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法改变的,事实上,通过改变自己的心态你仍然可以随时改变自己的处境。很多人会问,那么,我到底从何开始改变?很简单,你现在只需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在过去一段时间来,你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了吗?你充分地履行过自己的职责吗?如果没有,你必须尝试着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而更为重要的是,你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公司以及上司的安排,把他们交待的任务当成使命,全身心地把工作做深做透。
把上司交代的任务做深做透是你的本职,也是你改变的开始。客观地说,一个人如果连上司交代的任务都不能完成好,那这样的人是毫无使命感可言的,这样的人成不了物理学家、数学家甚至一名优秀的职业人士,事实是,这样的人最终将被淘汰出局。而只要你从现在开始,从上司交代的任务开始培养自己的使命感,则一切都有可能。
要么不做,要做就尽量“一步到位”。
执行就像跳沟,一道一米宽的沟,我们不能分两次跳过去,而必须一步到位,否则就会摔下去。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行百里者半九十,虽然很接近成功,哪怕只差一点点,但它仍不能算是成功。很多事情,我们差的只是最后一小步,而这看似短短的一小步,却跟成功擦肩而过。
我们可以得出的启示就是,在执行任务的时候要争取一步到位,一鼓作气做到底。
我们都还记得这样一幅漫画:一个人扛着铁锹,到处打井找水。在他的背后,是已经打过的几口井,可是都还没等找到水就放弃了,有的井,离水也不过就是薄薄的一层了。如果他在第一个井一直挖下去,很快就可以找到水,遗憾的是他放弃了。
我们在平常做事情的时候也往往这样,一件事情,做着做着,累了,没有看到成果,于是放弃了,半途而废,不但之前的努力付之东流,而且快要到手的胜利也化为泡影。
2002年,小平在一家公司就职时曾遇到过一件事。在公司的年度表彰会上,完成任务的员工受到了表彰奖励,没有完成任务的员工则只能看着别人披红戴花,一位没有完成任务的员工私下里对小平说:“我已经完成了任务的90%,却没有受到任何奖励,俗话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样多令人寒心呀。”作为部门负责人,小平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即使你完成了99%的任务,也不应该受到奖励,因为99%同40%或者70%一样,都属于没有完成任务的情况。这位员工对小平的回答表示了异议:99%和100%的差别有那么大吗?
相信很多人都会持有和这位员工相同的看法。99%再努力一点点,不就成了100%吗?但事实却绝非如此。我们以体育比赛为例,体育比赛在预赛阶段可能还有平局出现,但到了决赛,则是一定要分出胜负。作为参赛的一方,你要么赢得比赛,要么输掉比赛。即使你在99%的时间里占据了场上的优势,但是剩下的1%时间里的劣势照样会让你输掉比赛。我们中国足球队经常能在87分钟内取得领先,然后“黑色3分钟”断送了球队的前程。你可曾见过有谁会因为1%的劣势输掉比赛后去找裁判辩论,说他在99%的时间里占据了优势,因此应该获得胜利?
因此,千万别小看这1%的因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有时只是一些细节、小事上做的不完全到位,而恰恰是这些细节的不到位,又常常会造成较大影响。对很多事来说,执行上的一点点差距,往往会导致结果上出现很大的差别。很多执行者工作没有做到位,甚至相当一部分人做到了99%,就差1%,但就是这点细微的区别使他们在事业上很难取得突破和成功。
那么如何一次就把事情一步做到位呢?
第一,将一个任务划分成多个环节。如果你需要策划一个房地产广告并投放市场,你可以把这个任务划分成:成本和时间预算、市场调研、竞争对手调查、广告文案撰写、插图制作、媒介选择、收集反馈信息等等。
第二,在每个环节上给自己评分,力争做到100%。例如广告文案撰写,你就应该把所要表达的感觉用文字准确的表达出来,还应该把广告中用的字体和色调写清楚。
第三,在交付任务之前,检查每个环节的完成情况。只有各个环节都达到100%的完美,那么整个任务的结果才可能完美。
100%的完美需要你全力以赴,而不是觉得差不多就成,更不能因为感觉困难就想蒙混过关,或是干脆放弃。
蒙牛在争夺上海的乳制品市场时,并不占什么优势,当时在上海,烟糖公司和利乐公司以及光明的奶产品都占据着很大的市场,面对这一情况,蒙牛并没有退缩,而是坚持它的一贯信念——一次就成功!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之后,喝过奶的消费者都接受了蒙牛牛奶,并且产生了持续的购买行为!这更加坚定了蒙牛继续投资的信心。
当整个购买、赠送的投资到1000万元的时候,市场终于发生了变化,蒙牛牛奶的销量开始大幅度攀升,上海市场终于拿下了!
蒙牛进军上海市场正说明了“一步到位”的道理。一次就把事情做成功,虽然在当时看来好像很难,也不如那些浅尝辄止的人“机灵”,但是,如果我们深入地思考一下,我们会发现,坚持“一步到位”的做法非常必要。
首先,可以培养一个好的心态。如果你每次都做一次就坚持到成功,会增强你的自信心,使得你对以后自己做事情也更有把握和勇气。
其次,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如果你做到一半就放弃了,你必须重新开始。而重新开始,前面已经使用的资源不能再发挥作用,必须使用新的资源。
再次,第一次没有坚持到成功,往往会影响到随后的事情。因为你第一次没有成功,你重新开始的时候,心态已经发生了改变,会更加急于求成,不能持之以恒,当然也就离成功更远。
一步到位要求我们要慎重出战,要么不做,做了就做成功。
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才是真的完成
“按时保质保量”,是保证完成任务的核心。非如此,所完成的任务便不是真的完成。
任务完成,必须达到三个标准:按时、保质、保量。三者缺一不可。
按时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绝不拖延,保质就是要保证质量,不能偷工减料;保量就是必须达到规定的数量,少一个都不行。
我们不妨看一下上海著名的锦江饭店是如何根据这三大标准来确保完成任务的。
1977年11月4日,锦江饭店接到一项紧急任务:
“巴基斯坦齐亚·哈克将军一行75人,由于气候恶劣,专机难以在北京降落。经磋商,决定改由上海着陆。现在专机正向上海飞来,两小时后到达,请立即做好迎接准备!”
只有两小时,时间非常紧迫,但一点都马虎不得,不能出任何差错,该怎么保证圆满完成接待任务?
当时的经理任百尊一放下电话,第一件事就是组织接待班子。他召集得力干将开会,指示所有工作必须在两小时之内完成。
“大家听清楚了,两小时后贵宾就要到达上海,所以我们的工作必须在120分钟之内完成。这么庞大的国宾队伍需要75套客房,由一百辆轿车组成的迎宾车队,供一二百人用膳的国宴……这一切必须在两小时内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命令一下,全体动员。距离两小时还有十分钟时,任百尊准备检查,他先来到客房。
推开房门,他仔细打量,只见地上、四壁均一尘不染,床面平挺、毛毯平顺。
他点了点头,又审视了一下床头的插花,只见那些花枝枝含苞、造型新奇、典雅大方。
当检查完所有的客房,看到服务员已微笑着各就各位准备迎接贵宾时,任百尊满意地笑了。
这时,厨师长也通过电话报告:厨房一切就绪。任百尊看了一下表:离120分钟还差5分钟。
当所有准备工作都就绪时,任百尊接到电话:
“国宾车队已到达淮海路茂名路口,两分钟后将进入客房。”
齐亚·哈克将军一行入住锦江饭店后,对饭店的各方面服务非常满意,赞不绝口。到那一刻,任百尊一颗悬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事后他说:
“接待元首国宾大抵都是如此紧张,一般这样的接待任务都有这么几个特点:规格高,任务急,时间紧,因此要求大家都像打仗一样,而且必须兵贵神速。”
仅仅用两小时,完成如此高规格的接待任务,对任何一家饭店来说都是极大的考验。如果没有一切行动听指挥的团队精神,没有每个人“按时、保质、保量”保证完成任务的高度责任感,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做到万无一失是不可能的。
可见,“按时、保质、保量”是保证完成任务的核心。这三大标准,不仅要成为制度,成为单位和企业的文化,更要刻进员工的心里。
因此,不管接到什么样的任务,员工都会首先对时间、质量和数量进行合理规划,然后有节奏、有步骤地去执行,直至任务的圆满完成。
执行怕就怕“认真”二字
面对同样的工作任务,一比较就会发现,认真执行不认真执行,效果真是天壤之别。
一个优秀的员工必须有强烈的执行意识。如果下属不能认真执行上司的命令,那么在达成共同目标时,则可能产生障碍,反之,则能发挥出超强的执行能力,使团队胜人一筹。
员工的执行能力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有很多问题,但急需解决的问题仍然是执行力不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不能将好的思路落实于具体执行时间表上,导致好的思路和策略成为空谈;安排工作不到位,执行任务拖拖拉拉;执行过程敷衍了事。执行力低下是企业管理中最大的漏洞,再好的策略也只有成功执行后才能够显示出其价值。
有位老板说:“我的思路已经到位,关键是下面的员工跟不上。总部制定的策略、计划,总是不能在分公司得到认真执行,分公司总认为总部的方案不好,叫他们自己出方案,他们又做不出来,即使做出来,也没有任何专业性,让你没办法批准。刚开始我以为是我们做计划的方式有问题,后来采取了参考下面人如何做计划的民主做法,还是不行。整个公司的效率非常低,真是头痛,基本上所有分公司都是这样。”
成败关键在执行。员工缺乏认真执行的精神,将会直接导致在贯彻企业经营理念、实现经营目标上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削弱了管理者、员工的斗志,破坏了工作氛围,影响了企业的整体利益。长此以往,它将会断送企业的前程。
所以,每位员工都必须提高自身执行力,认真执行老板和上司制定的策略、计划。在这方面,中国工农红军就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中国工农红军的作战思想是:在平时的训练中多流汗,战斗时就可少流血。军队的训练是枯燥的,所以格外需要认真执行的精神。只有平时认真训练,才能做到在战场上少流血。建国后,红军的认真执行的精神被解放军很好地继承了下来。这种认真执行的精神,体现到了每一个细微之处。解放军战士的被子是世界上叠得最整齐的被子,人们把它形容成“刀切的豆腐块儿”。战士的宿舍内,所有物品都是摆放一致的,甚至连牙刷的方向都是统一的。没有认真执行的精神,绝对不能做到这一点。
有人说,红军的出现,真正给中国人带来了认真执行的精神。在长期革命、建设的过程中,红军正是靠着这种精神一步一步走向胜利的。可见,认真执行的精神蕴藏着巨大的威力!
德国人自诩制造能力领先各国,这不是吹嘘。德国出产的产品超群卓越、坚固耐用,这是有目共睹的。能实现如此优秀的质量水平,主要是因为德国人有普遍的认真执行的精神。德国人的这种精神最直接的表现就在产品的质量上,尽心尽力对消费者负责,对社会大众信守承诺。德国企业十分重视员工的技能发展,极力培养具有专门知识技能的职工团队,并在每个环节做好质量把关的工作,设立严格的检查制度,将优良、无瑕疵的产品交给顾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质量、提供一流服务成为德国员工的自觉行动。
德国人认真执行的精神造就了许多世界级的公司,这些公司为德国赢得了良好的声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可以说是千疮百孔,百废待兴,整个民族正是凭借着这种精神,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了经济的腾飞。
没有认真就没有执行,任何一位员工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都一定要做到认真细致。
毛主席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回顾世界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凡是能够强大起来的民族,无不有着极其认真的工作态度。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认真”二字。人们要想取得事业的成功,没有对工作高度负责、一丝不苟的态度和作风,没有认真执行的精神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