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海盗看作发展国家的一种方式
英国皇家历史学会副主席哈里·狄更斯认为: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鼓励私掠船、海盗,像雷利和德雷克以及其他人去扩大英国贸易,开拓殖民地,如弗吉尼亚,甚至袭击西班牙的贸易。他们像私掠船者一样行动,差不多就是海盗了,因此,如果他们和西班牙发生冲突,女王可以否认他们和她有关,并且说他们是违反政府政策的。这样一来,女王可以不牵扯到一些海军行动,但是却积极鼓励他们,因为她把它看作发展国家的一种方式。
英国富强实基于此
中国第一个出使英国的公使外交官郭嵩焘到达伦敦几个月后,在给李鸿章的一封信中,他对西方的物质文明留下的深刻印象便暴露无遗。“来此数月,实见火轮车之便利,几百里往返仅及半日。其地士绅力以中国宜修造火轮车相就劝勉,且谓英国富强实基于此。”
对!七次
罗伯特·布鲁斯是14世纪初的苏格兰国王。为赢得苏格兰的独立,他与英格兰人的军队多次交锋,有时获胜,有时战败,不得不东躲西藏。据说有一次他在爱尔兰藏身,几乎放弃了打败英格兰人的希望。他已经尝试过六次,但六次都失败了。一个下雨天,他躺在房子里,耳听着雨点滴打着屋顶,眼盯着天花板出神。他看到墙角里一只大蜘蛛正在细心地织网,有一根线连织六次都告失败,但第七次终于成功了。“对!七次。”布鲁斯大受启发,跃身而起,带领留下的部队第七次出战,终于打败了英格兰人。
人数越少,不是越光荣么
1415年8月11日,亨利五世亲自率领将近五万骑兵在塞纳河口登陆,百年战争硝烟复起。
英军花了一个月时间,才攻下河口的哈夫勒城。传说当此城久攻不下时,亨利为鼓舞士气,曾邀请法国王太子同他单独决斗,以定胜负。被拒绝后,亨利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终于拿下了这个城市。
尔后,亨利五世继续进军。本想攻打巴黎,但因路途遥远,季节已到秋灭,担心冬季陷于法国内地而作罢。加上亨利深知法国人喜欢追击对手的特点,因此他决定沿海岸直驱而来。不出亨利所料,法国人迅速集结了一支十几万人的大军,赶在英军之前来到了康什河一带。英军仅一万多人,面对强大的对手,或生或死,全在最后一拼。生死关头,英军的士气格外激昂,一个将士甚至说:“要是我们打胜了,那么人数越少,不是越光荣么?”
最终,他们胜利了。
挫败一切妄自尊大、野心勃勃的欺骗者的阴谋诡计
乔治三世早年丧父,其母是封建意识浓厚的德国公主。她极力向王子灌输君主思想,经常告诫儿子“要像国王”。乔治在学校时功课较差。他显得比他的真实年龄要小。然而,从很小的时候起,他就懂得自己是帝王之胄。这位王子的周围多是所谓的“托利党人”。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乔治三世极力主张加强王权。他曾写下《论阿尔弗雷德国王》一文,表达自己对这位受命于危难之时,完成英国统一大业的封建帝王的倾慕之情,希望能效仿他,“挫败一切妄自尊大、野心勃勃的欺骗者的阴谋诡计”。1758年,他在写给布特的一封信中进一步表明他要亲自掌权的决心,并预先为之策划:“大概你的担心是,我将对我的大臣们说话不够坚定有力,或者如果他们提出我未预料到的问题,我会张口结舌无言以对。至于前者,我可以极为明确地保证使他们任何人都看不到我的言行举止中缺乏坚定;至于后者,我可以尽力拖延,直到和你充分考虑应采取的适当对策。”
为国效劳,荣誉永世长存
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人向海洋深处开疆拓土的活动虽然谈不上规模宏大,但却促使英国人萌发了最初的帝国意识。吉尔伯特在去北美之前,曾参与海外探险,找到了一条从西北到达中国的航路,因而深受女王赏识。他写了《漫谈从西北到达中国和东印度群岛》一书,在书中写道:“一个人如果怕死而不愿为国家效劳,不愿为自己争光,那么他虽生犹死。须知人终有一死,而荣誉则永世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