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吵,让人听见了!咱家水表坏了。”妈妈小声敷衍着。
这时,有人敲门,文文打开门,是抄水表的叔叔来了。
“叔叔你来得真巧,我家水表坏了,正想去找你修呢!”
“小孩子懂什么!”妈妈瞪了他一眼,连忙开大水龙头:“你看指针转着呢,水表没坏。”
文文满脸疑惑地走开了。
后来,文文在玩耍的时候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茶杯,这个茶杯是爸爸从国外带回来的,非常珍贵。爸爸看到了,非常生气。“不是我打碎的,是小猫碰下来的。”文文小声地对爸爸说。
“小小年纪就学会撒谎了!”说着,爸爸一巴掌打在文文的屁股上。文文哭了起来,他的眼睛里充满了疑惑。
案例二
一个星期六的早上,彤彤的妈妈她去公园玩。这下彤彤了高兴了,于是她在高兴之时就对妈妈说:“妈妈,今天你带我去公园,我向你保证我今天都不吃零食了。”妈妈听完以后高兴地说:“好呀,来拉勾,彤彤真是个好孩子。”
在公园里,彤彤玩得非常高兴,可玩着玩着,彤彤忽然就停了下来,她看到别的小朋友都在吃着冰淇淋、薯片、饼干……嘴里不停地咽口水,一想到冰淇淋的香甜美味,彤彤就受不了了。于是她就吵着跟妈妈说:“妈妈,我要吃冰淇淋。”“彤彤,你自己保证过的,今天你不吃零食。”妈妈说。
于是,彤彤又想了一个办法对我说:“妈妈,我口渴了,就给我买冰淇淋吧,吃完冰淇淋后,今天我就再也不吃别的零食了,好不好?”妈妈说:“彤彤,妈妈给你带矿泉水了,来,喝点水吧。”彤彤见妈妈还是不答应,于是就用哭来吓唬妈妈,彤彤一边哭一边说:“我要吃冰淇淋,我就要吃冰淇淋,我不管!”这时妈妈严肃地对彤彤说:“彤彤,你自己说过的话要算数,要负责任,要做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可不能言而无信,知道吗?”最后,妈妈还是坚决不同意彤彤吃冰淇淋。
【妈妈这样做】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妈妈为了诱导孩子做某件事,总是轻易地对孩子许诺,但是事后却没有兑现。孩子的希望落空后,就会发现妈妈在欺骗自己,他就会从妈妈身上得到一些经验,那就是不守信的许诺是允许的,大人的言行也经常不一致的,说谎是允许的,等等。一旦这些经验转化为孩子不讲诚信的行为时,妈妈恐怕要后悔莫及了。那到底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诚实呢?
(1)要了解孩子,鼓励他说真话。
孩子愿做什么,能做什么,希望得到什么,妈妈一定要了解。了解了孩子的心理与能力,然后让他去做。在做的过程中,你要帮助他去发现问题,克服困难将事情做成功,而得到奖励。要消除他说谎的动机,鼓励他诚实地去做。
有的妈妈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给孩子设下许多的条条框框,不是这个不能玩,那个不能碰,就是不把饭吃完就不带你上公园玩等,诸如此类。殊不知,对于这许多的“规矩”,孩子既不能明白,也无法做到。有时候,为了讨好妈妈,让妈妈高兴,孩子只好说谎。
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许多妈妈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责骂孩子。在此奉劝各位年轻的妈妈,当孩子告诉你他把饭打翻了的时候,你如果责怪他“不乖”、“不听话”,对他大喊大叫,他就会认为说实话不好,会被妈妈骂的。因此,这时妈妈倒不如夸他“宝宝告诉妈妈了,真乖。”这样,也就等于在告诉他,说实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我们在与朋友相处的时候,都会很留意自己的表达方式,如语调和用词等。因为我们知道,不同的表达方式会传递不同的信息,从而也会导致不同的反馈。然而在对待孩子的时候妈妈往往会忽略这一点。如果妈妈要引导孩子说真话,而不是对自己所做的错事矢口否认,那么就必须注意自己说话的方式。例如,“这饭怎么会弄得满桌子都是呢,要是有人帮我把它们拣起来就好了”就比说“你怎么把饭弄得到处都是?下次再这样就不给你吃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2)对孩子诚信的表现要及时地肯定和鼓励。
当孩子出现一些欺诈和虚伪的苗头时要抓紧批评教育,抓而不紧等于不抓,趁热打铁才能成功。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从小明辨是非、爱憎分明、树诚信而戒欺诈。这个抓紧是指生活中的一切机会,比如与孩子一起看电视,做妈妈的便可对电视中的人物品行加以赞扬和抨击……我们主张正面教育为主,但也要配合反面教育,让孩子在成长道路上有一种警惕性,懂得失去诚信就意味着犯罪。
(3)对孩子进行诚信品质的教育。
诚实守信,立身之本。妈妈应该加强对孩子进行诚信品质的教育,从小就教育孩子守信用、负责任。告诉孩子,一个言而无信的人,是没有人愿意和他合作的。
教育孩子从小就做一个诚信的人,要始终如一地要求孩子,告诉孩子出现缺点和错误时要勇敢承认,接受批评,绝不能隐瞒。可以在家里和孩子一起多讨论诚信的重要性,为保证使诚信成为孩子的一种优良习惯,可以读一些强调诚信重要性的书籍,给孩子讲一些名人诚信正直的故事。
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是需要勇气的,因为诚实的孩子也许会吃亏,也许会受骗,但绝不能让孩子因此远离诚实,这就如同走路有可能摔得鼻青脸肿,你却不能终生躺在床上一样。因此,对孩子的诚实,妈妈必须给予热情的赏识和鼓励,赏识他们战胜了自己,鼓励他们继续坚持诚实。
诚实是做人之本,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美德需要从小培养,有些妈妈却一边教育孩子要诚实,一边却做着不诚实的事情。妈妈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如果妈妈都是说一套做一套,谎言连篇,乱许承诺。孩子怎么会诚实呢?
但是妈妈不要心急,教会孩子诚实并不是一日就可以取得什么显著的效果的,要花力气、花时间,只要妈妈坚持下去,孩子必定成为你眼中的诚实好孩子。
5.不妨让孩子多读一些课外读物
世界很大,学校却是很小,而教科书的世界就更小了,但是我们的孩子将来要面对的是广阔的世界。只要孩子踏进学校,那么他就开始独立地阅读思考了,拓宽自己的视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对未来的工作产生积极影响。同时,阅读课外书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是孩子的一种重要技能,无论对于应试还是未来的生存发展,阅读都是一种非常有必要的学习方式。
然而,现如今有些妈妈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功课,为了不使孩子因读课外读物而导致学习成绩退步,会采用种种方式阻挠孩子阅读课外书籍。据了解,有的妈妈为了不让孩子读“课外书”,甚至采用打骂手段。
在我国的中小学家庭教育中,阻挠孩子看课外书是很普遍的一种现象。不可否认,妈妈阻挠孩子看课外书,初衷也是为了孩子能够专心学习,以后有个好前程。但事实上,妈妈的种种担心都是多余的,孩子不会因为喜欢看课外书而放弃学习,相反,看课外书还能扩大孩子的阅读范围,增加孩子的学习兴趣。
事实上,6—12岁的孩子,正是智慧由增长到突破的关键时期,孩子对知识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需求感。仅靠教科书是不能满足孩子的求知需求的,课外书正是教科书的补充与拓展。如果妈妈阻挠或禁止孩子看课外书,不仅不会提升孩子的学习空间,反而还会让孩子错过学习的机会。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过:“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教育专家也表示,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如果妈妈一味地将眼光盯在孩子的教科书上,这种做法是很不明智的,也不利于孩子视野的开拓。
我们都知道,课外书是丰富孩子心灵世界、培养孩子兴趣的最佳途径。如果妈妈坚决禁止孩子看课外书,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是不利的。
【案例回放】
案例一
喜欢读课外书的黄阵向他的同桌借了一本厚厚的小说,也和同桌说好五天后就归还,但是五天后,黄阵对同桌说书还没有看完,就要求再续借几天,可几天过去后黄阵仍未归还,同桌问他理由,他也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看到黄阵的这副模样,于是同桌就以为黄阵想赖着不还,就把这事告诉了老师。老师向黄阵了解具体情况,没想到黄阵竟哭了起来,说书已被他妈妈撕碎了。
原来,他的妈妈一直反对他看“课外书”。那天放学回家后,他一头钻进他的房间,关上门,埋头读那本小说。刚巧他的妈妈想让他帮忙做件事,连叫几遍他都没听到。等妈妈推开房门看到儿子又在看“课外书”,而且看得那么入神时,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一怒之下就把那本小说给撕了……
案例二
奇奇的妈妈可注重对奇奇的培养了,但是她不同于别的妈妈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禁止孩子看课外书。相反,奇奇的妈妈还经常鼓励奇奇要多看课外书,养成看课外书的好习惯。
每天吃过晚饭后,妈妈都会和奇奇一起学习。奇奇写作业,妈妈看文学书。每当奇奇写完作业后,她看到妈妈仍在看书,于是也会拿一本课外书看。就这样,奇奇看的课外书比别的同学都要多,知识面也比别的同学广。
有一次,同学的妈妈向奇奇的妈妈请教该怎样引导孩子看课外书,奇奇的妈妈说:“妈妈一定要给孩子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把读书纳入全家的计划之中,这点最重要了。妈妈一定要做个有心人,把适合孩子的读物放在孩子拿得到的地方,在孩子的房间里也要有专用书柜,这样孩子想看书的时候随手就能看了。此外,妈妈要帮孩子养成写阅读笔记的好习惯,让孩子写读书心得,但不要勉强孩子。最后,妈妈还要根据孩子的阅读速度、内容等提出自己的建议,帮孩子改进。总之呢,为了孩子的未来,妈妈一定要留心啊。”
同学的妈妈听到这些建议后,连连称是。而在一旁的奇奇听到妈妈讲了这么一大通,也更加理解妈妈的良苦用心了。
【妈妈这样做】
其实,“课外书”是“教科书”必不可少的补充和拓宽。不错,在妈妈们的观念里,学校教育是人们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但主要渠道并不是唯一渠道,而且它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因为教科书的内容不可能也无法无所不包,这就得靠其他渠道来补充,课外读物就是它最好的帮手。
课外书是丰富孩子心灵世界、培养孩子兴趣的最佳途径,不看课外书的孩子的眼界注定是狭窄的。因此,妈妈不应该阻止孩子读课外书。不过,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尚未成熟,缺乏分辨能力,尚未形成成熟的读书观。这就要求妈妈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对孩子看课外书进行引导。如此一来,必定会让孩子在课外读物中获得“养分”,得到成长。那么妈妈到底要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引导呢?
(1)根据孩子特点帮助孩子选择课外书。
妈妈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给孩子推荐一些好的读物,同时应该注意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年龄有差异,感兴趣的事物和理解能力也不一样。所以,妈妈最好选择比较适合孩子的书,不妨和孩子一起讨论、选择书籍,以此来适应孩子的心理和兴趣。
同时,妈妈应对孩子讲清哪些课外书适合孩子看,哪些书会对孩子成长不利,不能只是一味地禁止孩子读课外书,随着孩子明辨是非能力的不断提高,他们也会学会选择的。
(2)尊重孩子对课外书的兴趣。
妈妈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尽管是要求妈妈尊重了,但并不是要完全按照孩子的性子来。因为孩子毕竟年龄尚小,他们的判断力和自我约束力还不成熟。所以妈妈可以从孩子的兴趣入手,以此培养孩子正确的阅读习惯。很多时候,好的阅读习惯比多读书更重要。一般来讲,中小学生会从天性出发选择自己想看的书,妈妈应尊重孩子的选择。只要不是暴力、****、恐怖的书籍,孩子都可以看。
(3)给孩子留出专门看课外书的时间。
帮助孩子安排好学校学习和读课外书的时间,如和孩子一起制订读书计划和时间表,在孩子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后,允许和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读些课外书。比如,和孩子约定,放学回家后的这段休息时间可以看课外书,但是到了做功课的时间就不能再看了;或是视孩子当日作业量的多少弹性地增减孩子阅读课外读物的时间。只要孩子能将时间调配得当,阅读课外读物不但不会妨碍孩子的功课,反而是拓展孩子知识领域的一种方法。
(4)经常和孩子的老师联系。
老师在孩子的心目中有特殊的地位。妈妈经常和老师保持联系,既可以得到如何指导孩子读书的正确的资讯,又可以通过老师的影响,巩固孩子的阅读兴趣,引导他的阅读不断向纵深发展。
(5)妈妈要更新观念。
不少妈妈虽然鼓励孩子读课外书,但功利性较强,一切围绕考试转,以学习成绩为唯一目的。他们鼓励孩子读书,但买的都是教学辅导一类的书,其他书一律禁止。妈妈们应该站在关注孩子全面发展的高度,走出“教辅书”的狭窄圈子,把阅读看成中小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要达到某种所谓教育目的的工具或途径。带领孩子走进广阔的书的海洋,博览群书,才能给孩子全面的营养。
孩子对课外书是有兴趣的,只要妈妈引导得法,孩子的这种兴趣就能持久而稳定,最后养成习惯,使孩子终身受益。所以妈妈不要再把课外读物当“禁书”了,而是应当把课外阅读的权利还给孩子,站在关注孩子全面发展的高度,带孩子走进书的海洋,让孩子博览群书,尽展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