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寻访闻所未闻的秘境
16582900000014

第14章 轰动世界的三星堆(1)

三星堆的发现

三星堆古城中出土了数量惊人的文物,有巨大的铜人立像,有奇特的青铜纵目人面具,有令人惊讶的金杖,还有许多人类第一次发现的文物,华夏大地上的史前文明,成都平原中的玄秘神堆……三星堆古城距今约5000年,是史前人类的创造史前文明的遗址吗?三星堆是《山海经》中记载的古国吗?这一切都有待于我们去考证。

三星堆遗址是中国古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来,它一直牵动着无数考古专家的神经。三星堆是如何被发现的?三星堆中的那些宝物的主人是谁?

它是怎么来的?

1929年春天的一个鸟语花香的日子,生活在川西平原上的人们像往常一样,又忙起了春耕春种。普通农民燕道诚带着父亲和儿子一起来到地里挖井,准备用井水来灌溉土地、播种浇苗。

“砰!”燕道诚的手被震得有些疼。

显然,他的铁锨挖到了一块坚硬的石头。可是,当他继续往下挖的时候,露出来的石头让他吃惊不已。

“这不是普通的石头,是玉石。”读过几年书的父亲激动不已,小声地说,“这是宝贝啊,快把它埋起来,等天黑了,我们再来取。”祖孙三人窃窃私语一番后,把那个刚挖开的坑又埋了起来,并偷偷地做了记号,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往回走。

好不容易等到夜幕降临,祖孙三人才悄悄地走出村子,来到大清早挖的那个土坑。这一次他们从坑里挖出了许多宝贝,让他们激动万分。

燕家得到这批宝物后,没有拿到市场上去卖。因为他们当时的生活还算殷实,只把这些玉钏、玉璧、玉琮等作为礼物在逢年过节时候送给亲朋好友。因此,一些稀世珍宝渐渐流落民间。

到了1986年,当地政府在这里兴建砖厂,组织工人挖掘土方时,再次发现了一批价值连城的玉器、金器。至此,神秘的三星堆文明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经过两次挖掘,三星堆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好像一座神秘的地下宝藏被突然打开了。这里出土的几十件青铜器、100多件金器都造型独特,巧夺天工,还有70多枚象牙。在一个地方发现这么多的象牙实属罕见。

在三星堆文明中,一个高大的青铜人像“与众不同”。我们都知道,青铜文化的鼎盛时期是商、周,留下的青铜器都讲究气度稳重庄严,可是三星堆的青铜器恰恰相反,它讲究的是飘逸、超脱,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力。这个高大的青铜人,不仅鼻子大大的,嘴也大,嘴上好像涂着朱砂,眼睛像个三角形。这样极富夸张的人像,在我国考古史上是仅有的发现。为什么要用青铜雕塑这个高大的人像?他是谁,代表什么?人们一直没有弄清。

在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还有一棵奇特的神树。它高达4米,由底座、树身和龙三个部分组成。这棵树长在一座小山上,分上中下三层,每一层的树枝都是三根。

古人用金子做树叶,用白玉做果实。在这棵小树上,共有9只小鸟和27颗“果实”。树干上还有一条小龙正在蜿蜒而下。想一想,爬行的龙,嘤嘤啼叫的小鸟,随风摇动的树叶……这是一幅多么动人的田园风景画啊!可是,这是一棵什么树呢?有的人说是古代的摇钱树,有的人说是传说中东海的扶桑树。

更让人不解的是,三星堆这些宝物的主人是谁?

三星堆文物是怎么来的?当时的四川没有很多的金矿和铜矿,那么,这些金器、玉器、铜器的原料是从哪里来的?有的说,它属于外来文明;有的说,当时的中原夏王室发生动乱,王室里的人把这些宝物偷偷地运到蜀地埋藏了起来。但是,这些都仅仅是猜测而已。

轰动世界的“神堆”

1986年,四川省考古队在三星堆挖掘出两个大祭祀坑,出土了金杖、黄金面罩、青铜人头像、青铜人像等许多稀世瑰宝,这次发现震惊了考古界,引起了人们的无尽不解和好奇。

随着对三星堆遗址的进一步挖掘,考古专家发现整个三星堆遗址竟然是一座史前文明的都城。20世纪末的发现再一次震惊了世界。据考古人员的勘测和发掘表明,三星堆遗址内东、西、南三面的土埂均为古城墙,城墙横断面为梯形,墙基宽40余米,顶部宽20余米,估计墙高在7~8米,东城墙长1800余米,西城墙被天河水冲毁,残长800多米,南城墙长2100余米,北面为雁江,马牧河穿城而过。三星堆遗址总面积为25平方千米。在三星堆遗址周围12平方千米内,分布着10多处密集的古遗址群,显示三星堆古城有可能为密集聚落之中的内城。古代称城墙内为城,城墙外为郭,城指内城和外城。三星堆城郭已有12平方千米之多,在世界史前文明城市中,也是极为罕见的。

三星堆遗址奇在何处,谜在何处?三个“神堆”是三星堆最神秘的地方之一。在一片台地上,依次排列着三座低矮的小山丘。这三座低矮的山丘,正是追溯三星堆史前文明的重要标志。它的存在,有如埃及金字塔一样。隐藏着远古文明的巨大信息。三星堆作为“神堆”的重要性,还远未被人们认识。这三个土堆,究竟是远古时代的祭台,还是帝王的墓地,抑或是灵台(天文观察台)呢?何以取名“三星堆”呢?虽然可能只是当地人代代口传的“土名”,但亦有可能有某种真正的含义在里面。既是“神堆”,其神秘之处何在呢?三星堆的“堆”在川人口语中,有人工垒积的意思,如“坟堆”“肥堆”之类。

而且,其起源甚早,“离堆”即可为证。从字面上理解,三星堆可以理解为人工所垒积的三座土山(台)。

作为地面珍贵文明遗址的三星堆曾经因长年累月被烧砖工人取土,加上风吹雨打,已经崩秃缺倒,不复当初三星堆的巍峨了。

1986年3月,四川考古学者曾经以当时残存的半个三星堆为基准,进行网状布方。他们挖了53个探方,总面积达1325平方米(另一则报告为1700平方米),在厚2.5米的15个文化层内共发掘出9座房屋遗址,101个灰坑,10万多块陶片和5000余件铜、陶、玉、石、漆器等。其中十多件制作精致的鸟间陶夕柄,特别引人注目。

考古学者们所发掘的只是“残存的半个三星堆”,面积竟达1325平方米。

保守地估计,整个三星堆当有3000平方米,也就是说长、宽各50~60米。事实上这半个三星堆的周边都因取土而吃掉了,估计周边不会少于羊子山的周边。

另外,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有在探方中发现历代的坟茔,而发掘出的9座房屋遗址,可以证明三星堆作为“台座”而有庙殿存在的可能,我们尚不知这9座房屋遗址是出现在一个层面,还是数层面。

如果是后者,那么三星堆在长达2000年的存续期间,就是不断地在神庙的旧址上又兴建新的神庙。

世界考古大发现往往集中在埃及文明、玛雅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之上,不但从已发掘的文物去探讨,而且从更宽广的范围,如整个遗址的布局以及周围环境去寻找史前文明的痕迹。正是这些努力改写了整个人类的发展史。甚至有不少学者提出,在现在的地球文明之前,曾经有过上一次文明。上一次文明便已形成了“全球化”的趋势,对上一次文明的中心(或源头)的寻找,成为考古探索的热点。在这种背景下展开对三星堆遗迹的探索,无疑是引人入胜的。

三星堆的神秘文物

三星堆古城遗址的整体布局令人称奇,整座城是经过严密的勘测、设计而修筑的,不是由村落发展而来。它的布局十分严谨,是以中轴线为城郭区域的核心进行规划的。几个重要遗址,如宫殿区、作坊区,都分别位于中轴的不同83区段上。中轴线南端,南城墙内外,以及中轴线的东、西两侧,东、西城墙以内,都有着密集的文化遗迹。生活区有大片房舍遗址,生产区发现陶窑、玉石器作坊、大量生产工具、手工业成品、半成品。还发现青铜器作坊,有陶质坩埚和铸造青铜器的泥芯。在城内还发现相当完善的排水系统。

据专家测算,三星堆王都内城面积为2.6平方千米,约有16383户,以每户5口计,应有81915人。如果加上外郭12平方千米的人口,估计有20余万人。三星堆王都的规模和人口在世界史前文明国家城市中都是首屈一指的。

如此规模宏大、设计严密的一座大都市,在近4000年前,突然崛起在成都平原上。由出土文物来看,最令人骇异的青铜纵目人面具、神奇的大金杖、青铜人物雕像等,已然形成了国际大都会,这真是一大奇迹。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物雕像。不管是全身像、人头像、还是人面像,都是服式、冠式、发式各异。服式上,有左衽长袍、右衽长袖短衣、犊鼻裤等,各不相同。发式上,有椎髻、辫发、光头等区别。冠式上,有花状齿形高冠、平顶冠、双角形头盔等区别。雕像群里显然标志不同族类的集合。证之史籍,这些族类当包括氐羌和西南贵族。也有不见于古代中国的某些外来族类。其雕塑风格,与西亚、近东的雕塑风格相近但又不尽相同。譬如美索不达米亚考古材料中的梅尼希叱什时代的帝王青铜人头像,它本身就是完全写实并且是特定人物的肖像。

三星堆的青铜人头雕像有着自己的特点,它以抽象和概括为特征,注入了大量理性化的色彩,由此区别于上古雕塑中的偶像或原始的图腾崇拜。三星堆人头雕像特别注意局部,特别是面部刻画,强调面部的顶骨结节、顶丘、偶角、下颏六点,其中对额丘、颧骨、咬肌、颌结又给予重点突出。这些雕刻技术,表明古蜀艺术家对人体解剖已有深刻的了解,尤其是对人头像的透视感已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三星堆另一神奇的文物是大金杖。金杖出土于三星堆一号坑,年代在夏末殷初(公元前14世纪左右),距今约3500年,这根纯金卷包的金杖,长1.42米,净重约500克,其上平雕有戴冠的人头、鸟、鱼图案,这在中国尚属首次发现。

历经3500年的尘封,金杖仍金光闪闪,熠熠生辉,杖身上的图案清晰可辨。在中国考古史上,这是第一次出土金杖,学者们依据既有的史料无法说出它的来历和用途,成为三星堆文物的一大难题,一个难以破解的哑谜。

从形式上看,三星堆金杖与西亚、埃及较晚时期的权杖相似,属于细长类型。两者均在杖身上端刻有与国家权力有关的平雕图案,标志着王权、神权和财富垄断权。故而有的学者认为,金杖是采借近东权杖的文化形式而制成的,是“舶来品”。

有的学者认为,“权杖”乃古蜀传国之宝,为当权者所执,人在杖在,人亡则传之于后世,或为后起者所夺得,而不是与其他铜器一起被焚烧掩埋。由此看来,“金杖”不像是蜀王的“权杖”,而更像天神作法所用“魔杖”一类的法具。从出土的铜人头像和铜人等器物来看,实际上是被古蜀先民尊崇的天神偶像。神像及法具二者的联系似有必然,此为“神杖”或“魔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