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石弓凭借手中不多的钱财在东濠涌下游的三角市石拱桥旁开了一个小吃摊,全天候供应小吃美食,桥面两侧密密麻麻地挤满了几十个摊位,以卖菜和卖肉为主,于石弓的小吃摊位算是“另类”的,中间仅留一条一两米左右的窄道,还见缝插针地密布着各种摆地摊。
东濠涌上每天都有来往的果菜小艇穿梭,敲锣打鼓吆喝,沿涌叫卖,于石弓每天的大部分食材都从小艇上买来,双方成交即以长竹挑起篮子,钱货均放在其中递送,这样每天的食料采购方便多了。
只见立在小火炉旁边的一块醒目的木板上贴着一块大红纸,食客们可以从潦草的字中读出供应的美食:竹升面、干炒牛河、牛腩粉、鸡蛋瘦肉粥等。
窄道尽头拐角处已有一家比于石弓小吃摊更大的小吃店,许多食客习惯到这里用餐。店里的老板和服务员站在店门口瞄了一眼于是父子的小吃摊,轻蔑地一笑。
于氏父子当然没有注意到别人的嘲笑,等于大海在木板上贴上一张“开门大吉”的红纸,小吃摊才真正开业了!于氏父子两人说的是粤语,在这里没有语言障碍,连一般的居民也时不时过来消费,广州人爱吃竹升面,许多来买菜的人或者码头工人见开了一家小吃摊,都前来尝尝这里的味道中不中道。
食客往为数不多的两张小桌边一坐,于连宗就恭恭敬敬地上前倒茶,询问要点什么,于石弓尽量快点做出客人想要的美食,做好后于连宗端上来。客人基本点的是竹升面,但令父子俩感到疑惑的是,客人们吃完面后都微微摇头,面露不满意的表情,看来他们不喜欢于氏父子做的竹升面,生意渐渐冷落。
于氏父子专门吃了自家的两碗竹升面,感觉还不错,就不知道哪里不满当地人的口味,生意不好,两人发愁,不望挣钱,现在想回本也难。
一个傍晚,两个码头工人在小吃摊吃竹升面,其中一个身体结实的中年男子叫来了于氏父子,于石弓和于连宗以为出什么事了,急忙过来查看,那中年男子先是呵呵一笑,随后指着碗里淡黄的汤汁和面条道:“老板,你们这面不好吃呀!我在这里当码头工人很久了,也算是熟悉这里的一切吧。这一带人喜欢吃竹升面,如果做的面不中道,别说我嘴大,你们的生意也不好做把?”
这一席话像雷鸣般震住了于氏父子,于石弓点头哈腰,并要于连宗上一些酸梅汤,希望对方指点迷津,中年男子谦虚道:“我叫梁果夫,他叫王石头,死脑筋,就像石头一样。我们都是工友,在对面码头当工人。”说着指了指身边的另一个憨实的工人,那个名叫王石头的人点了点头。梁果夫接着道:“看你们是外地来的吧。”于石弓恭敬一笑,道:“我和儿子从广西梧州来的,离这不远。”
梁果夫和王石头对视一眼,“哦”了一声。梁果夫低头看了看碗中剩余的面条,用筷子指着道:“广州人对食物很挑剔的,特别是他们喜爱的竹升面。做好这竹升面,得有三大讲究。”
一旁的于连宗好奇道:“哪三大讲究呢?”梁果夫饶有兴趣道:“一是面条,必须是竹升打的银丝面,我看你们的面只是呈灰色而已,还没达到标准的银色,我猜你们还没买到正宗的银丝面。”于连宗到橱柜看了一眼面条,对父亲道:“阿爹,从小船买来的面果然不是银丝面。”
于石弓呆了一下,随机醒悟道:“便宜没好货,果然不是银丝面。”一旁沉默的王石头突然开口道:“别信那些小船上卖菜小贩的话,如果自己还做不出面,还需要到正宗的云吞面店买面。”他看了梁果夫一眼,拍了一把脑门,笑道:“对,就去城隍庙大成记那家买,正宗便宜。”
梁果夫点点头。于石弓恍然大悟,道:“多谢指点。”梁果夫用筷子夹了一个云吞,道:“第二讲究则是云吞,得选用三七开肥瘦的猪肉切粒,还要用蛋黄搅拌,我看你们的云吞做的不错。第三就是汤料,要用大地鱼干、瑶柱和猪脊骨熬足六七个钟再撒上虾仔的上汤。”
于石弓脸色微变,道:“汤料我就缺少了大地鱼干,时间怎地要熬那么久。”梁果夫呵呵一笑,道:“慢工出细活,在这里要挣到钱是容易的,得下狠功夫。”于氏父子若有醒悟点点头,几人又接着聊下去,过往的人都奇怪看着,涌上和涌边已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晚上,码头那边传来了开工的钟声,两位工人要起身干活去了,于氏父子坚决不要他们的钱,多谢他们的中肯意见,他们走的时候于石弓还让于连宗多送他们几根油条。小火炉上锅里的烫头微微沸腾,父子俩呆呆坐在小凳子上,傻傻一笑,于石弓起身深呼一口气道:“宗仔,明早地早早备足汤料,采购正宗银丝面。我们不能只赔不挣,不然破产了就去当乞丐。”
于连宗喝了一口酸梅汤,觉得生活有了出路,欢快地点点头。收摊回到住处,于石弓喝了两口小酒就睡着,于连宗翻来覆去睡不着。他开始感觉到在大城市里生存的艰难,一个小吃摊当真维持不了两人的生计,他真的不知道能和父亲做什么了。他碰到了行李里面的国文课本,幸好他在莫仁江身边陪读的时候认识了几个字,对书上的字产生兴趣,这晚的夜光又是那般明亮,他兴奋地趴在床上翻看课本,直到深夜,不知不觉睡去。
第二天凌晨三点时,于石弓先起床熬制汤料,天麻麻亮的时候,于石弓喊醒于连宗,叫他去城隍庙大成记家买银丝面。于连宗迷迷糊糊地出发,广州的街道都是弯弯曲曲,不熟悉的话就会迷路,但于连宗不笨,他可以问路。这时天色暗了下来,乌云聚拢,下去了大雨,他没带伞,急忙躲进一户人家屋檐下躲雨。
于连宗裤子的下方被雨淋湿,他想到更能遮雨的屋檐去躲雨,于是小心翼翼沿着一家又一家屋檐走,恰好看到前方有一处宽大的门口,他不管密集的雨势,一头冲过马路来到那户人家门口避雨。他抬头看了一眼门口上宽大红漆的牌匾,上面镶着四个字,“叶氏武馆”,他一呆,觉得来到了一户大家门口,门虚掩着,他没往里看,心想等雨一停就冲出去买面丝。
突然,在他拧出裤带的雨水时,他想到一个严重的问题,在他左右乱窜的时候忘记了之前已经了解的去城隍庙的路,现在下着大雨,路人很少,买面迟回去肯定会挨一顿骂。想到这里他心里来气,埋怨老天爷变脸下雨。这时雨更大了,他焦急看着从门顶檐边滴下来的一束束雨帘,往后退,但一不小心被门槛绊倒,身子往后倾倒,“哎呦”一声,撞开了虚掩的大门。于连宗跌入门内院中湿滑的地板上,爬起来又一不小心地下去,豆粒大的白色雨点把他打得又湿又疼。
“谁呀?”院子屋内传来一个少女清脆的声音,于连宗不好意思惊呆了这户人家,赶紧回到门口。他朝屋内望去,隔着密集的雨点他发现有四个同龄人正诧异地望着他,他勉强笑着说:“打搅了,躲雨的。”接着掩上大门,他朝眼前的烟雨深吸一口气,顿觉轻松许多。
突然身后的大门一开,他吓了一跳,回身一看,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女撑着一把油纸伞看着他,雨水在伞上打出一朵朵精美的雨花,沿着伞边落到地面。于连宗呆呆看着这位相貌秀美的少女,门外的雨水打湿全身都不知道。少女先是用温和的眼光打量他,后面发现对方正痴痴地看着自己,雪白的脸蛋不禁隐现一阵红潮。
少女大胆地拉着于连宗的手,两人同在一把伞下往屋内走,于连宗感到她的手既柔嫩又坚硬,突然被他这么硬拉着,他始料未及,呼吸紧凑。
等两人快要走进屋里的时候,里面的三个人嘘声道:“小红拉着新郎官来咯。”于连宗突然松开手,站在屋子门口,颇为尴尬地嘿嘿一笑。他朝里屋望去,里面的陈设着实把他吓了一大跳,刀枪剑棍,摆列着十八班武器,正厅上方还摆着一个牌匾,想着四个字:一代宗师。看来这是个练武的地方,这些人都是高手,不好惹,于连宗心里这么想。
名为小红的少女收起伞,用力把伞丢给那三个少年,白了一眼,道:“蛇尾、猪荣、钱豪,你们别以为师父不在就可以欺负我,小心等他老人家回来后我告你们一状,说你们不好好练功。”三人顿时息声,但还是偷笑着。小红转过身,对于连宗轻轻一笑,道:“门外雨大,你还是在屋里躲雨。”说着弄了弄湿润的发丝。
于连宗点点头,木讷道:“多谢,雨一停我救走。”小红脸色微变,道:“你着急什么,又没赶你走。”她身后三人笑道:“是呀,小红还想留你下来吃饭呢。”于连宗立马急速摆手,想说什么又说不出口。小红嘴角露出一丝微笑,道:“你看你,衣服都湿了,要不你换一套他们的衣服?”于连宗连忙摇头,精瘦的蛇尾上前道:“小红姐,我就一套衣服,他穿了难道要我裸身练功呀。”净白的钱豪猥琐一笑,道:“对呀,小红姐要你施舍一份衣服给这个兄弟,不介意你裸身练功的。”
小红忽地踢出左脚,挨近钱豪的下巴,不温不火道:“我知道你家有钱,快把你的衣服交出来。”一身肥胖的猪荣哈哈一笑,道:“看不出钱豪兄如此慷慨大方。”于连宗哪肯劳驾已经给他帮助的这些好人,连忙道:“不用不必了,等雨一停我还要去城隍庙大成记那里买云吞面。我阿爹正等着我回去,有面才好给客人竹升面。”
“你家开面馆呀?”小红拨开额前的几根湿发丝,好奇道。于连宗一撇嘴,道:“没有啦,刚开的小吃摊。”猪荣问道:“那你急不,没有食材,你爹肯定现在发愁得很。”于连宗回身看了一看外面强度不减的大雨,道:“急又有什么用,况且我还迷路了。”
猪荣拍拍胸脯,道:“没关系,我爹就在城隍庙卖猪肉,那里我熟得很,我带你去。”蛇尾插了一句,道:“难怪猪哥长得白白嫩嫩,过年该杀了,拜神祭祖。”猪荣狠狠打了他一拳,蛇尾哀叫一声。小红提起兴趣,道:“哇塞,你爹做的竹升面肯定好吃,所以才那么急着买面,很多人排队买吧。”
于连宗一阵苦笑,道:“没那回事,不好吃的。”小红思忖一下,对猪荣说道:“猪哥,你就带他去城隍庙买竹升面,怎么样。”说着,突然记起什么,对于连宗道:“还没问你叫什么。”于连宗微微一笑,道:“我叫于连宗,你们可以叫我宗仔。”
猪荣丢给他一把雨伞,自己也拿了一把,呵呵道:“反正闲着也没事,出去戏水也好。”刚好外面的雨势小了许多,于连宗不愿多留,和新认识的猪荣一道去城隍庙。出门时他回身对小红、蛇尾、钱豪鞠一个躬,表示感谢。小红对他轻轻一笑,目送他和猪荣出门。
外面的雨小了许多,于连宗跟随猪荣踏着湿滑的小道很快走到了城隍庙,于连宗买了一大袋竹升面,高兴地想着以后生意如何转好。猪荣从他卖猪肉的爹那里取来一大块鲜嫩猪肉给他,虽然于连宗千万拒绝,但猪荣还是用蛮力让他收下,于连宗想让他去小吃摊吃一碗竹升面,猪荣借口要回武馆就匆匆离去。
等于连宗回到三角市拱桥小吃摊时,雨刚好停了,于石弓已经熬好了汤料,香味迷人,见于连宗那么迟回来,先骂他一顿,再让他帮忙干活。于石弓问他雨伞是不是买的,于连宗醒悟一下,道:“是个朋友送的。”心里盘算着怎么送回去。
于石弓点点头,没接着问,因为有人来买早餐了,父子俩合作做出一份又一份地道正宗的云吞面,赢得顾客的称赞和信赖,果然来小吃摊消费的顾客多了许多,生意开始好转了,父子俩也笑逐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