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从衡中走向清华北大
16417700000022

第22章 方法篇(2)

对于学习,也许许多人只认为只是做题然后考高分,若有了这种想法,那么学习必然是一个枯燥无味的过程,在我看来学习的意义绝不仅如此。对于自己,学习是一个自我充实的过程,一个提高自身修养的过程;对于父母,学习是我们现在尽孝心的唯一方式,我们若学习好,便可看到父母高兴的表情;对于社会国家,我们肩负着让我们的民族更加强大的责任。所以我们每个人应该也必须拿出一个好的学习成绩。

在衡中,老师们已经给我们创造出了一个最佳的、最适合我们学习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成功就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努力。

首先要有目标。这目标分为两部分,第一是理想的大学,第二是找一个学习中的竞争对手。目标不可太低,那样起不到作用,也不可太高,那样只会让自己自卑。要找那些自己可以达到,但必须是通过一定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有了目标就要对自己负责,努力实现它们。可以写在桌面或其他易看到的地方,时刻提醒自己为了目标而奋斗。

其次要有毅力。学习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过程,高三的生活给每个人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许多人都会有烦躁的时候,这时便是一种对毅力的考验。我们要坚持每天用最少的时间吃完饭,坚持上课百分百地注意听讲,坚持自习课最高质量地完成作业,坚持下课时也继续学习,在放假的时候依然应该坚持学习,其实高三一年我们只需坚持干好一件事情,就是学习。

学习还应该讲究方法。语文是一门让许多理科生头疼的学科,很多学生抱怨下了工夫学却没成效,我认为语文是一门灵活性很大的学科,作为理科生我认为只要语文不拉总分就可以拿到高分,我对语文的学习只是全力做好两项:选择和作文。只要选择不错作文不走题,语文的分就不会低。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练习作文审题与狠抓语文基础。这些工作最好放在语文早读完成,记忆字形、字音是要多动笔写,这样记得清楚,古文要翻译全篇,注意重点实词。早读还应适当背诵优美篇章,以利作文。数学和理综是理科生成绩好坏的关键,这些科目应尽早建立知识网络,对每一章节的知识点清清楚楚,对每一章节题目所需的解题方法多做总结,在做题时,不要只为了结果而做题,应该想一下这题所考的知识点与解题方法,你还可以对这题做出哪些变形,除了题目所让求的外你还可以求出什么,想一想出题人怎么就出了这道题。到有了自己的知识网络后,还可以自己出题给自己或同学做,这样很能提高学习能力。在平时的练习中千万要注意解题的准确率,看错题目条件与计算错误应在平时就杜绝。英语的学习要抓阅读,许多同学学英语只是做单选、背单词,这对英语能力提高帮助很小而且会使学英语很枯燥,我当初把英语当成了紧张学习中解闷的工具,在早操前读读自助上的文章,午睡前看看《21世纪中学生英语报》上的文章,放假时或调研考试完读读一些英语杂志,这样既可以提高英语能力,又可缓解一下高三的压力。

衡中的学生都有改错的习惯,我当时是在下课时与看新闻的时间改错,在晚上躺下后用半小时时间想一想自己今天改了什么错,再想一想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点与新的解题方法,对一天做个小结然后睡觉。在每次的考试前翻阅一下改错本,然后在脑中过一下自己建立的知识网络与解题方法,然后告诉自己我已经把所有的知识都学会了,这样可增加对考试的信心并且避免考试紧张。

总之,努力了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勇于追求,不畏失败

300班李彦君

第六届“十大杰出学星”,2007年10月在全国中学生数学联赛中获河北赛区一等奖,2008年保送清华大学。

三年衡中时光,见证了我的成长。沐浴着衡中的阳光,我渐渐懂得了许多。我懂得了生活需要简单的快乐,朝夕相处三年的老师、同学将是我一生的朋友;我懂得了年轻没有失败,一心向着梦想前进,要用汗水浇灌成功;我懂得了要追求卓越,拼搏、竞争、成长是人生路上三位一体的动力源泉。衡中帮我插上梦的翅膀,告诉我:没有什么不可能,要勇敢地追求人生的辉煌!

大道理空谈无益,我将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大家提个醒。

一、考而不死是为神

“考而不死是为神”,这里引用老舍先生的话却没有遵照他老人家的原义。在学校学习总是与考试相伴,很无奈,但谁都无法改变。考试的结果总会多多少少的影响我们的心情。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心情压抑,而成绩不错的同学容易飘飘然。这些都会影响我们的学习状态(学习是一件细致的工作,学习时心理波动便没有效果)。真正的境界是不让考试影响自己的心情,时刻保持平和。至少我们应该做到:无论考试成绩如何,今后每当我们想要学习、需要学习的时候,都能全身心地投入。你可以试着集中百分之百的精力去做一道题,然后集中精力去完成下一道题,然后下一道……很快你就会进入状态,摆脱坏心情的干扰。

二、我努力,但我不白费力

教我们班化学的董丽红老师曾经说:“大家每天都感觉自己很忙,但是我们应该想想我们都忙了些什么。”我们中不乏勤奋的同学。比如,有些同学的笔记本、改错本、积累本写了一大摞,认认真真,分门别类。这的确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但是许多同学的错误观念让它们大大贬值。他们说,这些是留在考试前,高考前复习用的。其实,这些内容应该是我们平时掌握的。如果我们平时没有把本子上的内容化为自己的能力,那么考试前翻出一堆自己还未掌握的东西,去浏览那些陌生的“面孔”,只能让自己心里更没底。平时把做题中遇到的“经典”积累下来,不求多,但求积累一题就掌握一题,这才没白费力气。

三、聪明其实是勤奋的另一种形态

或许我们周围有些同学非常聪明,我们看不出他们很勤奋。这是一个误区。其实,除了整天埋头做题,还有一种更高效的勤奋——思考。面对一道难题,我们不只关注怎样去解题,而是更关注为什么这样解题,这才叫勤奋。这种勤奋不仅让我们见识大量的习题,更让我们逐渐形成自己的思路。我们不应该吝惜时间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我们应该愿意花时间反思自己做过的习题。“这道题我和答案的差距在哪里?”“这种方法是从哪里入手的?为什么我的方法行不通,不简便?”“这道题我可以积累什么样的解题方法,让我对什么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道难题我可不可以自己解决?我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如果我们能很自然地问一些类似的问题,那么我们的能力和自信都会慢慢提升。或许这就是“聪明”。

四、任何时候都不放弃努力

总期待自己成为黑马,而不肯竭尽全力,这是把自己的青春扔进老虎机赌博。认为自己没希望了,不尽力提升自己的水平,这是把自己抛弃。现在不是怀疑自己的时候了,你已经被推上了竞技场。没到比赛结束的那一刻,跑道上千万名选手的名次时刻都在变化。可以想象,当你踏踏实实地努力并虔诚地相信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时,你已经超过了一个一个的选手,你已经离你的目标更近了。天空没有留下我们的痕迹,但我们已飞过,我们尽力了。做到无愧,才可能无悔。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你可以摧毁他,但是永远无法打败他!

自信生来有傲骨,不向人前矮三分

302班赵骥

2008年考取清华大学

衡中三年峥嵘岁月,留给我最重要的记忆是什么?是一批永远的朋友,一次不遗余力追逐梦想的“逐日”过程,一段充实的青春岁月。

三年寒暑,三载勤学。夏日似火,而我们对于高考却有比骄阳更炽热的信心和激情;冬月成冰,而我们对于高考却有比寒冰更冷静的沉稳和毅力。我们再也难寻那么多知心的朋友;我们难再那么单纯地去展现青春的激情;我们今后再也无法重复已逝的年华……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来珍藏这段燃烧生命点亮梦想的岁月。关于学习,无非知识与心态两方面,一个硬实力,一个软实力。谈知识,先借用一个比喻吧:知识像水,水者,“避高而趋下”“因地而制宜”。“避高而趋下”的意思是在学习中,对于自高自大、骄傲自满的人,人们往往都不愿跟他探讨问题,或者传授经验给他,也就相当于知识“避着”他;而谦虚好问,平易亲和的人往往会吸引很多亦师亦友的人成为他的好朋友,作为他知识的宝藏,换言之,知识“趋”向他来了。也就是说,学习要保持谦虚。

至于“因地而制宜”呢,则是说同是学习,各人有各人的优劣与习惯,每个人都要从自己的知识网络入手,分析出自我学习的强势与劣势。这一点,每个人心里都有点模糊的感觉,所以做得好坏就在于有多么详细准确。比如以前感觉是解析几何有问题,现在可以具体到双曲线、椭圆或是抛物线某部分有问题,甚至可以具体到某几个公式或是某种方法时,就是一种进步。这意味着问题的具体化、细致化,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轻复习压力,同时也是学习目标的具体化,可以使学习更有成就感。

心态嘛,平和为宜。调节方法,可以用《老子》中的一句话,就是“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也就是说,不能太放纵自己的情感,反向调节。考试时,做功课时,超常发挥时要找不足,找缺点,哪怕近于“吹毛求疵”也无所谓,主要目的是不要为一次得意浪费一个月的宝贵时间;失常时,要在一片批评中学会微笑,学会“没心没肺”。这就能基本保持平和了。

具体的再说一点儿,注重学习过程,忘掉成绩,不要太功利。“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功利化的结果可能是学习过程的粗糙与浮躁。一味追求平时考试的成绩,因为状态起伏就患得患失,心情不稳,可能就会因这一次好成绩失去一段时间的好状态。也就是说每次考试完后,各科成绩分析完了就扔掉,向前看吧。

以上不过是我的一家之言,一则未必全面,二则未必通用,毕竟学习这种事,是方法“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还是如上所说,要每个人“因地而制宜”,找到自己的方法,并向着更为高远的方向努力,不断超越自己,追求卓越。自信生来有傲骨,不向人前矮三分。

心常用,信长足

304班郑雨薇

2008年考取清华大学

回首三载衡中生活,伴随着充满激情而高亢的旋律。早上整齐又有节奏的跑操脚踏大地的声音,加之洪亮气势的口号,成为衡中永不消弭的印记。从早读的琅琅书声爆发出的满腔热情,到一整天的每个人之间用心的谈话与争论,是同学的求知和老师的指导在线。每个音调,诉说着的故事,都是一座丰碑,除了伟绩,还承载所有人的梦。

当我们在这样一个优越的环境里,有优秀又负责任的亲切的老师,有为我们安排好一切的学校主任,还有这个大家庭里的所有同学,我们也该为自己的未来去争取。拥有人和的优势下,对于个人,我们最需要的只有两个字:用心。

三年的体会让我明白:无论老师的课上得多么好,最终还要自己去用心吸收消化,否则,知识只是老师的;课本上写得再清楚,都还需要我们去用心理解以至熟练掌握;例题讲得很明白,也不能忘记自己用心练习来适应做题的思路。蜗牛所到之处,都会留下自己的黏液,那是他自己的标记。学习时,也要留下自己的想法,包括联想到的类型、扩展的方法、甚至需要注意的问题,现在留心,以后就可以相对轻松,也不至于有的问题一再不会一再做错。

无论是自习课的作业还是考试的试题,我发现“用心”体现在各个方面。开始的纵观试卷,如果用心,可以让自己知道整个试卷的程度,让自己做好一切心理准备。然后是审题,如果你的眼睛容易遗漏重要的条件,用心去审,用心去摘取有用的语句和数据,为思维的运转节省大量的时间。写答案时,如果不用心,一些很难检查出来的错误会随时出现,这是致命伤,就是大家常说的马虎;用心可以让你尽量去避免,并且无形中增加自信,做到“一石二鸟”。剩余时间时的检查,同样不能走马观花,抓住弥补错误的机会,就抓住了一切机会。

令我恐惧很久的心态,最终同样可以学着用心去克服。一旦集中注意力,恐惧是不存在的,无论题难题易,不给自己放松的空隙,可以时刻保持良好的认真态度。以用心克服不良心态,追本溯源,问题可迎刃而解,等到游刃有余,已不再有什么可惧怕的。

一鼓作气,再而衰。莫让心有半点的懈怠,全速不需要休息。各个器官的协调需要心去协调,当钟声不断,心的翅膀就会带领好孩子遨游知识的疆域。在以后的生活,会慢慢发现,“用心”干所有事情,没有遗憾,没有悔恨,体会之源,心常用,信长足。

“想要”和“得到”

321班闫宁

2009年考取清华大学

衡中,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一个奇妙的地方。三年,她见证了我从孩子到成人的蜕变,见证了我的失落、痛苦、辛酸和失败,也见证了我的喜悦、成长、感动与成功。忘不了同窗的兄弟姐妹,忘不了同宿的亲兄热弟,更忘不了披星戴月为我们操劳的老师们。

回望三年高中路,我想对衡中说的只有感谢。是衡中圆了我的“清华梦”,衡中绝对是离梦想最近的地方。所有与衡中有缘或即将有缘的莘莘学子,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珍惜衡中给我们的一切。衡中是个伟大的地方,离开了你们就会知道,来到大学,你们就会体会到周围同学的仰慕与尊重,即使是在清华。清华有一句校训,叫做“行胜于言”,希望你们给自己一个目标,不要回头,努力吧!我在清华等着你们的到来!

衡中是一个规则与秩序至上的地方,在长期的摸索之中,所有的模式已经高度科学化。虽然有时有些要求近乎苛刻,但对于一个有理想的人来说,那些真的不算什么。“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所以耐得住衡中管理之下的寂寞是最为重要的。

若想学习成绩提高,或者说高考取得成功,靠所谓的聪明是不行的,必须要脚踏实地地努力,努力,再努力。学习绝对没有什么捷径可言,这是我在学习中最大的体会。只要努力足够多,即使短期内看不到明显效果,但是最大的成功会在高考考场上如期而至的。所以,对于学习而言,努力永远是第一位的。

在衡中的三年学习生活,我切实明白了一个曾经熟悉却陌生的词——效率。在衡中,我体会到了“效率”的伟大与可怕。伟大的是,拥有了它,你可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你可以拥有一种满足感,一种充实感,一种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勇气。可怕的是,当你委靡不振的时候,来自对手惊人的效率会让你产生巨大的压力,甚至是一种恐惧。所以,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效率是学习取得成功的另一个法宝。最大的效率会让自己获得无限的知识,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所以自我设限是万万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