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寻访闻所未闻的秘境
16582900000028

第28章 神秘的“故僰侯国”

悬崖峭壁上的“杰作”

人死后,常常是装入棺材,然后埋入地下。可是,在古时候,中国有的地方却流行一种悬棺葬——棺材不被埋在地下,而是被悬挂在数百米高、非常险峻陡峭的山崖上的洞穴里,这洞穴猿猴都无法爬上去,飞鸟也为之发愁。

四川省的宜宾地区,在依山傍水的悬崖峭壁上,就挂着数百具古老的悬棺。

那么,古人为什么要将棺木高悬于绝壁上呢?

今天人们推测,把棺材放到悬崖峭壁上,可能与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有关。

四川的少数民族长期依山傍水居住,自然环境决定了他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习性以及观念意识。悬棺放在靠山临水的位置,表明他们对山水的依恋与寄托。

也有一种说法,把棺木悬挂在悬崖绝壁上,可能出于一种孝道观念。唐代《朝野佥载》一书中记载,王溪蛮父母死后,“于临江高山半胁凿龛以葬之,自山上悬索下柩,弥高者以为至孝”。不过,这些仅仅是一种推测罢了,并没有事实依据。

关于这些悬棺的来历,当地还流传着一个神奇而又生动的故事。

我国四川地区有一个古老奇特的少数民族——僰,如今,这个民族虽然从历史上消失了,并且没有留下关于自己历史的记载,只能从史书上了解一些零星记录。僰人的风俗习惯很有趣。不论男女,都要梳着高高的发髻,男子在娶亲之前必须敲掉左右两颗牙齿,女子在出嫁前也如此。并且父母去世后,儿女也要敲掉两颗牙齿,然后放进棺材里,表示和他们永别。

据说,起初僰人也是用土葬的,但由于当时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有时为了报复敌方,还会恶作剧般地把敌方已经死去的先人尸体从土中挖出来,晾在地面上。后来,这个地方发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瘟疫,很多人都因此失去了生命。部落的首领束手无策,只好去请教山中的一位仙姑。这个仙姑对部落的首领说:

“这是先人对你们的惩罚,因为你们没有保护好先人的遗体,使遗体暴露在地面上。要想幸免这次的灾难,必须把棺材放在高高的悬崖上。”听了仙姑的话,首领回去之后,带着部落的人来到悬崖边。山崖数百米高,猿猴也很难攀缘,何况人呢?他们看着高高的山崖望而生畏,不禁摇头叹息:

“这又高又陡的悬崖峭壁,无论用什么办法也不能把棺材放上去啊。”他们个个垂头丧气,无计可施,心想,只能任瘟疫肆无殚忌了。

这时,一个美丽的姑娘出现在首领面前,她对人们说:

“你们是要把棺材送上悬崖吗?不要急,我来帮你们!”说着,一大群老鹰从天而降,落到棺木旁边,一转眼变成了一群黑衣大力士,这些大力士用手托起棺木,没费吹灰之力,就把它们一个个都放在万丈悬崖上。然后,姑娘又向人们讲述了悬挂棺木的办法,说完便和那些老鹰一起飞向了天空……后来,人们就按照仙姑的话,把棺木挂到悬崖峭壁上,就这样年复一年,悬崖上便挂满了棺木。

这个奇特的少数民族,能够将沉重的棺木安放在悬崖,并且都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充满了古老而神秘的色彩,真是一个奇迹。

悬棺之谜

最近,在巴山晓峰的地方发现了一批战国时期的悬棺,发现悬棺并不让人感到吃惊。因为,长江三峡在古时是一个多民族汇聚的地方,这些民族文化各异却有相同的葬俗,就是把逝者的家安在悬崖上,而且不同的民族以多种悬挂方式加以区别。

一些专家认为古代少数民族采用这类葬俗是因为此地缺少深厚的土层下葬,众多的溪流和雨水也会使地下的棺木受侵蚀,所以悬棺葬俗延续千年而不衰。

让人不解的是,如此陡峭的悬崖,悬棺是如何被放上去的呢?原本以为唐宋以后只有这里的少数民族才有本事把棺木送上峭壁,这些战国时代的人采用了什么方法呢?

三峡地区悬棺在很多历史文献上有记载,比如风箱峡像风箱一样的东西其实是棺材,宜昌境内有西陵峡,西陵峡有个兵书宝剑峡,兵书其实也是悬棺。

但宜昌县晓峰的悬棺在文献上没见有记载。

那十几层楼高的放置棺木的悬崖,是猴子都难攀援的地方。据说,以前有人想搬运悬棺,花了一周时间却仅仅往下挪了3米。可想而知,古人得花多大的力气做这件事呢?又是用什么办法把重达200千克的棺木弄上悬崖的呢?

普遍猜测,是使用吊装的方法安置悬棺的。即由山顶通过绞车与绳索把悬棺下放到恰当的位置,纳入悬崖缝隙中。甚至今天在万里之外的印度尼西亚的一些少数民族仍采用这种方法安葬逝者,可是这种方法在遥远的春秋战国时期却未必行得通,因为那时尚没有今天这样结实的尼龙绳,甚至连秦汉时期的麻绳都还没有出现。

不用绳子能够把棺木运上悬崖吗?有人猜测说,古人可能就像今天人们造房子时使用梯子一样,沿着悬崖一层一层地修起栈道,棺木沿着栈道一层层地递上来,直至到了安放地方为止。许多人不赞成这种说法,因为放置悬棺的许多悬崖是单独成缝,山势非常陡峭,没有缓坡可以用来修栈道。况且,岩壁都很坚硬,想要架起有百米多长的栈道,对于古代工程技术极其落后的少数民族,是很难想象的。

人们通过测量发现,所有放置悬棺的地方离地面少则十几米,多则一两百米,如此陡峭的悬崖,棺木到底是如何被运上悬崖呢?众多的专家被这几个战国时期古老的悬棺给难住了。

据说,山上有一些很久没人走过的路,也不知它们通向何方,那条路是否能通向高高的山崖,是不是古人运送棺木的通道呢?考察人员经过实地探访,发现这里有明显开凿过的痕迹。甚至还有一条在夹缝中迂回向上的路,可惜路的中途被塌下的石块挡住了,为什么有人开了路又用石块把它阻塞了呢?好象有意不让后来之人接近那神秘的地方,也许在古人心目中,家族墓地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后来,有人发现山下有一个水洞很不寻常,按照岩溶地貌的规律,有水的洞一般是比较深而且宽阔的,而这个山洞是不断向上走的,沿着洞向上走一会就可以到达几层楼的高度,也许隔着一层石头外面就是高峻的峭壁了。洞里竟然有很多植物,这说明附近一定有洞口,否则植物会因缺氧而死,也许那个洞口就通往峭壁。

虽然没有人打通那个通往峭壁的洞口,但可以猜测到,从洞穴中运送悬棺是这种地理环境下最实用的方法,对于工具落后的战国时期就更是唯一能选择的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