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提高思考记忆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16726000000010

第10章 开发“音乐脑”,让大脑更活跃

听音乐可以促进大脑的生长,对大脑神经细胞代谢十分有利。

奥地利著名的物理学家薛定谔曾经说过:“音乐为我的大脑充电。”事实也是如此,每当研究和实验中遇到难题时,薛定谔总是让家里人弹奏几支好听的曲子,原来困惑不解的难题,往往会在优美的旋律中豁然开朗。

我们都知道,人的大脑左半球负责完成语言、阅读、书写、计算等工作,被称为“语言脑”。大脑的右半球负责完成音乐、情感等工作,被称为“音乐脑”。由于人类生活离不开语言,因而“语言脑”的利用率特别高,“音乐脑”的利用率则相对较低,从而造成左右脑的功能失调。由于“音乐脑”能使人产生创造力、想象力及灵感,如能够设法开发利用“音乐脑”,必将会提高人类的智能。

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曾做过这样的试验:在上课时播放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和体内其他器官都能得到放松。实践表明,在音乐的配合下进行教学,学生的记忆力比没有音乐配合时高2.5~2.77倍,而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戈登·肖教授把78名3~4岁智力相同的幼儿分成三组,一组学习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乐曲,一组学习计算机,一组不接受训练。结果9个月后,他用拼图游戏对这三组孩子进行智力测试时发现,学习音乐的孩子的得分平均提高了25%,而另两组孩子则几乎没有提高。

此外,音乐还能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功能,使大脑的功能富于“弹性”。当一个人处于紧张的脑力劳动时,由于持续而紧张的思维活动,有时大脑皮层似乎出现了“饱和”状态,就像思维的“轴”被卡住了似的,需要加点“润滑油”来松动一下。这时,如果他欣赏一下悠扬悦耳的音乐,大脑皮层的活动就会随着和谐的旋律而放松,这样,他的头脑就会豁然开窍,重新开始高速的创造性思维。其结果会如法国作家史坦福所说:“只要听到优美的音乐,我就能更正确、更高度地集中思想,从事我的写作。”

总之,音乐对孩子的成长和大脑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音乐能增强孩子的记忆力

许多孩子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候,背诵一篇课文或一首诗,老是记不住,可是,唱一首歌,没唱几遍,就把歌词记住了。这说明音乐能帮助孩子记忆。所以,有些作曲家很愿意为诗词谱曲成为“吟诵曲”,这些诗词有了音乐作伴,就很容易被人们记住。

音乐能使孩子的思维敏捷

学习音乐不仅能提高听觉的差别感受性,也能促进思维反应的敏捷度。例如,有些小学三年级学生能一下子分辨出音乐中各种节奏的组合;有些四年级的学生更能分辨出音高、节奏、音色等细微的变化。

音乐能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有一个学生原来有个毛病,一拿起课本,学习一会儿,就有睡意,打不起精神。后来他采用边听音乐边学习的方法,效果很好,既不感到困倦,又能集中精力学习。持续一段时间以后,他逐渐养成了爱学习的好习惯。

即使坚持学习几个小时,也不会像原来那样感到倦怠和乏力。随着年龄增长,知识基础越来越坚实,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他后来就是不听音乐,也能坚持长时间集中思想,自学功课。

注意力是智力活动的“警卫”,也是智力活动的组织者和维护者,它能够捕捉信息,并能“聚精会神”,使思维焦点集中。人在欣赏或演奏乐曲过程中,注意力必定非常集中,因此经过长期的音乐实践,其注意力也必定会增强。

音乐能启迪孩子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人类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而音乐正是启发想象力的有效手段。正如乔治·桑这位受过全面音乐教育的著名女作家在她的《旅游者的书信》中所写的那样,“音乐是开拓想象力的最辽阔、最自由的元素。”

音乐能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音乐艺术实践的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例如,在听音乐、表现音乐的过程中,都必须通过欣赏者、演唱或演奏者本身的再创造。由于音乐形象不存在唯一或标准答案,主要还是依靠各人自己的知识和生活体验的重新组合来理解和创造音乐,所以学习音乐有利于发掘创造力。

音乐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效果

现在很多人把音乐用在孩子的学习中,他们认为音乐能开发孩子的智力,开发孩子的右脑潜在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美国的俄亥俄州大学丹尼尔教授通过对156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中有边学习边听音乐习惯的男生,要比没有这个习惯的男生学习成绩好。平时习惯于听70分贝音乐的男生,学习成绩优于听40分贝音乐的男生。

但在女学生的调查中却没发现这种差异。丹尼尔认为,男学生比女学生更容易对音乐产生兴奋。他还认为,音乐能提高学习效果,因为每一支乐曲都是由一定的速度、音色、强度、节奏等因素组成,并且处在不断变化之中,表达和传递着某种意境,可调节人的心理活动,因而使学生大脑处于较佳的活动状态,从而提高了大脑的使用率。

著名心理学家劳伦斯强调:“只有当‘音乐脑’充分得到利用时,这个人才最有创造力。”幼儿期是“音乐脑”的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开始形成时期。这一时期“音乐脑”的思维模式不仅容易形成,而且能永久保持。所以,幼儿期如果能让孩子经常学音乐、听音乐,就可以大大地开发“音乐脑”,提高孩子的智能。这对孩子的一生将产生重大影响。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给孩子选择适合他们的音乐呢?

小学低年级学生可选择活泼、欢快、轻松的音乐作品,旋律、音响、配器都不要太复杂。像《卖报歌》、《铃儿响叮当》等歌曲、乐曲,孩子们都很喜欢。而惟妙惟肖地模拟自然界声音的音乐,如模拟小鸟鸣叫、泉水叮咚、火车轰隆等声音的乐曲,也是启迪孩子心灵的佳品。

小学中年级学生,要培养他们的音乐抽象能力,以开发他们的逻辑思维。这就要学习一些音乐语言要素的知识,如旋律、调式、调性、和声等,要让孩子体会音乐作品的“内容美”,不能仅局限于“好听”之类的教育。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听下列乐曲:中国和外国的古典音乐,如《喜洋洋》、《英雄交响曲》、《佛罗伦萨之夜》等;内容健康的现代大型乐曲,如《黄河大合唱》、《红旗颂》、《长征组歌》等;抒情的轻音乐、流行音乐,如《军港之夜》、《赶海姑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