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六祖讲《金刚经》
1635100000004

第4章 法会因由分第一

非法无以谈空。非慧无以说法。万法森然曰因。一心应感曰由。故首以法会因由分。

经文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直译

我听佛这样说的:

当时,佛祖释迦牟尼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和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居住在那里。那时,世尊到吃饭时身着法衣,捧着食钵,进入舍卫国都城化缘。佛在舍卫城中慈悲平等,不分贫富,不分贵贱,挨家挨户地在城内乞食,化缘完后,回到住处。吃完饭,收好法衣和食钵,洗完脚,铺好坐垫,便跏趺而坐。

六祖讲经

【如是我闻:】

如者指义,是者定词。阿难自称如是之法,我从佛闻,明不自说也,故言如是所闻。又我者性也,性即我也,内外动作,皆由于性,一切尽闻,故称我闻也。

现代注释

如是我闻,佛经开卷语。但不同的法师,翻译风格亦不相同。鸠摩罗什翻译的佛经,多以“如是我闻”开头,用于翻译般若派和方等部的佛经;唐玄奘翻译的佛经,以“闻如是”开头,用于翻译唯识派和俱舍派的佛经。

【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言一时者,师资会遇齐集之时也。佛者是说法之主。在者欲明处所。舍卫国者,波斯匿王所居之国。者,太子名也。树是祗陀太子所施,故言祗树也。给孤独者,须达长者之异名也。园者,本属须达,故言给孤独园。佛者,梵语,唐言觉也。觉义有二:一者外觉,观诸法空;二者内觉,知心空寂,不被六尘所染。外不见人之过恶,内不被邪迷所惑,故名曰觉。觉即是佛也。

现代注释

舍卫国:中印度古王国名。佛陀在世时,波斯匿王统治此国,亦为佛的弟子。佛陀于舍卫国前后居止二十五年。佛在世时,舍卫国有九亿之家,然至5世纪初,东晋和尚法显至此地巡礼时,已颇荒废,再经二百年,唐玄奘经此地时,更为荒芜。舍卫国的具体位置,据英国考古学家康林罕推定,近于尼泊尔之奥都,北方约九十余公里处,即拉布提河左岸之沙赫玛赫地方。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言与者,佛与比丘同住金刚般若无相道场,故言与也。大比丘者,是大阿罗汉故。比丘者,梵语,唐言能破六贼,故名比丘。众,多也。千二百五十人者,其数也。俱者,同处平等法会。

现代注释

每本佛经,都提到这句话,不论佛在哪里说法,都是“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这一千二百五十个佛弟子,为佛出来传法以后,第一批招收的学生,叫“常随众”。因感恩于佛陀的度化,遂发愿每次法会都常随不离,佛走到哪里跟到哪里。据《过去现在因果经》记载,这些人为耶舍长者子师徒五十人、优楼频螺迦叶师徒五百人、那提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伽耶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舍利弗师徒一百人、大目犍连师徒一百人。

【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

尔时者,当此之时,是今辰时,斋时欲至也。着衣持钵者,为显教示迹故也。入者,为自城外而入也。舍卫大城者,名舍卫国丰德城也,即波斯匿王所居之城,故言舍卫大城也。言乞食者,表如来能下心于一切众生也。

现代注释

世尊:世人共尊的人,音译为“薄伽梵”或“婆伽梵”。在古印度,并不只限于佛教,为对尊贵者的敬称,所以,意译“世尊”之外,亦直译“有德”、“有名声”等。在佛教,为释迦牟尼佛的尊称,属于佛的十大尊号之一。

钵:为佛及其弟子们的盛饭器,以泥或铁制成,圆形、稍扁、底平、口略小。钵分铁钵及瓦钵两种,佛自己用的钵是石钵,传说是四大天王在释迦佛成道的时候,每人献给佛一个青石之钵,佛接受后,将四钵重叠,变成一钵。后来因石钵重,不方便携带,便定下规矩,佛门弟子,不可用石钵,只能用被烟火熏过的瓦钵与铁钵。

着衣:出家人有三件衣:五衣、七衣及九衣。此处指大衣,佛门弟子到三处地方,是要着大衣的:入皇宫见国王;升座说法;乞食。

乞食:十二头陀行之一。佛教所遗留的乞食制度,现在泰国还保存着。在泰国,信佛教的家庭每到中午,饭做好了,出家人没有来化缘以前,自己家人不先行吃饭。

【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次第者,不择贫富,平等以化也。乞已者,如多乞不过七家,七家数满,更不至余家也。还至本处者,佛立制诸比丘,除请召外,不得辄向白衣舍,故云尔。洗足者,如来示现,顺同凡夫,故言洗足。又大乘法,不独以洗手足为净,盖言洗手足,不若净心,一念心净,则罪垢悉除矣。如来欲说法时,常仪敷旃檀座,故言敷座而坐也。

现代注释

次第乞:同为十二头陀行之一。佛有许多戒律,比如,规定弟子们喝水时,必须先用一块布滤了以后,才可以喝;规定弟子们每餐饭后要用杨柳枝刷牙。南怀瑾先生认为观世音菩萨净瓶里泡的杨柳枝,也是用来刷牙的。同时,还有僧人专门监督。释迦牟尼佛传法时,指定一个最低贫民出身的弟子优波离尊者,执法管纪律,任何人犯了法都一样处理。

敷座:敷座跏跌而坐。结跏跌坐又称全跏坐、正跏坐,是各种佛像中最常见的一种坐法。佛教认为这种坐法最安稳,不容易疲劳,且身端心正,因此修行坐禅者经常采取这种坐法。姿势为以左右两脚的脚背置于左右两股上,足心朝天。这种坐法又可细分为两种,先以右足押左股,再以左足押右股,双手的上下秩序也是以左上者,称之为“降魔坐”,反之则称为“吉祥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