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得无说。怖于沈空。一切诸佛皆从此经出。故受之以依法出生分。
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直译
佛说:“须菩提,你再想想!倘若有人将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七种珍宝,全部用来布施,此人所获的福德是否很多?”
须菩提回答道:“相当多,世尊。原因何在呢?因为这样的世间福德本身是空性的,而非无相的福德,所以如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此人所获得的福德果报多。”
佛说:“如还有人能理解《金刚经》,用心修持,甚至反复念诵四句偈语等,又能为他人解说,那么此人所获得的福德果报,更要胜过布施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七种珍宝的人。这是什么原因呢?须菩提,因为十方一切诸佛,以及所有佛的至高无上、大彻大悟的智慧佛法,都是此经中产生出来的。须菩提,所谓佛法,其本性并非实有,也就是没有佛法。”
六祖讲经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持用布施,福德虽多,于性上一无利益。依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修行,令自性不堕诸有,是名福德性。心有能所,即非福德性;能所心灭,是名福德性。心依佛教,行同佛行,是名福德性;不依佛教,不能践履佛行,即非福德性。
现代注释
三千大千世界:系为古代印度人之宇宙观。谓以须弥山为中心,周围环绕四大洲及九山八海,称为一小世界,乃自色界之初禅天至大地底下之风轮,其间包括日、月、须弥山、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世天等。此一小世界以一千为集,而形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集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集成一个大千世界,此大千世界因由小、中、大三种千世界所集成,故称三千大千世界。又于佛典之宇宙观中,三千世界乃一佛所教化之领域,故又称一佛国。
七宝:指七种珍贵的财宝。即金、银、琉璃、琥珀、砗磲、玛瑙、珊瑚。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十二部教,大意尽在四句之中,何以知其然?以诸经中赞叹,四句偈即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以摩诃般若为诸佛母,三世诸佛,皆依此经修行,方得成佛。《般若心经》云:“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师所学曰受,解义修行曰持,自解自行是自利,为人演说是利他,功德广大,无有边际。
现代注释
受持:指对于经中的义理,能够了解而谨记于心,叫做“受”;了解之后,能念念不忘,并且实践于日常生活中,就叫“持”。
偈:梵文音译“偈陀”,也有译“伽陀”、“伽他”的,简称“偈”,意为“颂”、“讽颂”。偈是佛经体裁之一,主要有两种:一曰通偈,由梵文三十二个章节构成;二曰别偈,共四句,每句四至七言不定。僧人常用这种四句的韵文来阐发佛理。禅宗最著名的偈就是六祖所做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此经者,非指此一卷之文也,要显佛性,从体起用,妙利无穷。般若者,即智慧也。智以方便为功,慧以决断为用,即一切时中觉照心,是一切诸佛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觉照生,故云此经出也。
现代注释
三世诸佛:又称三世佛。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出现的诸佛。其名称、数目,诸经论所列,并不一致。《贤劫经》卷六说现在贤劫千佛,这一世的释迦牟尼佛,就是在这个劫数里头。这一劫叫做贤劫,这个贤劫共有一千佛出世,释迦牟尼佛是第四位。将来第五位是弥勒佛,以后一直下去,有一千个佛要来。
【“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所说一切文字章句,如标如指。标指者,影响之义。依标取物,依指观月,月不是指,标不是物,但依经取法,经不是法,经文则肉眼可见,法则慧眼能见。若无慧眼者,但见其文,不见其法。若不见法,即不解佛意。不解佛意,则诵经不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