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公问威当世服天下时耶晏子对以行也第一
[原文]
庄公问晏子曰:“威当世而服天下,时耶?”晏子对曰:“行也。”公曰:“何行?”对曰:“能爱邦内之民者,能服境外之不善;重士民之死力者,能禁暴国之邪逆①;听赁贤者,能威诸侯;安仁义而乐利世②者,能服天下。不能爱邦内之民者,不能服境外之不善;轻士民之死力者,不能禁暴国之邪逆;愎谏傲贤者之言,不能威诸侯;倍仁义而贪名实者,不能威当世。而服天下者,此其道也已。”
而公不用,晏子退而穷处③。公任勇力之士,而轻臣仆之死,用兵无休,国罢民害,期年,百姓大乱,而身及崔氏祸④。君子曰:“尽忠不豫⑤交,不用不怀禄,其晏子可谓廉矣!”
[注释]
①邪逆:邪恶逆乱。②利世:有利于百姓。③穷处:谓隐居。④崔氏祸:指崔杼作乱杀庄公事。⑤豫:快乐。
[译文]
庄公问晏子说:“扬威当代,使天下诸侯和民众归服,靠的是时机吧?”晏子回答说:“靠的是切实去做。”庄公问道:“怎样去做?”晏子回答说:“只有能关爱国内百姓的君主,才能使国外不亲善的国家归服;只有珍惜百姓的生死劳苦的君主,才能制止危害国家的邪恶叛逆行为;只有能听信中正之言、任用贤德之人的君主,才能在诸侯中树立威望,使天下归服;只有能推行仁义之政、乐于给百姓办好事的君主,才能使天下民众诚心归附。反之,不关爱本国百姓的君主,也就不能让国外不亲善的国家归服;不珍惜百姓的生死劳苦的君主,也就不能制止危害国家的侵犯;固执己见听不进正确意见的君主,也就不能在诸侯中树立威望;违背仁义、贪图名利的君主,也就不能让天下民众诚心归附。想扬威当代,让天下诸侯和民众都诚心归附,就应当实行这样的办法啊。”
庄公没有采纳晏子的意见,晏子辞职到穷乡僻壤隐居起来。庄公任用勇力的人,而轻视臣下的生死,不断发动战争,挑起事端,所以使得国家疲敝,百姓遭殃。一年后,天下大乱,庄公遭遇了崔杼作乱,从而引来杀身之祸。君子说:“竭尽全力尽忠国家而不以与君王交往为快乐之事,不被任用就不留恋职任,晏子真可以说是廉正啊。”
庄公问伐晋晏子对以不可若不济国之福第二
[原文]
庄公将伐晋,问于晏子,晏子对曰:“不可。君得合而欲多,养欲而意骄。得合而欲多者危,养欲而意骄者困。今君任勇力之士,以伐明主①,若不济,国之福也。不德而有功,忧必及君。”公作色不说。
晏子辞不为臣,退而穷处,堂下生蓼藿②,门外生荆棘。庄公终任勇力之士,西伐晋,取朝歌③,及太行、孟门④,兹于兑,期而民散,身灭于崔氏。崔氏之期⑤,逐群公子⑥,及庆氏⑦亡。
[注释]
①明主:当依《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作“盟主”,指晋国,晋国曾会盟诸侯,所以这里称之为“盟主”。②蓼藿(liǎohuò憭货):两种草本植物。蓼为蓼草,藿指藿香。③朝歌:古都邑名。④孟门:晋国隧道。⑤崔氏之期:崔杼执政期间。⑥逐群公子:驱逐齐国的众公子。⑦庆氏:指庆封,齐臣。先与崔杼一起弑杀庄公,崔杼执政,二人有隙,庆封又杀了崔杼,自己亦被国人驱逐,逃奔吴国。
[译文]
庄公想要攻打晋国,向晏子询问意见,晏子回答说:“不可以攻打。君王该得到的都齐全了,还贪得无厌,欲望滋长就会招致意气骄横。该得到的都齐了,却还想得到更多,这会有产生危险,欲望滋长而意气骄横必遭厄运。如今君王任用有勇力的人去进攻诸侯的盟主,如果失败了,那是国家的福气。对内不施行德政而对外却屡屡挑起事端,忧患一定会降临到君王身上。”庄公变了脸色,很不高兴。
晏子辞去官职,不再愿意辅佐庄公,回去居住在穷乡僻壤,院子里杂草丛生,门外荆棘满地。庄公最终还是任用了有勇力的人,向西面去攻打晋国,并夺取了朝歌,到达太行山、孟门。军队返回的途中,又攻打莒国,穿越了一个名叫且于的隧道。过了一年,齐国百姓离散,庄公自己也被崔抒杀死。崔抒作乱的时候,驱逐了公室的那些公子,直到庆封逃亡。
景公问伐鲁晏子对以不若修政待其乱第三
[原文]
景公举兵欲伐鲁,问于晏子,晏子对曰:“不可。鲁公好义而民戴之,好义者安,见戴者①和,伯禽②之治存焉,故不可攻。攻义者不祥,危安者必困。且婴闻之,伐人者德足以安其国,政足以和其民,国安民和,然后可以举兵而征”。
“今君好酒而辟③,德无以安国,厚藉敛④,意使令,无以和民。德无以安之则危,政无以和之则乱。未免乎危乱之理,而欲伐安和之国,不可,不若修政而待其君之乱也。其君离⑤,上怨其下,然后伐之,则义厚而利多,义厚则敌寡,利多则民欢。”公曰:“善。”遂不果伐鲁。
[注释]
①见戴者:被人民爱戴。②伯禽:周公子。初受封鲁,变其民俗,改其礼仪。③辟:通“僻”,邪僻。④厚:多。藉敛:征收税赋。⑤王念孙云,此句当作“民离其君”。
[译文]
景公想要派兵攻打鲁国,询问晏子,晏子回答说:“不可以。鲁国国君崇尚礼义,并且受到百姓爱戴,君主崇尚礼义国家就安定,君主受到拥戴,国家上下就和睦,伯禽主张以礼治国,现在在鲁国还保存着这份传统,所以不能攻打。如果攻打有礼义的君主,那就是不吉祥的表现,危害安定的国家就会陷入困境。再说,我听说,征讨别人的人,他的道德必须足以定国安邦,他的政事必须足以让百姓和谐,国家安定,百姓和谐,然后才可以派兵讨伐残暴的国君。
“如今君王嗜酒如命,行为邪恶,道德也无法使国家安定;横征暴敛,随意役使,不能使百姓和睦。道德不能安定国家就危险了,政事不能使百姓和睦就会产生祸患。自己不能免于发生危险祸乱的政事措施,却要攻打安定和谐的国家,不可以。君王还不如整治政事,等着那个国家发生内乱。鲁国百姓违离君主,君王怨恨臣下,然后再攻伐它,那么道义就充分了,就会获得更多的利益。道德做得好敌人就少,获得的利益多百姓就会高兴。”景公说:“好。”于是就没有前去伐鲁。
景公伐胜之问所当赏晏子对以谋胜禄臣第四
[原文]
景公伐,胜之,问晏子曰:“吾欲赏于斄何如?”对曰:“臣闻之,以谋胜国者,益臣之禄;以民力胜国者,益民之利。故上有羡获①,下有加利,君上享其名,臣下利其实②。故用智者不偷业③,用力者不伤苦,此古之善伐者也。”公曰:“善。”于是破嫠之臣④,东邑⑤之卒,皆有加利。是上独擅名,利下流也。
[注释]
①羡获:多余的收获。②臣下利其实:谓臣下得到利益实惠。③不偷业:即不偷闲。④吴则虞按:“‘破’上当有‘赏’字。”⑤东邑,即莱国,因在齐国东面,故称东邑。
[译文]
齐景公攻打莱国,打了大胜仗,问晏子说:“我想赏赐攻打莱国有功的人,你觉得怎么样?”回答说:“我听说运用谋略战胜敌国,应该提高臣子的禄位;凭借百姓的力量战胜敌国,应该提高百姓的利益。所以君王有额外的收获,百姓就会获得更多的利益。国君享有威名,臣下就会获得实惠。所以运用智谋的人不会马虎行事,运用力量的人不会抱怨辛苦,这是古代善于征伐的人的作法。”景公说:“好。”于是,攻破莱国的臣下、士卒都有封赏。这就是君王独享美名,下面的人都得实惠。
景公问圣王其行若何晏子对以衰世而讽第五
[原文]
景公外傲诸侯,内轻百姓,好勇力,崇乐以从嗜欲。诸侯不说,百姓不亲。公患之,问于晏子曰:“古之圣王,其行若何?”
晏子对曰:“其行公正而无邪,故谗人不得入;下阿党,不私色①,故群徒之卒②不得容;薄身厚民,故聚敛之人不得行;不侵大国之地,不耗小国之民,故诸侯皆欲其尊;不劫人以兵甲③,不威人以众强,故天下皆欲其强;德行教诲加于诸侯,慈爱利泽加于百姓,故海内归之若流水”。
“今衰世君人者,辟邪阿党,故谗谄群徒之卒繁;厚身养,薄视民,故聚敛之人行;侵大国之地,耗小国之民,故诸侯不欲其尊;劫人以兵甲,威人以众强,故天下不欲其强;灾害加于诸侯,劳苦施于百姓,故雠敌进伐,天下不救,贵戚离散,百姓不兴④。”
公曰:“然则何若?”
对曰:“请卑辞⑤重币以说于诸侯,轻罪省功以谢于百姓,其可乎!”
公曰:“诺。”于是卑辞重币而诸侯附,轻罪省功而百姓亲。故小国入朝,燕、鲁共贡。
墨子闻之,曰:“晏子知道。道在为人,而失在为己。为人者重,自为者轻。景公自为,而小国不为⑥;为人,而诸侯为役。则道在为人,而行在反己矣。故晏子知道矣。”
[注释]
①不私色:不偏爱女色。②群徒之卒:指君主所宠爱的臣妾,③不劫人以兵甲:即“不以兵甲劫人”,下句“不威人以众强”即“不以众强威人”。④兴:王念孙以为“兴”乃“与”之误。与,亲附,援助。⑤卑辞:使其辞卑,即说话卑谦。卑,用作使动词。⑥小国不为:指小国不为齐国所用。“不为”下旧衍“与在”二字,依王念孙说删。
[译文]
景公在外交政策上一向傲视诸侯,对内安抚策略上也是轻视百姓,崇尚勇力,喜欢作乐,纵欲无度。诸侯都不喜欢他,百姓都不亲附他。景公对此很担心,就问晏子说:“古代的圣贤君王,他们是怎样做的?”
晏子回答说:“他的行为公正清廉,所以善进谗言的人不能入朝当官;不结党营私,不贪恋女色,所以那些凭借谄媚取宠的臣妾不能存身;对自己节俭,对百姓丰厚,所以善于聚敛民财的人不能为所欲为;不侵占大国的土地,不损耗小国百姓的财物,所以诸侯都让他的地位尊贵;不靠军队胁迫百姓,不凭人多势众威逼百姓,所以天下人都让他势力强大;对诸侯用德行感化,并给以教诲,对百姓给予慈爱,并施加利益,所以普天下的人就像流水一样归附他。
“如今处于衰落社会的君主,他们行为乖僻,结党营私,所以谗佞谄媚的人众多;对自己供养奢靡,对百姓供养刻薄,所以善于聚敛民财的人肆无忌惮;侵占大国的土地,损耗小国百姓的财物,所以诸侯都不让他的地位尊贵;凭借军队胁迫百姓,凭借人多势众威逼百姓,所以天下人都不让他势力强大;把灾害加到诸侯身上,把劳苦加在百姓头上,所以敌国来进攻的时候,天下的人都不来救援他,同姓的显贵仓皇逃窜,百姓们都不援助。”
景公说:“那么应该怎么办?”
晏子回答说:“请您用谦卑的言辞、丰厚的财物来游说诸侯,用减轻刑罚、减少徭役的办法向百姓谢罪,这样大概就可以了吧!”
景公说:“好的。”于是景公用谦卑的言辞、丰厚的财物去结交诸侯,所以诸侯都归附他;减轻刑罚,减少徭役,所以百姓都亲附他。因此小国都到齐国来朝拜,燕国、鲁国都来进贡。
墨子听到这事以后,说:“晏子是懂得治国原则的人。治国的原则在于为别人着想,失策在于为自己着想。为别人着想的人就会受到尊重,为自己着想的人就会受到轻视。景公为自己着想,小国都不来归附;为别人着想,诸侯都甘心被他役使。那么,治国的原则在于为别人着想,君主的行为在于反躬自求了。所以晏子算是懂得治国的原则。”
景公问欲善齐国之政以干霸王晏子对以官未具第六
[原文]
景公问晏子曰:“吾欲善治齐国之政,以干霸王之诸侯①。”
晏子作色②对曰:“官未具也。臣数以闻,而君不肯听也。故臣闻仲尼居处惰倦,廉隅③不正,则季次、原宪侍;气郁而疾,志意不通,则仲由、卜商侍;德不盛,行不厚,则颜回、骞、雍侍。今君之朝臣万人,兵车千乘,不善政之所失于下,霣④坠下民者众矣,未有能士敢以闻者。臣故曰官未具也。”
公曰:“寡人今欲从夫子而善齐国之政,可乎?”
对曰:“婴闻国有具官,然后其政可善。”
公作色不说,曰:“齐国虽小,则何谓官不具?”
对曰:“此非臣之所复也。昔吾先君桓公身体惰懈,辞令不给⑤,则隰朋⑥昵侍;左右多过,狱谳⑦不中,则弦宁昵侍,田野不修,民氓不安,则宁戚昵侍;军吏怠,戎士偷,则王子成甫昵侍;居处佚怠,左右慑畏,繁乎乐,省乎治,则东郭牙昵侍;德义不中,信行衰微,则管子呢侍。先君能以人之长续其短,以人之厚补其薄,是以辞令穷远而不逆,兵加于有罪而不顿,是以诸侯朝其德,而天子致其胙⑧。今君之过失多矣,未有一士以闻也。故曰官不具。”
公曰:“善。”
[注释]
①此句疑有脱误。干:谋求。②作色:当为衍字。③廉隅:棱角。比喻人的行为、品性端方不苟。④霣:通“陨”,坠落。⑤给:敏捷。⑥隰朋:齐桓公臣。⑦狱谳:审判定案。⑧胙:祭祀用的肉。
[译文]
景公问晏子说:“我打算把齐国的政事治理好,目的是为了称霸诸侯,你觉得怎么样?”
晏子回答说:“官吏还没有齐备呀。我多次向您提出这件事,可是您不肯听从。我听说仲尼,当他平时仪容举止懈怠、行为意志不坚定的时候,就有季次、原宪陪伴他;当他因气郁而生病、心情不快的时候,就有仲由、卜商陪伴他;当他道德不显赫、品行不淳厚的时候,就有颜回、闵子骞、冉雍陪伴他。如今您朝廷里的臣子有上万人,兵车有上千辆,无道的政令强加在百姓身上,给下面带来的很多损害,可是却没人敢于把这种情况告诉您,所以我说官吏还未齐备。”
景公说:“我如今想跟随着先生您,立志把齐国的政事治理好,可以吧?”
晏子回答说:“我听说国家只有有了齐备的官吏系统,然后政事才可以治理好。”
景公脸色很难看,不高兴地说:“齐国虽然是小国,但怎么可以说宫吏不齐备呢?”
晏子回答说:“这不是我所要说的。古代,我们的先君桓公,当他身体懈怠、言辞不混沌的时候,就有隰朋在身旁陪伴;当近臣过失太多,判定冤案的时候,就有弦宁在身旁陪伴;当田地不能开垦,百姓诚惶诚恐的时候,就有宁戚在身旁陪伴;当军吏怠惰、士兵苟且的时候,就有王子成甫在身旁陪伴;当他平时举止闲散懈怠、近臣畏惧、音乐过繁、无心理朝廷的时候,就有东郭牙在身旁陪伴;当他的道德不合准则、信义衰微的时候,就有管仲在身旁陪伴。我们的先君善于用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用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缺点,因此他的命令可以广济天下,却没有人违背,对有罪的国家用兵,却没有受到挫折。所以诸侯们由于他的道德来朝拜他,周天子也把祭祀用的肉送给他。如今您的过失太多了,可是没有一个人敢于把您的过失告诉您。所以我说官吏尚未齐备。”
景公说:“您说得好。”
景公问欲如桓公用管仲以成霸业晏子对以不能第七
[原文]
景公问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有管仲夷吾保义①齐国,能遂②武功而立文德。纠合兄弟③,抚存翌州④。吴、越受令,荆楚惛忧⑤。莫不宾服,勤⑥于周室。天子加德,先君昭功。管子之力也。今寡人亦欲存齐国之政于夫子,夫子以佐佑寡人,彰先君之功烈,而继管子之业。”
晏子对曰:“昔吾先君桓公,能任用贤,国有什伍⑦,治遍细民。贵不凌贱!富不傲贫。功不遗罢,佞不吐愚⑧。举事不私,听狱不阿⑨。内妾无羡食,外臣无羡禄,鳏寡无饥色。不以饮食之辟害民之财,不以宫室之侈劳人之力。节取于民而普施之,府无藏,仓无粟⑩。上无骄行,下无谄德。是以管子能以齐国免于难,而以吾先君参乎天子”。
今君欲彰先君之功烈,而继管子之业,则无以多辟伤百姓,无以嗜欲玩好怨诸侯,臣孰敢不承善尽力以顺君意?今君疏远贤人而任谗谀,使民若不胜,藉敛若不得。厚取于民而薄其施,多求于诸侯而轻其礼。府藏朽蠹,而礼悖于诸侯;菽粟藏深,而怨积于百姓。君臣交恶,而政刑无常。臣恐国之危失,而公不得享也。又恶能彰先君之功烈,而继管子之业乎?”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