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搭建心灵沟通平台(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16717100000032

第32章 晨光

在克瑞普克医生的研究中,十二名沮丧的患者同意连续三晚在半夜被唤醒一小时。第一夜,研究人员在他们平常起床时间的前一个小时叫醒他们,让他们接触很亮的白色荧光;第二夜的过程还是一样,但是这一次病患所接触的却是微弱的红光;第三夜,他们在入睡后两个多小时就被叫醒了,然后接触微弱的红光。根据随后的测试结果可知:一大早所使用的明亮荧光会暂时、却“明显地降低他们的沮丧”。

这些发现是否会成为关心健康状况的人自己所能使用的讯息?这仍有待观察。克瑞普克医生说:“这实在很有趣,也很有展望;从科学的观点来看,我颇为之感到兴奋。但是,由于尚在起步的阶段,我们还不能够确定这有什么实际的效用。”

前述的实验中,光被用来唤醒、刺激沮丧的人;在其他的个案中,光谱的某些部分也被用来安抚过度好动的小孩。奥特认为:小学教室里一般所使用的冷色荧光容易造成小孩子的过度好动、纷扰不安。原因之一可能是:灯管释放出X 光线和有害的无线电波,却没有放出能在日光内找到的紫外线波长。(奥特补充说,但是,得以解决这个问题的装置设备已经被研发出来了。)有关增加人在紫外线光下暴晒的问题,已经被热烈的讨论过了。根据国家放射学健康中心的翰登博士的说法,一般认为,紫外线光会增加年长者对于钙质的吸收量,并且舒解头痛和疲劳。

在奥特的研究成果鼓励下,翰登博士和一名研究人员塞克斯进行了一项实验,比较在一般白热灯光下和加了紫外线光的灯光下,老鼠的活动情形有何差别。他们将老鼠放在装有转轮的笼子里,然后测量他们在不同的光线下活动之多寡。

正如奥特所预期的,老鼠在紫外线光下所做的转轮次数最少。他们结论说明在某一种光源中加入波长的确可以影响老鼠——甚至人类——的行为。然而,老鼠在紫外线光下活动减少的这个事实是否代表了一种正面的转变?关于这一点,他们并不知道答案是什么。

光:一种癌症病因

研究人员也已查验出一种可能性:光的某些成分会影响我们交配和生育的能力,并且会提高或降低我们患癌症的机率。早在60年代初期,奥特的一项实验就显示出,在粉红荧光下生活的老鼠比较容易得癌症,以及发生繁殖上的问题。

北卡罗来纳国家环境健康科学机构(NIEHS)的一群研究人员决定要验证一下奥特的理论是否能够成立,结果,答案是肯定的。

齐奈尔博士和NIEHS 的几个同事对一群被养来故意罹患肿瘤的老鼠做实验。他们将老鼠分成三组,分别放在三个不同的环境中,各安装了一盏日光灯:一种是粉红的,另一种是冷色的,第三种则是“模拟日光”的。

实验573天后,生活在模拟日光下的老鼠似乎对癌症最具抵抗力。生活在粉红和冷色灯光下的老鼠分别在四十二周及四十七周后就患了胸部肿瘤;但是,在全光谱充分照明下的老鼠直到第五十一周才逐渐产生肿瘤。他们发现光能刺激脑下垂体,而且齐奈尔博士也怀疑,催乳激素(或乳汁刺激素——脑下垂体前叶的荷尔蒙,功用为刺激哺乳动物之乳汁分泌)可能与三组老鼠不同的实验结果有关。

目前,科学界正逐渐察觉到光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致力于光方面的研究工作尚属不够;没有人能确知某种光的特定数量或品质是如何影响我们身体的功能(或好转、或恶化)?

然而,一些重要的事实已经得到了肯定。例如,现在我们知道,眼睛——正如一位研究人员所说的——“不只是用来看的。”光线经由眼睛到达脑部,然后刺激特定荷尔蒙分泌或抑制。日光似乎比人造光更有益健康,但是全光谱的人造光却也能模似出太阳的奇特威力。

《再读读这个:在粉红色之中》

我们已经知道,光和颜色的各种不同成分会产生额外的影响。例如,先前所提到的特殊粉红色度在乔斯——华盛顿的美国生物社会研究所所长——的身上就引起了强烈的生理反应。而且,它也引发了一个不同凡响的实用观念。

乔斯用一张长廿四、宽十八寸的厚纸板——就是目前所熟知的“贝克——米勒粉红板“(Baker-Miller pink)——对自己做实验。他回忆说:“在一段刻意激发的过度兴奋期之后,我发现,当自己一接触到这种色调时,我的血压、脉搏和心跳都迅速地下降了,而且比看到任何其他颜色的时候降得还要快。……如果一种像颜色这样的环境变因能够降低我的心跳、血压和脉搏,那这种现象会对攻击性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在监狱和其他行为矫正中心以特别漆过的粉红色囚室做测试时,听到的结果十分一致,也不禁令人惊异不已。有暴力倾向和攻击性的囚犯在几分钟之内就安静了下来,并送回一般性的监禁之处。

乔斯说:“我们应该了解一点——贝克-米勒粉红板的影响是生理的,而非心理或文化的。”即使是色盲的人也会受到这种安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