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奢最初在赵国只是一名负责收税的小官。有一天他到平原君赵胜的家里去收税,赵胜是赵王的亲弟弟,而且官居丞相,既是皇亲国戚又是朝中重臣,所以仗着有赵胜的撑腰,赵胜的管家不买赵奢的帐,拒不交税,于是赵奢便命人将管家就地正法。平原君赵胜回到家知道这件事情之后,怒火中烧,立即派人把赵奢抓了起来,准备杀掉。面对这种情景,赵奢只是很平静的对平原君说道:“您是赵国的公子,举足轻重,而现在却自己带头以权谋私,如果一旦持久那样国法就会削弱,法弱则国衰;国衰则它国侵,那赵国就会灭亡,如果连国都不在了那您还怎么保持现在这样的富贵呢?像您这样地位高贵之人,如果您能带头奉公守法,那么别人就都会以此为样,而上下都公平合理,国家就会强盛,国盛则政固,您作为国君的亲族,就可以永保富贵。”平原君听了这番话后,觉得赵奢很不简单,于是就把他举荐给了赵王,赵王便破格提拔他为掌管全国赋税的官。赵奢果然不负众望,在他的管理之下赵国国库充盈,偷税漏税大为改善。
公元前270年,秦国派将军胡阳率军进攻赵地阏与,胡阳将阏与重重包围,同时发兵一支监视武安城,以防赵军驰援。赵惠文王首先想到的是大将廉颇,询问阏与之围可否解救。廉颇以路途遥远险要无法相救回答。接着赵王再问另外一名将军乐乘,乐乘的回答和廉颇一样。之后赵惠文王又问已经转文入武的赵奢,赵奢却回答说虽然道路遥远险要,但就像两只老鼠在穴中相斗,勇敢者胜。于是,赵王便派赵奢为将统兵救援阏与。赵奢率军只离开国都邯郸30里就下令安营扎寨,命令军中加固营垒,摆出一副防御赵都的姿态,并且下令不准言进兵,违令者斩。秦将胡阳派遣间使探明其意,赵奢好吃好喝款待,表现出毫无解救阏与之意,驻军于此只是防御秦军东进,拱卫国都。此时有位将军建议火速去救援,赵奢立即把他杀掉了。秦将胡阳得知后大喜,以为阏与必破也。赵军一直驻军28天之后,赵奢突然下令全军轻装简行,只用了两天一夜便突至阏与附近。此时的秦军才发觉了赵军的行动,如梦方醒,秦将胡阳立即调集重兵进攻赵奢。这时,赵军中有一位名叫许历的军士,要求进见赵奢,他对赵奢说秦军没有料到赵军会赶来此地,他们这次而来兵锋正盛,将军一定要严阵以待,否则必败。赵奢问道那应该怎么做,许历说他已经违反了军令请先杀他,这次赵奢却没有杀他了,反而让他继续讲。许历于是说道谁能先占北山就会获胜,后至者败。赵奢采纳了许历的主张,立刻发兵万人,抢占了北山制高点。果然,秦军后至,争夺北山不得上,陷入十分被动地位。赵军利用有利地势,居高临下,俯击秦军。秦军大败,四散溃逃,阏与之围随之解除。阏与之战的意义十分巨大,它使威行诸侯的强秦遭受了一次最大的挫折,许多年都不敢对赵国轻举妄动,加兵赵国,迫使秦国的打击重点转向楚国。赵奢因此战被封为马服君,地位一跃成为与廉颇、蔺相如相等。
齐国的大将田单曾经在即墨之战中以火牛阵大败燕军,复兴齐国有功,被委派为赵国的丞相。两个都是带兵好手,一个曾经力挽狂澜复兴齐国,一个铁血胆色阻秦东进,两大当世豪杰曾经有过一段非常着名的军事辩论。田单曾经对赵奢说道:“我并不太佩服将军的带兵之术,之所以不服唯独将军的带兵之众。过去的帝王所带之兵不过三万人,而天下服矣。可现在将军每次打战都是带十几二十万之众,所以我不服也。”赵奢反对田单这一看法,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以前四海之内各国林立,城池虽大却不过三百丈尺,人民虽多也不过三千家也。”然而现在却是从前的各国都被吞并消灭,只存留下了七个大国,千丈的城池,万家的乡邑随处可见,时势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战争的形式和规模也必须有相应的改变。例如齐国曾以二十万军队进攻荆国,五年乃灭,赵国以二十万军队攻打中山,也是五年才消灭。而如今像现在如果还以三万人去围千丈城,连城墙的一角都围不上,用以野战,根本没办法包围,你说这战争将怎么打。赵奢的这一席话,说得田单心悦诚服。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赵奢的用兵特点,那就是一个敢字。赵奢为人果敢决绝,从他向平原君家收税时就敢将其管家斩杀,在阏与之战时,在大将廉颇和乐乘皆言不可救的情况下居然敢力排众议,率军救援,无不显示了他果敢的一面。在他带兵途中,首先下令有言军事者斩,而后有人进言立斩,接着又急行军突骤城下,杀的秦军措手不及,这些都显示了赵奢果敢的作战风格。赵奢可说是中国五千年来第一果敢将军。
更难能可贵的是,赵奢为人果敢又不失风雅。在赵国三大良将中,廉颇过于粗鲁,李牧过于纯粹,而只有赵奢能文能武,机敏过人。赵奢在世之年,秦国都惧其威名而不敢对赵大规模用兵。赵奢最后活了五十多岁,善始善终。
春秋战国时期,华夏土地上七国并肩称雄,当时在河北省邯郸地区有一个赵国。历史上这里不仅发生过“将相和”、“胡服骑射”的故事和“邯郸学步”的传说,而且还出现一个秉公执法的税官——赵奢。
话说在两千多年前的一天,赵奢带人到平原君的府上征收税款,平原君是赵国的“相国”,“相国”就是统帅百官的官员。那平原君的家就是“相国府”了。既然是“相国府”,一定是深宅大院,家丁如林。果然,赵奢刚到门口,一群家丁就把他拦住。赵奢说明来意,出示相关文书,但是家丁还是不让进门,俗话说“宰相门里七品官”,这平原君府中的人哪个也没把赵奢放在眼里。一会从门里出来个“管事的”,这个“管事的”更是十分蛮横,他依仗平原君的权势,不但拒不缴纳税款,而且还口出狂言。
赵奢依法征税,自然不怕这帮不法之徒的嚣张之举,他平静而又威严地说:“缴纳税款是国家的法令,抗税不缴是要受到严惩的,平原君是法令的制定人,平原君家人就更应该积极纳税,否则以身试法必将受到法律严惩!”
然而“管事的”仗势欺人惯了,或许不懂法,或许认为自己可以凌架法律之上,所以根本不听赵奢的警告,一招手叫出九大汉来殴打赵奢一行。赵奢在“规劝”无效的情况下,依据当时赵国的法律,将所有搞税之徒就地正法。
不久,这事传到了平原君耳中。平原君十分恼怒,杨言一定要将赵奢革职查办,并且还要问成死罪。一些好心人劝赵奢“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逃命去吧。但赵奢毅然拒绝,他认为秉公执未能,何罪之有!为何要逃跑呢!不仅不应逃跑,而且要论个是非。于是,他找到平原君,一身正气地说:“你身为相国,却听任手下藐视、破坏国家法令,你想过后果吗?如果满朝文武官中都象你一样置国家法令而不顾,那就会引起民愤,国家就会衰败,一但战争发生,就会因民心向背而无人为国出力,因国库亏空而无钱为军队支付饷银,这样一来赵国就有灭亡的危险,那时你还能在这里享受相国的待遇吗?”
平原君自知理亏,但还是辩解道:“你处分闹事之人,为什么不事先向我请示。”
赵奢回答说:“处理这事本来说是我的职权,难道执行法律还需请示吗?”
平原君听了赵奢一番话,十分佩服,发现他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人,于是推荐他上朝参政,以后赵奢与廉颇、蔺相如一道成了赵国的重臣。
赵奢身为税官,能坚持原则,秉公执法,敢于“碰硬”,以大无畏的精神抗税行为做斗争,甚至置生死于不顾向平原君宣讲依法治国的道理,宣讲税收的重要性,最终还制止了平原君打击报复的念头。这说明要做一个称职的税官,不仅自己要严格执法,还要教育别人懂法守法,这样才能作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古人尚能如此,今人更应加强以法治税。
在用人问题上,平原君作到任人为贤和知人善任。从个人感情上看平原君恨不得杀了赵奢,但从国家的利益上看赵奢又是一个有用之才,最终平原君不计个人恩怨重用了赵奢。这种用人之道对今天干部的使用也是一个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