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朱元璋的一再征召,刘基内心还是有一番纠结的。
作为一名乱世书生,他心中有着自己的利益考量。儒家的伦理道德、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政治前途等,都成为刘基所思考或决定他抉择的因素。特别是从元朝的官吏转而投靠自己历来所不屑的乱贼草寇,经历如此巨大的角色转换对于个人来说显然是困难的事。
帝国建立后,有人杜撰出西湖望云和陈说天命的故事。说的是刘基在做江浙行省儒学副提举时,曾经游览西湖,见西北方的天空飘起奇异的云彩,光映湖水中,同游的文人雅士都以为是庆云,准备分韵赋诗。刘基却在旁边大声说道:“这是天子气啊,应在金陵,十年后有王者起其下,我当辅之。”
此时的杭州城还是元朝的繁华之地,同游的人都以为刘基喝醉了酒,说的是醉话。这帮胆小怕事的文人吓得躲得远远的,抱怨道:“刘基,你这不是要连累我们抄家灭族吗?”
等到十年之后,朱元璋攻破处州时,向他抛出橄榄枝。临行之际,刘基在家中大摆筵席,向亲朋好友陈说天象,说:“此天命也,岂人力能之耶?”于是与朋友叶琛、章溢应盛情之邀辅佐朱元璋。
处于各种势力纵横捭阖、互争胜负之际,早已声名远播的刘基想要安安稳稳地过一种半隐半仕的生活,显然是不可能的。形势逼迫着他必须做出抉择,才能于乱世求得生存。
刘基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考虑,这时候已经控制家乡处州的朱元璋无疑是最为合适的投奔对象,尽管一时半会他还无法甩掉身上的道德枷锁。可是在纷扰的现实面前,道德只是挂出去用来忽悠人的羊头。
此时的朱元璋,也正想尽一切办法逼迫着刘基跟自己一起上路。
刘基投奔朱元璋后,不但为其制定了长远的军事战略规划,而且以其敏锐、准确的判断力,参与指挥了许多堪称经典的战役。龙凤六年(1360),陈友谅攻陷太平后,率舰队从采石顺流东下,直逼应天。朱元璋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有的主张投降,有的主张退守钟山,这令朱元璋极为失望。
就在这关键时刻,刘基提出了诱敌深入之策。朱元璋听从刘基的建议,将陈友谅诱骗至龙湾,一举将其击溃。还是在刘基的鼓励下,朱元璋亲自领兵奇袭陈友谅的老巢。打得陈友谅携家带口逃奔武昌,结果束手就擒。
像刘基这样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神化之人,在战争年代是各方势力争相拉拢的人才,但是放在和平时期,这样的人极有可能成为权力博弈者的眼中钉。
刘伯温和朱元璋的关系,在帝国建制前后曾经有过一段水乳交融的蜜月期,就像朱元璋自己所说:三军所向,治国方略,卿能言之,朕能审而用之。
然而等到帝国建制后,君是君,臣是臣,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朱元璋用刘基参议决策多年,对其城府之深是有所忌惮的。龙湾大捷,奇袭江州,显示了刘基的过人智谋;拒绝救援安丰,将小明王别置滁州,展现了他的政治远见;至于那些传说中的占星术,更是让刘基的头顶上方环绕着一圈又一圈神秘莫测的光芒。
将这样一个人放在身旁,让他“看守”朱家的江山社稷,朱元璋又怎能做到高枕无忧。
其实对刘基这样的非淮人集团,朱元璋一直是怀有戒备之心的。他在南京时,朱元璋虽然优礼甚厚,但并不信任;虽然授于他们不同官职,但并未委以重任,给予实权。
洪武二年(1369年),朝廷立二十一功臣庙于鸡笼山,朱元璋亲定功臣位次,刘基居然不在其列。第二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勋爵,封公者三十人,刘基仍然被排除在外。
如果真是论功行赏,刘基的功劳并不在这三十六人之下。事隔半月之后,朱元璋只是象征性地给刘基加封了个诚意伯,同时受封的还有汪广洋,位次、食禄都在刘基之上,可见朱元璋在对待这位诚意伯时并没有拿出十足的诚意。刘基的俸禄也是伯爵中最低的,年俸只有240石,而李善长是4000石,足足多出了十几倍。
由此可见,朱元璋对刘基只不过是做一些虚而不实的表面文章而已,始终没有将其引为肱股,更没有像对待淮西集团李善长等党人那样倚重。
淮西与浙东两大权力集团在朱元璋眼皮底下开始了明争暗斗,朱元璋似乎很希望看到官僚集团内部上演这样一出好戏。作为帝国的一把手,朱元璋之所以会抱着看戏的心理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朱元璋对帝国官僚除了有乡土之情外,还渗杂着他的驭臣之术,以及在使用人才方面,亦有不囿于乡党的观念。
两大权力集团的斗争,其实说白了就是刘基与李党(淮西集团)之间的斗争。在这场权力博弈中,刘基很多时候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没有一个类似于李党以皇帝为靠山的政治集团在背后为自己撑腰。
单枪匹马同一个拥有强大政治势力的集团相抗争,刘基从一开始就处于明显的劣势状态。要知道,在帝国权力集团的斗争中,如果没有一个强大势力政治集团作为依托,又没有操有生杀予夺拥有至高无尚权力的皇帝的支持,单凭一己之力,去争取斗争的胜利,那简直是权力世界的天方夜谭。
洪武元年(1368年),算是刘基与李党(淮西集团)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这一年,朱元璋北巡,命刘基与李善长留守京师。
当时的刘基是御史中丞兼太史令,是帝国监察机构的官员。他的职务是御史中丞(御史台第三把手,一二把手是汤和、邓愈),其实手里并没有多少实权。
引发双方矛盾的导火线是一件涉及中书省都事李彬的案件,李彬是李善长的亲信,因为犯了贪纵罪被抓了起来。查清罪行后,刘基决定要处死他。李善长连忙上门说情,可刘基还是将这件事向朱元璋报告。朱元璋大怒,命令立刻处死李彬。
巧合的是朱元璋的这份回复恰好落在李善长的手中,他心中愤怒却也不敢隐瞒。为了救自己的亲信一命,他生编硬造了一个理由。他以为只要自己说出这出口,刘基应该会卖自己一个面子。
他找到刘基,对他说:“京城有很久不下雨了,先生熟知天文,此时不应妄杀人。”
李善长明知刘基深通天文之道,便以此为借口。如果刘基坚持要杀李彬,那就索性将天不下雨的责任推到刘基的身上。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刘基给出的答案是:“杀李彬,天必雨!”
刘基的态度是如此决绝,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李彬就这样被依法处死,李善长就这样被彻底激怒,他开始准备自己的第一次反击。
刘基敢说这样的话,应该说他是有一定把握的,他确实懂得天文气象。可是这一次刘基的运气实在不好,过了很长时间天也不见一滴雨。等到朱元璋北巡归来,李善长的小宇宙开始爆发。他指控刘基在祈雨坛下杀人,才会惹得天怒人怨。
李善长还嫌自己的能量不够,指使众多对刘基怀有敌意的官员集体围攻,毋庸置疑其中以淮人居多。对于横行无忌的淮西集团的官员们而言,刘基就是他们捞取权力资本最大的障碍。这帮人对刘基是既惧且怕,一定要想办法将其置于死地而后快。
刘基一人独挑李党(淮西集团)的结果,就是以自己的黯然退离为代价。刘基在其时朝野上下,名望遐迩,如果他是一个心术不端的官员,是完全有能量在朝中搞一个浙东人的小圈子或小山头的,可他并没有这么做。
李元璋对刘基虽有诸多不满,抱怨他为人死板,过于严肃。可是在制定治国之策时,他还是会与刘基商讨。刘基亦能一如既往,不避嫌恶,坦诚讲出自己的不同意见。
就连朱元璋在刘基离开朝堂后,也发出这样的感叹“刘伯温在这里时,满朝都是党,只是他一个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