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寻访闻所未闻的秘境
16582900000003

第3章 传奇的无字碑

天生丽质的武媚

武则天又名武兆(兆是她自造的字,意为日月当空),交州文水人。其父曾追随李渊反隋,是唐朝的新贵。武则天天生丽质,妩媚动人,14岁被选入宫,封为“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后来,唐太宗去世,她被送到感业寺出家为尼。

公元649年,太子李治继位,即唐高宗。李治年少时便钟情于武媚,继位后即将她召回宫中,立为妃,大加宠爱。6年后,李治立武媚为皇后。后来,唐高宗患病,委托武则天处理朝政。于是,她渐渐独揽了大权,为了保住权力,废掉了太子李弘、李贤。高宗死后,她又废掉唐中宗李显,立年幼的睿宗李旦为帝,其目的是自己能继续控制国家政权。不可否认的是,武媚在掌权时期确实做了一些利国利民的事。她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亲自在殿廷上主持考试,采取措施提高考试举人的地位,并开设了武举科目,发展了科举制。因而,朝廷上下人才济济,文有宰相狄仁杰、姚崇、张柬之等,武有边将唐休璟、娄师德、郭元振等。在她掌握大权期间,还十分重视农业生产,下令编写《兆人本业记》,推广和改进农业技术。同时注意兴修水利,在陕、川、青等地修建了许多闸、坝、沟、渠。她规定,凡田地开垦多、百姓家有余粮的州县,都给予地方官奖励和升迁;凡治理不善、百姓流移的州县,地方官要受处罚。从武则天32岁以皇后身份参政起,直到82岁,共执政50年。在她执政期间,国家经济稳步发展,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树立“无字碑”

这位利民利国、远见卓识、精明强干、雄心无比、胆识过人的女政治家,在临终之前,却嘱人在陵前树立一块“无字碑”。可能她已预料到后人对自己的评价定然褒贬不一,所以功罪任人评说。

正如她所料,在她身后的1000多年间,人们对她的看法从未统一过。她死后,她的历史功绩和个人才干受到很多人赞赏,但是斥责她的话也像排天的巨浪般不断涌来,这又是为什么呢?按一贯的思维,她有以下罪状:

一是狐媚惑主。武则天14岁入宫时已出落得亭亭玉立,容貌娇媚。然而在太宗面前,她并不受宠,只封为“才人”,列后妃第六等,与一个侍女的身份差不多。只是到了李治身边之后,她的才干与姿容才得以真正发挥。她看透了李治的好色多情、体弱多病、优柔寡断和多愁善感。在李治的钟爱下,她成了“昭仪”,不久又升为“宸妃”,后来她精心策划废掉了王皇后,自己当了皇后。

不到一年,她就登上了权力的顶峰。

二是严酷专横。在唐高宗患病期间,政事全由武则天处理,臣子们称其为“天后”。高宗死后,武则天更是大权独揽。她废了太子,正式登基,成了名副其实的女皇帝。她任用酷吏、屡兴大狱、刑讯逼供,囚禁亲生儿子。宗室、朝臣被冤杀者不计其数。晚年更是豪奢专断,弊政很多。

三是秽乱春宫。她不满足于富丽庄严、煊赫铺张的排场,不满足于锦衣玉食、乘车坐辇的生活,还蓄面首、宠男妾。先是宠幸薛怀义,让他入侍。这个街头卖膏药的家伙,后来竟被封为左威卫大将军梁国公。而后又有御医沈南缪和张易之、张宗昌兄弟。张氏兄弟毫无才能,只因相貌俊美,能取悦于武则天而得到宠信。武则天还为张易之设立控鹤府,聚集一些青年男子,供她自己取乐。薛怀义入侍时,她已39岁,而张氏兄弟入侍时,她已是73岁高龄。对此,后人非议纷纷。

杰出女皇——武则天

可是,如果客观地分析一下她的一生和所处的环境地位,评价自当公平一些:

首先,武则天和同时代的女子心胸不同。别人认为帝王姬妾成群,受宠者只是极少数,而且一入宫门深似海,分离即是死别。而武则天进宫时却满怀喜悦,满怀憧憬。她在太宗面前的不受宠,是因为有两件事令太宗不满意。一件是太宗问怎样驯服性情暴烈的骏马“狮子骢”,武则天说:“只要一条铁鞭、一把铁锤、一支匕首。马若不听话,我就用铁鞭抽它;再不听话,我就用铁锤打它;还不听话,我就用匕首刺死它。”太宗表面上赞扬了她,实际上却心存芥蒂。因为李世民很讨厌女人有这种强悍的性格。另一件是,太宗迷信星象算命之类。大臣李淳风精通天文,善观星象。他向太宗奏称,若干年后,有武姓者起而灭唐。太宗便要将姓武的全部杀掉,最终虽被李淳风劝阻了,但他一直不放心武则天,故死后把她遣送到感业寺为尼。

按说,武则天是亡帝的遗孀、佛门女弟子,应该永无出头之日了。可是,武则天仍然施展自己的魅力征服了李治,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在李治被迷得神魂不定之时,她却冷静地看待,谨慎地驾驭,心热面冷,欲擒故纵。至于她被指责“乱伦”,这种说法还是冤枉的。因为唐室杂有胡族的血脉,唐代胡族的婚俗允许一女嫁给父子两代。

其次,武媚成为皇后的头10年,高宗对朝政慵懒无心,后来简直一蹶不振,才使武则天有机会独掌国权。一场特定的婚姻,为这位志向、心智、精力都超群的女人提供了尽展风姿的表演舞台。公元683年,高宗去世,武则天面临重大抉择:自己称帝还是以皇太后名义临朝听政?作为李氏父子的妻妾,她决定自己先不称帝。直到公元690年,她感到时机成熟时,才正式登基称帝。

此时,武则天兴起告密之风,诛杀文武大臣、囚禁亲生儿子、任用酷吏,极为专横。后人在评价此举时,也只看到了它的负面影响。其实,采取严厉的手段夺取帝位,巩固帝位,是任何一位帝王都逃避不了的。尤其是她,作为绝无仅有的女皇帝,面对世俗的眼光和封建礼教,为了排除心中的忧虑和恐惧,树立自己的威信和尊严,使天下万民臣服,采用一些极端的手段也无可非议。她掌权后更改了许多年号,并大量更改各部名称、地名,甚至是自己的名字。这一切都在说明,她是在显示自己的权威,让朝野内外都知道,有这么一位拥有无上权威的女皇在统治着他们。

而关于秽乱之事,无论是薛怀义,还是张氏兄弟,都不见得完全是从私欲出发,也可能是为了显示女皇的威严。既然男子为帝可以有成群的嫔妃,那么女人登基为什么不能有侍奉的面首呢?从她处理朝臣与面首冲突的态度来看,她并不偏袒面首。她给面首高官厚禄,甚至纵容他们胡作非为,但一旦危及国家大政,触犯重臣,她从不客气。这说明,她追求的目标,是希望别人能像尊重男性皇帝那样尊重自己。但是,武则天始终不能挣脱传统的桎梏,始终为自己是个女人而苦恼。临终前,她仍旧承认自己是李氏皇帝的妻妾,帝位还是传给了自己的儿子。

武则天的无字碑,纵有万语千言,也是难以道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