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无设计不奢侈
1587200000005

第5章 命运妙想曲——但愿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归宿 (2)

其实,珠宝设计的核心同样是控制形状与大小,但它的大小不单是SIZE那么简单,而是另有一番内涵。钻石,伴随着大小与罕有程度的增加,会散发出一种摄人心魄的力量,令人失去自我而臣服于它,这就是为什么在电影《色戒》中,一颗鸽子蛋就能打动一个女革命者。

当一名珠宝设计师面对一颗世间罕有的超级大裸钻时,即便大小超不过一颗小枣,设计师也会像一名建筑师被开发商带进一大片空地时一样,我相信,有些人是会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的。对于首饰设计而言,要想很好地展示一颗裸钻的魅力,既不喧宾夺主、掩其光芒,又不无所烘托、平淡无奇,就必须同时做到创意无限与尺度精准,两者缺一不可。从这个意义上讲,珠宝设计对于尺度关系的把握,其难度并不亚于建筑设计,因此,珠宝设计师也像建筑设计师一样,要有“数”的概念。

类似柯布西耶这样只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就能建造出优美建筑的大师,对于我们首饰设计来说,是最有借鉴价值的。因为他仅用圆形、方形、三角形就能组合成栩栩如生的视觉效果,这显然得益于他对黄金分割的运用。既然黄金分割来自于人身体的完美比例,那么,比建筑物更“贴近”人体的首饰,难道不是更需要尊崇这一原则吗?无论戒指、吊坠,还是项链、耳环,好看与否,合适与否,说到底,不都是个比例的问题吗?

叙述至此,想必大家已经猜到我为柯布西耶吊坠确定的是什么主题了。没错,就是“黄金分割”。同时,它也是这款首饰的名字。我把几种不同的几何形状串连起来,每个几何形的边长都符合黄金分割,每个面都镶满碎钻,碎钻的数量同样符合黄金分割。

我想,数学家会比建筑师更喜欢它。

哈迪德戒指

著名奢侈品牌香奈尔的首席设计师卡尔·拉格斐尔德,选中了哈迪德作为香奈尔全球巡回展的展馆设计者,这是有原因的。但这个原因并非她是女性,而是因为哈迪德那独特的盘旋手法能营造出不同寻常的空间语汇。而那毫无死角的设计与对白色的独特运用,使得她的建筑物最适合做展馆,也最为贴近女性的身形曲线和光洁肌肤的感觉,这当然最符合卡尔想要为香奈尔营造的调调儿——半成熟的资产阶级女性,要装就索性装到底。

不过,哈迪德可是一点儿都不装,正相反,这可是个性格刚烈、谁都不认的主儿,敢直接骂广州的建筑都是屎,这样的妞儿,你敢碰吗?

但不管怎样,她的才华是你否认不了的。我设计的哈迪德戒指就是想把这些都浓缩在手指上,我用她最具特征的盘绕元素,同样让戒指没有任何“角”的感觉,而且你会觉得,那颗心形钻石是自己盘上屋顶的,她设计的一个画廊就是这样旋上了屋顶。

我想把这款戒指就叫“妞儿”,因为它让人一看到,立刻就联想到珠圆玉润的女孩儿。我几乎敢确定,言行大胆的哈迪德,她的内心是柔软的……

赖特戒指

假如我有一块地,打算自己建幢房子,我想请哪位建筑师来设计?答案是赖特。这不是因为他在这些建筑师中设计了最多的私人住宅,而是因为这位被美国建筑界认为最有美国风格,同时也是对美国建筑影响最大的建筑师,在我看来,他的作品却充满着浓重的东方元素。诸如宽大的挑檐、水平展开的布局、横线条的立面装饰以及暗沉的色泽,所有这些被看做是赖特风格的元素,在东方国家的古代及近代民居中,无论中国、日本,南亚或是东南亚,甚至南太平洋的岛国,不都随处可见吗?

尤其是他最爱用的天窗,更是引起我这个东方人的共鸣。虽然天窗在西方也很常见,但大部分都是在斜屋顶上开一个小方口而已,很少有建筑师像赖特那样在客厅正中央、在平屋顶上,开出巨大的天窗,这简直就是把中国建筑的天井从室外搬到了室内。在当代建筑中,只有日本的独栋房屋还有这样的设计。

所有这一切不都一再证明了赖特建筑的东方色彩吗?难怪日本要请他去设计帝国饭店,难怪他收藏了那么多中国和日本的艺术品及民间手工艺品,也许这些都是他创作的源泉。然而,更加令人称奇的是,所有人又都认为他的作品就是典型的美国建筑,而且我竟然也认同这一点!这又是什么原因?

在我看来,这源于他的建筑大量使用了穹顶和玻璃,而且用特殊工艺对玻璃进行处理,以加强玻璃的装饰性,这些手法都明显地表现在他设计的教堂和公共建筑中。由此可见,赖特骨子里仍是一位基督教文化熏陶出来的建筑师,建筑的宗教意味已经深刻地融化在他的血液中。

于是,我在设计这款赖特戒指时就以穹顶为造型,在戒指上方嵌入了一颗7.24克拉的祖母绿形大钻,以象征他的“室内天井”。大钻两侧的戒指表面,以弧形满镶碎钻,这样的设计不至于让单颗大钻显得过于光秃、孤单。在戒指的前后两个侧面,我采用了不规则形状的变彩欧泊,表现赖特对玻璃的创造性运用。欧泊这种产自澳大利亚的宝石独特之处就在于,它可以产生全光谱的色彩变化,这正好符合了西方以教堂为代表的公共建筑,在彩色玻璃运用上的传统。

为此,我给这个赖特戒指就取名为“苍穹”,这其实蕴含着普世的、东方人也具有的理念,那就是“敬天”。

伍重戒指

据说,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草图是从废纸篓里捡回来的;据说,悉尼歌剧院的造型不是贝壳,也不是白帆,而是橘子瓣儿,其实这些早就不重要了。你可能不知道,悉尼歌剧院是约翰·伍重设计的,但当你知道之后,你应该就不想再知道他的其他作品了。这何尝不是设计师的最高境界呢?一生有一件伟大的作品足矣!让这件作品与你永远相连,你可以用整个余生去慢慢咀嚼它带给你的成功感受,而所有的人都绝对不敢说你浅薄。哪位设计师能拥有这令人艳羡的幸福?除了约翰·伍重,还有谁?

作为设计师,面对着一个曾被上帝垂青的同行,我将如何表达仰慕之情呢?没别的,不如让那个经典造型为我所用,我设计的这款戒指,左右两边较大的几个外壳均可活动,用一根钢丝的弹簧穿插戒指其中,使得戒指充满了动感,松紧可调,弹性十足,适合于不同尺寸的手指佩戴,是一件具有专利性的设计作品,而灵感恰恰来自于伍重的这款惊世之作——悉尼歌剧院。

因此,这枚戒指,被我称之为——“手指上的歌剧院”。

命运的解构

2011年4月29日,威廉王子大婚。我应媒体之邀,参与解说婚礼电视转播的准备工作。当然,作为珠宝设计师,我主要是负责解说凯特的首饰,但更引起我关注的却是她的婚纱。因为在转播开始前,主持人曾告诉我,凯特的婚纱款式和设计者都成了这场婚礼前的特大悬念,从而在坊间掀起了竞猜狂潮。于是,在当下那一刻,我也以一种好玩儿的心态,在心中默默猜想了一下。款式姑且不论,至少对于设计者,我是有倾向的。

若纯就设计而论,我认为这件差事非美国的王薇薇(Vera Wang)莫属。并非因为她是华裔我才倾向她,而是因为她设计的婚纱的确非常独特,总能让人眼睛一亮,就连她给芭比娃娃设计的婚纱,也能在所有年代的婚纱芭比中跳跃而出。可眼下这事儿显然并不单纯,不能“纯就设计而论”,原因我想大家都清楚,英国的王室婚礼,怎么能选美国设计师呢?

可这话还得两边说,奥巴马的就职典礼上,新任第一夫人不就穿了件华人设计师Jason Wu设计的晚礼服吗?看来,重点不在国籍,而在于你有多包容,你心态是否开放,这大概也是一个国家或强盛或没落的原因吧。大英帝国衰败至今,甚至混到了指望一场婚礼来提振经济的份儿上,这又能怪得了谁?从选婚纱设计师这件“小事儿”来看,是否该怪自己多一点?

结果当然一如所料,婚纱出自英国本土品牌。不过,严格来讲,它也是个很国际化的大牌,它就是Alexander McQueen。我倒不认为选它有什么错,甚至可以说是选得很对,因为这个品牌的风格一向非常“解构”,它很另类很街头,同时又很华丽很有范儿,视觉冲击力超强(这可不是每个品牌都能做到的),这其实很适合设计重大场合的礼服,因为至少它不会平庸。

然而,一旦脱离了成衣范畴,进入单件定制领域,好坏的关键就不再是品牌而是人,是那个具体设计的人。假如设计的人不是McQueen本人,那么还能具备这种风格吗?

答案当然是不能。看看电视上的凯特,想必很多人都会得出同样的结论。这款平淡无奇、了无新意又略显老气的婚纱,并非出自McQueen本人之手,而是接替他担任创意总监的萨拉博顿,因为McQueen本人已不再是这个品牌的创意总监,也不可能再做任何设计,他刚在两个月前自杀身亡。

明知McQueen已不在人世,却还要选这个牌子设计婚纱,原因何在我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我很清楚,如果McQueen还在,他是断不会让凯特婚纱如此貌不惊人的。在我看来(相信很多人也会有相同看法),这位服装界真正的才子,绝不会在这样的场合让他的作品表现平庸。

怎奈,始终都拒绝平庸的McQueen,最终却无法拒绝悲惨命运。对于他选择以这种方式离开,坊间皆归因于他母亲的突然病逝,这不禁让我心有戚戚焉。为什么一个40岁的大男人,一个万人瞩目的世界一流设计师,内心竟会如此脆弱?难道“强大”的才华还不足以让他的内心也“强大”吗?也或许,敏感与脆弱就是所有天才设计师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