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名城胜地对联(下)
16657400000012

第12章 妙联趣事(5)

上句写水(漓江),下句写山(独秀峰),而都带着深刻的哲理。一是教育人们求学要“寻源”,知其所以然;一是要不辞劳苦,勇攀高峰。

辽宁沈阳书院楹联

沈阳书院在沈阳市中街,始建于清初,王尔烈主讲于此,蒋祥墀有一联云:

地近圣居,洙泗宫墙瞻数仞

基开王迹,镐丰钟鼓振千年

绥远长白书院联

长白书院在今********市。书院为绥远将军所建。有联曰:

盛世本同文,合左云右玉封疆,息马投戈,沙漠寖成邹鲁俗

将军不好武,萃黑水白山俊彦,敦诗说理,边关长此诵弦声

北洋大学联

北洋大学为现在天津大学的前身,初名为天津北洋西学堂,创建于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1903年更名北洋大学,为中国最早的工科大学。有众校友赠母校联:

西沽奠基,北洋定号,发祥于甲午媾和以后,树大学教育之先声。半世纪,阅尽沦桑,栽遍桃李,人才萃朝野,今誉著瀛寰,堪与剑桥牛津名媲美

河山光复,母校重兴,恢宏于抗战胜利周年,负储才建国之重任。双十前,欣逢盛典,再听弦歌,旧侣集一堂,新俦满黉宇,共祝千秋万祀寿无疆

孔府门联富字缺点

山东曲阜孔府大门上有副这样的对联:

与国咸休安冨尊荣公府弟

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这副对联口气很大,对仗工稳,使人信服;但叫人不解其意是:“安富尊荣”的富字,头上却少写了一点。

在封建社会中,孔家几乎代代得宠。自从孔子的四十六代孙被宋神宗封为衍圣公之后,孔子的每代长子长孙都成了当然的圣人。孔府被称为“天下第一家”,有一般贵族享受不到的许多特权。在封建时代,这样的家族希望他们的富贵永无止境,所以将富字去掉一点,写成“冨”,意思是“富贵无顶”。

长沙贾太傅故居联

贾太傅故居在长沙市福胜街三条巷,西汉杰出政治家、文学家贾谊曾居此。时称贾生,曾为长沙王太傅,常以屈原自比。祠内后又祀屈原塑像,故又称“屈贾祠”。故居中有杨瀚所撰对联:

长沙不久留才子

宣室求贤访逐臣

另有李梦滢联曰:

少年有痛哭流涕文章,问西京对策谁优,惟董江都后来居上

今日是长治久安天下,喜南楚敝庐无恙,与屈大夫终古相依

南京王安石故居联

北宋王安石故居,有魁时若所撰一联曰:

泉声常在耳

山色不离门

半山寺在南京市中山门北白塘。原为王安石故居。宋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王安石奏请舍所居宅第为寺宇,宋神宗赵顼赐名“报宁寺”。因寺在城东7里,距钟山亦7里,恰为半途,故又称“半山寺”。

曲江池古寒窑联

曲江池古寒窑在陕西西安市城南约5公里的低洼地带。曾有联曰:

十八年古井无波,为从来烈妇贞媛别开生面

千余载寒窑向日,看此处曲江流水想见冰心

联语由景生情,情中含景,描述了王宝钏孤居寒窑18年,海枯石烂不变心的品质。同时又揭露了薛平贵飞黄腾达后忘恩负义的不道德行径。

北京袁崇焕故居联

袁崇焕故居在北京左安门内新西里3号。袁崇焕督师是明末抗清著名将领,他手书木刻联悬于故居:

子美集开诗世界

伯阳书见道真源

江阴徐霞客故居联

徐霞客故居在江苏省江阴马镇。徐霞客(1586—1641年),名弘祖,江阴人,是我国著名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在他的故居有一联云:

曾有霞仙居北垞

依然虹影卧南旸

纪晓岚故居联

清乾隆重臣,《四库全书》修纂纪昀(字晓岚)的故居,名曰“阅微草堂”。后他写了5部书,共24卷,便自取名为《阅微草堂笔记》。阅微草堂是当时京城著名的学者书斋,许多饱学鸿儒常去纪家拜访,聚谈草堂吟诗品学,故名家书画甚多。

刘墉(石庵)的对联曰:

两登耆宴今犹健

五掌乌台古所无

梁山舟的对联是:

万卷编成群玉府

一生修到大罗天

福州林则徐故居联

在福州林则徐的故居,有这位民族英雄自撰的两联。

其一:

师友肯临容膝地

儿孙莫负等身书

其二:

坐卧一楼间,因病得闲,如此散材天或恕

结交千载上,过时为学,庶几秉烛老犹明

大观园故址联

画家林锴善诗,他在参观据认为是小说《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故址——北京某王府时,曾作一对:

卧酒吞花地

销金埋玉场

这副对联,用语颇奇特:酒不是饮而是“卧”,说明这里是一个大酒缸;花不是赏而是“吞”,说明主人对花的摧残。下句的“销金”,突出了挥霍;“埋玉”,喻指很多如花似玉的姑娘在这里葬身。短短10个字,把封建统治阶级的奢华、没落和残酷本质表现出来了。笔力沉厚,启人联想。

绍兴秋瑾故居联

秋瑾故居在绍兴市南和畅堂23号。秋瑾祖父宦游返里,携家居此。1907年秋瑾曾在此进行革命活动。在故居中有两联。

其一:

六月六日

秋风秋雨

六月六日:1907年秋瑾与徐锡麟分头举行浙皖起义,失败被捕,不屈,于7月15日(农历六月六日)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秋风秋雨:秋瑾就义前,曾写有绝命书:“秋风秋雨愁煞人”。

其二:

云喷笔花腾虎豹

风翻墨浪走龙蛇

扬州鉴真纪念堂联

鉴真纪念堂在扬州市西北的古大明寺内,1963年鉴真圆寂1200周年始建,历时十年建成。鉴真和尚(公元688—763年)姓淳于,扬州人。自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起,先后10年共6次东流日本,第6次东渡成功,把我国佛学、医学、语文、书法等介绍到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于是有人撰联云:

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

曹雪芹故居联

在北京西山脚下,有一个村子名叫“正白旗”。明代叫“黄叶村”,曹雪芹就是在这里写下了千古不朽的巨著——《红楼梦》。他的朋友给他的诗说:

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

残杯冷炙有得色,不如著书黄叶村

清兵入关后,这里驻进了正白旗,因此,黄叶村改名正白旗村。

现在,“曹雪芹纪念馆”就设在正白旗村中的歪脖古槐树下,纪念馆墙上有一对联,是曹的密友“醉鬼傲三”所题。联云:

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

疏亲慢友,因财而散世间多

黄花岗烈士陵园联

黄花岗烈士陵园,1920年建成,正门是现在的侧门。门前原有两条雕花铁柱,柱上曾嵌着一副对联: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

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对仗很讲究,“愁看秋雨”对“酣战春云”,“湿黄花”对“湛碧血”极工稳。

上海四明公所联

四明公所在上海市人民路,创建于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是旅沪宁波同乡商人和手工业者的行会组织。多在此议事和酬神。公所内有联云:

相逢多故里亲交,试话明山月色,甬水潮声,无客不思家,归梦远驰三百里

到此览神州气色,但看战舰东来,贾船西去,匹夫皆有责,旧邦已阅四千年

百花洲苏翁圃联

苏翁圃在南昌湖滨公园内的百花洲上,圃因宋人苏云卿于此种菜而得名,后改为憩云庵。圃内有两联为:

前不见古人,南浦春波空作赋

吾弗如老圃,北山之壑漫移文

谁家翠袖,歌南曲以来斯?戏水彩莲舟,入望疑仙双桨月

有客青衫,自西湖而戾止,题诗扫苔石,旧游如梦六朝山

苏东坡二赋堂联

二赋堂因苏东坡写有前后《赤壁赋》而得名。二赋堂有文人墨客楹联多副。

程伯敷联:

前后二赤壁,曾留妙墨镇斯堂,今兹大厦重支,月白风清思赋手

苏胡两文忠,并以翰林官此地,我亦连圻忝领,山高水落想先民

朱兰坡联曰:

胜迹别嘉鱼,何须订异箴讹,但借江山摅感慨

豪情传梦鹤,偶尔吟风啸月,毋将赋咏概平生

李瀚章联曰:

一炬火何处鏖兵,最怜洒酒临江,风便又教公瑾借

两篇赋偶然点笔,可爱惊涛拍岸,壮观不与子由同

另有无名氏联。

其一:

月色如故;江流有声

其二:

古今往事千帆去;风月秋怀一姪知

独秀峰五咏堂联

独秀峰在桂林市中心,宋文学家颜延之在此读书时赋有《五咏赋》,宋元祐年间郡守孙览建五咏堂。现已不存。曾有梁章钜等文士楹联:

得地领群峰,目极舜洞尧山而外

登堂怀往喆,人在鸿轩凤举之中

胜地如画图,是贤守遗区,雄藩旧馆

灵山托文字,有叔齐作记,孟简题名

张诗舫联曰:

雄藩胜览曾开囿;太守风流尚读书

王惟诚联曰:

造物本无私,移来槛外烟云,适开胜境

会心原不远,就此眼前山水,犹见古人

卞斌联曰:

胜境重开,诗采书声延古趣

生机最乐,雀喧鱼戏助天和

卞士云联曰:

光禄诗,文节书,大府来时开胜境

王公冕,将军画,名山何日得重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