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在占领蒙古的全境以后,陈长捷的“归绥方面军”全部进入蒙古境内,沿着苏蒙边境线建立了防御纵深,大批的装甲和骑兵部队部署在蒙古,并在库伦(乌兰巴托)机场驻有两个飞行大队。
东起我国东北地区的满洲里,西至我国新疆的阿勒泰地区,一千多公里的苏蒙边境线,建立起无数的边防哨所,我军先进的通讯装备将苏军的动向,随时报告至方面军司令部。
由于苏军驻扎的距边境线较近,在得到我军进入蒙古的消息后,基本上没有同我军发生大规模正面冲突,很快地撤回苏联境内。因此,郭景云的第15军和傅作义的第21军,除了部分兵力负责边境的守备外,抽调大量的力量在蒙古境内进行彻底地清剿,为我国打出一块稳定的战略缓冲地带。凡是拒不投降继续抵抗的零星蒙古军队,以及形形色色的草原骑匪,都遭到了空前严厉地打击。
我军痛定思痛,决心彻底铲除分裂势力的生存土壤,消灭蒙古境内所有不安定的因素。将原蒙古部长会议的官员全部押解南京监禁,在居民聚集地散发传单和张贴告示,勒令蒙古人民军的军人在指定的时间内,到指定的地点集中缴械。
在我军收复了内蒙和东北之后,原来活动在这些地区的土匪部队,除了部分被我军剿灭和劝降解散以外,有相当一部分土匪过惯了无法无天,自由自在,不劳而获的生活,不愿走出山林务农。
在倭国关东军授意下,谢苗诺夫一伙向满洲里派遣职业杀手,准备在那里完成刺杀行动。幸好张学良等人预先得到了情报,及时派人搜捕杀手,才保证了宋庆龄的安全。九一八事变后,倭国关东军看到了别什果夫一伙的利用价值,拉拢他们为日军服务。
从1936年开始,倭国人着手组建白俄谋略部队,共有三支特种部队,这些部队对外统称为“浅野部队”,其中一支就是驻海拉尔的别什果夫部队。严格来说,别什果夫部队是一支特务部队,经常越境从事爆破、策反、暗杀等活动。别什果夫部队由日军小野少佐指挥,名义上隶属白俄伪军,实际上听命于关东军哈尔滨特务机关。它也是日军最早的非正式情报部队。
日军退出中国东北后,随同日军到苏联远东地区,并参加了同苏军的争夺战,渗透到苏军后方进行破坏活动。之后又窜入蒙古境内,在蒙古的中部和东部一方面继续为匪,一方面为日军收集苏蒙军队的情报,目前的人数大约有五百余人。
也许有的看官会有疑问,蒙古大多为一望无际的草原或戈壁和沙漠,不适合隐蔽太多的人马,如果官军清剿土匪还不是易如反掌,怎么土匪都喜欢到那里呢?
其实,外蒙古的地理环境并非全是平原,西部、北部和中部多为山地,东部为丘陵平原,南部是戈壁沙漠。山地间多河流、湖泊,主要河流为色楞格河及其支流鄂尔浑河。境内有大小湖泊3000多个,总面积达1。5万余平方公里。在四十年代初,沙窝子里的柴草很深,那一丛丛沙柳,一簇簇雪里洼,一堆堆骆驼蒿,那坑坑洼洼里的桦树、山杏树、榆树和柏树,形成了天然的屏障,在那些山谷或沙凹里,藏进百十人马很不容易发现。就是最平常的草也能长到大半人高,那句脍炙人口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可不是诗人闭门造车凭空想象的。
在后世的影视作品中,草坪一样碧绿平坦的草原上,各个时代的人马纵横驰骋,那个场面称得上广阔,那个景色的确令人心旷神怡。但是,在懂行的人眼里的内蒙草原,却出一个严酷的现实,广阔的草场已经严重退化,几乎要和北京街头的草坪相媲美了。
由于过度的放牧,再加上草原狼几乎灭绝,鼠害肆虐整个草原等其他因素,有些草场已经严重沙化,牧草能超过腿肚子已经十分少见,人从上面都能看到沙化地皮,这是笔者不久前在内蒙草原深处见到的情景。
另外,土匪们都是骑马,在大草原和戈壁上有绝对的优势,来去如风机动性极强,土匪们以为谁也奈何不了他们,当然土匪们没有把我军直升飞机考虑进去。此乃多余的话。
“归绥方面军”司令部决心干净,彻底,全部地消灭这两股匪徒,给其他大大小小心存侥幸的土匪一个有力的震慑,将宁静永远地留在蒙古草原。
归绥方面军的剿匪行动已经开始,根据空中侦察的报告,在别什果夫和矶野这两股俄日匪帮的四周,利用我军的机动和通讯优势拉起大网,在武装直升机的配合下展开攻击行动。直6型武装直升机草原上空往来穿梭,只要发现土匪的踪迹便扑过去,霎时火箭弹打成一片火海,紧接着来回用机枪扫射,肝胆俱裂的土匪只好分散逃窜。
武装直升机立即将土匪行踪报告指挥部,附近部队在土匪逃亡的路上截击,一阵枪林弹雨过后留下一片尸体,对于这两股作恶多端的土匪,我军旨在从肉体上彻底消灭,杀鸡儆猴不留一个活口。一直以为自己装备精良,具有绝对机动优势,甚至都不把蒙古军队放在眼里,就是碰到苏军也敢支把几下的土匪,从来也没见过这种阵势,这回算是彻底傻眼了。唯一能做的就是逃命和躲藏,引以骄傲的马匹不是被打死就是被累死,在蚊虫肆虐野狼成群的草原上,没有了马匹或是落了单,那也就距离死亡不远了。
在我军的立体打击下,当初倭国人豢养的所谓特种部队,疲于奔命溃不成军,无论逃到哪里都摆脱不了跟踪而来的我军打击。在饥饿、干渴、恐惧、狼群、蚊虫的折磨下,再加上我军不收俘虏,一门心思地要置他们于死地,土匪们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不少的土匪精神崩溃选择了自杀。
在蒙古西部活动的矶野匪帮,队长松浦友好少佐率领剩余的三十余人,其中有五名倭国人,其它都是蒙古人。实在忍受不了饥饿,从山里的藏身处溜了出来,躲在科布多以北五十公里处的一座蒙古包内,狼吞虎咽地吃着抢来的羊肉时。我军无声无息地摸了上来,将最后一股残匪包围起来。当匪徒们发现被包围时,还妄图负隅顽抗,我军的迫击炮弹已经落下,把蒙古包里面的一切都撕成了碎片。至此,矶野匪帮宣告被彻底消灭。
别什果夫把其它几个头目找来,研究如何冲过边境封锁线,这是最后的机会,否则只有坐以待毙了。饱餐了一顿榆树叶,别什果夫似乎有了一点精神,对其它几名匪首谈了自己的计划。
天黑以后向北摸过边界线,如果遇到阻碍,还有百把人拼死冲锋,政府军未必能挡住,这样可能会有机会冲过边界。匪首们也没有其他办法,有心主动投降都不成,人家根本不接受俘虏,就是要斩尽杀绝。反正都是一个死,像这样拼一把也许会有一丝希望,所以一致同意别什果夫的计划。
天完全黑下来后,别什果夫命令把剩余的几匹马杀死,土匪们饱餐了一顿生马肉,然后无声地走出了桦树林,靠着北极星辨别方向,分头向苏蒙边界摸了过来。
这是一个没有月亮的黑夜,晚风驱走了白天的炎热,土匪们一边低声嘲笑着飞来飞去的直升机,一边加快脚步向苏蒙边境靠近。几天以前,别什果夫冒着的风险,用电台直接同驻在苏联远东地区的倭国关东军司令部联络,报告了率领残匪越境到远东的行动计划,请求关东军在边界派部队接应。
关东军司令部回电,于1943年7月15日晚,接到土匪到达边境后的报告,立即在边境另一侧点燃三堆篝火,只要土匪们能够冲过边界,便能得到关东军的援助。不幸的是,别什果夫同关东军司令部的通讯,早已被我情报部门截获并破译,为了全歼这股顽匪,暂不打草惊蛇,争取将土匪们全歼在边境线。
为此,我军的剿匪部队调来一个车载火箭炮营,防备日军可能的干涉行动,直升机也一反常态没有攻击别什果夫匪帮,我军的一个步兵营张开了一张大网,静待吞噬别什果夫的残部。
别什果夫估摸着已经接近了边境,经常在这一带活动,所以对地形还是较熟悉的,如果没有迷路而且方向正确,应该距边境还有一公里左右的距离。别什果夫命令原地休息,打开电台立即同日军联络,这时他已经不在乎被我军测出方位,很快他们将拼死冲向国境。
十分钟以后,别什果夫看到对面真的燃起三堆篝火,在天气晴朗的黑夜中仿佛近在咫尺,他用激动的微微颤抖的声音对众土匪说道:“小伙子们!皇军就在前面接应我们,只要我们冲过前面的开阔地,就会摆脱这里的人间地狱!看见篝火了吗?现在我命令,向着篝火快速前进!”
土匪们听到命令,撒开腿没命地向着生命之光奔去。就在这时,一串串的照明弹将大地照得如同白昼,众匪徒完全在无遮无盖的开阔地上。
别什果夫意识到他们遇到了埋伏,他从旁边一个土匪手里抢过一挺轻机枪大吼:“冲啊,前面就是边境线,过了边境就是倭国人的天下啦!”
别什果夫端着机枪,向前面盲目地扫射着,不顾一切地冲向国境。其他土匪虽然什么也看不见,也盲目地朝四面打着乱枪,像惊了群的野马,一边嚎叫一边跟在别什果夫向前冲去。
密集的自动火器声在四面响起,瓢泼般的弹雨覆盖了疯狂的土匪们,在子弹撕裂皮肉和临死前绝望惨叫的伴奏下,上演着一场告别人间的集体舞蹈。别什果夫在距边境不到百米处被击毙,在他临终前看到生命之火距他伸手可及,然而却永远也走不到那里了。
当一切都重归于平静,我军战士从四面围了上来,给还没有咽气的匪徒们补枪,对面的日军眼睁睁看着别什果夫匪帮被歼,始终没敢向我军开一枪。
随着这两股最强大的匪帮的覆灭,其他大大小小的各股土匪,都争先恐后地同我军接洽受降事宜,动荡不安的蒙古草原渐渐地趋于安静和平稳,新政府将失去二十余年的外蒙终于又重新夺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