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奇妙的男女心理学
16582200000018

第18章 女人最“难养”,她们需要更多的呵护(3)

昨晚你睡觉之后,我在旁边看着你,看着你好看的脸,看着你熟睡的样子,你睡得真甜。我吻了你,在你身上小心地留下几百个吻,我知道这是最后一次了。宝宝,我的泪一滴一滴落在你胸口,漫漫化开,一滴一滴地落在了我碎掉的心上。

涛,我走了。我知道我的离开才是最好的结局。我不在你身边,自己要好好照顾自己。我把家里收拾干净了。饭在电饭煲里,回来以后记得自己热热吃了,这是最后一次给你做饭了。记得不要因为工作总是饿着,对身体不好,还有你有胃病,别和朋友出去喝酒,少吸点烟。我帮你定了1年的牛奶,他们会直接送到家里的,记得要热过才可以喝。你想买的CD我也买了,就放在电脑桌上。还有什么?对了,这个家里的东西我什么都没带走,除了你第一次送给我的礼物,那只绒线小熊,我已经习惯抱着它睡觉了。以后它可以陪着我,抱着它我会感觉到你的。

我走了,离开的时候心里很痛,我们住了六年的房子,我和它说再见,我守了六年的家,我和它说再见。我爱了那么多年的你,我和你说:祝福!

女人永远将爱情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永远认为与男人之间的火花是伟大的爱情,总是要死要活,撕心裂肺的爱,最后又总是发现曾经的爱情如此千疮百孔。

心理学家观点:心碎的滋味有很多种,对女人来讲,为爱而心碎的居多。所以张小娴说:“如果真爱是一种幸福,就算心痛也是幸福;如果真爱是一种享受,就算心累也是享受;如果真爱是一种美丽,就算心碎也是美丽;如果真爱,让你伤怀也让你快乐,让你疯狂也让你心碎,你是否愿意相信,你的心正流淌着幸福的泪?天生善良的女人为爱而生,情劫却如铁蹄般蹂躏着女人的心灵。一阵阵酸楚时不时地浑然而至,心焦力碎。”

这或许代表了诸多女人的内心。

女人都喜欢去幻想

走了就是不爱你了,没有别的原因。怀抱着幻想,只会让自己一直陷在可悲里。

有人说,女人天生就是爱做梦的。然而,女人的爱做梦、爱幻想带给她们的伤害往往要大于带给她们的愉悦。无论幻想能不能实现,抱着幻想只能让自己越陷越深,最终不可自拔。

女人常见的幻想有以下13种:

(1)以为世间所有男人都好色,都背着自己的老婆在外面寻花问柳,但是自己老公除外。

(2)被一个20几岁青年的理想感动,把自己交给他;老公30岁的时候,仍然相信不名一文的他会有大作为;当自己40岁的时候,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天才。

(3)相信结婚后他将遵守求婚时的许诺,为了你要放弃一切不良的嗜好和缺点。结果婚后的他像完成了一项重要使命一样,不仅将自己的承诺忘得一干二净,还因为完全地松懈而增加了更多你无法容忍的毛病。你在心里痛骂他是个骗子,手上还得无奈地给他洗臭气熏天的袜子,收拾永远凌乱不堪的房间。

(4)他早已远远走开的时候,女人还要说:“他有苦衷的,他心中有我。”分手后,又去做种种努力,想去挽回这段感情。譬如,回忆过去,用以前的快乐和幸福去感动;让他的家人去劝说;省吃俭用买他喜欢的奢侈品送给他;给他洗衣服照顾他的生活;哭泣;挽留……可是这一切都没有意义,都不能阻止他对你的蔑视。

(5)看电视剧的时候,看某某偶像帅哥在戏里面痴情无比,便执著地认为演员本身一定是一个纯真的好男人。事实是他比谁都花心。

(6)你们逐渐习惯与对方分享彼此的兴趣。你幻想着你们能够举案齐眉、琴瑟和谐,而这种幻想在当你被倔强的马摔得遍体鳞伤后,就再也不想跟他一起去体会策马扬鞭的威风。相比之下,你更愿意蜷在家中的沙发里,抱着乖巧的小狗看肥皂剧,而他则对你的兴趣嗤之以鼻。

(7)无论发生什么分歧,你们都会想出一个折中的办法。事实是,你会发现,婚后你的丈夫会为了一点小事而与你抬杠,而你自己也变得斤斤计较起来。

(8)你们还会像以前那样,当因为出差而暂时分别时,每天用电话追逐着彼此。事实是,婚后的你只有在无事可做或有事商量的时候,才会算计着在电话费打折的时段里给他打电话,而且仅仅是就事论事,而不会像以前那样拿着电话缠绵个没完。至于你的丈夫,如果你出远门了,建议你干脆放弃在任何时间都能找到他的想法,他会像一只撒出去的兔子一样,在最快的时间里跑得无影无踪。

(9)从参加工作到结婚,已经多年没有读完过一本小说。但是,还坚信自己是一个有知识有品位不媚俗的知性女人。

(10)婚后你们依然会像婚前那样不时地彻夜长谈。婚后你才发现,丈夫好像婚前把要说的话都对你说完了,对你的喋喋不休,他总是以最简短的词句来回答,甚至有时竟然充耳不闻,装聋作哑。当然你们也会有彻夜说话的时刻,但那很可能是彻夜地争吵。

(11)年轻漂亮的你,相信自己二十年后,依旧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大美人。

(12)婚后你们将热衷于为对方做他喜欢吃的饭菜,并且看到他吃得津津有味,比自己吃还高兴。事实是除非你们当中有一个人持之以恒地热爱厨艺,否则你们迟早都将对做饭深恶痛绝,并且对饭后的洗碗工作推三阻四。有的女士还经常因为丈夫自顾自地吃了她爱吃的菜而生气,看来把爱情当做食粮的情景只是婚前的昙花一现了。

(13)明明知道,一个人早已不属于自己,可是心中想见到他的念头却难以消弭。不能寻找、不能言说,只能幻想着下一秒,他就会从我的门前路过;下一秒,他就会出现在我正行走着的街角;下一秒,他的背影就会在晴空下渐行渐远,我不知道我还来不及叫住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喜欢走在街上了,惯于从经过的人流车辆中寻找与他相似的人。他的衣着、他的神态、他的动作就会在这样的寻觅里愈加清晰起来……明明是早该忘掉的,却在这样的寻觅里加深了记忆,情何以堪!这是幻想的魔咒,也是幻想的祸害。

这百转千回的究竟是爱情,还是只是女人关于爱情的幻想?

女人为什么都是购物狂

这里所讨论的“购物狂”就是对商品有一种病态的占有欲,当她们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哪怕是对自己来说毫无用处或者是重复购买的商品,都会不假思索地大掏腰包。她们三天两头逛超市,甚至一天不买几样东西,就觉得堵得慌。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情感受挫,借购物发泄着自己的情绪

女性购物狂中,为了疗伤而大肆购物的大有人在。

从情场转向商场,刘小梅就是其中的一位。刘小梅从小受宠有加,在自己的恋爱史上更如众星捧月。可老天好像故意和她作对,好不容易找到了心仪的爱人,对方却是一派傲慢,最后终于一走了之。分手后的刘小梅哭成了泪人,听着歌曲《我绝不让你毁了我的青春》,她一跺脚,擦干眼泪,直奔华联大厦而去。她想以喧嚣和狂购给自己调剂一瓶精神盐水。那天晚上,刘小梅在华联大厦过足了购物瘾,其实她并不清楚自己到底买了什么,只是肆意发泄着自己的情绪,以为这样会使自己好过些,可当她回到家,把用高昂货币换来的东西扔到床上时,还是悲伤地哭了起来。

(2)职场失落,借购物平衡心理

孟玉走上公务员岗位已逾十年了,熟悉她的人都啧啧叹服于她的精明强干。今年孟玉所在的机关要选拔中层干部进领导班子,这其实也是她敬业的动力之一。数年来,孟玉以无数的嘉奖证明着自己的能力。但是,孟玉在最后的评定中落选了,本以为所向披靡、一帆风顺的她恍若跌入谷底,她的心理平衡器一片紊乱。

整个周末,孟玉做了购物中心的宠儿,花完了现金又刷信用卡,在这里她找到了被重视、被肯定的乐趣,直到商场服务人员对她说信用卡已经透支,孟玉才从疯狂购物中清醒过来。想着自己以后将面对的经济紧张,孟玉的郁闷有增无减。

(3)工作压力大,借购物缓压

欣冉在某大酒店工作了五年,因为竞争激烈,她总是感到莫名的压力。随着五一假期的临近,旅游业的升温,身为大堂经理的欣冉又开始忙得昏天黑地。连续三天三夜的接团工作使欣冉累昏了头。第四天下班后,欣冉连饭都没吃就一头扎进了购物中心,想让疯狂购物轻松一下膨胀的头脑。谁知心里越烦越出错,那天晚上欣冉连续逛了两个购物城买了一大堆连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非要买的东西,直到结账时才发现手提袋不翼而飞,连最爱的太阳镜也下落不明。面对自己的尴尬,欣冉欲哭无泪。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患有此症状的女性所热衷购买的物品,多数与自己的外型装饰有关,如服装、鞋袜、化妆品、金银珠宝首饰等。她们重视购物过程远远超过购物结果,潜在的原因多是缺乏自尊自信、内心空虚,只得用购物的方式来填补。

那么作为女性,我们如何在心情郁闷的时候避免成为购物狂呢?

(1)对自己说,不管结果如何,都是新起点。即使遭遇挫折,也不至于非要用购物掩盖失落

弗洛伊德说,人的行为动机不外两个,一是性冲动,二是渴望伟大。

什么是渴望伟大?就是实现自己的重要性。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核心,也是人生价值的来源和基础。而人因落选产生的沮丧情绪表面看来是害怕失宠,其实是害怕失去自己的重要性。因为没有得到认同,人的地位无法确定;而失去了价值的认同,潜能的发挥必然受阻。这样引发的疯狂购物就成了追求心理平衡的武器。

仔细观察,购物狂女人中,平衡情绪的购物往往对服饰爱不释手,因为她要用装扮自己来掩饰失落,并在潜意识里与别人进行较量,以此找到一个支点,来平衡心里的失落与嫉妒。而嫉妒对女人的心理腐蚀则起始于狭隘,它不是教女人在自己的拥有里寻找快乐,却是教女人在别人的拥有里寻找痛苦。

(2)列出一个清单,将压力纳入你的计划,再来点儿运筹学,将施加给你压力的事情变成听话的孩子

很多时候,劳累过度的女人害怕独处,疯狂购物能让她忘记劳累,让人声鼎沸的“充实”填补寂寞。这种女性往往缺少内在的感情寄托,拼命工作时尚且“强大”,一旦放下工作,心里的脆弱便成了压顶乌云。这种时候,购物对她而言不仅是休息,还是她需要的装饰,是她渴望的诉说。

实际上,工作的意义不在于工作本身,而在于工作给人的价值体现。同样,若一个女人缺少内在的安全,她的疯狂购物行为就不单为摆脱压力,同时是为在人群中感受自我。然而,只要你没有自己的安全,再疯狂的购物也不能掩盖失落,购物的遭遇反而会加重你的脆弱。

世界上没有压力,只有对压力的惧怕。说到底,这个世界每个人惧怕的都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不管什么样的压力,最终解决还是要依靠人内在的安全感和心理平衡能力。为此掌握两个要素至关重要:接受自己的有限性,你能挖掘自己的潜能;接受别人的有限性,你能给别人一份宽厚。

宽容别人,你学会了感激生活;挖掘自己,你体验到创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