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古代发明与发现
16225600000004

第4章 太阳黑子现象

中国古代大量的史料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对太阳黑子有文字记载的国家。现在,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太阳黑子记载,见于《汉书·五行志》:“成帝河平元年……三月己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一记录,把当时太阳黑子的位置和时间都叙述得非常清楚。事实上,在这个记录以前,中国古代还有更早关于太阳黑子的记载:在约公元前140年所著的《淮南子》一书中,有“日中有骏乌”的记载。“骏乌”就是指太阳黑子。

《后汉书·五行志》中有这样的记载:“中平……五年正月,日色赤黄,中有黑气如飞鹊,数月乃消。”《宋史·天文志》中也记载道:“绍兴元年二月己卯,日中有黑子,如李大,三日乃伏。六年十月壬戌,日中有黑子,如李大,至十一月丙寅始消。七年二月庚子,日中有黑子,如李大,旬日始消。四月戊申,日中有黑子,至五月乃消。”此外,中国古代的人们还对太阳黑子群有详细的记载,《宋史·天文志》中记有在公元1112年的“四月辛卯,日中有黑子,乍二乍三,如栗大。”

中国古代人们在观测太阳黑子的过程中,不可能有望远镜来做工具辅助观测,全靠目测。人们只能在阳光不强,如早上日出,晚上日落的时候,或是用“盆油观日”的方法。据考古学家统计,中国古代从汉朝到明朝的这1600多年间,仅对太阳黑子现象的记载就达100次以上。美国天文学家海耳就曾经说过:“中国古人测天的精勤,十分惊人。黑子的观测,远在西人之前大约2000年。历史记载不绝,而且相传颇确实,自然是可以证信的。”欧洲发现太阳黑子现象,时间要比中国晚得多。外国人第一次发现太阳黑子现象,据记载是在公元807年8月19日。

我们的祖先善于观察,热爱大自然和生活,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天象记录,这无不反映出先人孜孜不倦、勤于观测的严谨态度,闪烁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辉。这些天象记录,是中国丰富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