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健康省钱两不误
15695200000009

第9章 买药用药:精打计算,科学省钱(4)

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药品的使用也由过去的盲目应用到使用前能够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以免发生副作用,应该说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病人有病后心急,看到药品说明书中标有“不良反应”时,就质问店员或向药品监管部门投诉,其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药品是经过国家药品监管部门严格把关才上市的,既然它能与患者见面,说明是经过严格检验的,确能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出现说明书中标明的“不良反应”的概率是非常低的,也是因人而异的。只要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正确用药,就不必过分担心药品说明书上的不良反应。阅读说明书的正确方式应该是先看适应证,再看注意事项,最后看不良反应。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一些患者在没有医师处方的情况下到药店要求购买处方药,然后不在医师、药师的指导下,仅凭药品说明书用药,这样会造成很大的隐患。因为有些药品在以前临床使用时,不良反应并没有完全显示出来;还有些不良反应可能只有一例,而没有写在说明书上,所以从保障用药安全有效的角度来说,应该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用药,特别是处方药。

由此看来,我们的消费者既不要因“副作用”而惧怕用药,影响治疗,也不能因“无此副作用”而擅自用药。

用药如用兵,科学使用方剂才治病

方剂是用几味药酌量配合起来的药物,它针对某种病症,使药物更能充分发挥药效,而不产生不良反应。只有科学运用方剂,才能治好疾病。

1.方剂的剂型

随着医药的发展,历代医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创造了多种剂型,如汤剂、散剂、丸剂、膏剂、丹剂、酒剂、茶剂、药露、锭剂、饼剂、条剂、线剂、灸剂、糖浆剂、片剂、冲服剂、针剂、胶囊剂等。

方剂的剂型各有特点,同一方剂,尽管用药、用量完全相同,但剂型不同,其作用亦异。但这种差异只是药大小与峻缓的区别,在主治病情上有轻重缓急之分而已。如抵当汤与抵当丸,两方基本相同,前者用汤剂,主治下焦蓄血之重证。后者用丸剂,主治下焦蓄血之轻证。

2.煎中药时有五项注意

通过煎药制作出来的汤剂是中医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剂型。煎药的目的,就是把药物中的有效成分经过物理、化学的作用(如溶解、扩散、渗透和脱吸附等),转入到汤液里去。然而,煎药不是简单地用水煮,它还需注意一些原则、方法和条件,否则会影响药物的疗效。

一般说来,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用具。沙锅因为传热均匀缓和且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因此,煎药最好用沙锅。这也是从古至今人们一直使用沙锅煎药的原因。另外,煎药时也可选用搪瓷锅或不锈钢锅或玻璃容器,但绝对不能使用铁锅或铜锅,这是因为铁锅或铜锅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在煎煮药时极易与中药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物的疗效。

(2)水质。一定要保证水质的清洁。另外,在煎药前,最好先用冷水将中草药浸泡30分钟,然后再煎,这样做可以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更好地溶解到水中去。

(3)温度(文火)为宜。因为用大火(武火)煎药常会使植物性中药中所含的蛋白质凝固,影响有效成分的析出。

(4)时间。一般以煎30分钟左右为宜。但发汗类药物或挥发性类药物只需煎20分钟左右(大约在水沸后再煮5分钟左右)就够了;而对于壮阳补气类药物则要煎得更久一些。

(5)次数,每剂一般只需煎两次即可。而对一些较难煎出有效成分的药料,如矿物药、贝类药等,则需要煎3次或更多次。

另外,有些药物如矿物类的紫石英、寒水石等,因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所以一般需先将其单独煎一段时间后再加入其他药物同煎,有的还须先打碎后再煎。还有一些药物,如发汗药(薄荷、荆芥等)或芳香健胃药(如木香、丁香等),因其含有挥发性的有效成分,所以不宜久煎,须待其他药物先煎一段时间后再将其加入同煎。

以上的煎药方法只在一般情况下适用。所以我们在煎中药之前还应询问医生,看看在我们所煎的药中有没有需要特殊煎煮的药物。如有这样的药物,须按医嘱煎煮。

3.服用方剂的注意事项

服药是否合适,对疗效有一定影响。服法包括服药时间和服药方法。

(1)服药时间。一般来说,病在上焦,宜食后服;病在下焦,宜食前服;补益药与泻下药,宜空腹服;安神药宜睡前服;对胃肠有刺激的,亦应食后服。急性重病则不拘时服,慢性病应按时服。治疗疟疾的方药,宜在发作前2小时服。十枣汤服在平旦,鸡鸣散服在五更。这些服药时间对提高疗效都有重要的意义。

(2)服药方法。服用汤剂,一般1日1剂,分2~3次温服。根据病情需要,有的1日只服1次,有的可以1日数服,有的又可煎汤代茶服,甚至1日连服2剂。另外,还有热服、冷服。通常是治疗热证可以寒药冷服,治疗寒证可以热药热服,这样可以辅助药力。但若病情严重时,又应寒药热服,热药冷服,以防邪药格拒。对于服药呕吐者,宜加入少量姜汁,或先服姜汁,然后服药,亦可取冷服、小量频服的方法。对于昏迷或口噤的患者、吞咽困难者,可用鼻饲法给药。使用峻烈药与毒性药时,宜从小量开始,逐渐加量,取效即止,慎勿过量,以免发生中毒和损伤正气。

降压药调量别忘调时

随着天气的变化,一些高血压患者也调整了服用降压药的剂量,对此,医生提醒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还应把握好服药时间,否则会有中风的危险。

据一项医学研究表明,当一个血压正常的人处于安静状态时血压也会自然下降,特别是在入睡后2小时的时候,血压下降最为明显,而病人服用降压药物后,大多是在两个小时后药效发作,起到降压的作用。生活中,有许多患有血压史的病人喜欢在睡觉前服用降血压药,以维持血压的正常。而这两个小时是药物高效期和人体安静状态时血压自然下降的交汇点,药效和人体自然调节发挥了双重作用,从而出现了病人的血压大幅度下降,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明显供血不足、脑血流量减少和血液循环速度减慢的现象,导致了血液中的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凝血物质附着在血管内膜上,凝集成栓子,如果脑血管某一支被阻塞,就会发生贫血性中风,即脑血栓形成,严重者会出现生命危险。

许多人错误地认为,高血压是致命性的脑血管疾病,这种认识误导了许多人。据一项研究资料表明,有50%的脑血管疾病恰恰是因为低血压而致命。因此,提醒高血压病患者,最好不要在睡前服用降血压药,每天末次服药时间应安排在睡前三四个小时为宜,以错开药效与入睡后血压下降时间,防止意外情况发生。高血压病人如在气温变化时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贵重药品不一定好

时下,许多病人对贵重药情有独钟,本来用普通药就完全可以治好的病,偏要用价格比较贵的新药。是否药价越贵药效越好?

国内医药来源有国产、合资和进口三种途径。国产药定价相对偏低,其中一、二类药较少,三、四类药占多数。由于新药从研制、生产到申请专利、打广告、出售等需要大量的费用,药品生产厂家将其计人成本,必须导致新药的价位偏高。应该说多数贵重药的疗效都比较好,如果使用得恰到好处,对人身体健康大有裨益。但也并不都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越贵的药越好。贵重药一般都是新药,是否有毒副作用,需要进行很长时间的临床试验观察。可是,新药在申请批号前,仅临床观察几百人的用药反应,并且多数都用在身体器官功能健全的人身上,基本不在孕妇、儿童、老年人身上试验,致使一些药品的毒副作用开始时没有充分暴露,在扩大使用后才逐渐显露出来。如我国生产的双氢埃托菲,止痛效果很好,被作为国家一类新药批准生产和使用,可是大批量投入使用后,发现其具有成瘾性,国家不得不专门下发文件控制其使用。

用药不能只看贵贱,而要对症下药,合理用药。用药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用抗生素类药一定要做药敏培养实验,看哪种药对病人的细菌最敏感,随时根据细菌变异情况调整用药种类。如绿脓杆菌感染,用先锋必效果好,可是用价格差不多的头孢三嗪就不起作用。金黄龟葡萄球菌对许多抗生素都有耐药性,对头孢氨苄等药的耐药性高达70%以上,用这类药基本起不到杀菌作用。相反,用多了还可能造成菌群失调,增加新的感染。

二是加强血药浓度监测。血中的药物浓度在治疗范围内最好,高了容易中毒,低了达不到治疗目的。应通过适时地检查病人血中的药物浓度,提醒医生增减药量,以达到最佳的用药效果。病人不宜自己在家中乱用药,特别是一些进口药,西方人的血药浓度与中国人有很大差异,不能完全按说明书上的量。如治疗脑膜炎的磺胺嘧啶,西方人可以按说明书上写的1天3次,每次2片,中国人则不行,若按照这个量用药,血药浓摩过大,药物形成结晶,会导致血尿。经过血药浓度监测发现,在中国人身上用这种药,药效可以维持17个小时,1天服用1次,每次2片即可。

三是药品合理配伍,通过几种药搭配使用,以相互促进,增强疗效。磺胺类药属碱性,若加点小苏打一起服用,能够促进排泄,不易在体内蓄积,避免毒副作用。青霉素族药与棒酸一起使用,可以使青霉素在体内排泄减慢,疗效更好。阿司匹林、布洛芬、双氯芬酸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容易造成消化道出血,配点硫糖铝等保护胃黏膜的药,既能减少对胃的刺激,还可以提高药效。

四是讲点用药经济学,普通药和贵重药都能治的病,如果疗程相差不悬殊就不要苛求用贵重药。但并不是贵重药一律不能用,若是病情需要,还是提倡合理使用。如治疗高血压药,以降压0.133千帕(1毫米汞柱)为标准计算经济价值,价格较贵的络活喜就比便宜的复方降压片降压效果好,用复方降压片很长时间也达不到相同的效果,钱也不比用络活喜少花。这并不是说用好药一定比用普通药省钱,只是要视病人的临床指标而定。如一般上呼吸道感染,用不着使用先锋V、头孢三代等贵重药,青霉素就完全可以。

穷人也可进补:名贵中药的“平价替身”

说到进补,大家会想到冬虫夏草、人参、鹿茸等经典名贵药材。近年来,由于一些商家的宣传误导,很多消费者认为,药材的价格越贵越“滋补”,加之一些不法药商的人为炒作,导致这些名贵药材的价格不断攀升,有些甚至超过了黄金价格。那么,有没有一种既廉价又同样有效的滋补品,来替代这些昂贵而又不太让人放心的“名贵中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