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提高思考记忆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16726000000027

第27章 右脑的开发要遵循利导思维

美国有一对兄弟,一个出奇的乐观,一个却非常悲观。他们的父母希望兄弟俩的性格都能改变一些。

有一天,他们把那个乐观的孩子锁进了一间堆满马粪的屋子里,把悲观的孩子锁进了一间放满漂亮玩具的屋子里。以为这样便能让孩子的性格有所改变。

一个小时后,他们的父母走进悲观孩子的屋子时,发现这个孩子正坐在一个角落里,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在哭泣。原来,他不小心弄坏了玩具,他担心父母会责骂自己。

当父母走进乐观孩子的屋子时,却发现孩子正在兴奋地用一把小铲子挖着马粪,把散乱的马粪铲得干干净净。看到父母来了,乐观的孩子高兴地叫道:“爸爸,这里有这么多马粪,快告诉我,你们把马藏在哪儿了?”

其实,两个兄弟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差别,是用不同的半脑思维的结果。悲观主义者用左脑思维,左脑是掌管人出生以后输入信息的“本生脑”,以个人生活的利害得失计算人生价值。而乐观主义者使用的是右脑思维,右脑是祖先脑,与千百万年进化历程中经历的苦难相比,个人一点恩怨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因此,他们看事情往往比较豁达。

右脑多与愉快情绪发生联系。如果孩子能够懂得运用右脑思维,那么,不管他们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首先会做的就是接受现实,然后在利导方向思考其含义。这样,面对任何问题,孩子都能迎刃而解。

《列子》书载,孔子游泰山,路遇一个叫荣启期的人快乐地坐在路边自弹自唱,孔子便上前请教他为何如此快乐。荣答:“吾乐甚多,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而吾得为人,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吾既得为男矣,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贫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终也;处常得终,当何忧哉?”孔子感叹道:“善乎!能自宽者也。”

按近代科学的观点,精子得以和卵子结合而成人的几率为几千亿分之一,我们得以为人实在已是非常荣幸。

贫、老、病、死这些人们忧虑的事情,想通了就无所畏惧。

所以,我们要教会孩子使用右脑,让右脑中的利导思维发生作用,让我们的孩子能始终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研制白炽灯时,曾经历过无数次失败!事后,有人问他:“你失败了那么多次,有何感受?”爱迪生回答:“事实上我没有失败,因为,我用实验证明了好多种物质不能做灯丝。”你看,这就是右脑思维看待事物的优势!直到今天,我们仍要感谢这位发明家的光明思维,是他的乐观,让我们得以在黑夜中享受光明。

需要指出的是,左脑以个人利害得失为基点考虑问题,诱导分泌的荷尔蒙多是肾上腺素类的斗争荷尔蒙。

这种荷尔蒙可以使人紧张,且有毒性,若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则会在体内产生活性氧,进而破坏遗传因子,形成可致癌的特殊蛋白,并给人体带来种种伤害。枭雄不长寿,和他们总使自己处于一种紧张状态有关。只有敞开右脑思维,才可能去争取和营造更丰富美好的人生。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有助于养成利导思维思考问题的方法,对孩子的成长会很有帮助。

自我挑战法

家长应该教给孩子,在遇到问题时对自己说:“这给我提供了一个解决这类问题,我相信我能面对这类问题的机会,我相信我能面对这个挑战,并能把这个问题圆满解决。”

此时此地法

这种思考方法是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比如,一位很胖的女生一直觉得同学瞧不起自己,所以经常以反常的行动来维护自己的自尊,其结果反而恶化了与同学的关系。经过心理咨询以后,她学会了“此时此地”的思考方法,一旦意识到自己又把同学的行为和自己被人轻视的经历联系起来以后,就立即对自己说:“那只是过去发生的事情,现在如果我表现好,同学根本不会关注我的肥胖,所以我现在就要有好的表现。”她坚持这样思考问题,渐渐的,她发现她和同学的关系开始向积极的方向转变。

抓大放小法

很多时候,有些孩子容易陷入消极的情绪中,有时是因为过分关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把事情闹得很大,以致使问题越来越多。比如,有的孩子考完试后,喜欢和同学对答案,一旦发现自己错了一题,就难过,很担心,并责备自己怎么那么粗心,那样无能,越这样想,越觉得事情严重。这个时候,家长应教给孩子“抓大放小”

的思考方法,引导孩子对自己说:“只不过错了一道小题,对整个考试影响不大,由它去吧!只要以后注意就是了。”

自我提升法

当人们把自己当成一个理想中的自我时,他的处理情绪问题的能力也能达到理想中的水平。因此,家长要引导孩子,在遇到问题产生不良情绪时,立即对自己说:

“我是一个具有高尚品质的人,而一个高尚品质的人不该有这种消极情绪。”

面向未来法

人们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未来的我时,就能获得未来的我的良好情绪。所以,当孩子因为对眼前的处境不满而产生消极情绪时,家长可以教孩子通过面向未来的思考方式调节情绪,比如,对自己说:“1年以后,我的处境会如何好,10年以后我的处境会如何更好。”

总之,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孩子也不例外。作为家长,应鼓励孩子凡事从正面思考,积极地面对它们,让孩子拥有健康、幸福的未来和美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