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陆的惨败,原因多多,俞大维以为一个焦点,就是金圆券发行造成的悲剧,这也是老百姓的切肤之痛。知识阶层,本已不满,金圆券一经发行,中产阶级纷纷破产,好比遍体鳞伤者,又挨了致命的一刀。所以他认为金圆券是罪魁祸首,导致民众的不满变成愤懑,他们的反对变成敌对。
早在1946年由于通货膨胀法币贬值,民间就已出现以货易货的行为,金圆券在1948年夏秋之间颁布发行,有的人还乐观地认为可以维持下去,但是失败得很快、很惨。从前法币虽然问题不少,但还在乡下流通。现在金圆券下不了乡,结果只在都市肆虐,于是通货膨胀加速,财经困境已然崩溃。
万耀煌先生从湖北省主席位置上退下来后,曾任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当时只有19个人,万耀煌是其中之一,负责战略检讨和最高军事行动建言,为一种事实上新增的高级幕僚。
他以为,当王耀武兵败济南后,情势进一步恶化。但部队整体而言,在东北、华北、徐蚌仍掌握许多要地,具有巨大潜力,他就向蒋介石提出议案,说是值此生死存亡之秋,应“集中兵力,选择战场,把所有人力物力投掷在一个战场上,不幸而败是无法挽回,另作打算,胜了是决战的开始。我把重点放在集中兵力选择战场上,这是主动的攻击,希望不要像现在处处要守,处处挨打,备多力分,无法兼顾。”(《万耀煌口述自传》313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1月版)
万先生分析说,以蒋介石的智慧,应该不至于有1948年至1949年间惨败,但几乎每局都败下来了。万先生仔细探其就里,其所述深宛而沉痛,这些失败的因素,自有其焦点。因为蒋介石具有英雄本质,使他坚持必须亲自指挥军事。为了明了战场实况,他冒险出现在大型战场,每一个吃紧的战区,到达后立即集合当地的高级指挥官——总司令、兵团司令等,开会听取诸人报告才决定战略,然后决议执行。“问题就在各个带兵官是否得到正确的情报?是否肯把实况报告出来?是否敢把自己的弱点宣布出来?无疑地,他所得的报告要打很大的折扣,他的决定当然成问题,何况战争是瞬息万变的,说不定会议一结束情况又不同了,这是蒋介石指挥全国各战场的缺憾。在指挥系统方面的漏洞更大……”(引文同上书)
在大陆易手前的紧急关头,蒋介石已经方寸大乱。那时候可以说所有的当事人前线一线将领,都是临时性事实上的幕僚,不少人推出较为可行的退守办法,但都阴差阳错未能实施。
1949年8月下旬,宋希濂和胡宗南在重庆向蒋介石建言。其中,宋氏长期在滇西,对川滇边区地理很熟悉。
宋、胡二人的腹案是,当时在西南的部队,少量的嫡系部队也军心不稳,军头甚至是地下党,新编成的部队及杂牌军战力脆弱,要想集结兵力和解放军决战,等于痴人说梦。于是宋、胡二人商量,将主力转移到滇缅边区,第一步控制西康和川南。如解放军压制,则退往保山、腾冲一带,如再受压制,则要退往缅甸,且必须尽量保存现有重炮、山炮、战车等。
他们向蒋介石作了汇报,但老先生非常气愤,坚不松口。他认为,西南为资源精华所在,乃复兴事业的大本营,不能轻易丢弃,如果放弃,则国民政府在国际上地位完全丧失。
他所说的也是事实,问题是整体的支撑难以招架了,等于病骨支离的人去和大力士打擂,其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宋希濂和胡宗南又说,如不设法避免决战,将有被包围全歼的危险。不如设法保存实力,还算上策,他们向蒋介石反复陈说。蒋介石坚不同意,且面有愠色。于是这一案就完全搁置了。
当时在大西南,胡宗南的参谋长罗列也有他的一个计划,他认为刘文辉的部队战力孱弱,雅安、西昌可轻易拿下,但不宜从成都、雅安一线直接攻击。宜从乐山、洪雅方向,以及灌县草地方向合围雅安。再将两个军调到云南,守住云南,西南的局势是可以稳定下来的。
他这一案胡宗南也表赞同,但他晓得层峰必不准许。所以在汉中的时节,他苦闷到闭门谢客。那时,胡部的训导处处长李犹龙,曾为此事去问参谋长罗列。罗列说,老头子没有批准我们的计划,长一师不能去西昌,其他部队亦停止行动,因害怕做瓮中之鳖,胡先生在愁闷生气呢。稍后李犹龙自己去见胡氏,胡宗南对他说,老是被动行事,将来只有做瓮中之鳖了。1949年的11月,宋希濂部队已经只有撒腿西向狂奔了。在幕僚计划的左右摇摆中,川东的防线已不复存在。
当胡宗南已退到成都,还在为怎样去、去不去西昌而忧虑,解放军已在多处重要关隘切断了他们的退路。这时即使口头上要守成都的人,也是忐忑不安,所以,成都籍贯的李犹龙就建议,假如要暂时守成都,自来兵家是北守绵阳,东守简阳,南守泸州;如打到成都附近,你就不能守了。就目前形势说,他认为还是放弃成都,到西康、云南保持一部分实力,才是上策。
这时候蒋介石也正在成都住在军校里面,胡宗南去请示,回来后大发牢骚。说是蒋总裁得到张岳军(张群)向他保证刘文辉、邓锡侯、卢汉这些人都靠得住。蒋先生不同意胡宗南等人的计划,而且下手令要其负责死守成都;并派顾墨三(顾祝同)任西南军政长官,要他以副长官兼参谋长的名义代行。胡宗南以为这几十万人都会被张岳军埋在川西。
张群是蒋介石极为信任的大幕僚。但他这个时候的种种判断,都是和实际情形相背离的。他的整个人脉、在他家乡的多年的经营,此时已像大地震一样,改变了地脉上的所有结构,即使原貌还在,整个基础已经垮塌松懈,他还冒险相信,其他的人当然就成了他的计划的牺牲品。所以胡宗南的牢骚也真不是空穴来风。
近代领军而出身幕僚者多不可数。
据统计,曾国藩前后幕僚加起来,声名显要的就有四百多人。大概除了纯粹的武将如鲍超等人以外,其余从其身边起家的军政大员,没有不是幕僚出身的。李鸿章、左宗棠、丁日昌、郭嵩焘、罗泽南、沈葆桢、刘蓉、薛福成、吴汝纶、胡林翼……侧重面不同,有的一生为幕僚,有的很快出为方面大员,甚至疆臣。
曾国藩集团的得逞,在技术方面幕僚因素居大半,其高层大多由幕僚出身者组成,赵烈文这样的知识分子,始终居幕僚地位,出谋划策;更多的人,像左宗棠、李鸿章起初都是曾国藩的幕僚,奋其智鼓其力,中途走向方面指挥,再走向疆臣大吏;像郭嵩焘则以幕僚走向第一代杰出外交官。曾国藩手下的将帅只有像鲍超和塔其布等人,是纯粹武官出身,其他的人无论是专职幕僚,还是外放任方面指挥官的人,多为知识分子。如左宗棠、罗泽南、彭玉麟、李鸿章……这里面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形,例如王珍,他早期是罗泽南的助手,一旦进入湘军系列,由纯知识分子转为指挥官的过程相当迅速,后来他写《阵法新编》等书,在战术方面就有相当具体的贡献。
曾国藩本人在翰林院时期也可算得是广义的幕僚。
其集团上层更多的人是由幕僚走向统领、提督、总兵。
曾国藩幕僚集团,拨动了清王朝时钟即将停摆的指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