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瞩目的世界名流
1617200000063

第63章 将生死系于革命的作家——法捷耶夫(1)

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罗维奇·法捷耶夫,前苏联著名作家,1901年出生于特维尔省(今加里宁州)的基姆雷小城一个平民家庭。他自幼随父母颠沛流离。4岁时,父母离异。父亲倾向革命被流放到西北利亚,不久病死。8岁时,他就读于乡村学校,一年后转入市商业学校。1914年,其继父应征入伍,下落不明。此后,法捷耶夫寄居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姨妈家读中学。1917年,他参加社会主义青年联盟和布尔什维克领导的平叛斗争,收复符市后被派往边区任政治特派员。1921年,他因参加平息喀琅斯塔反革命叛乱受伤,被送往彼得格勒治疗。同年8月,他进入莫斯科矿业学院学习,同时任某工厂党委书记,在此期间开始文学创作。次年,《青年近卫军》杂志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泛滥》,不久,又在同刊上发表小说《逆流》。1924年,他根据自己的切身经历,创作并发表了小说《毁灭》,一时轰动俄罗斯文坛,很快被译成外文传播于世界各国。毛泽东称其“没有去投合旧世界读者的口味,但是却产生了全世界的影响”。

【毛泽东评点法捷耶夫】

愈是为革命根据地的群众而写的作品,才愈有全国意义。法捷耶夫的《毁灭》,只写了一支很小的游击队,它并没有想去投合旧世界读者的口味,但是却产生了全世界的影响,至少在中国,像大家所知道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是向前的,不是向后的,领导中国前进的是革命的根据地,不是任何落后倒退的地方。

——摘自《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见《毛泽东?

鲁迅先生在《毁灭》的后记中说到,《毁灭》的作者法捷耶夫是身经游击战争的,他描写调马之术写得很内行。像马鞍子这类细微的动作,《毁灭》的作者都注意到了,鲁迅先生也注意到了。这告诉我们,大作家不是坐在屋子里凭想象写作的,那样写出来的东西是不行的。

——摘自《在鲁迅艺术学院的讲话》,见《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123页。

【法捷耶夫小传】

法捷耶夫是前苏联著名的作家,全名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罗维奇·法捷耶夫,1901年12月24日出生于旧俄的特维尔省(今加里宁州)的一个基姆雷小城。父亲是个农民,后靠自修取得中学资历,并当上了乡村教师。母亲出生于一个小官吏家庭,读过医士学校,后当助理医生。父母亲都是革命者,为反对沙皇制度受过迫害。父亲热心于革命工作,认为革命者不应有家,所以对儿女不太关心,对妻子也粗暴,在1905年革命时期,由于夫妇二人的政治观点分歧而离异。不久父亲又被流放西伯利亚,次年病逝。

法捷耶夫自幼随着父母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几乎每年都要迁居。父母离异时他才4岁。两年后,一位波兰人格列勃与法捷耶夫的母亲相识而最后成为他的继父。1908年秋天,他们一家迁到符拉迪沃斯托克这个充满异国情调的城市。

8岁时,法捷耶夫入乡村学校读书,一年后转入市商业学校。不久父母迁到外地,子女们则留在符市的姨妈家继续上商校,每年暑假回到父母身边,开学时由继父送往学校。1914年,继父送他们三姐弟上学后,就因一战爆发而应征入伍,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法捷耶夫自小聪明伶俐,学龄前就识得不少字,背得一些短诗,上小学时便已经读了很多书,所以他有丰富的想象力,也具有同情心。上学期间,他住在姨妈家。姨父是一个中学校长,姨妈则自己创办了一所私立初中,两人都是优秀的教育家,具有革命思想,深受当地进步学生的喜爱。姨妈家中有一所藏书丰富的图书室,藏有许多文学、哲学著作以及一些进步杂志。学生们常来家中借书、查阅资料,有时谈论新闻、朗诵诗歌,这一切给法捷耶夫的生活和成长带来深远的影响。随着岁月流逝,他对文学的兴趣日益浓厚,在学校参加了文学小组,演戏,写诗,作诗歌报告,都有法捷耶夫的身影。

由于法捷耶夫活泼开朗的性格,他结识了很多朋友,校内校外男女朋友们常在一起开会、看戏、郊游、划船,朋友们的友情使法捷耶夫终身难忘。在俄国当时动荡的年代里,这批年轻人的友谊是多么珍贵啊!

1917年,俄国伟大的十月革命前,法捷耶夫参加了符市社会主义青年联盟。他积极活动在学校和社会上,成为一名坚定的骨干分子。十月革命胜利后,法捷耶夫仍然和学生们一起积极配合布尔什维克党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当1918年夏捷克军团发动叛乱时,他们在地下党组织领导下机智地完成各种工作,给政治犯送衣物食品;张贴、散发党的报纸;制作假证明和身份证,护送受敌人通缉的同志到游击区;给游击队运送武器;为党组织筹措活动经费等等。他们风华正茂,斗志昂扬,勇敢机智,是一个团结友爱而又坚强勇猛的青年战斗队。

法捷耶夫在斗争中成长,经过严峻的斗争考验,1918年秋,他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当时,他还不满17岁。这个时期是党组织处于极端困难的时期,党正需要法捷耶夫这样的勇敢无畏、富有牺牲精神的忠诚战士。从此,法捷耶夫从一个革命者的后代、向往革命的青年成为一名真正的革命者。

1919年,新生的革命政权被叛军颠覆了。原沙皇部队夺取了政权,为了扩充兵员,下令动员青年入伍,中学毕业生提前毕业,准备应征。商校的毕业生在党组织的指示下决定离开学校,前往苏昌河谷的原始森林参加游击队。法捷耶夫毅然跨入了游击队行列,成为一名年轻的游击战士。游击队的战斗经历,对法捷耶夫后来成为无产阶级作家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这段生活为他后来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为他以后长达30年的文学活动奠定了基础。在他的长篇小说《毁灭》和《最后一个乌兑格人》中都有着这段游击队生活的描写。

1920年1月,游击队占领了符市,推翻了反动政权,游击队改组为人民革命军,法捷耶夫被提拔到政治工作的领导岗位,派往边区当政治特派员。1921年3月,俄共(布)中央召开第10次党代会,法捷耶夫作为远东共和国人民革命军的代表赴莫斯科出席党代会,见到了列宁,那时他刚满19岁。

大会开幕前一个星期,喀琅斯塔发生了反革命叛乱,党中央派伏罗希洛夫率领出席大会的军事人员前去镇压。法捷耶夫参加了这次战斗,不幸腿部受伤。他在冰上爬了两公里才找到后方部队,被送往彼得格勒治疗。从此离开了他生活、战斗了10年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离开了少年时代的朋友,离开了共同战斗过的战友,走上了新的生活道路。

1921年8月,法捷耶夫伤愈复员,进入莫斯科矿业学院学习,同时担任一家工厂的党委书记和莫斯科河南岸区党委委员。学习和工作十分紧张,但法捷耶夫的文学兴趣又萌生了,他十分关注莫斯科的文学活动,阅读各种杂志,关心不同文学团体和作家的动向,积极支持无产阶级革命作家,参加他们的小组,从而开始建立苏联文学即无产阶级的文学队伍。

1922年,法捷耶夫当时还是矿业学院的学生,开始写作他的第一部中篇小说《泛滥》,第二年5月完成,发表在1924年的《青年近卫军》杂志上。而他在《泛滥》之后写成的短篇小说《逆流》却先发表在1923年的同名杂志上。两篇作品都反映了革命战争,作者亲历的战斗生活和周围战友们的经历成为小说的素材。在当时俄国文坛上各种资产阶级文学相当盛行时,这种表现革命战争题材的作品还极为少见。法捷耶夫初入文坛并以业余时间写出两篇小说,虽不乏缺憾,但给了他走向文学之路的信心。

1924年3月,还在学习的法捷耶夫被党组织派往北高加索,年底调到顿河罗斯托夫的俄共(布)北高加索地区委员会机关报《苏维埃南方报》担任临时责任编辑和党务工作。在这里,他经常深入工厂、农村,与矿工、石油工人、农村的居民接触,记录下生活深处的情景,观察到革命后新人的成长。他回忆了自己曾在此地打游击的生活,于是创作的冲动再次促使他拿起了文学之笔,写出了小说《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