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条款,PE对企业的价值认可不仅仅基于净利润进行评估,还有可能基于市场份额、用户数量、经营面积等指标进行评估。比如未来经营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则PE认可企业价值10亿元,那么PE投资1亿元入股,则应占股10%;假如企业经营面积仅实现5万平方米,则企业价值仅为5亿元,PE投入的1亿元就应该占股20%,所以创业股东需要补偿10%的股权给PE。
第四个条款,通常一级市场比二级市场享有溢价,二级市场的估值会明显高于一级市场,企业在正常市场情况下进行IPO,PE获得几倍、十几倍的回报不是稀罕事。因而,在正常情况下,IPO时要求上市回报的意义就不大。而资本市场处于熊市时,投资回报显然会大打折扣,这个条款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为了保证这个“保底”的回报,PE于是就把风险转嫁给了创始人股东—直接向其索要一定的上市回报。
对于做“钱生钱”生意的VC/PE来说,要把投资协议做得“滴水不漏”,这些安排都是最基本的。一般而言,多数VC/PE投资协议中都会有设置对赌条款,但是像人和商业那样设置三重对赌的则较为罕见。
出现这种情况,要么是身为创业股东的戴氏家族对资本游戏没有概念,不知道如何跟资本谈判,因而任由投资人设立各种条款;要么是戴氏家族在投资人面前过于弱势,企业经营前景存在较大风险、不太被投资人看好,为了融资不得不接受投资人开出的各种苛刻条件。
正是这一系列的条款,为人和商业IPO之时戴氏家族无偿出让股权埋下了伏笔。
流血上市的代价
2008年3月,人和商业启动香港IPO进程,并于4月份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申请,计划在该年第二季度实现上市。
而当时正是国际金融海啸蔓延肆虐之时,考虑市况不好、股票发行投资者认购可能不足,因而人和商业考虑推迟一段时间看市况能否好转。但进入下半年后,市况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恶化,等不及的戴氏家族决定逆市IPO。
2008年10月,人和商业开始招股,向全球发售30亿股(占总股本的15%),招股价区间定在1.4~1.7港元/股之间。但在当时的市况下,这个价格区间鲜有投资人响应,为此人和商业不得不大幅下调价格最终定在1.13港元/股,融资规模从最高51亿港元减少至33.93亿港元。
即便如此,此次股票发行在香港本地发售部分也仅仅获得6.6%的超低认购率,认购不足部分不得不转向国际配售。“人和商业上市,几乎动用了所有资源,这是我做过的最辛苦的一单IPO。”人和商业主承销商、瑞银的资本市场部执行董事朱俊伟说。
令众人不解的是,人和商业为何要在如此惨淡的市况之下进行IPO?
显然,人和商业处于极度缺钱的状况。数据显示,到2008年第一季度为止,人和商业所拥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13.35亿元(包括近2亿元受限制的存款)。而2008年当年已经开工的地下商城有26.75万平方米(郑州一期、沈阳一期),需要耗资至少24亿元。2009—2010年已经立项待开发的地下商城总面积115万平方米(武汉、天津、南昌、深圳等项目),至少需要105亿元。人和商业现有的资金对这个数目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人和商业IPO价格1.13港元/股,竟然低于6家PE的私募入股价格1.27港元/股。
这也折射出当时国际金融环境的寒流之深,要么就不去上市,哪有低于私募的发行价上市的?!如果人和商业因为市道不好不上市,可以再进行一轮私募作为代替性融资方案,估计这些PE投资人当时可能不愿意继续追加投资再扛一段时间,而是急于脱手。
正是因为IPO价格低于私募的价格,于是一些意外情况发生了。按照当初PE入股时,戴氏家族与投资人所签订的前述四个协议条款,其中两个条款与IPO的价格直接关联。
首先,人和商业的IPO价格低于此前私募的价格,因而触发了“防稀释条款”。根据该条款,6家PE投入的35.8亿元(40.68亿港元)根据1.13港元/股的IPO价格,重新折算的持股数量为36亿股,较之前32亿股多出4亿股,因而戴氏家族要向6家PE股东无偿出让4亿股股票。
其次,按照IPO的价格计算,PE的投资不仅不赚钱,甚至是亏本的,无法确保20%的年回报率或者35%总回报率,因而触发了“对赌条款三(上市调整条款)”。6家PE投入的35.8亿元(40.68亿港元)如果要达到35%的回报率,则其IPO时的持股市值应该达到54.92亿港元,按照1.13港元/股的IPO价格计算,其持股量应该达到48.6亿股,较36亿股还要多12.6亿股,因而戴氏家族还要再向6家PE股东无偿转让12.6亿股。
二者相加,戴氏家族合计要无偿出让16.6亿股股票给PE投资人,相当于人和商业IPO后总股本的8.34%,这便是戴氏家族为人和商业流血上市而付出的惨重代价。
所幸的是,前述“对赌条款一”及“对赌条款二”,因人和商业顺利实现相应目标而没有被触发。人和商业2008年及2009年的净利润分别达到19亿元及40亿元,超出原先预定的16亿元及32亿元目标;截至2009年年底,人和商业的总经营面积超过70万平方米,高于原先预定的55万平方米的目标。
总之,人和商业这个案例给出了相当明确的启示,企业经营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VC/PE在向企业投资时,对于自身的利益保障,严密到了何种程度。即使企业遭遇百年难见的金融危机流血上市,VC/PE也可以通过事先设置的协议条款确保自身投资收益,而创始人则必须付出无偿向对方出让股权的代价。
“滴水不漏”的投资条款
桂曙光(杰睿投资董事)
VC/PE投资一家企业,目的当然是为了获得投资收益,但前提和底线是资金的安全、股权的价值不贬值。
对于人和商业的6个PE股东来说,他们以1.27港元/股的私募价格入股,为了保证此项投资的安全、升值和回报,设计了一些精妙的条款:
1.对赌条款(上市调整条款):上市是私募投资选择的最优退出方式,二级市场是VC/PE实现高额回报的最重要渠道。通常VC/PE会在投资协议中约定企业在满足条件3至5年之内完成上市,但较少要求保证“保底”回报的,通常是让市场来决定投资人的回报情况。对于投资人来说,其回报来自于两个要素:一是企业业绩的增长,二是二级市场与一级市场的市盈率(P/E)估值差异,这两个要素的乘积就是投资人的回报倍数。但是,对于企业家来说,他只能控制企业业绩的增长,而无法控制一、二级市场之间的估值差异。红杉等PE在这里让企业承诺IPO退出回报对创业股东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让创业股东为金融危机买单是不恰当的。
2.对赌条款(估值调整条款):如上所述,影响投资人的回报还有一个企业业绩增长的要素,这是企业家可以控制、甚至保证的。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投资人关注的经营指标不同,因此在设置对赌指标的时候,也有不同的选择。通常来说,净利润是一个常用的指标,还有收入规模、用户数、资源量、合同额、增长率等。指标越多,越能从多方面保障投资人的利益不受损失,企业家想通过人为手段操纵运营指标的难度也越大。
但有两点需要强调:
第一,如果企业家对赌失败,不同对赌指标计算出的补偿措施,他们之间应该是并行的关系,不应该是串行的关系,就是说投资人可以按照不同的对赌结果,选择一个对自己最有利的补偿方案,而不是把不同对赌补偿方案累积起来。
第二,对赌不可无底线。企业终究是企业家的,即便出现经营业绩不达标导致对赌失败,企业家拿自己的股权给予投资人补偿时,也要考虑到企业家对企业的控制权问题。如果因为对赌,让企业家丧失大量股权、甚至失去对企业的控制权,这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可能是一件坏事。因此,大多数对赌协议中,企业家在拿自己股份补偿投资人的时候,是要保证其最低股份比例的。
3.防稀释条款:投资人投资后,如果企业发展顺利,估值会不断提升,如果公司需要后续融资,价格越来越高,这种融资对本轮投资人是会产生稀释的,但通常来说,本轮投资人是不会反对,甚至会追加投资的。但如果企业经营不善,或者资本市场不景气,导致后续投资人的投资价格比本轮投资人的价格低,那他的资金价值就是负的,他的股权价值就亏损了,这种情况下的稀释,本轮投资人是不能接受的。于是投资人会启动防稀释条款,调整当初的投资价格,投资人本轮投资额就必须按后续新的价格重新计算股份数量,由此产生的股权差额,由创始人股东无偿转让。
一般来说,投资人会要求按照加权平均的方式调整,即按照公司后续融资以后的公司估值(融资前估值加上融资额),除以已发行的总股份数(融资前股份数加上新发行股份数),确定出平均价格,这对于投资人和公司来说都是公平的。当然,也有少数强势投资人,会要求将自己的投资价格调整成后续新投资人的价格,这对企业家来说,也是非常严厉的,本案例即是如此。
投资人作为小股东,必须把投资协议设计得尽可能完善、详尽,做得“滴水不漏”,防稀释条款、对赌条款都是需要的,但是像人和商业这样设置多重对赌标的则不多见。当然,如果再加上“5年内如果公司未能实现上市,公司按20%年回报率强制回购投资人股份”的回购条款,那就真的天衣无缝了,至于能否实施,那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了。