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鸟兽寻踪
16606400000025

第25章 兽类趣味寻踪(4)

骆马同伴之间通常是可以和睦相处的,但为了争夺地盘,两头雄性骆马之间,会发生短兵相接的激战。瞧见过它们格斗过程的人们说,骆马斗架自成风格,不与其他野兽相同。它们各自拉开架势,先是互相怒目而对,然后一齐迈步向前,步步逼近。当双方身躯即将接触时,又不约而同地停下,然后突然向前冲击,似乎有位导演在幕后指挥它们一样。双方抬起前腿,向对方前胸猛踢。

“呼”的一声,双方都被撞得晃晃。这是第一个回合。第二个回合是用尖锐的牙齿相互撕咬。你咬我的脑袋,我咬你的脖子,谁也不肯退却。一直搏战到双方筋疲力尽、遍体鳞伤,其中处于劣势的一方流血不止、疼痛难忍、落荒而逃。这场激战才算结束。

骆马喜欢内战,战争的起因总是为了保卫或侵略食草的领地。但与其他野兽的争斗并不多见,因为骆马栖息在与世隔绝的地方,与别的动物没有交往。

因为骆马皮很名贵,当地猎人为了发财,大批捕获骆马。在南美洲已有数十万头野骆马被猎人捕杀,使它遭受到灭顶之灾。

寸土不让的红松鼠

红松鼠珍视自己的领土,因为这是它的食物来源。红松鼠雄性与雌性都划分出自己的疆界。平常大家严守边界条约,互不侵犯。只在春天繁殖季节,边境才是开放的。每年三四月份有几天时间,雌松鼠开放边境,欢迎雄松鼠入境交配。众多的雄松鼠不约而同地进入雌松鼠领地,狂躁地发出求偶声,彼此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争斗。同时追逐雌松鼠的几只雄松鼠,成对地打斗,经过激烈地拼杀,有的负伤,有的败亡,最后只剩下一只胜利者,雌松鼠俯首帖耳地与它婚配。等到交配时期过去,雌松鼠马上翻脸,不认夫婿,逐个攻击它的追求者,把雄松鼠一个不留地驱出国境,原有的海关又封闭了。

红松鼠对于领土边界的划分,是极严格的,即使对待亲生儿女也不例外,更不必说亲戚、朋友、乡亲了。红松鼠一窝生下的幼仔,一般为四五只。母鼠照料它到秋天,幼鼠这时已经长大,由母亲护送它离开领地,逼它去自谋生路。

从此以后,它们之间不再相认,结束了母子关系。假如日后幼鼠入侵它的领地,同样会被逐出,毫不留情面。初出茅庐的红松鼠,为了得到一份自己的领地,要与长辈进行争夺战,打败对手,才能从老松鼠那里瓜分一份领地。假如失败了,幼松鼠将会送掉性命。

获得一块领地对于红松鼠来说,那是生死攸关的大问题。因为没有足够的环境供养它们,就无法生存。每一只红松鼠,都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地盘,提供整个冬季所需要的食物。所以就不难理解红松鼠为什么会舍命保卫疆界,或是冒死去夺取地盘。

濒临灭绝的老虎

虎原本有八个亚种:东北虎、华南虎、孟加拉虎、南亚虎、苏门虎、爪哇虎、里海虎、巴厘虎。20世纪30年代,巴厘虎率先灭绝;60年代,里海虎也绝种;70年代,最后一只爪哇虎又在地球上消失了。不到50年,先后三个虎种和这个世界告别。

东北虎也称西伯利亚虎,为世界濒危物种,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部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由于我国此前过量砍伐森林,使东北虎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种群数量急剧减少。据国际联合调查小组最近一次野外探查显示,我国野生东北虎数量已不足20只。

东北虎是世界上稀有的珍贵动物,也是最大的老虎。属肉食目,猫科。它个子高大,身躯雄伟。一般成龄虎身长1.5~2.5米,头圆、耳短、嘴方阔,四肢粗壮,尾长3尺左右。毛色深浅不同,背毛为金黄色或棕黄色,腹毛为白色,周身布满黑色斑纹,额头上的花纹呈“王”字,号称“兽中王”。体重一般200多千克,最大体重可达300千克。2~3年生育一次,多在冬季交配,怀孕100多天,每胎3~4只。

长白山和兴安岭一带是东北虎的生活区。它居于深山老林之中,没有固定的洞穴,多昼伏夜出,性凶猛。它的主食是各种肉类动物,最喜欢吃野猪。野猪是一种凶猛而善于奔跑的野兽,论赛跑,东北虎不是野猪的对手,往往是甘拜下风。因此东北虎要捕食野猪,只有偷偷地接近野猪,然后乘其不备突然猛扑过去,常常是野猪来不及防御而成了东北虎的口中食。因此,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当东北虎发现野猪之后,总是偷跟在后面,野猪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在没有绝对把握时,它总是不动声色地跟在野猪群后面,好像一个勤勤恳恳的猪倌似的。因此山里人给它起了个雅号叫“猪倌”。

东北虎还吃鹿、狍子、山羊等其他动物。在长白山所有动物中,它是最凶猛、最厉害的。所有动物都怕它,对它敬而远之,因而它在林中是很孤独的,常常独自一个漫游在深山老林的各个角落,所到之处,其他动物都回避跑开。

因而人们称它为兽中王,是名副其实的。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由于人类经济活动的增加,使原始森林遭到大面积的砍伐,加上娱乐性的狩猎活动和有组织的灭虎行为,使东北虎的分布区急剧退缩,种群数量下降。

据记载,到20世纪30年代,俄罗斯境内的东北虎仅有20~30只,于是政府下令禁止猎杀东北虎。俄罗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禁止狩猎虎的国家。

1947年以后,俄罗斯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有效措施加以保护,凭借远东地区保存较好的大面积原始森林和人口稀少的优势,半个世纪以来,东北虎的种群数量得到了恢复。

我国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提出禁止猎杀虎。

1962年9月14日,国务院将东北虎列入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并建立了自然保护区。1977年3月,国家农林部将东北虎列为重点保护珍稀濒危物种。1988年11月8日,中国全国人大通过《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所有虎的亚种均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1993年5月29日,中国发布《关于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的通知》,禁止用虎骨制药。

到2001年末,我国已经建立有关虎的自然保护区40多个,其中东北虎自然保护区3个,一个是1960年建立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在1994年以后,这个保护区再没有发现过虎的活动信息。第二个是1980年建立的黑龙江省七星砬子东北虎自然保护区,现在已经多年没有发现东北虎,该保护区已失去了对东北虎的保护意义。另一个是2001年建立的以保护东北虎、远东豹为主的珲春自然保护区。

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签署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CITES);1992年又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1998年国家林业局制定了中国野生东北虎保护计划;2001年,东北虎被列入《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总体规划》中。由于长白山林区树木的不断被采伐和掠夺性的捕猎,东北虎这一珍贵动物数量极为稀少了,已到了濒临灭绝的境遇。为了抢救这一珍贵动物资源,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东北虎列为国家一类珍稀保护动物,严禁猎取,并在长白山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使东北虎有了较好的安身之处,得以繁衍后代。

大嘴巴的河马

河马是一种过两栖生活的大型哺乳动物,最大者有3米多长,3~4吨重,比犀牛还要大,是仅次于大象的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大型四足动物。最令人惊奇的是它们有一张大嘴巴,张开时上唇可以高过头顶,能张到90度,足可容一个较大的孩子站立其中,比任何陆生哺乳动物的嘴巴都大,因而有人称它为“大嘴兽”或“大嘴巴动物”。

河马分布于非洲热带的河流,河马栖息在河流附近的沼泽地及芦苇中。成对或结成小群,夜行性,每天大部分时间在水中,无定居。性温和,善游泳,皮肤排出的液体含红色色素,俗称为“血汗”。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偶食陆地作物。繁殖期不固定,孕期约8个月,每胎产1仔,3~5岁性成熟,寿命40~50年。北京动物园1957年开始饲养展出,1959年繁殖成功。

河马吻部宽大,四肢短粗,躯体似粗圆桶,胃3室,不反刍。鼻孔在吻端上方,与眼、耳同一平面,这样它们在水中时,只需将头顶露出,就能够嗅、听、视兼呼吸。河马常常潜伏在水中,每隔3~5分钟到水面呼吸一次,最长能潜伏半小时。它们的皮肤长时间离水会干裂,而生活中的觅食、交配、产仔、哺乳也均在水中进行。

河马是非洲特产动物,性喜结群,通常每群约20只,它们在河中或湖里生活时,都得遵循一条不成文的“家规”:雌的和幼的河马占据河流或湖沼的中心位置,年长的雄河马在它们的外缘,年轻的雄河马离它们更加远些。谁要是越规,就会受到全群河马的“谴责”。但是,在繁殖季节里,发情的雌河马允许进入雄河马的地盘,并得到主人的热情接待。相反,一头雄河马闯入中心位置,那里的雌性和幼年河马虽然不会驱赶,但它必须严格遵守“家规”——站立或蹲伏在水中,不准乱碰乱撞。一旦违背这一“家规”,它将受到其他雄河马的共同攻击。

河马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令人惊奇的事情。河马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水中度过,可实际上他们却不会游泳;河马憨厚可爱的外表下却隐藏着暴躁的习性,他们是装备着30厘米长獠牙的野蛮的领地守护者。一只重达3吨,时速达到30千米的河马是非洲最危险的动物。对于河马来说,他们的成就是以所占据的地盘来衡量的。

河滩是他们的生息地,但维持这样的生活方式并不是件轻松的事情。河流是令他们感到安全和自信的地方。尽管他们呼吸空气,但在水下却显得更加轻松自如。他们能一次屏住呼吸长达6分钟。他们的脚上长着指甲,但这不是蹄形足,而是呈部分蹼状。

因为不会游泳,河马不喜欢涉足过深的水域,他们喜欢让自己的脚踏实地踩在河底。但是不会游泳并不是个缺点,实际上河马在水下倒显得体态轻盈,在水流中迈着太空步行走,要比游泳容易得多。最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沙滩顽童”在陆地上的运动能力。它们不是长跑运动员,但在百米距离内却能健步如飞。

当河马潜入水中,一种特殊的阀门会自动封闭它的耳孔和鼻孔,但这并不影响它在水下的听力和通讯能力。河马被封闭的气孔中会发出“嗡嗡”和“滴答滴答”的声音,听起来与海豚发出的声音相似,而这并不是巧合。最近的科学研究表明,河马与海豚和鲸鱼的关系密切,它们有着共同的祖先。

和它们的亲戚海豚不同,河马不吞吃鱼类;而且情况恰恰相反,甚至连年轻体壮的河马都会经常遭受以粪便为食的鱼类的骚扰。其他一些乞讨者会吸食它身上的死皮,或是从它15厘米长的恐怖的牙齿上掠取食物。

亚马孙森蚺

亚马孙河是全球水量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达南美洲1/3,其名源自传说中的女战士。要想象亚马孙河之壮阔,几乎跟理解“无限”同样困难。亚马孙河共有15000条支流,分在南美洲大片土地上,流域面积几乎大如澳洲。主流河水很深,整条河有一半可容巨轮航行。远洋巨轮由大西洋经河口溯流而上,可航至秘鲁的伊基托斯。通航河道河面宽广,不能同时看到两岸。

此河横贯南美洲,发源于秘鲁安第斯山脉。水从冰川融汇而成的湖泊流出,汹涌奔流,在东面山坡上冲刷出气势磅礴的峡谷。由于冲出大量沙泥,河水浑浊,恍如加了大量牛乳的咖啡,故称为白水河。还有一些支流流经沼泽,冲出腐殖质,水色较深,称为黑水河。随着地势渐趋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流至山下广阔的亚马孙盆地。

亚马孙流域的热带雨林大半位于巴西,面积约为印度的两倍,海拔不超过200米。这里雨量充沛,加上安第斯山脉冰雪消融带来大量流水,每年有大部分时间为洪水淹没。有一片名叫瓦西亚的森林,面积大如冰岛,每年有数月水深9米。还有一些称为伊伽普斯的地区,大部分时间淹没在水里。雨林几乎全年闷热潮湿,日间气温约33益,夜间气温约23益。在距大西洋1600千米的巴西马瑙斯附近,宽16千米的黑水河内格罗河汇入白水主流。巴西人认为这里才是亚马孙河的起点,称其上游为索利蒙伊斯河。

下游地势平展,故受大西洋潮汐影响的河段长达966千米,远及奥比杜斯。

在入海之前形成巨大的河汊网,并与南面的托坎廷斯河和帕拉河汇合,浩浩荡荡流入大西洋。河口宽320千米,其中两条河汊由马拉若岛分隔,该岛面积与瑞士相若。

亚马孙流域植物种类之多居全球之冠。许多大树高60多米,遮天蔽日,故旱地森林的地面光秃秃,只有一层腐烂的枝叶。涝地森林则情况迥异,灌木和乔木有板状基根,帮助维生。树冠由高至低分层,各层充满生机。葛藤、兰花、凤梨科植物争相攀附高枝生长,其间栖息着猴子、树懒、蜂鸟、金刚、鹦鹉、巨大蝴蝶和无数蝙蝠等。水中生活着凯门鳄、淡水龟,以及水栖哺乳类动物如海牛、淡水海豚等。陆地生活着美洲虎、细腰猫、西貊、貘、水豚、犰狳等。

另有2500多种鱼,以及1600多种鸟。在这其中,有世界上最大的蛇,这就是亚马孙森蚺!

亚马孙森蚺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蛇,最长可达10米,重达225千克,粗如成年男子的躯干,但一般森蚺长度在5米以下。

亚马孙森蚺生性喜水,通常栖息在泥岸或者浅水中,捕食水鸟、龟、水豚、貘等,有时甚至吞吃长达两米半的凯门鳄。森蚺会把凯门鳄紧紧缠绕,直到它窒息死亡,然后整条吞下去,之后几个星期,不用进食。

尽管成年森蚺是极可怕的猎食动物,但是幼蚺出生时,长不过760毫米。

幼蚺是胎生的,有时一胎达70条左右。许多幼蚺被凯门鳄吃掉,幸存的长大后,反过来吃凯门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