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些人过多地在意自己,总希望自己是鹤立鸡群的那个,希望朋友都围着他们转,希望他们的名字常常挂在大家的嘴边。其实,这是虚荣心在作祟,好面子,以为这样就说明自己是成功人士了,实际上,越是高估自己的人,越在意自己在他人心中的位置,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缺少内在沉淀。纵观你的周围,那些真正拥有实力的人,往往越低调,他们不会在朋友面前高谈阔论,而是安静地听别人说,适时发言,好像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优雅格调。
经常高估自己在他人心中位置的人,会表现出“以我为中心”的姿态,关注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能够引起对方的注意,甚至爱出风头,希望大家都能看他的“表演”。这样的人,过于关注自己的外在表现,却忽视了对内在的提高,不妨尝试让自己的内心丰富起来,从而放低你的心态。
生活永远属于你自己
生活由一件件具体的事情组成,如果我们能够尽全力做好每一件事,那么就会在享受过程的同时,发现来自细节的美好。
这个道理,是从一位朋友身上学到的:
小薇大学毕业后,开了一家绣品店,与其他在大公司任职的同学相比,她显然不占优势,然而,她每天笑吟吟地面对来往顾客,一针一线绣出许多美丽的图案。一次,她参加同学聚会,安静地听着大家说工作的事。有人问她:“你在哪里工作?”小薇拿出亲手完成的绣品,对大家说,自己开了家小绣品店。虽然身边的同学,有些已经升为主管,但是看到小薇恬淡的神情,不免流露出惊讶,甚至,有不少同学主动找小薇聊天……
之所以小薇能够生活得快乐,原因便在于她是为自己而活,拥有一份好的心态。有些人,总是带着很强的功利性,希望自己在他人眼中是有地位的,他们的生活好似在“表演”,总想将最好的一面展现在他人眼中,从而获得赞美与羡慕,殊不知,他们的心灵是空虚的。
每个人都拥有属于他的精彩,为自己而生活!
不妨将目光转向自己的生活,你的工作内容是什么?下班后,是否会约上朋友小聚?回到家里,与家人共享天伦……从每一件事情中,你都能找到生活的意义,享受过程,你就能体会到细节之美。
教师这份工作会每天面对学生,关注孩子们的成长,融入他们的生活中,便能体会生活的意义。你回到家里,陪孩子一起搭积木,看到孩子专注的神情,你就会觉得幸福。生活在一起的夫妻,互相关心,在点点滴滴中,你会发现细节之美,从而感到温馨。
当你发现,生活原来如此美好的时候,便会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充实自己的内心上,心灵得到滋润,便能够抵御外界的浮华。
学会倾听
容易高估自己在他人心中的位置,是因为你存在优越感,这样做,表面看来得到了他人的羡慕,实际上别人觉得很难接近你,不妨试着学会倾听。
“听”是用耳朵,而“倾听”却是用心灵。当你全神贯注地倾听他人的说话时,他人能够感觉到来自你的尊重,这样一来,他人便愿意说更多,你就能够了解得更多。
有时候,我们在倾听的过程中,内心处于防御状态,希望对方的想法与自己一致,如果你愿意保留自己的观点,而让对方尽可能地将其想法表达清楚,做到中途不反驳对方,倾听才能顺利进行下去。
听人说话是社交场合中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礼貌,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而且,越是仔细听对方说话,越能鼓励对方说得精彩动人,同时自己也获益匪浅。
所以,在别人说话的时候,你应静静地听着,不时加以回应,如点头或者微笑,在对方没有讲完前不去打断他,那么你将非常受欢迎。
值得注意的是,你不能一边听,一边却胡乱地去想别的心事,从而把别人的话都漏掉了。你要用心去听,把注意力放在对方的身上,抓住他的每一句话,甚至关注他讲话时的态度和神情。你最好能够在事后准确地复述出对方所讲过的话,连对方用什么语调,说话时做了些什么手势,你都能记得清清楚楚。
有许多人误以为在听人说话的时候自己没有什么事做,所以总觉得无聊,不耐烦听别人讲,一定要别人停口,自己来讲才痛快。这些人并不知道,在听人说话的时候,其实是有许多事情可做的。
倾听他人,是为自己创造宁静的心灵空间,放低姿态生活,让心灵充满阳光!
第一,谈话的目的是为了增进双方的了解,而喜欢听别人说话,就是深入细致地了解对方的重要手段。所以,我们在听人说话的时候,必须仔细地把握对方说话的内容,以及他的声调和神态所流露出来的心情。有时,对方说得很清楚,听来就比较容易理解;有时,对方的话说得很不清楚,零乱或者含糊,曲折或者闪烁,这时就需要细心地一面听,一面加以分析、整理和揣摩。
第二,在我们听人说话的时候,同时还可以有一段思考的时间,以便整理我们自己的想法,并使用恰当而明确的词句表达出来。
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最善于说话的人,必须是最善于听人说话的人。我们经常看到那些很会说话的人,总是先倾听别人说话,用微笑,用点头,用看似随意的问话,鼓励别人畅所欲言,而他们却静静地倾听,到了一个合适的段落他们才开口,但他们的三言两语常常能抓到要点,牢牢地抓住别人的注意力,深深地打动别人的心,很快就可以使人信服,并得到对方的认可。
大约80%的事与沟通有关,大约80%的障碍由沟通不畅引起,而大约80%的沟通不畅由不懂倾听引起。
总之,在听的时候,你可以看,可以想,可以通过观察去了解对方……总之,你可做的事情很多。照一般的情形来讲,如果两个人交谈,至少有一半的时间你可以静静地听;如果有十个人在一起谈话,那么,你就至少有十分之九的时间在听。这是很公道的一笔账,与其你打断别人的话,侵占别人应该说话的时间,不如让自己多听多想,多准备。
真诚地赞美他人
你应该用眼睛去发现别人的闪光点,然后毫不吝啬地赞美对方,赞美是一门学问,巧妙地赞美他人,会提升你在别人心中的位置。只要是他人身上有的优点,你都可以毫无顾忌地表达赞美之情。
能力会在批评下萎缩,而在鼓励下绽放花朵。同样,一个人要想获得别人的喜欢,让他人对自己有好感,就要学会赞扬、鼓励他人,给他最想要的赞美。
真诚地赞美一个人引以为荣的事情,可以更好地与之相处。
大音乐家勃拉姆是个农民的儿子,生于汉堡的贫民窟。由于他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更无从系统地学习音乐,所以,他对自己未来能否在音乐上取得成功缺乏信心。
然而,在他第一次敲开舒曼家大门的时候,他的命运就在这一刻决定了。当他取出他最早创作的一首C大调钢琴奏鸣曲草稿,手指无比灵巧地在琴键上滑动,弹完一曲站起来时,舒曼热情地张开双臂抱了他,兴奋地喊道:“天才啊!年轻人,天才……”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由衷赞美,使勃拉姆的自卑消失得无影无踪,也让勃拉姆从事音乐的信心更加坚定。
在那以后,勃拉姆便如同换了一个人,他不断地把心底的才智和激情流泻到五线谱上,并最终成为音乐史上一位卓越的艺术家。
正是舒曼那句由衷的赞美,成就了一位音乐大师。
抓住他人最引以为豪的东西,并将其放在突出的位置进行赞美,往往能起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一个人最想要的赞美一定是真诚的,不是那种公式般的赞美,言不由衷的赞美最让人反感。
因而,言之有物是赞美必须具备的条件。与其泛说“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不如说“您上次主持的讨论会效果真好”等话。若赞美别人生意兴隆,不如赞美他的商业手腕;泛泛地请人指教是不行的,你应该择其所长,集中某点向对方请教,如此对方一定非常高兴。
赞美的话一定要切合实际,到别人家里,与其乱捧一场,不如赞美房子布置得别出心裁,或欣赏壁上的一幅好画,或惊叹一个盆栽的精巧。若要讨主人喜欢,你要注意“投其所好”,主人爱狗,你应该赞美他养的狗;主人养了许多金鱼,你应该谈那些鱼的美丽。
赞美别人最近的工作成绩、最心爱的宠物、最费心血的设计、子女的一表人才等,这比说上许多虚泛的客套话更能打动别人。
用赞美的视角把自己从舞台上拉下来
不要总是以自己为中心,尝试去接纳更多的人和事,曾经你需要他人的赞美,才能过得愉悦。如今,为何不尝试去赞美别人呢!用赞美给别人送去自信,送去快乐,赞美别人不会让你损失什么,甚至,还会让你得到友谊与好感。
林肯说过:“每个人都喜欢赞美。”之所以如此,一在于其“美”字,表明被赞美者有卓然不凡的地方;二在于其“赞”字,表明赞美者友好、热情的待人态度。好人缘是一个人的巨大财富,它可以使你的事业更顺利,生活更如意。
雷布兰克在她的《我和马克林的生活》一书中,曾叙述一个比利时女佣的惊人改变。
她这样写道:
隔壁饭店里有个女佣,每天给我送饭菜来,她的名字叫“洗碗的玛莉”。因为她开始工作时,是厨房里的一个助手。她那副长相真古怪:一对斗鸡眼,两条弯弯的腿,身上瘦得没有四两肉,神情也是无精打采、迷迷糊糊的。
有一天,当她端着一盘面来给我时,我坦白地对她说:“玛莉,你不知道你身上有什么宝藏吗?”
玛莉平时似乎有约束自己感情的能力,生怕会招来什么灾祸。听了我的话,她不敢做出一点儿欢喜的样子。
她把面放到桌上后,才叹了口气,说:“太太,我是从来不会相信的。”
她说这话时没有怀疑,也没有提出更多的问题,只是回到厨房后,才反复思索我所说的话,并深信这不是我在开她的玩笑。
从那天起,她自己渐渐地考虑起来我说的那句话了,她谦卑的心理,也起了一种神奇的变化。她相信自己是看不见的暗室之宝。
于是,她开始注意修饰她的面部和身体,结果,她那原本枯萎了的青春,渐渐洋溢出青春般的气息来。
两个月后,当我要离开那个地方时,她突然告诉我,她就要跟厨师的侄儿结婚了,就要去做人家的太太了!最后,她向我道谢。
没想到,我只用了这样简短的一句话,就改变了她的人生。
雷布兰克只是给自卑的“洗碗的玛莉”一个美好的名誉而已,但这个名誉却对玛莉产生了神奇的效果。这让雷布兰克感到意外,也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但事实就是,给他人一个好名声就是能取得这样神奇的效果。
下面的故事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
哈伯德将军是一位受人欢迎的美国将军,他曾经告诉吕士纳说,在他看来,在法国的200万美国兵,是他所接触过的最合乎理想、最整洁的队伍。
这是不是过分的赞许?或许是的。可是我们看吕士纳如何应用它的。
吕士纳说:“我从未忘记把哈伯德将军所说的话告诉士兵们。我并没有怀疑这话的真实性,即使并不真实,那些士兵们知道哈伯德将军的评价后,他们也会努力去达到那个标准。”
几乎包括了富人、穷人、乞丐、盗贼在内的每一个人都愿意竭尽所能,保持别人赠予他的美誉。
一个监狱狱长说:“如果你必须去对付一个盗贼、骗子,我想,只有一个办法可以制伏他,那就是对待他如同对待一个体面的绅士一样。假设他规规矩矩的,他会感到受宠若惊,他会很骄傲地认为有人信任他。”
这句话太重要,太好了!
我们不妨再说一遍:“如果你必须去对付一个盗贼、骗子,我想,只有一个办法可以制伏他,那就是对待他如同对待一个体面的绅士一样。假设他规规矩矩的,他会感到受宠若惊,他会很骄傲地认为有人信任他。”
所以,如果你要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而不引起他的反感,就记住这项规则——给人一个美名。这种赞美学好了,就能给你的生活带来惊人变化。
§§§第六节 对与错的标准
有时候,我们并不能很明确地说:“某件事是对的,某件事是错的。”因为大家站在不同角度看待问题,这样一来,事物本身便有了对与错的双重标准。但是,这种情况下,对与错便势同水火了吗?不是。
例如,在对待孩子教育问题上,父母双方可能有各自的看法,虽然大家意见相左,但是共同点都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如果彼此能够体谅,那么生活会更加美好。
允许不同声音的出现,是内心强大的表现,当你听到不同声音的时候,应该尝试去接纳它,要知道,每个人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你要允许不同声音的出现。
你会觉得烦恼,是因为没有博大的胸怀接纳事物,如果你狭隘地评判某件事情,那么很可能会让交流的双方陷入僵局。这个时候,你不妨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他为什么会这么想,如果你经常以这种方式思考问题,不仅能够与他人高效沟通,还可以提高你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当我们面对某一问题时,如果仅仅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往往就会失之偏颇,甚至会伤害到他人。凡事换一个角度想想,原本棘手的问题可能就变得容易解决了。
记住,许多人做错事的时候,自己并不这么认为。所以,别去责怪这些人,只有傻子才会这么去做。
一个人会有独特的想法或做法,总有其特别的理由。把这个理由找出来,便可以了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甚至,这理由还可以帮你了解此人的性格。因此,你要努力站在他人的立场看问题。
在准备说服对方前,先询问自己:“假如我是他,我会怎么想?我会怎么做?”这么一来,不但可以节省时间,也会减少许多障碍。
伊丽莎白·诺瓦格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买了一辆汽车,但现在的情况是她没有钱还付款。
某个礼拜五,伊丽莎白接到一个十分不客气的电话,就是处理她分期付款账号的人打来的。
伊丽莎白缓缓说道:“他告诉我,假如我不能在星期一早上付清122美元的欠款,他就要采取进一步行动了。我实在没有办法在周末筹到那笔钱,所以,星期一早上电话铃响的时候,我的心理早有准备。我不准备向他抱怨或诉苦,相反,我试着站在他的角度看待这件事。首先,我真诚地向他道歉,由于我时常不能如期付款,想必给他增添了许多麻烦。听我这么一说,他的语气马上改变了。”
“他表示,我还不是最麻烦的顾客。有好几位顾客才真使他头痛,他举了好几个例子,比如有些顾客如何无礼,又如何会撒谎、耍赖等。”
我一直没有开口,只静听他把所有不愉快的事情倾泻出来。
最后,不等我提出意见,他就先表示我可以不用马上付清欠款,只要在月底以前先缴20美元就行,然后等方便的时候再慢慢付清。
也许你会质疑:“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说来容易,实际要做的时候却很难。”
没错,站在对方立场来看待问题确实不容易,但却不是不可能的。许多口才不错的人都能确实做到这一点。因为若不如此做,成功说服的希望是很小的。
为达目的,说服高手们会不厌其烦、努力地从他人的角度来设想,并且乐此不疲。
然而,他们也并非一开始就能做得很好,而是从一次次的失败中吸收经验教训,不断训练,从而逐渐养成这种习惯。
要完全避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别人身上,你得事先做好充分的调查,其具体步骤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