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特种攻击部队正是辛弃疾对北宋军政弊端的反拨。北宋军事训练极不得宜,到宋仁宗时代,征召农民训练为兵,保甲制度实施后,禁令苛刻,训练时间与农忙冲突,而不去调整,武器又须民间自行购置,种种弊端,农民大为反感,有自己锥刺眼睛致盲者,有自断其臂膀者,有自毁肌肤者,目的皆为逃避兵役。而王安石等辈不知此,仍梗着脖子说,“自生民以来,兵农合一”。就寻常道理来看,他的话没错,问题是这些民兵,保卫自己几里左右的家园尚可,如是大型野战或特战,那就只有丢盔弃甲了。
辛弃疾的特种骑兵观念和实践,即是要建立一种快速反应部队,一者可以随时用于进攻和防御,二者具有威慑力,也便于调动;另外,也可视需要在重型和轻型部队之间转换,有利于补给的迅速获取。
甚至他的词作,多有速度与火力心理的投射,诸如“谁信天峰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满江红》)、“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八声甘州》)、“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皆是。
抗战期间,九战区幕僚长、兵学家赵子立说过,“当然运动中的部队比占领阵地的部队容易打”,意味着等到敌人立足已稳,就要麻烦得多。而要打击运动的敌人,则己方必须具有更为迅捷的运动速度,辛弃疾训练特战部队的心曲实即在此。
辛弃疾所力求达成的军事攻击的硬实力,如能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渊然融合,则军事实力也可转换为一种软实力,它可以展开演习、吓阻、帮助冲突地区撤离非战斗人员、实施人道主义和灾难救援等,软实力是通过吸引而不是胁迫手段得到所期望结果的能力。
稼轩的《论阻江为险须藉两淮疏》说明长江作为军事险要,必须是在凭借两淮的前提下才能成立。长江隔离中国分成南北,从来“未有无两淮而能保江者”。两淮地势绵延千里,势如张弓,敌骑一旦扑到长江沿岸,东趋西走,如在弓弦,荡然无虑。但能在其中予以截断,则其东西不能相顾,而其北来之兵,则如行走弓背,道路迂远,悬隔千里,势不相及,消灭他们就好办得多。古之善用兵者,辄以常山之蛇作比喻,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击其身则首尾俱应,这是强势状态。但就两淮形势而言,如果以精兵截断其中,淮中即是其身,若断其身则首尾不能相救。
他的这段论述,或许就是20世纪40年代末期蒋介石决意在徐蚌决战的心理背景。
辛弃疾的作品尤其是他的词作,缭绕挥之不去的愁绪,把栏杆拍遍的悲凉。此皆体制的污糟所致。一个风雨飘摇的政权,操纵在见风使舵、毫无原则的三流小人手中,他们纵歌于漏舟之中,痛饮于焚屋之内。他们狗熊所见略同,用夜行人吹口哨的虚怯,操弄着那个随行就市的影子政府。内耗凶险固执,对付外来侵迫一律的软骨头,像没有脊梁的海蜇皮。辛弃疾这样的战略家,只能灰头土脸,处处丢分了。哪怕是优游的清兴,也被愁绪包裹,正如《鹤鸣亭独饮》所说“小亭独酌兴悠哉,忽有清愁到酒杯。四面青山围欲合,不知愁自哪边来”。然而,僵化的制度携带对人本的杀灭,对人性的毁伤,对才俊的构陷,群小汹汹,志士悲哽,内在的消耗犹如基因,随着辛弃疾们的投置闲散,无端见疑,南宋的国祚也逐渐走向了尽头。
参谋生涯的最后作业
被搁置的绝境自救之策
徐蚌会战开打,把前线最重要的幕僚舒适存推到风口浪尖。
舒适存的参谋作业,在徐蚌会战的紧急关头,闪射出一丝可贵的亮光,旋即归于幻灭。大战的局势,自此不可收拾地狂泻直下了。
那是1948年的深秋。杜聿明抱病勉做刘峙副手,他迈着蹒跚的步履,爬上南京某饭店三楼的房间,力邀舒适存出任第二兵团副司令官兼前进指挥部参谋长,舒适存义不容辞,遂与同飞徐州。
此时的形势是,解放军华野、中野围困徐州,并扼制黄维兵团于南平集附近。而杜聿明所辖三个最能打的部队,即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个兵团,则固守徐州,11月底,向永城方面旋回,争取外翼,试图与黄维会师。
11月的最后一天,杜氏集团分两路乘夜色突出永城重围。两天后,邱清泉到达孟集,旋被包围,孙元良兵团到达洪河集,李弥兵团到达袁圩。杜聿明命令邱兵团向南攻击、李兵团向东南攻击、孙元良兵团向西北警戒前进。邱、李两兵团竟日猛攻,收效甚微,盖以解放军利用星罗棋布的村落地带,作纵深配置,顽强抵抗。不得已,指挥部进至陈官庄。12月3日,国军空军及地面战车运用到最大限度,伤亡很大。是夜杜氏决采三面掩护、一面攻击的战法,而解放军四面合围犹如铁桶,难以撕破。曾经纵横驰骋、锐不可当的邱兵团,以全力向南攻击,每天仅进展数里,甚或不进反退,于是战况胶着,维持原有阵地,已极费力,要想突破,已属妄想。
这个时候,作为前线总幕僚、战略智囊的舒适存,他的重要意义显现出来了。
“我乃向杜氏建议,长此僵持,兵员日益消耗,粮弹不继,终非善策,应乘围困未固,粮弹未尽,天气未变,速作辐射式的突围,杜氏首肯。于十二月五日晨,杜氏召集各兵团司令官会商作战方策,决议各兵团以军或师为单位就地突围,各自相机行动,分向信阳、潢川间集合,再作后图,并决定于是日夜间,依杜氏电话开始行动,议甫定,忽报孙兵团正面被突破,孙遂先行离去,杜、邱两人召集各军长研究实施突围之技术问题。此时邱氏意忽中变,反对突围,力主拼战到底,以死殉国,杜氏决心动摇,竟罢突围之议,苦撑至一月九日,全军覆灭,邱氏实践殉国之言,壮烈自杀。余曾挽以联云:雪夜困重围,不用吾谋,公有决心拼一死;云天怀旧雨,更伤国事,我余热泪洒千行。”(《如此一生》,《传记文学》杂志总第138、139号,1973年出版)
三天后的12月8日,他被派从包围圈乘战机起飞,往南京请示机宜。次日即偕同空军指挥官飞临陈官庄,决定空投粮弹。随后的十几天中,天气骤变,大雪纷飞,阴霾蔽天,无法空投,官兵饥疲已极,民间粮食,无可搜刮,军中马匹,宰食已尽,解放军重兵全线收缩包围圈,伤亡惨重,粮弹俱尽,杜氏自杀被阻,邱清泉阵亡成仁,所谓徐蚌会战,遂告终了。
舒适存做了一辈子的幕僚,是一个实战经验极为丰富的军中高级智囊。他以极为深邃的战略眼光、极为周密稳健的考量成就了许多战役的胜利。他的生涯连贯旧式军队和转型后的现代部队,人生经历坎坷,饱受战火熏陶。他的战策,往往以周密、妥帖、有效而著称。徐蚌大战,最后关头的幕僚作业,充溢风雪凄紧的心头滋味。然而,不得不发“吾谋不用”之叹,战局是如此地不可逆转,其悲凉苦涩可想而知。
舒适存小时候
舒适存是湖南平江人,生于耕读之家。其父好读书,以幕游遍国中。他8岁入塾受书,地方上有名的几位老师,先后教授他国文。10岁前,已读完毛诗和四书,其中名篇并能背诵,19岁受聘任梧桐山下观音堂初级小学教员一年,弱冠之年,结束农村生活,投笔从军。
关于孩提时代,他的回忆充满怅惘的怀念:“童年生活,最堪回忆。农村经济,自给自足,无所谓洋货,民风淳朴而自由,没有身份证,也没有户口簿,买田架屋,娶妻生子,出外旅行,无须申报,儿童没有恶性补习,也没有升学竞争。”
少年时,曾借同乡好友家中的《孙子十家注》手抄一遍,爱不忍释,读唐诗尤喜边塞诗篇。
此时袁世凯死去不久,国内军阀横行,他到长沙后,进入赵恒惕部队当兵。因为蔡松坡与黄克强同时逝世,被派参加国葬蔡松坡先生的仪仗,他记得灵官渡的牌楼联语是:“四海同悲,伯仲勋名怀击楫;万方多难,苍茫风雨泣同舟”深深打动其心灵。
此时湘军和北洋系的北方部队混战。在湘北拉开阵势,忽传敌人的包围来了,大家一齐跑下山来,到底有无敌人,只有天晓得,队伍乱糟糟地在山径里徘徊,有的跑到老百姓家里去休息,有一位姓李的排长,他竟毫不知耻地从一个稻草堆里爬出来,他以为这样就叫打仗,未免太可笑了……当时各部队打来打去,他觉出很多儿戏般的可笑之处,工兵配备、工事情形、情报搜集、部队联络统统都很幼稚到可笑的地步。
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他所在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四军,在安徽、江苏追歼孙传芳部,取得上佳成绩。旋因津浦战况逆转,奉命南撤,由浦口渡江。龙潭之役,他担任釆石矶、马鞍山一带江防,以上各役,均顺利达成任务。
四十四军一度解散,他回平江暂住,看到兵燹之余的湖南农村,一片混乱死寂的萧条惨状。辗转乱局中,他曾两次面临被地方武装杀头的危险,辗转入赣,他想父仇未报,徒死无益,只得隐忍苟活,所幸皆能化险为夷。1932年,他被派车送至南昌行营,蒋介石特别召见,温语慰勉,奉派为南昌行营少将参议,从此开始幕僚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