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金玉良言:影响人类生活的21条黄金法则
16513100000013

第13章 水肥耦合效应——合而为一其利断金(1)

企业文化的成功与否也需要企业理念的注入,将企业的职责、目标与员工的共识等注入其中,方可做些调剂,才会有“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的通达。

融为一体的水肥耦合效应

“耦”者,二为耦,二人耕为耦等等,“合”者,合而为一。耦合多用在现代物理学上。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致联合起来的现象。耦合效应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体系融为一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产生的结果或现象。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水肥耦合效应指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土壤矿物元素与水这两个体系合为一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的结果或现象。水肥对植物的耦合效应可产生三种不同的结果或现象。即协同效应、拮抗效应和叠加效应。

(1)协同效应。

也称耦合正效应。即水肥两个体系或两个以上体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其多因素的耦合效应大于各自效应之和,如在高水肥的陕西关中平原一些县(市)或乡(镇)实施“吨粮田”(“吨粮万菜”)等工程,土壤氮磷供应水平较高。小麦、玉米两茬或还要套种蔬菜,土壤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消耗大,速效钾与微量元素递减。若施多元复合肥或增施氮磷的同时,也补充钾、微量元素。这样,不仅作物产量增加,而且可以维持地力。果品生产不仅要产量,而且更注重品质,故在氮素和水分保证的基础上,更加注意磷钾肥和微量元素的施用,否则内在品质低劣没有销路。

(2)拮抗效应。

水肥两个体系或两个以上体系相互制约,相互抵消或者一个体系中各因素相互抵消,故各因素的耦合效应小于各因素效应之和,其结果为负效应或拮抗作用。如锌有效性受pH和石灰的影响,在石灰性土壤上,作物不发生缺锌病状。在这种土壤上,不但含锌的化合物溶性度低,而且石灰质具有强烈的吸附和固定锌的作用。故在此种土壤大量施用过磷酸钙等磷肥时,可使土壤中有效锌的有效性降低。在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施用肥料,特别是化学肥料回报率低,主要是土壤水分与肥料之间不协调,限制或制约了肥料效应的发挥,因之在这一地区水肥耦合效应的具体运作提出了以“以水定肥”的思路。在运作上要有中长期天气预报或者要有完整的灌溉系统。

(3)叠加效应

若水肥两个体系或两个以上体系的作用等于各自体系效应之和,体系之间无耦合效应,或者称叠加作用。如作物种类不同,对N,P,K的需要量及其比例也不相同。对禾谷类作物来说对氮的需要量较多,N,P具有明显协调效应,对于薯类作物需钾量较多,N,K具有协同效应,但在没有厩肥施用情况下,氮肥和厩肥之间表现为叠加作用:燕麦对厩肥有一定的增产效应,而施氮肥可使产量有所降低等。

水肥对植物生长发育所产生的耦合效应不仅是植物营养学研究的重要范畴,而且又为植物营养学增加了不少新内容。在土壤植物大气系统中,研究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水肥供给、吸收及矿物元素的分解、转化、迁移和相互作用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以高产优质和保护环境为宗旨,建立农田水肥协同管理模式。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人们进行农业经营管理,其目的是要利用各个因素的协同效应并建立植物和谐统一的关系,达到协同效应,创造高产优质的产品。在农田土壤中,水是溶剂,肥分多为溶质,养分物质多通过土壤矿化分解,转而发生耦合作用。在植物生化、生理学方面,要研究系统内植物光合作用、呼收作用、蒸腾作用生理过程对水肥耦合的响应。从农学和肥料学方面来说,不同水肥(肥料不同组合与配比)条件对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产生不同的耦合效应。在农田水利学方面,要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在覆盖技术上,要研究适应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升温、保温、稳温与保水的覆盖材料或地膜等,为植物创造高产优质与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适应水肥协同效应的技术和管理方法,特别在旱作农业中要研究降水与土壤水分时空变化规律,建立区域“量水施肥”的决策模式,为节水灌溉与农业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根据和管理技术。

水肥耦合与企业管理

农业上,常规对比试验结果是施肥的增产作用大于水分。而水肥正交组合试验结果与之相反。我们认为,水肥对作物的产量效应在不同的区间范围内,它们的增产效应是不同的,具有动态变化特征。从局部范围看,当降水相对较丰时,施肥的增产效果就会显著,当供水不充足时,水分成为第一限制因子,这时补充水分的增产作用就会显著。

企业管理是一种协作、融合的叠加,需要发挥各方面的力量使企业利润达到最大化,这与农作物需要长势良好是一个道理。企业内部是员工,它可以做农作物生长的水分,其管理者就是拥有员工发展的控制方向,有着同一的目标。在员工充分挖掘自己潜力的同时,自然而然这个“肥”就起到了效果,就从一定程度上推动“耦合”的发生,即企业效应的一度攀升。

肥料是作物增产的物质基础。合理施用肥料,尤其是合理施用化学肥料,是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我想这里的肥料可以与企业又化等同起来,好的企业文化实际是企业奋发的催化剂,它将整个企业包括每一位员工的激情和素质进行严格地规范,就像一碗面中加入配好的佐料一般,味道可谓鲜美至极。

我们知道,土壤的好坏离不开氮、磷、钾三种元素的合理搭配,同样,企业又化的成功与否也需要企业理念的注入,将企业的职责、目标与员工的共识等注入其中,方可做些调剂,才会有“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的通达飞。

水肥耦合效应研究过后,它不仅涉及到粮食、油料和牧草的产量的提高,而且可以改善和提高品质。有人将它应用于企业管理,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集思广益

管理者不妨借用员工的智慧

企业的管理实际上是水肥耦合效应的真实写照。这里的水肥来自员工的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同时来自企业文化的完善和适当,有了这些,不愁我们的“耦合”,即企业利润来个喜人的长势。因此善待什么,重视什么,则不言自明。

在企业里,我们看到很多管理者自以为占尽了天下的智慧,听不进别人好的建议,甚至无视员工智慧的存在。

而那些成功企业的管理者,无一例外都是重视员工智慧的人,比如柯达的管理者们。

如果上帝对乔治·伊斯曼说“我让你占有天下所有的智慧”,他一定会非常高兴。

1880年,乔治·伊斯曼建立了自己的一家公司。

刚开始的时候,公司只拥有几十个人。如何才能把公司做大,这是乔治一直思考着的问题。

他知道上帝不会让他占有天下所有的智慧,但利用尽可能多的人的智慧总是可以的吧,比如员工的智慧。如果能够利用天下所有人的智慧,那不就是占有了天下所有的智慧了吗?

于是,他常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么样才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行动起来,与企业共同进步呢?他知道,他的智慧有限,如果没有员工的支持,公司想要发展是不可能的。

1889年的一天,乔治收到一个普通工人写给他的建议书。这份建议书的内容不多,字迹看起来也不怎么工整,但却让他眼前一亮。

这个工人的建议书是这样写的:“建议把生产部门的玻璃擦干净。”

对于这样的问题,很多管理者都不太可能放在眼里,甚至会认为工人小题大做。以前乔治就是这样的,他会认为擦玻璃完全是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

但这次却不一样,他从这里面看到了其中的意义,看到了公司的发展。他会心地笑了,这正是员工积极性的表现啊。他马上召开了表彰大会,亲自为这个工人颁发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