人不厌拙,只贵神清。景不嫌奇,必求境实。山下宛似经过,即为实境;林间如可步入,始足怡情。”指那些描绘实景的意境。(周积寅)

【画境】清代方薰《山静居画论》:“画境异乎诗境,诗题中不关主意者,一二字点过。画图中具名者必逐措置,惟诗有不能状之类,则画能见之。”

画境,指绘画作品之境界。(周积寅)

【幻境】近代庞元济《虚斋名画录》卷六载清代龚贤论画:“余此卷皆从心中擘述,云物、丘壑、屋宇、舟船、梯磴、溪径,要不背理,使后之玩者可登可涉、可止可安。虽曰幻境,然自有道,观之同一实境也。”此指虚幻的境界。(周积寅)

【虚境】清代方士庶《天慵庵笔记》:“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中国画讲究的是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此处方士庶认为,真实存在的景物是实境,而心中想象并表现出来的景象是虚境。很显然,虚境是主观造境的结果,但画家的想象却并非完全主观的臆造,它亦是自然草木,实景投射于画家心灵思想的产物。故此,所谓“虚境”正是主客观交融感应、虚实相生的结果。因之,方士庶进一步解释:“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这里所谓“虚而为实”正是以想象驾驭现实,以主观心性来统摄表现客观对象的过程。近人伍蠡甫说:“想象一方面为意境所统摄,一方面控制着笔墨从而使有与无、实与虚、象与象外、形与神趋于辩证的统一。”(张金东刘亚璋)

【造境】清代方士庶《天慵庵笔记》:“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清代方薰《山静居画论》:“意造境生,不容不巧为屈折;气关体局,须当出于自然,故笔到而墨不必胶,意在而法不必胜。”境:境界。

近人王国维《人间词话》:“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要合于自然,缩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造境,即作家按自己的理想所描绘出来的生活图景,这是现实生活中所没有的,或少有的,只是作家所希望有的。词论如是说,画论亦然。王振德《中国画论通要》云:“建构绘画境界的方式很多,常见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随意经营,即将可能入画的实景加以增删取舍,使之尽惬人意如清人蒋和《学画杂论》所说:‘游观山水,见造化真景,可以入画。布置落笔,必须有剪裁,得远近回环映带之致。’二是以意造境,即以画家意趣创辟境界。如唐代符载《观张员外画松石序》所说:‘遗去机巧,意冥玄化,而物在灵府,不在耳目’清代邹一桂《小山画谱》说得干脆:‘得自然之所以然,则造物在我。’将上述两种建构方式总括起来,充分说明‘境界’是物我合一、神遇迹化的结晶。”所云“因心造境”、“以情造景”、“意造境生”,都说明画家主体的心灵、情志、意趣对画境建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周积寅)

【天地真境】清代华翼纶《画说》:“翻山越水,所见入画者居多。盖天地真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天地真境”即自然山水之景象。它是山水画家创作素材、灵感的源泉。(朱娜、刘亚璋)

【虽曰幻境,同一实境】清代龚贤自题《山水》卷(《虚斋名画录》卷六着录):“余此卷皆从心中肇述云物,丘壑、屋宇、舟船、梯磴、蹊径,要不背理,使后之玩者可登可涉,可止可安。虽曰幻境,然自有道观之,同一实境也。”中国历代山水画创作,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写实的,多写国内名山大川,但写实并非写生习作,而是在写生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称之实境;一类是写想的,并非指某山某水,而是在生活感受的基础上的想象,称之幻境,使人觉得大自然中确有此真山真水,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与实境没有两样。(周积寅)

【生面】唐代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将军下笔开生面。”生面,指新的境界。参见“别开生面”。(周积寅)

【深致】明代沈颢《画麈》:“一幅画中有不紧不要处,特有深致。”《美术辞林·中国绘画卷》上:“所谓深致,其意有二:①因为画面的紧处要处,全靠不紧不要处衬托、对比,相映成趣,所以欲紧处要处精采,首先要不紧不要处精妙。②中国画最讲究虚实相生、虚实互用,虚处有实、实处有虚,借虚见实。画的不紧不要处正是画面的虚处。能使虚处非纸绢的空白而成为浮动的云气或无限深远的空间,便有令人神往和玩味不尽的深远妙趣。”(王凤珠)

【旨微于言象之外者,可心取于书策之内】

南朝宗炳《画山水序》:“夫理绝于中古之上者,可意求于千载之下。旨微于言象之外者,可心取于书策之内。”宗炳认为即使是古人已经失传的理,也可以在千年之后,以意求得;超于言象之外的书策中的微妙之旨,也可以通过心悟获得。(荆琦)

【有象因之以立,无形因之以生】唐代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序》:“古人云:‘画者,圣也。’盖以穷天地之不至,显日月之不照。挥纤毫之笔则万类由心,展方寸之能而千里在掌。至于移神定质,轻墨落素,有象因之以立,无形因之以生。其丽也,西子不能掩其妍;其正也,嫫母不能易其丑。”其意是说有形的形象便得以确立,无形的神韵通过绘画表现出来。(王凤珠)

【境与性会】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画山水树石》:“吴兴茶山,水石奔异,境与性会,乃召于山中,写明月峡,因叙其所见,庶为知言。知之者解颐,不知者拊掌。”境与性会是张彦远评价僧人画家宗偃的山水画成就时提出的一个观点。

境,即意境,它是构成艺术美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性,是指画家的性情。“境与性会”包含有“情与景合”、“情景交融”的意味。尽管张彦远没有明确举出“意境”一词,但他已体会到山水等抒情性作品的立意有赖于独特的意境结构了,这种意境结构之所以独特,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包含在景物之中的画家性情的独特,正所谓境从情生。以后,五代、宋、元的历代画论不断总结画家“立意”与作品“意境”营造之间的经验,清代笪重光强调的“天怀意境之合”,实际上与张彦远的“境与性会”有着一脉相承的关联。(荆琦)

【萧条淡泊】北宋欧阳修在《试笔》一卷《鉴画》中曰:“萧条澹泊,此难画之意。画者得之,览者未必识也。故飞走迟速,意浅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萧条,指绘画景象的寂寞、冷落、凋零。澹泊,指自然景物与画家心境恬淡幽静。“萧条澹泊”,是谓中国文人画家以荒寒简远的风格为山水画最高的境界。如果画家没有高深精妙的笔墨功夫,是很难达到这种艺术境界的。

“趣远之心”是欧阳修对“画者”和“览者”提出的有关审美心胸方面的要求。所谓审美心胸,即主体在从事审美活动时所具备的心理状态。欧阳修所说的“趣远之心”,实际指的就是清净无功利的心态,它是获得“萧条澹泊”此种“难画之意”的关键,表现为“闲和严静”。“趣远之心”使得画者或览者表现出一种“闲和严静”的状态。所谓“闲和严静”的是一种无意为之的澄静心胸,具备了此种心胸才有可能达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心远”,才能使世俗的功利杂念得到消遁和隐逝,获得“萧条淡泊”之意。宗白华先生认为:“精神的澹泊,是艺术空灵化的基本条件。萧条澹泊,闲和严静,是艺术人格的心襟气象。这心襟,这气象能令人‘事外有远致’,艺术上的神韵油然而生。”“趣远之心”的平淡静谧,带来了艺术意境的空灵淡泊,与此同时,“萧条澹泊”的画意又进而升华出“闲和严静”的“趣远之心”,二者相辅相成,共同缔造出了宋代绘画的总体艺术精神。(荆琦)

【发景外之趣】明代王世贞《艺苑卮言》:“右丞(王维)始能发景外之趣,而犹未尽。”是指画家能阐发画外情趣,使观者回味无穷。(张曼华谢江岚)

【深景真意】清代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论景》:“布景欲深,不在乎委曲茂密、层层多叠也,其要在于由前面望到后面,从高处想落低处。能会其意,则山虽一阜,其间环绕无穷,树虽一林,此中掩映不尽,令人玩赏,游目骋怀,必如是方得深景真意。”是谓绘画作品表现出深远的景象,有着真实的意趣。(王凤珠)

【天怀意境之合】清代笪重光《画筌》:“绘法多门,诸不具论,其天怀意境之合,笔墨气韵之微,于兹编可会通焉。”发挥天资抒写情怀,达到意与境合。(周积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