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地震防范与自救
16583100000012

第12章 防震和震前躲避(2)

如果在室外,靠近电线杆、楼房、树木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都是危险的举动。应跑到空地上,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最好趴在地上,防止失衡时遇到危险。

躲在地下通道或隧道内是危险的。因为除非它们非常坚固,否则这些地区会被震塌,即使没有震塌,地震产生的瓦砾碎石也可能会填满这些地区或堵塞出口。

地震来临时,关闭门和窗都是非常危险的。木质结构的房子容易倾斜,导致房门打不开。所以,不管是冲出去还是待在室内,都要打开房门。

大地震发生时,忘记保护身体逃生是危险的。书架上的书及隔板上的东西等可能往下掉,这时,千万要记住保护头部。在十分紧急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身边的枕头、毛毯、棉坐垫等物盖住头部,以免头被掉下的物体砸伤。

如果夏天发生地震,裸体逃出房间十分危险,而且也不文雅。赤裸裸的身体容易被四处飞溅的玻璃、火星及金属碎片伤害。因此,避难时要穿棉制的鞋袜和尽可能厚的棉衣,不要穿戴易着火的化纤类衣物。

地震来临时,在路上奔跑是很危险的。这时候,到处都是飞泻而下的门窗、招牌等物品,因此,此时最好找个相对安全的地方躲起来,如果有必要奔跑时,最好能戴上一顶安全帽之类的东西。

地震时,躲避于桥下或停留于桥上均是非常危险的。大桥有时候会被震塌,使人坠落河中,因此,如在桥上遇到地震,就应迅速离开桥身。

地震来临时,靠近海边是非常危险的。地震有时候会引发海啸,海啸掀起的海浪会急剧升高,如果人在海岸边就会很危险。这时候安全的做法是迅速离开沙滩,远离浪高的海面。

地震来临时的逃生地点

从小到大,在防震演习中,老师总是叫学生躲在课桌下,道格卡普得知这点后,很焦急地一再呼吁:不要躲在桌子、床铺下,而要以比桌、床高度更低的姿势,躲在桌子、床铺的旁边。

在地震发生时,我们如果依照小时候老师教我们的方法乖乖躲在桌子底下、床铺底下,其实受伤的概率会更大。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美国国际搜救队长教你正确的躲避位置。道格卡普是美国国际搜救队长,除了参与两年前日本神户大地震及美国俄克拉荷马市联邦大楼爆炸案搜救工作,12年来国际新闻中的重大灾难救灾,他从没缺席过。现在就看看他在建筑物倒塌时是如何求生的。

他以先前和土耳其政府、大学合作拍制的地震逃生录像带说明不要躲在桌下避震的道理。

通过土耳其政府协助,制作单位爆破一栋废弃大楼,仿真地震时建筑物倒塌的情形,工作人员先依据“常识”,在桌子床铺等家具下,放置10具模特儿。

他和他的搜救队员在桌子床铺等家具旁,同样放置十具模特儿,炸药引爆后大楼变成断垣残壁,他和搜救队员依序找到20具模特儿,在桌床下的10具模特儿有8具被压成全毁,其中一具甚至头、身、脚断成3截;他放置的10具模特儿,则全部安好无事。他解释,建筑物天花板因强震倒塌时,会将桌、床等家具压毁,人如果躲在其中,后果不堪设想,如果人以低姿势躲在家具旁,家具可以先承受倒塌物品的力量,让一旁的人取得生存空间。道格说,即使开车时遇到地震,也要赶快离开车子,很多地震时在停车场丧命的人,都是在车内被活活压死的,在两车之间的人,却毫发未伤。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道格卡普劝诫人们地震发生时,不要躲在桌子下面了。

以前老师教我们躲避地震的方法是就近躲在桌子底下,或者床铺底下,然而,实际上这种做法并不是科学的。这是因为家具大多是木制或者复合木材制成,而很少有能够承受住巨大物体倒塌下来的力量,如果人躲在桌板、床板等家具下面,极有可能因木板的挤压而减小自己身体的活动空间,从而受到更严重的挤压。相反,如果人以低姿势躲在家具旁,家具可以先承受倒塌物品的力量,让一旁的人取得生存空间。这样,人们就增加了生存的概率。

按照这个原理推论的话,许多场所的避震都应采取上面类似的做法,比如强烈地震发生时,如果你正在停车场,千万不要留在车内,以免垮下来的天花板压扁汽车,造成伤害;应该以卧姿躲在车旁,掉落的天花板压在车上,不致直接撞击人身,可能形成一块“生存空间”,增加存活机会。

地震是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在地震发生时,我们的伤亡率能够越小越好。在灾难面前,人类显得异常的脆弱,但在灾难面前我们也依旧可以变得更坚强。我们不能阻止灾难的发生,但只要增加科学的避震知识,尽量避免更多的防震误区,就能够更加有效地保护自己、保护亲人,尽量让伤痛远离我们。

地震时的避险技巧

抗灾救险时,最佳的防范手段是未雨绸缪。虽然地震只发生在少数地区,但对每一位青少年来说,学会正确的防震应急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1.正确的避震姿势

地震发生时采取正确的避震姿势非常重要,可以减少伤亡。正确的避震姿势是蹲位,护头。自救还要掌握一定的要领,自救的要领是迅速趴在地上,让身体的重心降到最低。让脸部朝下,并保持鼻、口顺畅地呼吸。坐下或蹲下,使身体尽量弯曲。抓住身旁牢固的物体,避免地震来临时将身体滑到危险的地方。绝对不要站立不动,更不要仰躺在地。用坐垫、枕头、毛衣、外套等遮住自己的头部、面部、颈部,掩住口鼻和耳朵,防止泥沙和灰尘灌入。

2.保护好身体重要部位

在地震中保护好身体的重要部位,会增加生存概率。怎样才能保护好身体重要部位,使其安然无恙呢?可采用如下方法:低头,用手护住后颈部和头部。

将身边的物品,如被褥、枕头等顶在头上,保护头颈部。闭眼,低头,防止塌落的物件伤害眼睛。千万记住不能只顾避震而疏忽了身体重要部位的保护。

3.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

捂住口鼻是地震发生时一个非常重要的防尘措施,可用毛巾、衣服等裹住头部。若没有保护口鼻,会吸入大量灰尘和有害的气体,使自己感到呛闷。为此,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有条件的可用手帕、湿毛巾等捂住口鼻,以免吸入烟尘,呛伤自己。如果有灰尘不断坠落下来,可用衣服等包裹住头部,防止灰尘侵害五官。千万不要奋力呼喊,因为呼喊会吸入大量烟尘,最终导致窒息死亡。

更不要盲目乱拆、乱翻,使烟尘更重。

家庭防震

检查住房的环境和条件

检查居住的环境有没有不利于抗震的地方,很多时候,住房本来不会被震倒,但是却被周围其他建筑物砸坏。如果存在这种危险时,就要注意加固住房,必要的时候要搬迁或者撤离。

检查房屋的结构是否需要加固。房屋是否年久失修。建造质量好不好。抗震性能不达标的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要撤离。

除了住房周边的环境外,地震中影响人们生命安全的最重要的就是住房本身了。要了解住房的抗震性能如何,我们可以从场地与地基、房屋结构、房屋的新旧和破坏程度、房屋的附属设施情况来进行判定。

坚实均匀、开阔平坦的基岩有利于抗震。松软、淤泥、人工填土、古河道、旧池塘等地基易变形,高耸的山包、陡峭的山坡、半挖半填的地基等不利于抗震。造型简单、规则、对称、整体性强、重心低的房屋结构,有利于抗震;与之相反的房屋,地震时容易损坏或倒塌。住房质量与房屋的新旧和损坏程度密切相关,房屋的承重墙体是整个房屋的骨架,承重墙是否坚实,有无裂缝、酥松、倾斜,木柱有无腐蚀、虫蛀等也都对防震性能有很大影响。房屋屋顶的烟囱、高门脸、女儿墙、阳台、雨篷、高背瓦等是最容易受到破坏的部位,这些附属设施会影响房屋的抗震性能,如果用处不大可以拆除,必要时可采取加固或降低高度的方式来减小这些设施对房屋抗震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