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妈妈不生气不赌气:与孩子沟通的8堂课
16501700000009

第9章 引导孩子,让他自己改掉坏习惯(1)

1.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为什么还要买呢?”

似乎妈妈的“克星”就是孩子,不论孩子是怎样的无理取闹,妈妈也明明知道孩子那样任性的心理与想法是不对的。但是面对孩子的苦恼,最后往往是妈妈举手“投降”!如此一来,孩子的心里就会产生了一个错误的想法——如果妈妈不答应我的要求,我哭闹个不停的话,妈妈就会答应我。当然了,也不是每位妈妈都会这样,可是,如果妈妈们面对自己的孩子在那可怜兮兮的哭个不停,难道真的会狠心拒绝他么?

由此很多孩子在不合理要求得不到满足时,总会哭闹不休,有经验的妈妈一般都不会因为这样就满足孩子的要求,而是耐心劝阻,或是想办法分散他的注意力。倘若孩子仍不肯罢休,就采取冷处理,让他自己去哭闹,等他发泄完毕,情绪平静后,再和他讲清道理。

有些妈妈面对孩子的大哭大闹,总是不忍心说“不”,一次又一次地迁就孩子,孩子一哭,就无条件地满足他的任何要求。这样只会让孩子变本加厉,越闹越凶,会认为只要自己发脾气或哭闹,就会如愿以偿,由此养成难以纠正的任性和不讲理的坏习惯。所以妈妈要坚定地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让孩子在独立中成长,这样才是健康的成长道路。

或许满足了孩子的无理要求以后,孩子会感到心满意足,妈妈也会获得暂时的轻松,但妈妈却没有意识到总是满足孩子所有的无理要求带来的不良后果。

妈妈的“姑息纵容”,不仅会助长孩子“想要什么就要什么”的铺张浪费的生活习惯,而且也会使孩子变成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人。试想一下,如果孩子的所有无理要求妈妈都满足他,那么孩子就顺理成章地以为他所有的要求都应该得到满足,也能得到满足。

退一步讲,如果孩子的要求不能得到满足,他可能就会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得。正如法国思想家卢梭所说的那样:“你知道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

所以,妈妈不能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这样也能让孩子多受点儿挫折教育,以利于孩子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

【案例回放】

郭嘉10岁的时候,有一次和妈妈一起去买东西。到了商场,郭嘉看上了一副100多元的工艺跳棋,妈妈感觉不太划算,所以不同意买。

谁知郭嘉当时说什么也不肯走,非要妈妈买下那副跳棋,其实家里已经有一副普通的跳棋了,妈妈不知郭嘉为什么还要买一副,还是这么贵的。于是妈妈问郭嘉:“咱们家里不是已经有了一副跳棋了吗?为什么还要买呢?”

没想到郭嘉的理由竟然是“同学家里有和这副一模一样的跳棋”,郭嘉就觉得同学家里有的,她也要有,所以才会非让妈妈买下来不可。

得知郭嘉的这种想法,妈妈告诉她说:“家里已经有了一副跳棋了,就不需要再买一副了。郭嘉有的东西同学可能没有,所以同学家里有的东西,郭嘉也不一定非要有。”想了想,郭嘉明白了妈妈讲的道理,没再要求买那副跳棋,就和妈妈买别的东西去了。

【妈妈这样做】

(1)不妨让孩子自己闹个够。

有一些孩子,非要让妈妈听他的,他想要的东西非要买,不买不行,这实际上是妈妈惯出来的。因为他知道,不管他有什么要求,妈妈都会满足,即使刚开始不答应,只要自己哭闹,妈妈总会答应自己的要求。

所以,当孩子因妈妈不能满足他的要求而大哭大闹时,妈妈不妨采用“冷战”的策略,让孩子自己哭个够,闹个够,只要他看到自己的旧招式不管用的时候,也就不会再用了。时间久了,也就不会再用这种方法“逼”妈妈满足自己的要求了。

让孩子自己哭个够、闹个够,妈妈一定要狠下心来,决不能因为心慈手软而迁就孩子,否则会前功尽弃,得不偿失。

(2)委婉地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对于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妈妈应态度坚决地拒绝。但是也应注意方法,不能直接对孩子说“NO”,而是要委婉地告诉孩子,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要求为什么不能得到满足。

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对孩子来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首先可以让孩子懂得,他想要的不是什么都能得到,这样当他走出家门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就不会感到“委屈”了。其次,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也可以避免孩子自我意识的膨胀,让孩子懂得感恩。再次,妈妈这样做也可以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让孩子明白人不能为所欲为。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脑袋里随时充满了许多新鲜的想法,作为妈妈,不可以也不可能一一地去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但是却可以委婉地告诉孩子,结合现实情况,获得孩子的理解。这不仅有利于亲子沟通,也是对孩子的一种更为深沉的爱。

(3)让孩子知道需要和欲望是不一样的。

6~12岁的孩子,妈妈可以告诉他“需要”与“欲望”的区别,然后教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

简单来讲,“需要”是人本能的反应,指人应有的或必须要有的;而欲望是指对能给以自己愉快或满足的事物的有意识的愿望。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所以妈妈要教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这样就不会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而不满意了。

当孩子提出要什么的时候,妈妈要问清楚孩子原因,看看孩子提出的要求是出于孩子真正的需要,还是仅仅因为他们的欲望或者虚荣心在作祟,如果后者,妈妈一定要跟孩子讲清楚道理:需要的东西一定会买给你,需要以外的东西则需要另加考虑。另外,也可以告诉孩子,妈妈挣钱非常辛苦,一定不要随意浪费。

当然了,这样去拒绝孩子的要求,有的妈妈的心里会很不舒服,像是自己对不起孩子一样。其实,妈妈这样做恰恰是教会了孩子要学会满足,控制自己的贪婪。每个人的心里都会住着一位贪婪的恶魔,如果,从小不对孩子心里的这位贪婪恶魔进行规整、教育,那将来就是这位恶魔控制孩子了,那样的结果,妈妈们应该是不想见到的。既然,从小就有教育孩子的机会了,干嘛要到产生恶果的时候再动手教育呢?

2.“欲擒故纵”,适当地纵容孩子

俗话说得好:“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当人们刻意追求某一目标或愿望时,往往不能得偿所愿;可是当你心灰意冷,准备放弃的时候,却会惊奇地发现,你所追求的东西竟然不期而至。其实教育孩子有时也是如此。

我们在孩子身上常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况:妈妈说往东,他就偏要试一试往西;妈妈说往西,他就偏要向东,正面教育的效果往往并不奏效。有旬成语说“物极必反”,这时,我们不妨试试欲擒故纵的方法,掌握好时问,适当地纵容孩子的某些心理要求。

只是妈妈们往往有这样一个奇怪的习惯,在孩子尚小,还不具备明确的选择意识时,偏偏让孩子自己做主,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让刚满百日的孩子“抓周”了,而等到孩子长大了,渐渐有了自己的意愿,想自己做主时,妈妈们又不干了:我们吃过的盐都比你吃的米多得,必须听我们的。

虽然现在的妈妈已经变得越来越民主,一部分妈妈也愿意倾听孩子的意愿,按照孩子的兴趣来作选择,但是,仍有一些妈妈,对已经上学了的孩子的选择,指手画脚,替孩子们作出妈妈而不是孩子的选择。其实,在孩子还上幼儿园,还不能自主选择的时候,妈妈可以替孩子作出符合孩子要求的选择。但在孩子长大了的情况下,这种做法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案例回放】

自从君君上学后,妈妈就比以前更忙了。每天早晨,催促君君起床,还要帮他穿衣,让他吃饭,然后送他去学校;到了晚上,还得督促他学习,写作业;就连周日,还得送君君去学绘画。妈妈为了君君,连电视都很少看,可以说君君是在妈妈的催促声和期望的目光中成长的。

君君上一二年级时还好,很听话,学习成绩也很好。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不听妈妈的话。早晨喊他起床,他懒洋洋地就是不起来;让他快些穿衣吃饭,他也慢腾腾地不紧不慢;晚上写作业也不主动,必须得关掉电视,硬逼着他去做,不然他一看起电视来就没完。妈妈为此真是操碎了心,而君君也因为这些没少挨打。可是结果却是君君经常和妈妈吵架,成绩也越来越糟。

妈妈很伤心,不明白君君怎么就这么不争气,于是渐渐地也懒得再去管他。有一天早上,妈妈没喊君君起床,等他醒来时已快七点半了。急急忙忙地穿上衣服,饭也没吃,就让妈妈送他上学,妈妈对君君说:“从今以后不能送你上学了,反正你也不怎么爱念书!”

这下君君着急了,背上书包就往学校冲,晚上,妈妈也不再督促他学习,放他去看电视。到了九点多时,他才想起作业还没做,急忙要求妈妈关掉电视,妈妈说:“反正你也不爱写,别因为作业而耽误我们看电视了。”最后君君没办法,只好捂起耳朵来写作业。

君君有不会的题来问妈妈,妈妈也多半不会搭理他。就这样一个多月过去了,君君每天早晨手忙脚乱,经常饿着肚子去上学;到了晚上,妈妈在看电视,而他在一边写作业,有不会的问题急得抓耳挠腮,团团转。

妈妈以为他这次可蔫了,没想到,他早晨起来的越来越早了,穿衣服也越来越快,渐渐地还能吃些饭再上学。晚上回到家也是先写作业,写完后才看电视。据老师反映,他上课也能认真听讲了。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他竟奇迹般地排在了班里的前几名。

【妈妈这样做】

许多人都知道一部叫《小鬼当家》的电影,影片中的小主人公凭借机智勇敢,让两个盗贼吃尽苦头,最后将他们绳之以法。有一档纪实的系列电视节目也叫《小鬼当家》,内容就是给一群6~12岁的孩子们一个任务,并设计相关的难题,让这些“小鬼”们在没有任何呵护的环境中独自去经历困难、去想办法解决各种“突发”难题,并跟踪拍摄孩子们处理难题和完成任务的全过程。

妈妈看到别人家的小孩乖巧、聪明,总会忍不住羡慕。甚至在看自己孩子的时候,多少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意味在里面。其实,只要妈妈掌握好方法,自己的孩子也是会养成良好的习惯的。

(1)把决定权交还给孩子。

妈妈要信任孩子有能力做他自己的主人。与其一天到晚紧张兮兮地盯着孩子,干涉他做这做那,还不如让他自己去做,妈妈也落得轻松。就如上补习班、课后班一事,大多数妈妈都是一把抓,反正是我出钱,你消费,你只管听我的就是,不能有什么意见。到头来,孩子怨声载道,来个撒手锏——“不去就是不去”,反而浪费钱又伤亲情。倒不如坐下来听听孩子的意见,帮助他分析后,让他自己去决定要学什么,到哪里学。

(2)给孩子自己做主的机会。

要相信孩子有足够的能力来发展自我,要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给予他们不同的责任,并依孩子的性格提供不同的机会,让他从中领悟、学习,进而培养思考力及决策力,慢慢的孩子便能自己做主了。

一些妈妈可能会觉得凡事让孩子自己做主像是在推卸责任。这种想法显然是没有必要的,故意给孩子机会,让他把能力表现出来,这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一种有效方法。如果妈妈不放手就无法知道孩子的能力有多大。而且人的潜能是无穷的,越开发越多。

妈妈们真的应该反省一下,如果连孩子的学习都要插一手,那不是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吗?

大量的事实表明,妈妈做的越少,孩子会的就越多。如果舍不得让孩子去尝试、劳动,那就必须长久为孩子做,直到做不动。因此,聪明的妈妈,何不轻轻松松地把责任还给孩子,并让孩子知道即使决定错了也没有关系,有错误才有改进,有改进才有机会成功!

(3)给孩子足够的自由。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物质方面是富裕的一代,而在人身自由度方面却受到很多限制。许多妈妈对孩子的过度照顾,剥夺了孩子做任何事的机会与义务,使孩子渐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以为别人为自己做什么都是应该的,不懂得体谅和关心他人。因此,妈妈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的活动,要尊重他们“自己来”的愿望,凡是孩子自己能办的事都要让他自己去尝试。尝试是孩子学着独立的开始,是孩子迈向自立的第一步。还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让孩子从小学会锻炼,至少不要在他跌倒的时候就毫不犹豫地将他扶起,让孩子自己通过双手独立地站起来。

(4)对孩子藏起一半爱。

怜子之心,人人都有。但是爱怜不能缺乏理智,不能爱得太盲目,妈妈能够替代孩子一时,却无法替代一世。只有早日放手,让孩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让孩子用自己的脚走路,才是正确的选择。

(5)让孩子经历一些必要的挫折。

一个人一生中不知道要经历多少风风雨雨。而孩子需要接受挫折的考验,需要经历失败的洗礼,才会逐渐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在孩子的尝试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会给孩子一种平凡而真实的教育。对于孩子来说,妈妈不可能永远扮演他们的保护伞。所以,我们要让孩子经历一些必要的挫折,而不必担忧孩子会因为一次被水烫疼、一次将衣服穿反、一次把碗打破等,就不愿进行新的尝试。这正是挫折赋予孩子的未来本钱,它可以让孩子懂得做事要毫不气馁、再接再厉、永不放弃,体验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成功的喜悦,在未来的日子里笑对人生。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大胆、能干的孩子,是由既放心又放手的勇敢的妈妈培养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