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每天懂一点净化人心的禅心佛语
1605300000019

第19章 于禅定中得自由 (2)

惠能说道:“思量人间的善事,心就是天堂;思量人间的邪恶,就化为地狱。心生毒害,人就沦为畜生;心生慈悲,处处就是菩萨;心生智慧,无处不是乐土;心里愚痴,处处都是苦海了。在普通人看来,清明和痴迷是完全对立的,但真正的人却知道它们都是人的意识,没有太大的差别。人世间万物皆是虚幻的,都是一样的。生命的本源也就是生命的终点,结束就是开始。财富、成就、名位和功勋对于生命来说只不过是生命的灰尘与飞烟。心乱只是因为身在尘世,心静只是因为身在禅中,没有中断就没有连续,没有来也就没有去。”

弟子终于醒悟,禅师的话像暮鼓与晨钟唤醒了碎裂在生活碾磨里的人。

由此可见,参禅的关键并不在于打不打坐,而在于你怎样去修心,只有心先行进入禅的境界,人才可能修成禅,才可以从禅定中体会到何为自由。因此,虽然行亦禅坐亦禅,但行住坐卧要做到心不散乱,意不颠倒,时时刻刻保持我们的觉性的存在,心要能够做主,人在哪里心就在哪里。人在诵经,心就在诵经;人在打坐,心就在打坐,始终没有起第二念。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佛教认为,心是一切的基础,一个人如果想要修行,想要真正的入定,必须先从修心开始。

1925年初秋,弘一法师因战事而滞留宁波七塔寺。

一天,他的老友夏丏尊来拜访。看到弘一法师吃饭时,只有一盘咸菜。

夏丏尊不忍地问:“难道这咸菜不会太咸吗?”

“咸有咸的味道。”弘一大师回答道。

吃完饭后,弘一大师倒了一杯白开水喝。

夏丏尊又问:“没有茶叶吗?怎么喝这平淡的白开水?”

弘一大师笑着说:“开水虽淡,淡也有淡的味道。”

弘一大师的境界就在于他有一颗随闲随淡的心,一个人的心灵能够不随外物而转,就已经达到心智的自由了,就能够在行住坐卧中体悟禅定的微妙。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这三句话虽然看似简单,但却已经道尽了禅修入定的原则和特性。“修行禅法不在于采取什么坐姿或生活方式,重点在于要体会到安定自然”。行亦禅,坐亦禅,春来任他百花开,秋去随他黄叶散;坐亦禅,行亦禅,无穷般若心自在,清净自有菩提伴。

莲心禅韵:

弘一法师(1880—1942):俗姓李,学名文涛,字书同,法号弘一,世称弘一大师。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在诗歌、音乐、戏剧、书法、教育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1918年他皈依佛门,在杭州虎跑寺受戒出家,后一生致力于佛学研究,佛教界尊他为近代重兴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代祖师。

佛教四大名山:普陀山,位于浙江省东北部东海莲花洋上,属普陀县,有“南海圣境”、 “海天佛国”、“世外桃源”、“蓬莱仙境”之称;峨眉山,在四川省峨眉县城西南7公里,雄踞四川盆地西南缘,素有 "峨眉天下秀"的美称;五台山,人称“僧人山”,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北部,绕周250公里,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五座山峰如垒土之台,分别为南台、北台、申台、西台、东台,故名五台山;九华山,原名九子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青阳县西南,山上有99座山峰,以天台、天柱、十王、莲花等九座山峰耸入云霄,最为雄伟,远远望去好像并肩站立的九个兄弟,因而又叫九子山,又以山有九峰如莲花,故名九华山。

生命当如不系舟

怎样才能达到禅者的自由?一个人如果想要像禅者一样自由,首先就要拥有一颗纯净飘逸的心,随风如白云般漂泊,安闲自在,任意舒卷,随时随地,随心而安。

很多人为了能够禅修开悟,穷尽一生心力只为了寻找到入定开悟的真理,而圣严法师却开示众生放下真理,才是真自由。修禅之人自然都希望能够找到一种确定能抵达悟境的方法,所以往往会皓首穷经,遍访名师,但是这样很容易将自己困住。“当你追求真理之后,又能将所追求的放下,而不执著一个非如何不可的真理,那才是真正的自由!”

真正的自由不是追求,而更接近于一种随遇而安;不是消极地顺其自然,而是一种心境的舒适与坦然。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随遇而安并不像用自己的左手握住右手一样简单,甚至不是通过简单的学习就能获得的,它是禅者的一种大境界。宇宙万物也有各自的生存法则,就像水随地势起伏而流淌,不会刻意地选择路线;云因为风的起落而飘动,不会刻意地抗拒聚散;花随四季的变迁而轮回,不会刻意地回避凋零。它们都是自由的,有着苍天大地赋予的顺其自然的奥义。这个道理,让我们从一粒小小的草籽中去感知:

在三伏天里,禅院的草地已经是一片枯黄。

“快撒点草籽吧!好难看啊。”小和尚说。

“等天凉了。”师父挥挥手,“随时!”

中秋的时候,师父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播种。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

“不好了!好多种子都被风吹飞了。”小和尚喊道。

“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即使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

种子撒完,就飞来几只小鸟啄食。

“要命了!种子都被鸟儿吃了!”小和尚急得直跳脚。

“没关系!种子多,吃不完!”师父说,“随遇!”

半夜一阵骤雨,小和尚一大早就冲进禅房:“师父!这下全完了!好多草籽被雨水冲走了!”

“冲到哪里,就在哪里发芽!”师父说,“随缘!”

转眼一个星期过去,原来光秃秃的地面,居然长出了许多嫩绿的草苗,一些原来没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

小和尚高兴得拍起手来。师父点点头:“随喜!”

小和尚的师父真是一位智者,他的每一句话都直入人心。这随口而出的五随,足以看到老和尚心中已经是自由洒脱的澄圆境界。随不是跟随,而是顺其自然,不怨怒,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遇,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

自由是一种心境,如闲云野鹤,闲散安逸不受尘世羁绊,能够在悲伤中发现喜悦,能够在阴霾中预见晴天,就如长沙景岑禅师所言,心能够在整个时空中徜徉,“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

一日,长沙景岑禅师到山上去散步,回来的时候碰到了住持长老。

住持问他:“你今天去了哪里?”

长沙禅师:“我到山上去散步了。”

住持追问:“去哪里了?”

长沙禅师:“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

圣严法师非常欣赏长沙禅师达到的这一番境界:“禅师所怀抱的心境一片和风煦日,没有狂风暴雨;禅师所体验的世界一片光天化日,没有黑暗罪恶。并不是这世界没有狂风暴雨和黑暗罪恶,而是他的心不受外在环境影响,永远安详、稳定、慈悲、宁静、光明磊落。所以,不论他面对什么样的世界,他的心境始终自在安闲”。

世人常常觉得不自由,即使禅定也往往只是为了求“禅”而刻意入定,虽然稳坐如钟,心却如风中摇曳的枯草,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安宁。“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年忧”,过多的执著造成过多的苦恼,执著于其中不能自拔的人又怎么了解禅者的自有境界呢?

“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心境坦然,悠然无滞,眼前自然是海阔天空,到处都会是盎然的芳草,遍地都是缤纷的落花,徜徉其中,天高云淡,鸟语花香,神奇的造物,悠然的心灵,一切如诗话般和谐动人。其中境界就如寒山诗偈中所言:“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闲于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心无邪,人生得大自在。

莲心禅韵:

春天来了

有一位老师带学生们登山赏雪,雪在山崖树影中交织成一幅无比美丽的画卷,所有人的都被造物的神奇所震惊。

老师站在一棵树下,恰好一滴融化的雪水滴在了他的头上,于是他向学生们提了个问题:“同学们,雪融化之后,会变成什么呢?”

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水!”

老师非常欣慰,对同学们做了一个赞赏的手势。

这时,一个老和尚从旁边经过,他抬头看了看满山的雪色,若有所思地说:“雪融化了,难道不是春天吗?”

自由当有戒

自由是心灵的后花园,而禅定是打开花园大门的钥匙。禅定修行,正是为了打开智慧的禅门,获得自由轻盈的人生。禅定将我们从奔波忙碌的世俗生活中解放出来,以身体的被缚换得心智的舒展。自由是行云流水般的快乐,闲看门前花开落,笑望长空云卷舒。

禅定的一种境界,自由是一种心态,虽然抵达自由可以通过不同的禅修方法,但是绝对的自由只是从心灵角度而言。在禅宗的理念中,还有着非常重要的“持戒”观念。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世间的万事万物都要受到一定的约束,所有的自由都是有条件的。

有这样一则熟悉的寓言:车轮总是埋怨方向盘限制了自己的自由,而方向盘却语重心长地说:“我若不限制你的自由,只怕你会跌入无底深渊中去!”每个生命都像车轮一样崇尚自由,反对约束,总是努力地想要挣脱方向盘的约束,而一旦真得如愿,则可能会突然发现,原来自己之前想象中的坦途中布满了沟沟坎坎,稍不留神便会撞得粉身碎骨。倘若挣脱了外界的束缚而达到执迷的程度,这种自由就会变得危险。

禅宗的自由是有约束的自由,是需要遵循戒律的自由。圣严法师开示持戒的目的是改过迁善,“改过为不造一切恶业,可得离苦的果报;迁善为努力一切善业,可得幸福的果报”。而禅修之人既要遵守五戒,又要求得四种精进,守五戒是自利自保,求精进是为了利乐众生。

五戒是佛戒之中最简单的项目,但也是一切佛戒的根本,故称五戒为根本戒,其它一切戒律无一不由五戒衍生而成,也无一不将五戒作为重戒。五戒主要包括杀、盗、淫、妄、酒。圣严法师在《佛教入门》一书中对其做了详细的解释:

1.不杀生,主要是不杀人;

2.不偷盗,主要是不取非分之物,不收不义之财;

3.不邪淫,主要是不违社会秩序,不背人间伦理,不妨害家庭,不损伤健康;

4.不妄语,主要是不以语言使得他人受到损害;

5.不饮酒,应包括麻药在内,主要是不以饮用酒精及麻药,失去自制能力而去做出杀、盗、淫、妄的犯罪行为。

表面上看来,五戒似乎是极为简单的事情,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却并不多,很多时候,即使形式上遵守了这五戒的要求,却并不能从内心里领悟到其中的深刻含义。

学禅的师兄弟走在一条泥泞的道路上。走到一处浅滩时,他们看见一位美丽的少女在那里踟蹰不前。由于她穿着丝绸的衣服,使她无法跨步走过浅滩。

“来吧!小姑娘,我背你过去。”大和尚说罢,把少女背了起来。

过了浅滩,他把小姑娘放下,然后和小和尚继续前进。

小和尚跟在大和尚后面,一路上心里不悦,但他默不做声。

晚上,回到寺院后,他忍不住了,对大和尚说:“我们出家人要守戒律,不能亲近女色,你今天为什么要背那个女人过河呢?”

“呀!你说的是那个女人呀!我早就把她放下了,怎么你到现在还挂在心上?”大和尚笑着答道。

在小和尚的理解中,大和尚“亲近女色”,似乎是违反了佛门清规,但大和尚怀中有美女心中却没有男女的概念。在他眼中,少女只是一位需要帮助的人,所以过河之后,他就已经将此人真正放下了,而执著于戒律的小和尚反而对此耿耿于怀,就在于他并没有真正领会禅门戒律的真正内涵。

四精进,又称为四正勤,圣严法师将之解释为劝导他人除一切恶修一切善,也就是佛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含义:已作之恶令中止,未作之恶令不作;已行之善令增长,未行之善令修行。前两句是为众生拔苦,后两句是给众生带来幸福。拔苦与乐,正是大悲心的菩萨行。

禅宗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自由是没有痛苦,没有恐惧,免于奴役,免于伤害的舒适和谐,但仍然要以不损害他人并救济他人为原则。把握住自由的方向,就像是只有握紧手中的线,风筝才能够在高空中自由飞翔。

莲心禅韵:

锄草斩蛇

有一位僧人来向智常禅师请教,恰好禅师正在后山劳作,于是僧人便来到到田间找他。

智常禅师正在锄草,草丛中一条蛇钻出向来人爬去,智常禅师举起锄头欲砍。僧人不仅不感谢,反而用鄙夷的口气说:“本以为可以见到一位高僧,哪知只是一个粗鲁的俗人!”

禅师问:“这般讲话,是你粗,还是我粗?”

僧人:“什么是粗?”

禅师放下了锄头,

僧人:“什么是细?”

禅师举起了锄头,做了一个下去的动作。

僧人说:“你说的粗细,让人根本无法理解!”

智常禅师:“你什么时候看见我要斩蛇?”

僧人:“当下!”

智常禅师:“既是当下,你为何看不到自己,只看到我要斩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