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品格的力量(经典励志文丛)
16759300000028

第28章 风度,是门需要讲究的艺术(1)

假如要成为绅士,就必备宽宏的度量,与人交往,就要举止优雅、行为得体。

——莎士比亚

端庄的仪态、高雅的气质,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因为气质和仪态像镜子一般,反映着人们的心灵。

——丁尼生

高贵的举止胜过柔美的身姿,它是最出色的艺术,任何雕塑和绘画带给人们的赏心悦目、心旷神怡都不能与高贵的举止相媲美。

——爱默生

经常有些人不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和行为举止;其实,这些不管对谁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仪表和礼貌就像品德的孪生姐妹一样。当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都不是朝夕所能完成的。生命有限,每个人都应该注意自己的仪表、度量和气质。

——西尼·史密斯

第一节言行举止要展现个人魅力

有的人说,外在的仪表和言行,根本无关紧要。这是不正确的。因为谈吐和行动的得体与否,常会影响到事业的成败。很明显,舒适愉快的生活需要高雅的行为。同样,事业的顺利和成功也离不开它。大主教米德尔顿说过:“若用不雅的仪容仪表来体现品德的高尚,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每个人的形象都与自己的言谈举止密切关联。在管理人员时,言行往往起着比内在的、本质的品性更为重要的作用。友善、热情、优雅的言行举止,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它很可能预示着成功的到来。因此,我们说:事业上的成就离不开亲切友好的言语和举止。相反,人们会因为粗俗的语言和恶劣的行为感到厌恶,这样还能做买卖吗?先入为主,第一印象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那些谦虚、礼貌的人,才能给人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

同他人心与心的交流时,就应该注意谈吐要得体,举止要优雅。举止得体、彬彬有礼的人能被所有人接受。而行为粗鲁、态度生硬的人,则会处处碰壁,像老鼠过街般,令人厌烦。

有一句格言广泛流传:“风度塑造了人。”一个人即便心地善良、品行高尚,有时也会显得粗俗、没有素养。但如果他们加上优雅的行为举止,就成为真正的绅士了。在生活中,他们能给他人带来更多的欢乐和幸福,对社会也更加有利。

哈金森就是一个谦让、率真的人。为此,他的夫人做了真实详尽的叙述。她说:“我亲身体会到他的直率和从容。他总是平易近人、诚挚朴实,哪怕是那些地位卑下、饥不择食的人,他也会谦虚、礼貌,但他却从来不会逢迎达官显贵、有权有势的人。工作之余,他和普通的士兵以及最为贫困的穷人在一块,他从心里尊敬和关爱这些人。”

一个人内在的品质要通过他的言行举止体现出来,也就是说,他的言行举止反映了他内在的性情。一个人的爱好、志向、情感、性格和习惯,都通过他的一言一行反映出来。也许普遍存在的大众化的社会风俗习惯和交往方式,同人内在的气质和情操关系不大,但是,经过长期的自我教育和修养后形成的个人独特的处事方法,就是这个人自身内在的性格、气度、秉性的总体反映。因此,与个人内在的品性相关的仪表、气质和人际交往的原则、方式是不容忽视的。

一个人的思想情感能激励着他的行为举止,崇高的品格是一个人的教养、高贵、愉快的根本源泉。品格直接影响人们的志趣和喜好,它跟人的才华和成就同等重要。同情心可以算是人性中最美好的一个方面,它能让人变得谦虚谨慎、温文尔雅,并且胸怀高远。

优雅的行为根源于谦虚有礼和善良友爱的品格。礼貌是交际外在的一种形式,从本质上说,则是人与人之间关爱之心的反映。可能表示关爱不是必需的,但表示礼貌却是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优雅的行为和举止是统一的。有一段很富有哲理的话:“优美的体态胜过漂亮的脸蛋,优雅的举止远远胜过阿娜多姿的身材。任何一件著名的雕塑或名画,都无法比优雅的行为更具魅力。”

只有发自内心的忠诚,才能算是真正的礼貌,长久的礼貌、优雅是人性的流露,必须以真诚为前提,它与粗鲁和暴躁无关。圣·弗兰西斯·德沙列夫认为,礼貌从一个完美的角度来欣赏,就如清水一般“单纯、洁净、无色无味。”但人的天性各不相同,举止行为自然会有差异。不过人们懂得用自身的力量来掩盖、修饰自己的不足。即便有些人比较偏激,那也是人的本性的反映,若失去了个性和创造性,人们的生活完全相同,也就不会有什么乐趣可言了。

善良的心灵才能有真正的礼貌和谦虚。他们只希望大家都生活得很幸福,而不愿看到任何人烦恼或痛苦,谦虚和礼貌同样能带给人们轻松和愉快。上尉斯贝克说过,那些在非洲腹地内陆湖泊附近生活的马干达民族,也具有谦恭有礼的高贵品质,真的令人很惊诧。当地有一句名言:“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人,是不会被上帝饶恕的。”

真正的谦虚友好往往会在对别人人格的尊重和关心上得到最充分地体现。一个人如果想得到别人的尊敬,首先自己要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思想和观念。意见不统一时,要宽容地对待。真正懂得礼貌的人,是不会强求别人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保持完全的一致的。他们善于控制自己的心情和情绪,虚心地接受他人正确的建议。人们应该具有宽广的胸怀和自我克制的能力,不要做过于尖锐的批评,因为过激的言辞和尖刻的批判很可能会使自己遭受同样的处境。

缺乏良好修养和道德的人,根本不知道要尊重他人。他们只会肆意妄为,他们放纵言行是要以失去朋友为代价的,这种为了自己一时满足而得罪朋友的人,是名副其实的傻瓜。布鲁纳尔的一位工程师,心地非常善良。他曾经说过:“人生最昂贵的奢侈品莫过于恶毒的言语和行为。”博士约翰逊先生也说过:“先生们,任何人都没有说粗话的权力,更别说是卑劣愚昧的事情了,因为恶毒的语言会比把人打倒在地更伤人。”

聪明、有礼的人,不会夸耀自己比别人更优越、更富裕、更明智。他们不会因为自己的社会地位高贵显赫就看不起别人。他们也不会自恃优良的职业或大肆鼓吹自己的工作,在他们眼里,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很普通,不值得在众人面前炫耀。他们一向都是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不会装腔作势,更不会矫揉造作。他们优秀的品格是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来的。平时,他们总是默默地工作、奉献着,绝不会哗众取宠。这样的人,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有礼貌的人,他们无声无息、朴实无华,但却是社会的基石。

自私自利的人,他们的言行都表现出粗鲁生硬的一面,他们不会去尊重别人,别人也不会喜欢他们。他们令人生厌的言行,或许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天性就恶毒,只是他们从来都不会注意别人的痛苦和忧郁,更别提同情和关心他人了。其实,一些细微的言行也能给他人带去一点安慰和愉快。一个人是否有自我奉献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能否体贴、关爱他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他的修养。

在生活中,我们很难忍受那些没有自制力的人,因为这些人常给别人带来莫名的烦恼和痛苦,跟他们在一起,别人是不可能真正开心起来的。自我控制能力很弱的人,常会使自己陷入困境中。成功会因为他们的倔强和粗鲁而离去,剩下苦恼和忧伤伴随左右。一个人若具备耐心和毅力,能自控和自制,即便他天赋不高,仍可以取得辉煌的成就。

一个人的性格就像他的才华一样,会决定其一生的幸福。毫无疑问,幸福常常会先光顾那些乐观豁达的人,照顾那些谦虚友善的人。正可谓:以小见大,许多看似琐碎平凡的事情,其实正是获得幸福所必备的。

不礼貌、不文明的行为,从根本上说,就是不尊重别人。穿戴不整、蓬头垢面,再加上讨厌的生活习惯,这种人会令人很不舒服。试想一下,看到一件很久都没穿过的衣服,上面积了厚厚的灰尘,你会有何感受呢?有些人认为是不拘泥于小节,因而衣衫不整。实际上,这也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以这样的形象,怎么能给人家留下好印象呢?

戴维·安西隆是胡格诺派的传教士,他做事极其认真、谨慎。他把胡格诺派的教义仔细地整理并研究了一遍。他经常说:“人们总是不注意宗教节日里的服饰和装束,这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真正优雅的行为,是一种自然的举止,并不是为了迎合别人。它没有刻意的修饰,是天然生成的,坦诚的举止和做作的行为是相互对立的。罗谢弗吉尔德曾经说过:“任何东西都难以抵挡人们的欲望,它们总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来。”谦虚谨慎、温柔体贴的言行,往往代表着这个人内心的坦诚和率直。他们能让人心悦诚服、精神舒畅。一个人的言行就跟内在的品格和气质一样,促进事业上的成功。

坎农·金斯雷说:“西尼·史密斯不仅具有真正的英勇的品格,还极富爱心。所以,人们发自内心地敬佩和拥护他。与他接触的人,都很尊重他。因为他自己也做到了这一点,在他眼里,没有穷人和富人、主人和仆人的区别,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他对谁都一样的热情,一样的友好。因而,不论身处何地,他的身边都萦绕着幸福的种子。”

有一种观点普遍存在,有人认为只有王公贵族才会拥有高贵的言行举止,上层社会的人总比下层社会的人高雅,或许,这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上层社会人士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比较文明的环境中,受到这种礼仪的熏陶。然而,这并不能代表下层社会就没有举止优雅的人。

凭借自己的双手辛勤耕作的穷人,同上层人士一样拥有高贵的品格,他们相互尊敬、相互关爱,这些都体现在他们的仪表、举止和风貌中。他们的生活最不可忽略的一点便是,他们无限的愉悦就是根源于优雅的举止。无论是在工厂、街道还是家里,都没有区别。通过自己的努力,一个有教养、讲礼仪的工人,也能够用自己的善良、亲切感染别人。这就是一种巨大的道德力量。当本杰明·富兰克林还是工人的时候,他就用自己高尚的品格改变了整个车间的工作作风。

很多名不见经传的人,其实拥有高贵的品质,具有绅士的风度。正所谓“君子患义不患穷”。挫折也可以成就人才,只要你拥有坚定的志向和远大的抱负,都能成为有道德的人。技艺精湛的艺术品可能会价值连城,但礼貌和气质却是无价之宝。它们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它能给人送来欢笑和幸福,将礼义廉耻称为人性中最为本质的东西,其实一点也不夸张。

只有善于吸收其他民族的长处和优点,自己的民族才能不断进步。闭关锁国政策只会导致封建落后的面貌。那么英国的劳工阶层向欧洲大陆的邻居们最主要是学习什么呢?毫无疑问,肯定是礼仪和文明。在法国和德国,连社会上最低层次的人们也拥有优雅、诚挚、热情的品行。彼此碰面时,他们都会高高地举起帽子,以示自己的礼貌和尊重。这种举动非但没有损坏他们的形象,还会表现出人们高尚的情操。国外那些穷苦的工人们,从不会愁眉苦脸、郁郁寡欢,相反,他们总是愉快自由、充满朝气。其实,他们的收入还不及我国工人工资的一半。但烦闷和忧愁无法束缚住他们。他们身上的那种乐观的精神确实值得提倡和学习。

真正懂得勤俭节约的人们,通常都会有良好的兴趣和爱好。这种兴趣和爱好并不是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但它能给人们带来舒适和愉悦,就跟合理的休息可以清除疲劳,让人重新投入到劳动中一样,它给劳动者带来无穷的欢乐。如果将勤劳、恪尽职守、兴趣爱好优化地组合在一起,就能让人变得高雅,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能表现出人的志趣。有些人虽然并不富裕,甚至很穷,但胸怀高远,他能把事情安排得有条不紊,给人带来轻松和舒爽。所谓的高雅人可能就是这样吧。

优雅的情趣能蓬荜生辉,它胜过所有华丽的衣服。每个人的理想愿望同他的兴趣、爱好是紧密相关的。美好的生活来源于高尚的情操。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我们会感觉如沐浴在春风中一般。高雅的情趣若与善良的心地、高度的理智和友善的行为相结合,它们之间相辅相成,就会使人类的灵魂更加高尚,道德也会更加优秀。

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就好比人们的生活习惯受到家庭的影响。在家庭生活中,女性起典范作用,她们的谈吐言行对孩子会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说,一个人生活的家庭氛围,会在他生活中的举止行为中表现出来。当然,有些人虽然在家庭中没受到很好的熏陶,但通过向外界那些优秀人物学习,照样可以提高自身的素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过,这需要他们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像一块未经过加工的宝石,只有与行为高尚的人不断交往,才能树立自己修身养性的楷模。到时候,就像经过雕琢、修饰的宝石,发出耀眼的光芒。但是一开始,有些宝石仍会保留固有的石纹,如果想变成绝世精品,就得精心地磨制、雕琢。相同地,人们只有不断地反复学习、改造自己,以优秀的人物为示范,才能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拥有高尚的品行和举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